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牛津的筷子

筷子是日常中的日常,咱中国人早已习而不察,但自打改教国际汉语,便又不由自主地对筷子注意起来。这一注意不打紧,我却发现周围同胞抓筷子不规范,用筷子不合礼的大有人在。民以食为天,礼以食为先,之所以要关注筷子,因为大多数老外不会用筷子。不过今天不说留学生的用筷笑话,而要说说我在牛村与筷子的相遇。

刚到牛津,入住共富新村整理厨房用品时,发现前客留下了不少宝贝:除了一些仍在保质期内的调料、面粉、咖啡、白糖、意大利面等等以外,抽屉里还留下了不少刀叉汤匙,竟然还整整齐齐地躺着几双筷子!在国外遇到刀叉不足为怪,遇见筷子却让人有几分意外和惊喜。这至少说明此屋曾有同胞住过,亲切感顿生。筷子和刀叉共处,形象地演绎了共富新村的国际文化交流特色,此处确实是很多来牛村访学的中国学者的首选落脚点。

惊喜不止于此!去牛津语言中心听课的首日,同样遇到了筷子!语言中心有个小厨房,打开橱柜的那一刻,我又惊喜地笑了,而且含笑端详了好一会儿:里面有个高大的玻璃瓶,瓶里直立着十几双更加高大的各色木筷子。语言中心的中文老师不多而且即使用筷子也往往是自备。这些筷子原来是中国文化课的教具之一——牛津学中文的人愈来愈多了。那年牛津语言中心开设了九个语种的教学,不过以餐具作教具的恐怕仅有汉语。筷子,无疑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符号之一。

遇见筷子的意外同样发生在英国房东家。这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英国家庭妇女,她家的餐具放在抽屉里,拉开抽屉,但见寒光闪闪,一律的不锈钢刀叉和汤匙。可在我放进筷子的一刹那,竟意外发现在刀光叉影之中有一双瘦小、素朴的黑漆木筷子,短小精悍却不卑不亢。“咦?筷子!”我不禁惊呼。“是的,但我们不用的!是孩子们小的时候买的,为了让他们看看中国人吃饭的用具,真是很有意思的餐具!”房东道。“哦!难怪这筷子那么短小,原来是双童筷!您的家教还挺注意国际化噢!挺好,我的筷子有伴儿了!”我俩哈哈一笑。说真的,受过高等教育的英国房东家教也挺用心的。盥洗室内坐便器前的小凳子上有一摞书,是为了让孩子洗完澡后或如厕时可以随手翻翻开卷有益。我翻过一本儿童小百科,其中介绍中国的条目竟然是——“这个国家人很多,粮食不够吃,所以,很多人去了其他国家”。作为中国人看了之后有点儿哭笑不得!莫非外国人眼中的华人移民多是“灾区饥民”不成!可惜当时没问房东是如何向孩子们解释筷子的,她要是解释为“中国人的吃饭用具,因为粮食不够吃,他们只能用这两根小棍儿一点点夹着吃”。貌似也说得通,还能和小册子相互印证呢!看来为避免曲解每个炎黄子孙都有义务向外国朋友好好介绍一下我们的筷子文化。

筷子是我们双手的延伸。荀子曰:“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筷子是中华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了不起的发明。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指出:筷子“精妙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也能做,且不怕高热,不怕寒冻,真是高明极了”。 稀松平常的筷子据史书记载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陪伴人类走过岁月的筷子也几乎成为人们身体的一部分了。一位日本学者从研究筷子的力学结构中发现,人们使用筷子,至少可牵动30多个关节和50多条肌肉运动,还能激发大脑,阻止和延缓脑细胞的退化,也就是说能够促大脑功能的发挥。所以有人认为,长期使用筷子,可以使手指灵活,脑子聪明,有益于身心健康。还听说我们的“国球”之所以威力无穷,所向披靡,也与咱抓筷子的动作有关。据说习用筷子的中日韩运动员绝大多数都用直拍,接发球快捷精准,台内球处理机智灵活,三板下来往往优势明显,而横拍的握法是西方人使用刀叉的惯性。当然,横拍也有横拍的优点。

或许正因为司空见惯,筷子的神圣性常常被人淡化以至忽略。其实,围绕筷子的训诫很多,筷子礼仪与其他俗规一起构成了中国民俗教育的蒙学内容。至今还有不少家长训孩子喜欢用“不听话,当心我用筷子敲你的头!”之类的句子,不过正如母亲扬起的巴掌总是迟迟不落下一样,实际上我们也很少被筷子敲过头。但这根小棒确实能让人长记性。记得幼时邻家爷爷大发雷霆训斥儿女的极端动作就是“啪”的一声将筷子拍在桌上,同时大吼一声“昏头了!”那时全家大小噤若寒蝉,大气不出,此时的筷子不亚于包青天案前的惊堂木,至今忆起音犹在耳,心有余悸!因为神圣所以用筷子有很多忌讳,诸如:“三长两短、仙人指路、品箸留声、击盏敲盅、执箸巡城、迷箸刨坟、泪箸遗珠、颠倒乾坤、定海神针、当众上香、交叉十字、落地惊神、千夫所指”等等。苏北老家的筷子据说还有某种占卜功能,说是可以根据女孩握筷位置预测其未来婆家的距离:抓筷子手太靠筷子下端形同抓铅笔者一般不会嫁远常常是邻村的媳妇;而紧逼筷子上端似拄拐杖者则往往是想远走高飞的人。当然人们发现有时也不准,因为远近本身就是相对的。筷子还是老家语言中最具有象征意味的财产。如果有人家遭遇严重不测,人们往往用“一根筷子都没有留下”形容其极惨情状。

一些民间仪式中的筷子则往往被赋予某种神力。而幼时亲历亲见的“站水碗”和“捣筷子”风俗则更显示了筷子的神秘性。乡野小童头疼脑热,大人们几乎不带他们去诊所的,更不用说吃药了。怎么做?拿三根筷子,方头朝下,立在半碗水里,然后用少量的水(记不清是开水还是凉水了)不断从上往下淋,口中念念有词:“某某亡灵啊,知道你不放心你的儿孙啊,想回来看看他(她)了,你保佑孩子们好好的啊!”不断变换亡魂的称呼不断念叨,不断尝试松手让筷子立在碗里,等念到某位先人筷子正好立住不倒时,就算是找到病因了。赶紧去烧几张纸钱,边烧边呼唤那位先人回来收钱。然后收筷子,给患儿喝几口开水令其入睡。这个过程老家称为“站水碗”。到八九十年代各种新型退烧消炎药物的出现,此法自行消失。然而于我,偶尔生病时,脑海中还是会浮现那几根立在水碗中央的筷子,尤其是在服药常常无效时还禁不住对站水碗有几分怀念。“捣筷子”是老家旧式婚礼中的仪式。婚礼上的筷子一律是大红色的。一般婚礼的最后一个节目都是送入洞房。但老家新人入洞房就寝之前还有一个规定动作就是捣筷子。新房的窗户事先都要糊上一层红纸。新人就寝前,喜婆手拿一根红筷子对着窗户纸猛捣,边捣边念“捣得快养得快养个儿子去放债!”窗户外,往往还有亲友一起高声喊好,里外应和,连喊数遍,哄笑而散,婚礼结束,于是熄灯睡觉。据说“捣筷子”的另外一段是“捣得慢,养得慢,养个儿子去讨饭”。但从未听人念过。小孩们并不知此举何意混迹于亲友中,放声喊好起哄;稍长,似乎明白了点儿什么,有些害羞;再后来困于学习压力便很少参与此类活动了。如今老家已基本城市化,此俗恐也销声匿迹了。人丁兴旺是中国百姓世世代代的愿望,早生贵子是历代婚礼的保留主题。婚礼上可能不会再出现在那些带有原始意味或过于猛烈的求子仪式,但婚宴用红筷子的传统却始终未变。

文人眼中的筷子更多与人生境遇相连。筷子的身影在古诗词中频频现身,但诗里的筷子多是被人格化了的筷子。司马相如的《咏箸诗》,曰:“少时青青老来黄,每结同心配成双。莫道此中滋味好,甘苦来时要共尝。”这吟咏的是伉俪深情。袁子才笔下的筷子“笑君攫取忙,送入他人口;一世酸咸中,能知味也否?”怜悯、同情、讥讽、挖苦五味杂陈。民间诗人、现代诗人作的筷子诗,情感则要更纯朴——“身体生来几寸长,竹家村里是家乡,吃尽多少辛酸味,终生不能见爹娘。”而哲学层面的筷子文化研究引申出的阴阳互根、对立统一,天乾地坤、和顺畅达,三才之道、天地人和,以及三易之理等等,多是研究者的高度概括和哲理升华。

泰国筷子

筷子现身海外,同样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结果,一双筷子如同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两根触须。外国朋友心中的筷子印象与国人心目中的筷子记忆或许有较大差异,但有了筷子的实物具象,文化交流立即变得可触摸可体验可回味。附图是十多年前一位泰国学生的临别赠礼——一双泰国筷子 (如图) 。虽然仍是筷子,但材质、包装设计已经泰味十足。每每翻出来看看,觉得正如很多华人子弟重回祖国学习汉语一样,这双筷子也似中国文化出走之后的回归。我一直小心地收着。 pezm8nKrICyc0BWpThIcKibmg3dikCU2uTD35Jwrp7Dw2PxAnod7sM1WOCUk938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