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秦宇迪:他是一个敢于“all in”的人


鲁方裕
杨维

· 秦宇迪 清华大学车辆学院2019级博士生

晚上10点多,在一教三层“未来汽车”兴趣团队的专属空间里,秦宇迪和另一位同学还在忙碌着,这个大房间几乎塞满了各种汽车模型和器件。

对于曾经接受过《北京日报》采访的秦宇迪来说,大部分提问已经非常熟悉,也能对答如流。但是,当被问及如何理解“挑战是一种信仰”这句话时,他思考了一会儿,非常认真地结合自己的全部经历给出了回答。

秦宇迪和“未来汽车”兴趣团队的队友们在活动室

面对挑战:从肤浅到信仰

“挑战是一种信仰”是“挑战杯”赛事的精神。在参加校级“挑战杯”的时候,秦宇迪第一次对这句话有了模糊的理解。

那时候他们还只是大二、大三的学生,尝试做的却是科研和行业前沿的技术,答辩时面对的评委也是比他们更熟悉汽车领域、更了解科学研究的教授。秦宇迪坦言:“当时只是觉得,让教授评委眼前一亮,并非一般程度的技术挑战,而是对想法和创造力的极大挑战。”

但是,他们的作品《新型轮毂电机车轮设计及其整车应用》却在终审答辩中脱颖而出,荣获2018年清华大学“挑战杯”特等奖。之后,秦宇迪团队再接再厉,继续推进项目、完善作品,在2019年首都“挑战杯”中荣获特等奖。

这时,秦宇迪意识到,“挑战是一种信仰”,它背后需要很多精神支撑。有很多项目在校级“挑战杯”之后就止步了,但他们团队仍然希望自己的项目能继续推进、落地,真正检验创新性,做出自己梦想中的结构和设计,并继续参加首都“挑战杯”和全国“挑战杯”。

这不是把一个项目重复摆出来那么简单。从种子项目筛选到第一个实体车轮,从自己动手搭建实验台架到造出整车进行测试,最初一两个月的动力很好维持,但如果把战线延长到将近两年,其中便会出现很多无法预料的困难。

这其中,有无数乏味得让人想要放弃的重复过程,有从科学研究面向实际应用时的工程技术难题,还有团队内成员各自的其他压力,以及项目推进与学业、出国、推研、课题组工作等的种种冲突矛盾。

回忆起最后3个月反复修改比赛宣传材料的经历,秦宇迪说:“我们最终用的PPT、海报、展板都不是一遍成形的,都经历了无数次的修改。第一遍做的时候我们是有动力的,后面再改就很枯燥,需要痛苦地突破自我。”

正是在这样长战线、高要求的挑战过程中,秦宇迪团队凭借他们的毅力过关斩将,一直坚持到最后。而这背后,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坚持到底永不放弃、把事情做到极致”的“挑战杯”团队精神——这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也是他们始终坚守的信仰。

秦宇迪(右二)和参加全国“挑战杯”的队友们在展位

“不拿下全国‘挑战杯’特奖,似乎不完整”

秦宇迪尽可能通俗易懂地介绍了他们的项目。

近十几年来,电动化是汽车领域的一个趋势。他们团队紧跟潮流,面向未来,选择了电动化技术前沿立项。他们最大的突破就是将传统技术迁移到了破解未来技术的实践难题中。简而言之,他们的目标是把发动机放在车轮里,而他们的亮点则是创新性地采用传统的方法提高了这种技术的稳定性

这个项目的最初想法源自秦宇迪对未来的思考。秦宇迪说:“加入未来汽车兴趣团队后,我常常在想,未来的移动出行和运载技术将会如何发展?”在侯之超教授开设的“振动分析基础”课程上,他了解到现有的轮毂电机驱动技术具备诸多优势,却存在严重的振动负效应。

“何不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呢?”由此,项目从课程大作业开始,经过进一步组建团队、细化研究,最终成型。

汇报中的秦宇迪

特等奖来之不易,是所有成员拼着一股劲儿,才摸索着从校级“挑战杯”、首都“挑战杯”,一直闯到了全国“挑战杯”。

项目成立之初,在大三的寒假,秦宇迪和三位同班同学留在校园,打磨人生中第一项专利,狂“啃”文献,推敲写作,反复沟通,时常熬夜。一个月后,专利报告终于顺利完成。

在第一版新型电动轮样机完成后,距校级“挑战杯”评审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他们的台架实验却还迟迟没有突破,但当时学校实验室没有检测这类车轮振动性能的台架设备。

时间紧迫,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拿出了极高的执行力和投入度,利用课余时间相互接力,购买各类所需材料,在两天内设计、搭建了台架,并成功完成验证实验。

秦宇迪(左二)和最初课程大作业及校级“挑战杯”的队友

之后的首都“挑战杯”任务更加艰巨,不能再是之前的样机,他们需要一个实际可用的电动轮。好不容易造出电动轮实物,电控系统却在比赛最终答辩的前一天晚上出现了问题。那一晚,团队四个人在一教三层反复拆装、调试电控系统,直到成功地让电轮转动。

最后的全国“挑战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完成整车来测试。各个高校的学生车队造出一辆车通常需要一年的时间,但留给他们的时间却不足8个月。

由于他们是对下一代运载技术提出的一项创新方案,没有传承的技术和现有的样本可供参考,所有东西都要从头设计制造。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顶着这样的压力,他们相继完成了四辆样车。但由于经验不足,技术上存在问题,四辆车又相继坍塌、断裂。

全国“挑战杯”时团队制造出的项目成品

事实上,当时面对全国“挑战杯”的困难远不止这些,团队成员有繁杂的课程、出国申请、毕业设计、课题组工作,秦宇迪说:“在四月份毕设中期答辩时,整车进展缓慢,毕设实验无果,我也无数次想过放弃,全身心投入到毕设的学术研究中。”

放弃还是坚持?想到陷入绝望时大家的相互鼓励,想到大家已经付出了那么多心血,想到那几千张设计图纸,想到这一年多的进步,秦宇迪知道,走了这么远,决不能知难而退。

“其实就科创而言,大部分人缺的并非最初的创意。我在车辆学院听过、看过很多好点子,然而最终真正落地的少之又少,能像秦宇迪这样不仅付诸行动,还敢于‘all in’(倾其所有)的人,或许只有他一个了。”对秦宇迪,一位车辆学院的学弟如此评价道。

而事实上,秦宇迪的确是那个敢于“all in”的人。每当想到还有一帮愿意和自己并肩作战的兄弟,秦宇迪便觉得自己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困难之时风雨同舟,为梦想拼搏的青春一定能赢。

经过艰苦的努力,他们多次迭代设计的最终版车辆,通过了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的实车测试。测试结果证明他们能将振动降低63%以上,达到现有商业化电动车的振动水平。

整车制造终于成功了!

同时,凭借轮毂驱动“挑战杯”项目,秦宇迪和团队成员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专利14项,1项发明专利已获授权,1项国际PCT专利已公布。此外,秦宇迪的毕业设计论文最终获评清华大学校级优秀论文。

毕业典礼上的秦宇迪

一入学就被“挑战杯”故事激励,在兴趣团队得到过“挑战杯”特等奖的师兄指点的秦宇迪,自认为和“挑战杯”有点“缘分”。“不拿下全国‘挑战杯’特等奖,我们的挑战之路似乎不完整。”他们做到了。

肩并肩的力量

为这次“挑战”付出心血的,不只有团队里的兄弟们。

在首都“挑战杯”前的那个晚上,教室的管理员大爷前来清场,看到秦宇迪他们焦急的面容,他没有催促,而是留下来陪着他们直到深夜。当电动轮成功地转了起来,管理员才拖着疲惫的身躯检查用电,锁上门离开。第二天一大早,当他们6点钟来一教运送电动轮时,教室管理员大爷又面带笑容地迎接他们,祝他们一切顺利。

点点温暖,铭记在心。秦宇迪非常感谢曾给予他们帮助的人,克服重重困难,离不开这些人的力量与支持。侯之超教授帮助他们完善了理论,院系的领导和老师带着他们一遍又一遍地检查PPT,未来汽车兴趣团队、校团委和院系方面给予了他们场地、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

全国“挑战杯”时秦宇迪团队的展位

全国“挑战杯”前,秦宇迪和团队成员在北航布展,工作人员却告诉他们,大车只能静态展示,而且必须围起围栏。可哪里来的围栏,主办方也无法提供。

就在团队成员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之际,群里突然弹出一则消息:“围栏已经送到赛场门口!”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赶紧奔下楼梯,发现负责后勤保障的辅导员和刚下课的队员已经及时把警戒线和围栏柱送到了赛场门口。

队员们欣喜若狂:“有戏了!又有戏了!”辅导员们还加急印了清华的紫色贴板,他们又利用别人吃饭的时间,收集了一些剩料,搭建展示平台。于是,这“不能动的车”完美变身成“最亮眼的舞台”。

彻夜的支持和陪伴,漫长准备过程中的耐心指导,最终展示时,了最后闪耀的成绩。

秦宇迪在“创+”项目宣讲

如今,项目团队已经成立了公司,经过路演、比赛、洽谈,他们已收获了合作项目订单,并与业界企业达成专利和技术合作,将进一步做一些不同领域产业化应用的尝试。团队成员则大部分会继续读硕、读博,研究相关领域更为广阔的创新技术。

秦宇迪也在车辆学院深造,并继续担任未来汽车兴趣团队队长,传承挑战精神。如他所言:“学术兴趣和学术志趣,一字之差,志便在此。”

与学术志趣一起建立起来的还有时代赋予的责任。在车辆学院毕业典礼上,秦宇迪代表本科毕业生发言。他说:“2015年入学,我们观看‘九三’阅兵;2019年毕业,我们伴随着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身于祖国建设,又将向着祖国百年华诞风雨兼程、努力奋斗。我们见证了祖国的强大,也必将参与到迈向更强大的进程中去。在当代青年的队伍中,我们要一同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谋未来,这也是我大学成长中最为坚定的信念。”

挑战之路艰辛,磨难终有收获。对于秦宇迪来说,最可贵的便是挑战已成为信仰。未来,他将会坚持追求学术志趣,直面更多的挑战。汽车承载的梦,还在继续…… ilvm5UlJBulsGGep70H3VhltnO7OwWg0U0mW2CdUs8/4Yd/2pFf9xIdWfPP4+y0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