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城市与乡村

时下谈梦想似乎成了一种时尚,“中国梦”更是成为出现率最高的汉语词语之一。想起在牛津大学安曼达的一次英语高级口语课上讨论人生梦想。在各人畅谈了自己的个人梦想之后,安曼达突然问:“你们知道英国人的梦想吗?”在“豪车”、“豪宅”、“豪华游轮”、“环球旅行”等等高大上的答案被一一否定后,安曼达笑着说,大多数英国人的最大梦想是在乡间有座房子,也可以说有个“乡村别墅”,自耕自种,自给自足,自娱自乐。这多少有些让人意外,因我们向来认为英国是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也是最早步入城市化的国家,我国的城市化正在飞速发展,即使有别墅也是城市或城郊别墅。真正愿意过乡村生活的城里人并不多。但英国早在18世纪工业革命后,城市化的进程就突飞猛进了,到了20世纪30年代,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高达80%;之后是更多的人向大城市集结,50年代10万人以上的城市人口比例为38.4%,50年后超过90%的英国人都生活在占其国土面积10%的大城市中。21世纪初,难道先入城的人又变得想下乡了?这是名副其实的“围城”情结啊,或许20世纪30年代正在牛津大学留学的钱钟书先生正是感受到了英国人中的乡村情结才悟出了“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去”的“围城”哲理。

不过,在今日的牛津,稍稍留意就会发现安曼达说的还真没错。我在英国逗留近一年,耳濡目染的点点滴滴似乎都说明很多人更希望过上乡村生活。牛津城不大,但几乎每家都有个花园。花园大小不等,长花种草随意,但都是纯粹的花园,一般不会种菜刨园。其实牛津的名字——OXFORD(耕牛渡口)就已经告诉你它起初是个乡村,有颇多耕牛。后来因为建了大学,牛津变成了一个城镇,一个大学城,但牛津的原住民至今依然保留着一些农耕节日,基督教会学院前面广阔草甸上成群的耕牛也是一个明证。现在因为牛津大学来访的学生、学者越来越多,牛津大学只为一年级新生提供校内宿舍,所以,牛津的房屋租赁愈来愈紧俏,几乎呈现“居大不易”的局面,很多到访的中国学者都在租房上花了不少精力。这也使租房成了很多牛津居民的生财之道。租房者房屋当然越多越好,如我的英国房东家的左右邻居都将他们的住房向花园中伸展了一间,以扩大收益。要知道这是个三层小楼,接出去一间就等于多了三个房间。跟国内相比,牛津房租不菲,一间月租至少也有伍仟元人民币。可我的房东堪称典型的英国人,她一定不比邻居富裕,但她就是愿意牺牲这笔租金而保留她相对宽大的花园。房东家的花园至少有三四十米进深,若搭建一间用去五米左右,也不会对视觉效果有太大影响,可房东就是舍不得,她说:“我热爱花园,孩子们也喜欢。尽管有时候比较忙,打理花园颇费时间和体力,但是,没办法!我喜欢,花开花落、草枯草荣、叶落叶青就在我的面前,我真的很喜欢!”

对花园的无比珍视是英国人乡村情结的自然流露。英国房东跟我说话时真诚而又带几分陶醉的眼神令我至今难忘。电视中看到费翔在伦敦的寓所里侍弄花草我觉得有点奇怪,有人看到后感到吃惊和艳羡,其实英国家家有花园,因而你不难发现英国人家窗台、门廊上随处可见醒目的时令鲜花,是真花不是人工花。包括牛津大学很多学院的教学楼前、宿舍的窗台以及庭院一角都能看到各式鲜花,注意这是自然生长的鲜花不是盆景。正因为如此深重的乡村情结使我们如今能在英国的城市里还随处可见带着浓重“乡气”的什物。房东家桌上铺的小碎花桌布、墙上挂的乡村风景画和孩子们背的小碎花布包都带着十分浓郁的乡土气息。甚至,由小碎花唱主旋律的品牌Cath Kidston(凯茜·琦丝敦)还以其朴素自然、甜美、怀旧、英国乡村风格、复古和日常用品的实用性结合而成为世界名牌,凯茜·琦丝敦在全球的分店已经突破了一百家,其折射出的英格兰民族的童年记忆和素朴的自然情怀正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共鸣。

英国城镇居民的乡村情结还是农民劳作精神的一种体现。远离了乡村的城里人过上了相对优裕的生活,遥远的农田劳作其实是一种美好的记忆,其有苦有乐,有酸有甜。耕读生活,也曾是很多中国文人名士的理想人生,是一种从古至今令人神往的田园生活方式。上海古镇朱家角,有个私家花园——课植园,园主人经商发迹成为当时首富,但嘱咐儿孙不忘做好两件事儿:一是种地,一是读书。也有人将这种劳作看作一种生活中的消遣或锦上添花的点缀,但喜爱认真劳作的人也不在少数,或许正是为了照顾一些人的这种心理需求,英国政府允许城镇居民租种一小块农田,据说这种政府“自留地”一年租金25英镑左右,你若留意,总能在英国的公园一角、草地一隅或路边一侧不时看到一些种着果蔬的不太协调的小地盘 (如图) 。农民的最大的愉悦在于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城镇化脱离了土地以后,这种切实的幸福感一下子被疏远甚至彻底割断,整饬小花园或打理自留地无形中起到了维系乡村情结的作用。好友温迪——牛津的汉语老师,整天背着一个十几斤重的“流动办公室”(双肩包)奔波上课,着实辛苦,好不容易熬到六月放暑假了,我祝贺她多少可以歇一歇了,温迪却灿烂而又幸福地笑着说“哪里呀!季节不等人,咱地里的农活开始了。”在牛津期间我不仅去参观温迪家的自留地,还享用过她和她的科学家丈夫一起种的青菜、青椒和西红柿。这块地大小不足一亩却种了不下十种果蔬,横竖成行不亚于园艺师的作品。一棵肥硕无比的青菜我足足吃了两顿,菜瓢里还扒出几只同样肥硕的青虫。温迪说她家的蔬菜不用农药不施化肥,大致上人吃一点、虫啃一点,鸟啄一点,田鼠偷一点,基本能自给自足。不过有一年,温迪种的向日葵不仅颗粒无收,而且连芽都没有出一棵。原来是田鼠偷食了全部的种子,温迪说到此平静地笑笑,俨然田鼠是他们家不懂事的孩子似的 (如图)

温迪的菜园

温迪的劳动成果

人人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到底谁知呢?恐怕只有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滴禾下土万千的农人最为心知。毫无疑问,城市生活的舒适、方便非乡村可比,但急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人口向狭小城市圈集中,城市生活环境急剧恶化,生活空间的被压缩、人际关系的日趋复杂……这些使英国人不禁思乡,恋乡,甚至盼望还乡。乡村里人们生活在洁净的环境中,乡村里邻里融洽、知足常乐,乡村里人们自然终老……不过我觉得所有这些恐怕都还不是英国人乡村情结的关键,英国人热爱乡村生活的深层原因也是一种对简单、质朴的人生价值观的追求。这种简单,是一种在乡村广袤背景衬托下的简单,一种可以静化任何躁动的宁静。这简单既包括了简单的生活方式、简单的人际关系,也包括了简单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简单的自我认知。有着这种乡村情结的民族,即便曾是不可一世的“帝国”也很少显露出张扬或张狂的神色。

历史脚步倒退不太可能,完全的复古也毫无意义,英国人集体当还乡团更不现实。当今英国人以另一种方式来维系自己的乡村情结,传承自己的乡村文明。那就是各种类型的乡村博物馆。英国民间有设立博物馆的传统,除了城市常有博物馆外,几乎所有的村镇都有自己的博物馆。大体说来,英国的乡村博物馆分两类:一是展示本地历史的乡土博物馆,一是具有特色的专项博物馆。馆藏内容从它们的命名上就可得知。像罗河谷乡村、服饰、刺绣、奶酪、蜡烛、顶针、香水、纽扣、钥匙圈博物馆等。许多博物馆不仅藏品丰富,还不时举行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或特色比赛。例如奶酪博物馆举办奶酪制作大赛;蜡烛博物馆,游人可以参加趣味蜡烛的制作,作品不仅可以留作纪念,还可以作为礼物馈赠亲朋好友。我们有时会将老旧过时的东西戏称为“该进博物馆了”,而很多英国乡村博物馆的活动则让你切实地感到,这些老旧文化不仅活着,而且活得宁静而优雅。乡村博物馆里我见得最多的是孩子们在认真临摹、作画,甚至在大英博物馆的中国展厅,我去几次都看到成群的英国学生在伏地临摹——这种专注、认真而又活态化的传承方式令我感慨万千。

雷丁是个小镇,紧挨着伦敦却没有大都市的浮华,而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雷丁英格兰乡村生活博物馆是一座不起眼的三层小楼,走进去却觉得很幽深。这个小小的博物馆,捡拾起文明的碎片承载着历史的记忆,给参观者以文化的滋养,使他们收获知识,感受乐趣传递。馆里生动而又详细地展示了英格兰人的乡村记忆、技艺和文明。身为农民女儿的我还真是首次看到将农村文化展示做得如此精细和精致的博物馆。农时、农事、农具都严格按照历史年代一一呈现。说实话,我进馆的时间已是下午,馆内十分安静,参观者除了一个家庭,真正称得上观众的就我一个。这一家祖孙三代人四个人,祖母或外祖母、母亲及两个孩子,孩子约莫七八岁或更小。博物馆有现成的纸笔,孩子们一进来就径直拿了纸笔坐在实物面前画了起来。两个城里的小小孩对这些农具十分熟悉,显然他们已经来过不止一次了,母亲轻声给孩子们说着要点,启发各自找出两个农具的不同,并给他们讲解农具改进后的作用。老祖母则满足地坐在一边,面带微笑地端详着她的儿孙们,间或拿起一件示范一下。显然,乡村博物馆里寄托了英国人的各种梦想,乡村生活始终是萦绕在现代英国人耳畔的田园牧歌。徜徉于此,不仅能了解到英国农业发展的脉络,体验英国农民劳作的艰辛,更能领略到英国这个老牌工业国对乡村文化的特殊敬意,当然也真正理解了安曼达所说的英国人的乡村梦。 AtjsEiFAs15RbXZ2e7D4qvVvLf3ex6cs7b+LwKHcMOGxpsvTn110Qejsl/TFvoY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