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博权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2016级博士生
“在清华学习、工作的7年时间里,我深切地感受到清华人的家国情怀。作为一名博士生,我为自己能够亲身参与前沿科学研究,为解决国家在能源方面的重大需求贡献力量,倍感荣幸。”
李博权
李博权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大二下学期开始进入实验室进行学习和科研。现在回想起来,他表示:“在清华能有非常好的机会参与世界一流的科学研究,这对一个本科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对明确以后的人生方向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016年,李博权直博到化学工程系,师从张强教授进行高比能二次电池中关键电极催化材料的研究。对于科研,他有着自己的理解:“科研就是发现新知识、新方法,探索自然界的未知领域。如何将所从事的科学研究与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需求紧密结合,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推进我科研的动力。”
“喜欢”是他科研热情的源泉,“无论在不在实验室,心里都惦记着这件事”。在张强老师的课题组,学生们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时间计划安排每天的实验室生活,“导师对我的指导,更多的是在对科研的认识和理解上,着重培养我学术上的审美和判断力,以及迅速界定关键科学问题的能力;在实验上鼓励我多思考、多讨论,想清楚再行动”。起初,李博权在实验上经常钻牛角尖、走弯路,经过向导师及实验室师兄师姐不断的学习和探讨,才逐渐提高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李博权(左一)参加研讨会
不管做什么事,困难都少不了,做科研尤其如此。探索未知世界、实现“从0到1”的突破,既是科研本身的魅力所在,也是极大的挑战。李博权坦言,做科研免不了遇到“迷茫期”,这时更需要相信自己,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研究的价值,并为之不断努力。一本本实验记录、一个个试验样品、一条条实验数据,承载着李博权为小小的新型材料付出的汗水,也是对他始终相信自己并不断付出努力的最好见证。
李博权的实验记录本
回望过去,李博权认为克服困难最重要的是导师的指导和课题组的良好氛围。自己能取得现在的成果,离不开优秀课题组的帮助。张强老师十分重视组内的合作与交流,重视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组内“传帮带”的优良传统给予李博权非常大的帮助:“刚到课题组时,有优秀师兄师姐手把手带我,我在文献阅读和实验操作方面上手很快,一方面可以得到第一手的经验,另一方面也避免了一些问题的重演。”李博权认为,和导师及师兄师姐的交流,是自己进步最快的过程。
如今,李博权也继承了“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指导师弟师妹做一些实验探索,并将自己对实验的理解和经验分享给师弟师妹,希望他们能够吸取“前车之鉴”,避免重复出错。在这一过程中,交流讨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包括课题组内部的讨论,也包括不同课题组、不同方向的老师、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
“课题组的同学们背景很丰富,我的本科是化学系,而同学们有的来自化工系高分子专业或材料学院。与他们讨论问题很有趣,会发现每个人思考问题的切入点都不同,关注的重点也有所差别。”当面临实际问题时,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相互合作交流,发挥各自专长,在多个尺度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在组内,大家的讨论都很深入,一个问题要说到每一个人都听懂、都认可才罢休,经常一个话题就是一两个小时,有时组会可以开到晚上十一二点。
此外,李博权也经常和不同学科的老师、同学讨论交流,往往能碰撞出很多新的想法和火花,开阔了视野,也激发了科研灵感。
闲暇时,睡眠和运动是李博权的主要休息方式,除了“必须保证睡眠时间”,导师张强老师经常会邀请并鼓励课题组同学多运动,比如,游泳或者打羽毛球。李博权笑着说:“我自己其实羽毛球打得很菜,但总是很积极地跟着大家一起打。我觉得打得好的人应该很轻松,我这种不会打的运动量应该更大,运动效果更好!”
李博权(左)在接受采访
此外,李博权也时常浏览哔哩哔哩网站来放松身心,看新闻,看美食,听讲座,也看搞笑视频。
面对特奖的荣誉,李博权认为既是鼓励,也是压力,一方面是对自己过往科研工作的肯定和激励,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更加严格的自我要求。在他看来,自己只是个普通的人,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中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希望大家能够了解特奖同学的日常生活,看到科研是一个很有趣也很有价值的事情”。
谈到未来规划,他表示将会把特奖作为新起点,继续从事自己热爱的科研事业。在他所研究的高比能二次电池领域,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也都值得为之付出努力。无论未来在哪里,都会把这件事情坚持做好,同时他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服务国家需求的队伍中。
谈及对学弟学妹的嘱托,李博权说:“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自己喜爱的事情,为之努力,把它变成自己的事业。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能将个人命运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把个人事业同国家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在自己的岗位上做有价值的工作,就是最值得自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