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九章

从埃及发起的反击

1940年6月10日,希特勒对西欧的进攻到达顶点,法国军队临时构设的索姆河—埃纳河防线破裂,法国的失败已成定局时,墨索里尼率领意大利参战,期望瓜分些战利品。在他看来,这似乎是个毫无危险的决定,可对英国在地中海和非洲的态势来说,这却是致命的。这是英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因为部署在法国的英国军队,虽说很大一部分经海路逃脱,可武器装备几乎损失殆尽,就这样手无寸铁地面对胜利的德国人迫在眉睫的入侵威胁。驻扎在利比亚和意属东非的意大利军队即将发动入侵,守卫埃及和苏丹的小股英国军队却无法获得任何加强。

导致情况更加严重的是,意大利参战致使穿越地中海的海上航路过于危险,已无法使用,援兵不得不绕道好望角,也就是沿非洲大陆西海岸向下,再沿东海岸向上,从而进入红海。7000名英国士兵组成的小股援军,1940年5月就已做好出发准备,可直到8月底才到达埃及。

从兵力上说,意大利军队占有压倒性优势,与之对抗的英国军队实力虚弱,率领这股英军的是阿奇博尔德·韦维尔将军,经霍尔-贝利沙先生推荐,韦维尔1939年7月出任新设立的中东英军总司令一职,这是英国为加强那里的军力而采取的第一项措施。可即便到目前,那里也只有大约5万名英军将士,他们面对的是50万意大利和意大利殖民地士兵。

南部战线,集结在厄立特里亚和阿比西尼亚的意大利军队超过20万,很可能向西攻入苏丹(那里只有9000名英国和苏丹士兵),或向南攻入肯尼亚(那里的守军也不多)。崎岖的地形和遥远的路程,再加上意大利人压制近期征服的埃塞俄比亚人时遇到的困难,以及意大利军队战斗力低下,这一切构成这段危险时期内对苏丹的主要保护。除了发生在卡萨拉和加拉巴特的两起小规模边境入侵事件,意大利人没有发动任何进攻。

北非战线,格拉齐尼亚元帅率领一支更强大的军队驻扎在昔兰尼加,守卫埃及的3.6万名英国、新西兰、印度士兵与之对峙。埃及境内的西部沙漠沿这条战线把双方隔开。英军最靠前的阵地设在马特鲁港,位于埃及境内120英里,尼罗河三角洲以西约200英里处。

不过,韦维尔没有消极等待,而是以一个不完整的装甲师的部分军力充当进攻掩护力量,深入沙漠展开行动。这支部队很有进攻性,不断越过边界线接二连三实施袭击,以此扰乱意大利人的据点。因此,战局开始前,克雷将军率领的第7装甲师就获得了对敌人的心理优势,这个师很快成为著名的“沙漠之鼠”。韦维尔对J. F. B. 库姆中校指挥的第11轻骑兵团(其实是个装甲车团)赞誉有加,说该团“这段时期一直待在最前线,经常深入敌后”。

6月14日,J. A. C. 康特准将率领一支快速纵队突袭卡普佐堡,一举攻占这座重要的边境要塞,但英国人并不打算长期占领,因为他们的策略是保持机动,成为“沙漠之主”,同时诱使意大利人集结兵力,从而沦为目标。截至九月中旬的三个月内,意大利军队伤亡3500人,尽管英军经常遭到空中轰炸和扫射,大批意大利战机当时几乎不受干扰,可英军只伤亡150来人。

直到9月13日,意大利人集结了超过6个师的兵力,这才小心翼翼地向前推进,进入西部沙漠。他们前进了50英里,距离英军设在马特鲁港的阵地还不到半数路程,就停在西迪拜拉尼,在这里构设了一连串加强营地,可这些营地隔得太远,无法相互支援。时间一周周流逝,意大利人毫无继续前进的迹象。在此期间,由于丘吉尔的大胆倡议,韦维尔获得更多增援力量,包括以三艘快速商船从英国本土匆匆运抵的3个坦克团。

韦维尔现在决定,既然意大利人不再前进,那么他就去主动打击他们。这场进攻取得惊人的效果,导致整个意大利军队覆灭,意大利对北非的控制几近崩溃。

但这种戏剧性结果是始料未及的。韦维尔策划的进攻行动,不是一场持续性攻势,而是一场大规模突袭。他的想法是猛挥一拳暂时打晕入侵者,同时把部分军力转移到苏丹,击退那里的另一支意大利军队。因此,英国人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无法扩大他们赢得的压倒性胜利,这种情况令人遗憾。

进攻方案制定后,英国人加以演练,却发现这份方案在可行性上存在很多问题,于是做出彻底修改。他们原本打算实施正面突击,但这种冲击很可能失败,特别是因为前进路线上可能有敌人布设的雷区,于是决定改走间接路线,从后方夺取敌军营地。对进攻方案的更改出自多尔曼-史密斯准将的建议,他是韦维尔派去参加进攻演练的一名参谋人员。西部沙漠军队指挥官奥康纳将军立即意识到这种更改的好处,随之而来的胜利主要归功于他的执行力,这是因为韦维尔和H. M. 威尔逊中将这些高级将领离前线太远,无法对一场快速发展的交战产生积极影响。但他们确实带来了一种重要而又不幸的负面影响,我会在后文阐述。

迪克·奥康纳的军队编有3万人,他们要对付8万敌军。不过,英国人有275辆坦克,意大利人只有120辆。第7皇家坦克团的50辆玛蒂尔达式坦克装甲厚重,能抵御敌人的大多数反坦克武器,在这场和随后的交战中发挥了深具决定性的作用。

12月7日夜间,英军从马特鲁港的阵地动身出发,踏上70英里的征程穿越沙漠。次日夜间,他们穿过敌军一连串营地间的一个缺口。12月9日清晨,贝雷斯福德-皮尔斯将军指挥印度第4师步兵力量,从后方冲击尼贝瓦营地,第7皇家坦克团担任先锋。意大利守军猝不及防,被俘4000人。进攻方的损失微不足道,英军坦克兵只伤亡7人。

随后,玛蒂尔达坦克一马当先,向北攻往西图马尔营地,下午早些时候攻陷这座营地,而东图马尔营地也在当日日终前陷落。在此期间,第7装甲师一路向西,前出到海岸道路,就此切断了敌人的后撤路线。

英军夺取西迪拜拉尼(ZVEN制)

次日,印度第4师向北开进,攻往排列在西迪拜拉尼附近的意军营地。敌人此时处于戒备状态,猛烈的沙尘暴也妨碍了这场进军。但第一次进攻受挫后,第7装甲师调回另外两个坦克团,当日下午从两翼发起一场向心突击,日终前克服了意军设在西迪拜拉尼的大部分阵地。

第三天,第7装甲师预备旅奉命向西开进,进一步实施迂回机动,该旅前出到布格布格前方海岸,截住大批后撤中的意大利官兵。他们在那里俘虏1.4万人,缴获88门火炮,这样一来,英军共俘虏4万名意军官兵,缴获400门火炮。

遂行入侵的意大利军队残部,退过己方边界线,龟缩在拜尔迪海岸要塞,随后被第7装甲师的包围扫荡迅速隔断。令人遗憾的是,英国人手头没有后备步兵师,无法充分利用意大利人士气低落的有利局面,因为英军高级指挥官的计划是,攻克西迪拜拉尼后立即调离印度第4师,把该师送回埃及,然后派往苏丹。这些高级指挥官离前线太远,很难看清奥康纳赢得了怎样一场决定性胜利,以及这场胜利提供了多么大的机会,因而他们坚持调回印度第4师的命令。

就这样,交战第三天,即12月11日,溃败的意大利人惊慌失措地向西逃窜,赢得胜利的半数英军向东开拔,两支军队背道而驰!这是个奇特的场景,造成一场严重延误——澳大利亚第6师从巴勒斯坦调来,协助英军继续推进前,三周时间被白白浪费了。

1941年1月3日,英军终于对拜尔迪发起冲击,第7皇家坦克团充当“开罐器”的22辆玛蒂尔达坦克一马当先。意军防御迅速崩溃,第三天,全体守军举手投降,包括4.5万名官兵,拥有462门火炮、129辆坦克。澳大利亚师师长I. G. 麦基少将指出,每一辆玛蒂尔达坦克对他来说都相当于一个步兵营。

攻克拜尔迪后,第7装甲师立即向西疾进,隔断图卜鲁格,待澳大利亚人赶来后对这座海岸要塞发起突击。图卜鲁格1月21日遭到冲击,次日陷落,英军又俘虏3万名意军官兵,还缴获236门火炮和87辆坦克。英军只剩16辆玛蒂尔达坦克用于此次进攻,可还是取得决定性突破。当晚,皇家坦克团一些人员收听广播时听到一位评论员说:“我们猜测,这场突击是某个著名的骑兵团执行的。”一名坦克兵怒不可遏,朝收音机狠踢一脚,吼道:“只有殖民地士兵、黑人或骑兵才能在这场该死的战争中立功!”这种反应合情合理,因为战争史上从来没有哪支作战部队,像第7皇家坦克团在西迪拜拉尼、拜尔迪、图卜鲁格那样,在一连串交战中发挥了这般深具决定性的作用。

英军攻入昔兰尼加的快速进展,是在遭遇新障碍的情况下实现的,因而更加令人瞩目。本应调拨给奥康纳的援兵、运输工具、飞机被扣留在埃及,甚至还从他麾下抽调了一些部队。这是因为丘吉尔先生另有考虑。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历让他印象深刻,希腊人挺身反抗意大利人的侵略也令他深受鼓舞,因此他开始思考以巴尔干诸国建立一个强大同盟抵抗德国的可能性。这种想法很有吸引力,但不切实际,因为巴尔干诸国落后的军队根本无力抗击德国空军和装甲力量,而英国能为他们提供的援助少之又少。

一月初,丘吉尔决定敦促希腊人接受英国坦克和炮兵部队登陆萨洛尼卡,他命令韦维尔,立即为派遣这样一股军力做好准备,尽管这意味着削弱奥康纳实力并不强大的部队。

但时任希腊政府首脑梅塔克萨斯将军没有接受这项提议,他说英国提供这股军力很可能招致德国人发动入侵,而这股力量却又不足以击退对方。另外,希腊总司令帕帕戈斯将军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英国人在展开任何分散力量的新尝试前,应当先完成对非洲的征服,这样更明智些。

希腊政府彬彬有礼的回绝,与奥康纳攻克图卜鲁格同时发生,因此,英国政府现在决定批准奥康纳继续前进,夺取班加西港。此举能完成对意属北非东半部昔兰尼加的征服。但英国首相还是很看重他的巴尔干方案,故而告诉韦维尔,不要给奥康纳派遣援兵,因为这有可能削弱为巴尔干战区集结的兵力。

奥康纳获准继续前进,取得的战绩又一次远远超出人们对他那股薄弱力量的一切期望。他的快速力量是第7装甲师,该师目前只剩50辆巡洋坦克,外加95辆轻型坦克,这些轻型坦克的装甲板很薄,无法有效抵御穿甲弹。奥康纳发现敌人在沿海道路上的德尔纳设有一处强大的阵地,于是做出决定,待更多补给物资和巡洋坦克运抵,便以一场迂回机动迫使敌人弃守该阵地。他估计这些物资和坦克会及时送到,这样就可以在2月12日恢复进军。

但2月3日的空中侦察表明,敌人准备弃守班加西角,撤往阿盖拉瓶颈地带,他们在那里可以封锁从昔兰尼加通往的黎波里的道路。空中侦察还看见大股敌军队列已经在路上了。

奥康纳立即决定展开一场大胆攻击,拦截敌军后撤,这场行动只使用克雷将军实力严重消耗的第7装甲师,该师必须穿越沙漠腹地,目标是前出到远远超出班加西的沿海道路。从第7装甲师位于迈奇尼的阵地算起,这场进军的行程大约是150英里,这是该师首次展开穿越极度崎岖地带的长途跋涉。第7装甲师只携带两天的口粮和少量油料就动身出发了,这是军事史上最大胆的冒险,也是最扣人心弦的赛跑之一。

康特第4装甲旅2月4日上午8点30分动身出发,第11轻骑兵装甲车团担任先锋。另一个装甲旅,也就是第7装甲旅,已缩减成一支部队,即第1皇家坦克团。当日中午,空中侦察发来令人不安的消息,称后撤之敌已位于班加西以南地区。为加快速度实施拦截,克雷命令康特以摩托化步兵和炮兵组织一支全轮式部队,追上库姆中校率领的第11轻骑兵装甲车团,和他们一同前进。康特提出反对意见,认为从纵队后方抽调这些部队,还要为他们安排特殊的运输工具和信号联络,势必造成混乱和延误。另外,当日下午遇到极为崎岖的地形,坦克几乎超越了轮式车辆部队。夜间,借助月光,康特率领部队一路跋涉到午夜过后,这才停止前进,让他那些坦克组员休息几个小时。

2月5日上午,由于地形条件良好,库姆的部队取得更快的进展。当日下午,他们在贝达富姆南面设立起一道拦截阵地,横跨敌人两条后撤路线。傍晚时,他们截住了一支惊异莫名的队列,由意大利炮兵和平民疏散者组成。

在此期间,紧随其后的康特装甲力量,下午5点左右到达敌人穿过贝达富姆的后撤路线。天黑前,他们粉碎了敌炮兵和运输车辆组成的两支队列。这场战斗宣告他们长达33小、跋涉170英里的长途行军结束了,就装甲部队的机动性而言,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纪录。利比亚境内缺乏道路,地形崎岖,这些限制条件让这番壮举更为惊人。

次日晨(2月6日),敌人获得坦克掩护的主力队列出现了。对方有100多辆新式意大利巡洋坦克,而康特只有29辆巡洋坦克。幸运的是,意大利坦克没有集中,而是零零碎碎地开抵并停在路边。英国坦克实施了巧妙的机动,占据有利射击位置,利用地面褶皱隐蔽、保护车身。一连串坦克战持续了一整天,第2皇家坦克团的19辆巡洋坦克首当其冲,到下午只剩7辆战车,这时,隶属另一个旅的第1皇家坦克团赶到,带来10辆巡洋坦克。第3、第7轻骑兵团大胆使用他们配备的轻型坦克,为分散、扰乱敌人发挥了很大作用。

夜幕笼罩战场时,英军击毁60辆意大利坦克,次日晨又发现40辆遗弃的坦克,而英国人只损失3辆坦克。意大利步兵和其他士兵发现提供掩护的坦克都被击毁,自己彻底暴露在外,开始成群结队地投降。

库姆的部队充当最后一股拦截力量,俘获了一些从第4装甲旅的打击下逃脱的意军残部。黎明后不久,意大利人展开最后一次冲击,投入16辆坦克,企图突破英军最后一道封锁线,但被英军步兵旅第2营击退。

贝达富姆之战(ZVEN制)

贝达富姆之战,英国人共抓获2万名俘虏,还击毁、缴获216门火炮和120辆坦克。而英军总兵力(康特和库姆的部队)只有3000人。拜尔迪及其守军1月4日投降,干了七个月陆军大臣后刚刚重新担任外交大臣的安东尼·艾登,套用丘吉尔那句名言说道:“从来没有这么多人向这么少人交出这么多战利品。”用这句话形容贝达富姆的胜利尤为贴切。

但胜利的光芒很快就消散了。格拉齐尼亚的军队灰飞烟灭,英国人获得一条畅通无阻的通道,穿过阿盖拉瓶颈地带直奔的黎波里。可就在奥康纳和他的部队希望迅速赶往那里,把敌人逐出北非最后一个据点时,英国内阁下达的命令制止了他们的推进。

跃进阿盖拉(ZVEN制)

丘吉尔2月12日给韦维尔发去一封长电报,对“提前三周”占领班加西深表欣喜,然后指示韦维尔停止前进,留下最低限度的部队守卫昔兰尼加,做好把最大可能的军力派往希腊的准备。奥康纳掌握的空军力量几乎立即被抽调一空,只留下一个战斗机中队。

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一百八十度大转变?梅塔克萨斯将军1月29日突然去世,新任希腊总理是个性格不太坚强的人。丘吉尔认为这是恢复他看重的巴尔干方案的绝佳机会,因而迅速采取行动。他再次向希腊政府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次说服了对方。经韦维尔同意,英国三军参谋长和驻中东军队的三位司令批准,5万名英军官兵组成的第一支特遣队3月7日登陆希腊。

4月6日,德军入侵希腊,很快把英国人驱赶到第二个“敦刻尔克”。他们差一点全军覆没,好不容易才从海路逃脱,可他们的全部坦克、大部分武器装备和1.2万名官兵落入德国人手中。

奥康纳和他的参谋人员确信他们本来可以夺取的黎波里。这样一场推进需要将班加西作为基地港口,还需要动用一些留给希腊那场赌博的运输船只。但这些问题都已解决。后来担任蒙哥马利参谋长的德甘冈将军指出,中东联合计划参谋部认为可以在春季前夺取的黎波里,把意大利人赶出非洲。

希特勒大本营的得力干将瓦利蒙特将军透露,德国最高统帅部的看法同样如此:

我们当时无法理解,英国人为什么不利用意大利人在昔兰尼加遭遇的困境,一路攻往的黎波里。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留在那里的少量意大利部队惊慌失措,觉得英军坦克随时会出现。 [1]

2月6日,也就是格拉齐尼亚的军队在贝达富姆覆灭那天,希特勒召见了一位年轻的将领,他就是曾在法国战局期间出色指挥德国第7装甲师的埃尔温·隆美尔,希特勒命令他接掌德军一小股机械化军队,前往非洲救援意大利人。这支军队编有两个规模不大的师——第5轻装师和第15装甲师。但第5轻装师要到四月中旬,第15装甲师要到五月底才能完成运输工作。这是个进展缓慢的方案,因此,英国人前方的道路依然畅通无阻。

隆美尔2月12日飞赴的黎波里。两天后,一艘运输船到达,送来一个侦察营和一个反坦克营,这是德军分批运抵的第一股力量。隆美尔立即把他们部署到前线,还以他迅速打造的假坦克“加强”这股薄弱的力量。这些假坦克用大众汽车制造,这是德国批量生产的廉价“人民汽车”。第5轻装师装甲团直到3月11日才抵达的黎波里。

隆美尔发现英军没有杀来,他觉得自己可以使用手头现有的力量发动一场进攻。他的第一个目标仅仅是占领阿盖拉瓶颈地带。这场行动3月31日轻而易举地取得成功,于是他决定继续前进。隆美尔认为英国人显然高估了他的实力,也许是被他那些假坦克欺骗了。另外,德军空中力量不落下风,这导致英军指挥部一时间弄不清德军地面力量的虚实,还导致皇家空军在后续战斗中呈交了一些误导性报告。

就时机来说隆美尔也很幸运。英军第7装甲师二月底返回埃及休整补充,接替这个师的是近期开抵、经验不足的第2装甲师部分力量,该师余部已开赴希腊。澳大利亚第6师也派往希腊,接替他们的第9师训练不足、装备欠佳。奥康纳获准休假,缺乏经验的尼姆将军接任指挥工作。另外,就像韦维尔后来承认的那样,他当时不相信德国人即将发动进攻的报告。双方的兵力对比可以证明他的观点没错,而他没有考虑到隆美尔这样的将领,这似乎也没什么可以指责的。

隆美尔没有理会上级要求他等到五月底的命令,4月2日以50辆坦克恢复进军,两个意大利新锐师缓慢地尾随其后。隆美尔通过机动和欺骗,力图以他这股薄弱的力量虚张声势。英国人对隆美尔最初的突击深感震惊,于是严重夸大了对方在逼近中制造的阴影,相距近100英里的两股虚弱力量也成为强大的合围铁钳。

隆美尔这场大胆推进产生了神奇的效果。英军混乱不堪地仓促退却,4月3日弃守班加西。面对这种紧急情况,奥康纳奉命赶去协助尼姆,但在后撤期间,他们俩乘坐的汽车无人护送,于4月6日夜间驶入德军先遣部队身后,结果二人都成了俘虏。与此同时,一个英军装甲旅在漫长而又仓促的后撤期间损失了几乎所有坦克。次日,英军第2装甲师师长和一个新开抵的摩托化旅及其他部队,被包围在迈奇尼,他们最后被迫投降。隆美尔的部下以长长的卡车车队卷起遮天蔽日的尘云,夸大了他们实施包围的兵力,也掩饰了他们缺乏坦克力量的窘境。意大利人仍远远落在后面。

到4月11日,英国人已被赶出昔兰尼加,还退过埃及边界线,但他们还有一小股力量被包围在图卜鲁格。隆美尔这番壮举与英军先前征服昔兰尼加的行动同样惊人,速度甚至更快。

英国人现在不得不重新付出努力肃清北非,面临的困难远比先前更加巨大,特别是因为隆美尔的存在。他们丧失了1941年2月的绝佳机会,不得不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注释

[1] Liddell Hart: The Other Side of the Hill , p. 250n. +w0fOYbCunXUJyK7S5PjnsLkuHhn7rlUFomnmvuask3+VvvRlgJ8611Eu4porXj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