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机关为什么长期设在上海?
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共产国际驻中国两位重要人物马林与吴廷康,曾讨论中共中央机关设在广州还是上海更为合适这一问题。马林是主张国共合作的,那时广州是国民党活动基地,所以他认为广州合适。吴廷康则不以为然,他说:“我不能想象,中央将如何从广州领导运动,广州与上海、汉口和北京没有铁路交通,而通过海路到上海大约需要走5天时间。建立书面联系也是相当困难的。”
吴廷康说得完全在理。粤汉铁路的修建,自1896年酝酿,1900年动工,进展极其缓慢,1911年,完成长沙至株洲段。1916年,完成广州至韶关段。1918年,完成武昌至长沙段。直到1936年8月,粤汉铁路全线1059.6公里才竣工,9月1日才从武昌开出直达广州的第一趟列车。也就是说,直到1936年以前,在广州,既没有火车直通武汉、北京,也没有火车直通上海。所以,吴廷康从交通角度反对将中共中央机关设在广州,理由非常充分。
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委员会则明确认为:“宁愿在上海处于非法地位,也不愿在广州公开活动,因为上海的运动意义更加重要。”
他们的讨论,涉及城市的地位、城市的对外交通与联系。吴廷康与陈独秀等人的意见占了上风。事实上,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到1933年中央机关迁到江西瑞金以前,12年中,中共中央机关除了很短时间迁移到广州、北京、武汉等地外,有126个月,亦即累计10年半时间是设在上海的。
中央机关长期设在上海,这是中共领导人在多个城市中认真比较、理性选择的结果,原因是多方面的,交通设施无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