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语

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

“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成为我国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目标,它事关今后几十年的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调整,对消费模式、生活方式及生态建设也都有深刻影响。本书的内容文如其名、通俗易懂,全面解读双碳目标的意义、机遇、挑战和实现路径,将起到促进将政府的承诺转化为企业的作为与公众自觉行动的效果。

姚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院长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减排涉及地球上的每一个人。理解碳排放和碳中和是每个人参与减排的第一步。本书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公众讲解碳排放和碳中和,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

秦朔 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朋友圈发起人

迈向低碳、零碳,的确会冲击现有的能源体系和工业体系,但更是中国实现新发展的一个重大机遇,不仅是技术革命,生活方式进化,而且有助于“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畅通无阻。同时,这也将是中国生产力空间分布的一次革命。本书给了我们全方位的启迪。

王战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

《一本书读懂碳中和》不仅从宏观层面探讨了关键行业发展和减排的权衡关系、技术路线选择优先顺序等与社会经济体制框架息息相关的议题,还从微观层面阐述了微观主体促进低碳减排的商业模式以及积极践行低碳目标的生活方式。本书融合了科技、经济和社会共同议题的成果,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零碳”未来宏大而生动的画卷。

管清友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

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过程既是一场系统性革命,也是一次长达几十年的机会。如何抓住这个机会?本书给出了一份全景式的解答。

陈凯 安永中国主席
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及全球管理委员会成员

本书由安永碳中和课题组能源、工业、建筑、金融等领域多名专家凝聚丰富的行业实践编写而成,聚焦碳中和的实施背景、关键要素、行业转变路径及机遇,巧妙地把碳中和的实现方式与实践场景融合,为读者提供身临其境的认知,从而揭开碳中和的神秘面纱。 4PLOkofRD8TsH+BGguyXaZv++QEuWiiF9w/QtNn2aUShCSU2mGxuMlr1qSkl4ey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