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战争爆发时的力量对比

1939年9月1日,星期五,德国军队入侵波兰。9月3日,星期天,英国政府对德国宣战,以此履行先前给予波兰的保证。六小时后,犹犹豫豫的法国政府跟随英国采取行动,也对德国宣战。

七十岁的首相张伯伦先生向英国议会宣布了这个决定国运的声明,他最后说道:“我相信有生之年会见到希特勒主义被消灭、获得解放的欧洲得到重建的那一天。”没过一个月,波兰就被占领。不到九个月,战争洪潮淹没了西欧大部分地区。虽说希特勒最终被打垮,可获得解放的欧洲没有得到重建。

亚瑟·格林伍德先生支持政府的宣战决定,他代表工党发表讲话时表达了自己的如释重负感:“我们所有人都觉得难以忍受的、提心吊胆的痛苦终于结束了。我们现在知道了最坏的情况。”从雷鸣般的掌声明显能看出,他说出了下议院的普遍感受。格林伍德最后说道:“但愿这是场快速而又短暂的战争,愿随之而来的和平在那片有一个邪恶名称、支离破碎的废墟上万古长青。”

不合理地计算交战双方的兵力和资源,就没有理由认为这是一场“快速而又短暂的战争”,甚至无法相信仅凭英国和法国就能战胜德国——无论战争持续多久。就连“我们现在知道了最坏的情况”这种臆测也显得愚不可及。

英国人对波兰的实力抱有幻想。身为外交大臣的哈利法克斯勋爵应该是消息灵通人士,可就连他也认为波兰的军事价值高于苏联,因而更愿意把波兰作为盟友加以保护。这就是3月24日,英国突然决定为波兰提供保证几天前,他告知美国大使的观点。当年七月,英国武装力量总监艾恩赛德将军视察了波兰陆军,回国后提交了丘吉尔先生所说的“最有利的报告。” [1]

英国人对法国军队所抱的幻想更大。丘吉尔称法国陆军是“欧洲最训练有素、最可靠的机动力量”。 战争爆发前几天,他遇到法国野战军总司令乔治将军,看了法国和德国的军力对比,深受鼓舞的丘吉尔说道:“那你们占优势啊。” [2]

这可能加强了丘吉尔的热情,他怀着这种热情,敦促法国赶紧对德国宣战,为波兰提供支持——法国大使在急电中称:“情绪最激动者当属温斯顿·丘吉尔先生,他洪亮的嗓音让电话震颤起来。”丘吉尔当年三月也曾宣布,就英国为波兰提供保证一事,“他与首相完全达成一致”。他和几乎所有英国政治领导人,都强调这种保证作为维护和平的手段的价值。只有劳合·乔治先生指出过这种保证的危险性和不切实际性,而《泰晤士报》却把他的警告称作“劳合·乔治先生发泄的极度沮丧的悲观情绪,他现在似乎活在一个奇特而又偏远的自我世界里”。

平心而论,应当指出,更加清醒的军方对前景并不抱有这些幻想。 总的说来当前盛行的情绪完全是意气用事,淹没了眼前的现实感,也掩盖了长远的考虑。

波兰能坚持得更久吗?缓解德国对波兰施加的压力,法国和英国能否做得更好些?我们现在知道,从军力方面说,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乍看上去似乎都是“能”。就兵力而言,波兰足以把德军阻挡在国界线,至少可以长时间阻滞对方推进。还是从兵力上说,同样明显的是,法国应该能够击败德国部署在西线的当面之敌。

波兰陆军编有30个现役师和10个预备师,还有不下12个大型骑兵旅,尽管只有一个旅实现了摩托化。波兰的潜在力量,人数甚至比以上这些师的总兵力还要多,因为波兰有250万“训练有素的人员”可资动员。

法国动员的力量相当于110个师,其中包括不下65个现役师。这股军力编有5个骑兵师、2个机械化师、1个组建中的装甲师,其他都是步兵师。就总数而言,即便扣除守卫法国南部和北非,防范意大利潜在威胁的力量,法国统帅部还是能把85个师集结在面对德国的北部战线上。另外,法国还可以动员500万受过训练的人员。

除了为中东和远东的防御提供兵力,英国曾承诺,一旦战争爆发,就把4个正规师派往法国,后来实际派出的兵力相当于5个师。可由于海上运输问题,以及为避免空袭必须采取的迂回路线,这股先遣力量要到九月底才能到达。

除了少而精的正规陆军,英国正在组建和装备由26个师构成的本土野战陆军,战争爆发时,英国政府已计划把这股力量扩充到55个师。但这股力量的首批部队要到1940年才能做好投入战场的准备。在此期间,英国的主要贡献只能是以海军力量实施一场海上封锁,这是一种传统方式,施加的压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奏效。

英国的轰炸机数量刚好超过600架,是法国的两倍,但不到德国轰炸机数量的一半。鉴于当时列装的轰炸机有限的载弹量和航程,它们无法以直接轰炸德国的方式发挥重要影响。

德国动员了98个师,包括52个现役师(含6个奥地利师)。不过,另外46个师,只有10个可以在动员后参战,就连这些师的大部分人员也仅仅是服役一个月左右的新兵。另外36个师主要由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组成,这些四十岁上下的士兵对现代武器和战术知之甚少。他们缺乏火炮和其他武器装备。组织、训练这些师,让他们成为能战之军,需要耗费很长时间,甚至比德国统帅部预想得还要长,他们对这种缓慢的进程深感震惊。

德国陆军1939年没有为战争做好准备,相信希特勒保证的那些将领完全没有料到这场战争。他们原本打算逐步建立一个训练有素的军官团,但还是勉强同意了希特勒迅速扩军的愿望,希特勒一再告诉他们,会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这种训练,因为他无意在1944年前冒险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考虑到军队的规模,装备短缺也很严重。

但战争爆发后,普遍的看法是,战争初期德国赢得的全面胜利,归功于武器和兵力的压倒性优势。

第二个幻想消失得非常缓慢。丘吉尔甚至在撰写战争回忆录时仍然认为,德国人1940年至少有一千辆“重型坦克”。可事实是,对方根本没有重型坦克。战争开始时,他们只有少量中型坦克,重量仅20吨。德军在波兰使用的大多数坦克,重量很轻,装甲很薄。 [3]

稍事计算就能看出,波兰和法国的总兵力相当于130个师,而德国共有98个师,其中36个师几乎没受过训练,而且缺乏组织。就“训练有素的士兵”而言,力量对比更加不利于德国人。但实力强大的联军隔得很远,而德国位于中央,把联军分成两个部分,因而抵消了数量上的劣势。德国人可以先行进攻两个对手中实力较弱的一个,而法国人要想救援他们的盟友,就不得不进攻德军预有准备的防御。

尽管如此,从数量计算,波兰人还是有庞大的军力,足以抗击德军投入的打击力量,这股力量编有48个现役师,尾随其后的是6个获得动员的预备师,可没等他们投入战斗,波兰战局就结束了。

从表面上看,法国似乎有足够的优势,一举粉碎部署在西线的德国军队、一路突破到莱茵河不在话下。可法国人没这么做,德军将领对此感到惊讶,但也如释重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仍倾向于从1918年的角度考虑问题,和英国人一样,他们高估了法国军队。

可是,关于波兰能否坚持得更久、法国能否为波兰提供更有效的援助这两个问题,仔细研究的话(也就是更深刻地理解两国军队的固有缺陷,以及1939年首次付诸实践的战争新技术),就会得出大不相同的结论。从这种现代观点着眼,即便在战争爆发前也能看出,战事进程几乎是不可能改变的。

丘吉尔的战争回忆录描述了波兰的崩溃,他写道:

装甲战车能够承受炮火,一天内前进100英里,英国和法国对这种新事实的后果没有任何有效的理解。 [4]

这种说法千真万确,适用于英法两国的高级军官和政治家。但首先是在英国,一小批进步的军事思想家公开而又不断地倡导、解释了这些新的潜力。

丘吉尔回忆录第二卷阐述了法国1940年的崩溃,尽管有所保留,可还是坦率承认:

我多年不接触官方情报,因而不了解自上次世界大战以来,大批快速机动的重型装甲战车发动进攻造成了这么猛烈的革命。我听说过这种情况,但没有改变我内心应当改变的信念。 [5]

这是个值得注意的说法,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支持坦克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人物笔下。丘吉尔的坦率承认值得尊敬,但他1929年前一直担任财政大臣,而世界上第一支实验性装甲部队1927年组建于索尔斯堡平原,用于验证快速坦克战的倡导者宣传了好几年的新理论。他完全了解他们的理念,不仅视察过演练中的实验性装甲部队,接下来几年还不断同这些人会面。

法国人不理解新的战争理念,官方对此的抵制比英国更严重。而波兰的情况甚至还不如法国。这种缺乏了解是两国军队1939年失败,法国1940年再次惨败的根源。

波兰人的统军思想陈旧过时,波兰军队的模式很大程度上也是这样。他们没有装甲或摩托化师,他们的旧式兵团缺乏反坦克炮和高射炮。另外,波兰领导者仍信赖大规模骑兵部队的价值,依然对实施骑兵冲锋的可能性抱有一种可悲的信念。 就这方面而言,可以说他们的理念落伍了八十年,因为早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就证明骑兵冲锋毫无用处,但抱有战马情怀的军人仍对这种教训视而不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军队保留了大量骑兵,可骑兵大显身手的希望一直没能实现,结果沦为那场静态战争最大的笑话。

另一方面,法国拥有一支最新式军队的许多构成因素,可他们没有利用这些因素打造出这样一支军队,因为法国高层的军事理念落伍了二十年。与战败后出现的说法相反,截至战争爆发时,德国制造的坦克数量远不及法国——与任何一款德国坦克相比,法国坦克吨位更大,装甲板更厚,但速度较慢。 [6] 可是,法国最高统帅部仍以1918年的观点看待坦克,视之为步兵的随从,或将其作为侦察部队为骑兵提供补充。他们受到这种陈旧思维方式束缚,把坦克编为装甲师的工作进展缓慢,而且依然倾向于零零碎碎地使用坦克,这与德国人的做法完全不同。

法国人,特别是波兰人,由于缺乏空中力量掩护和支援,新型地面部队的劣势进一步扩大。波兰人在这方面无所作为的部分原因是缺乏制造资源,可法国人不能以此为借口。这两个国家,组建大规模陆军都导致空中力量的需求居于次要地位,因为陆军将领的要求在军事预算分配方面占据主导地位,这些将领自然倾向于支持他们熟悉的兵种。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地面部队的效力目前在多大程度上取决于足够的空中掩护。

两支军队惨败的原因也许可以追溯到高层极度的自鸣得意。就法国而言,这种自负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以及他们的盟国总是推崇他们自以为高明的军事知识。而波兰人的狂妄自大受到他们1920年击败苏俄红军的鼓励。长期以来,两国军事领导人都对他们的军队和军事技术表现出一种骄傲自大之情。公平地说,某些年轻的法国军人,例如戴高乐上校,对英国当时倡导的坦克战新理念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法国高级将领不太关注这些源自英国的理论,这与潜心研究这些理论的新派德国将领形成了鲜明对比。 [7]

尽管如此,德国陆军仍远远谈不上是一支真正高效、现代设计的军队。不仅整个陆军没有为战争做好准备,而且大多数现役师的组织模式陈旧落伍,高级指挥部的理念仍存在因循守旧的倾向。但战争爆发前,他们已组建了少量新型兵团:6个装甲师、4个轻装(机械化)师,以及为他们提供支援的4个摩托化步兵师。这股力量只占德国陆军总兵力的一小部分,可他们比陆军中的其他兵团更具价值。

同时,德国最高统帅部犹犹豫豫地承认了快速战争的新理论,愿意对此加以试验。这主要归功于海因茨·古德里安将军和另一些人的大力倡导,另外,他们的观点吸引了希特勒——他对一切能实现速战速决的理念都青睐有加。总之,德国陆军赢得一连串惊人的胜利,并不是因为他们具有压倒性兵力优势,或在组织形式上彻底实现了现代化,而是因为他们比对手技高一筹,这种领先程度不太大,但至关重要。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克列孟梭说了句后来经常被人引用的话:“战争是件极其严肃的事情,决不能假手于军人。”欧洲1939年的局势重新强调了这句话,还赋予它新的含义。因为即便完全信任军人的判断力,现在也不能把战争完全托付给他们。且不说发动战争的权力,就连维持战争的权力,也已从军人的军事领域转移到经济领域。随着机械动力在战场上对人力的支配作用越来越大,从现实角度看,工业和经济资源确实在大战略这个范畴把前线军队置于次要地位。除非军队源源不断地获得工厂和油田提供的补给,否则他们不过是一群毫无效力的乌合之众而已。满怀敬畏的民众觉得行进中的军队威风凛凛,可在现代战争科学家眼中,他们不过是传送带上的木偶罢了。这方面呈现出拯救文明的潜在因素。

如果只考虑现有的军队和军备,前景会显得更加黯淡。《慕尼黑协定》改变了欧洲的战略平衡,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情况严重不利于英国和法国。他们即便加快贯彻加强军备的方案,也无法抵消战略平衡这杆天平上消失的35个装备精良的捷克斯洛伐克师,以及德国腾出的原本用于保持平衡的那些师。

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把该国的军工厂和军事装备悉数纳入囊中,抵消了法国和英国到当年三月实现的军备增加。仅以重型火炮计,德国装备的数量一下子增加了一倍。更糟糕的是,德国和意大利帮助弗朗哥推翻了西班牙共和政府,这就对法国边界和英法两国的海上交通线构成额外的威胁。

从战略上看,除非获得苏联提供支援的切实保证,否则就无法在有限时间内恢复平衡。同样从战略上说,德国要想解决他们与西方国家之间的问题,眼下是个天赐良机。但战略天平的倾斜取决于经济基础,战争压力下,这种经济基础能否长期支撑德国军队的重量,这一点值得怀疑。

大约二十种基本原料是战争必需的:用于一般性生产的煤,用于动力的石油,制造炸药需要的棉花、羊毛、铁,用于运输的橡胶,制造军械和所有电力设备的铜,炼钢和制造弹药的镍,制造弹药的铅,制造炸药的甘油,制造无烟火药的纤维素,制造雷管的汞,制造飞机的铝,用于化学仪器的铂,用于炼钢和冶金的锑、锰等,用于弹药和机械生产的石棉,作为绝缘体的云母,用于制造炸药的硝酸和硫黄。

除了煤,英国缺乏上述大多数原料,需求量很大。可只要确保海上航线,大多数原料都能从大英帝国域内获得。就镍而言,全世界90%的供应量出自加拿大,其他大部分原料来自新喀里多尼亚的法国殖民地。英国缺乏的主要是锑、汞、硫黄,石油资源也不足以应对战争的需求。

法兰西帝国无法供应这些短缺的原料,除此之外,他们还缺乏棉花、羊毛、铜、铅、锰、橡胶和另一些需求量较小的物资。

以上原料中的大部分,苏联的产量很充足,可他们缺乏锑、镍、橡胶,而铜和硫黄的供应量也不足。

这些大国中,情况最好的当属美国,出产全世界石油产量的三分之二,全世界棉花产量的一半,全世界铜产量的一半,依靠外部来源的只有锑、镍、橡胶、锡和一部分锰。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情况与之形成了鲜明对比。上述每一种原料,意大利几乎都需要进口,就连煤也不例外。日本几乎完全依赖国外资源。德国国内不出产棉花、橡胶、锡、铂、矾土、汞、云母,而铁矿石、铜、锑、锰、镍、硫黄、羊毛、石油的产量严重不足。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德国多少缓解了铁矿石的不足,通过干预西班牙内战,德国以有利的条件获得了更多铁矿石供应,另外还有汞——不过,获得这些原料还是要依赖海上航线。另外,德国通过一种新的木质替代物,满足了部分羊毛需求。同样,虽然成本较天然产品为高,但德国还是以人工合成橡胶满足了五分之一的橡胶需求量,以人工合成汽油满足了三分之一的汽油需求量。

当前这个时代,陆军日趋依赖机动性,空军成为武装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恰恰是轴心国开战能力方面的最大弱点。除了从煤衍生物中提炼人工合成石油,德国从国内油井获得大约50万吨石油,从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得到的石油微乎其微。为满足日常需求,德国不得不进口500万吨石油,主要来源是委内瑞拉、墨西哥、荷属东印度、美国、苏联、罗马尼亚。战争期间,德国无法从前四个国家得到石油,因而必须征服后两个国家。另外,估计德国战争期间每年的石油需求量超过1200万吨。鉴于这种情况,很难期望通过增产人工合成石油来满足需求。只有完好地夺取罗马尼亚的油田(每年出产700万吨),才有望解决石油短缺问题。

如果意大利参战,他们的需求必然加剧缺乏石油这个问题,因为战争期间的意大利,每年可能需要400万吨石油,即便意大利船只愿意穿越亚得里亚海,从阿尔巴尼亚获得的石油数量也仅仅是上述需求量的2%。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虽然军事前景相当黯淡,但德国和意大利的资源不足以维持一场长期战争,因而还是有理由感到宽慰的——只要抗击他们的西方国家在战争爆发时承受住最初的冲击和压力,直到获得援助。总之,面对这样一场即将到来的冲突,轴心国的命运取决于他们能否迅速赢得战争。

注释

[1] Churchill: The Second World War , vol. I, p. 357.

[2] Churchill: The Second World War , vol. I, p. 357.

[3] Liddell Hart: The Tanks , vol. II, Appendix V.

[4] Churchill: The Second World War , vol. I, p. 425.

[5] Churchill: The Second World War , vol. II, p. 39.

[6] Liddell Hart: The Tanks , vol. II, pp. 5-6.

[7] Liddell Hart: The Tanks , vol. II, pp. 5-6. V7/L35DHwK3MHzXjMusymD3sAD1ss30UNJO0rTBmkbjeEoK5dLWb0TUVy2fiSjA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