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章

挪威沦陷

波兰沦亡后,随之而来的是六个月虚假的平静,但突如其来的雷鸣结束了这段平静期。这道晴天霹雳不是出自暴风云中心,而是来自斯堪的纳维亚边缘。希特勒政权的一道闪电击中了挪威和丹麦这两个和平国家。

4月9日的报纸报道了这样一个消息,英国和法国海军昨日驶入挪威水域,在那里布设雷区,阻止与德国从事贸易的船只驶入。报上的评论对英法海军这种积极行动大加称赞,还对破坏挪威中立的正当性做出辩解。但当日上午的广播让报上的新闻过时了,因为广播里报道了更惊人的消息:德国军队正沿挪威海岸在一连串地点登陆,另外,他们已开入丹麦。

德国人肆意妄为,完全无视英国海上力量的优势,不禁令盟国领导人为之愕然。英国首相张伯伦当日下午在下议院发表声明时说,德军已在挪威西海岸的卑尔根、特隆赫姆,以及南部海岸登陆,他补充道:“有报道说他们还登陆了纳尔维克,可我怀疑这个消息不准确。”对英国当局来说,希特勒居然敢冒险在那么遥远的北方登陆,似乎令人难以置信,更加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知道本国强大的海军力量就在事发地点附近,掩护布雷行动和其他预定措施。他们认为纳尔维克(Narvik)肯定是拉尔维克(Larvik)的笔误,拉尔维克位于挪威南部海岸。

但当日日终前,一切都清楚了,德国人已占领挪威首都奥斯陆,以及包括纳尔维克在内的所有主要港口。德军同时实施的每一场海路突袭都取得成功。

英国政府因德国的这场胜利沮丧至极,随后又产生新的幻想。时任海军大臣丘吉尔先生,两天后在下议院说道:

依我看,希特勒先生犯下个严重的战略错误,我那些经验丰富的顾问亦有同感……斯堪的纳维亚发生的这些事情让我们获益匪浅……他在挪威海岸实施了一连串登陆,这样一来,整个夏季他就不得不从事战斗,而他对抗的盟国不仅拥有具备绝对优势的海军力量,向战场投送战斗力量也比他更容易。我看不出他占有何种优势……我认为我们的死敌被激怒后犯下了战略错误……这就让我们掌握了很大的优势。 [1]

随之而来的实际行动却配不上这番豪言壮语。英国人的反击措施缓慢、犹豫、拙劣。英国海军部战前对空中力量不屑一顾,可轮到他们采取行动时却变得极为谨慎,不敢冒险把军舰派往干预行动有可能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水域。地面部队的行动更是差劲。虽然英军为驱逐德国侵略者登陆数个地点,可仅仅过了两周,他们就重新登船撤离,只在纳尔维克留下个立足点。一个月后,随着德军在西线发动主要进攻,纳尔维克这个据点也放弃了。

丘吉尔建造的空中楼阁轰然坍塌。这些幻想建立在对局势、对现代战争的变化(特别是空中力量对海上力量的影响)的根本性误解上。

丘吉尔把挪威描述为希特勒的陷阱,谈到德国这场入侵是“希特勒被激怒后”采取的措施,这让他的结束语更具现实意义和重要性。战后发现了关于这场战役的文件档案,最惊人的事实是,尽管希特勒肆无忌惮,可他宁愿让挪威保持中立,最初并不打算入侵该国,直到被盟国意图在该地区采取敌对行动的明显迹象激怒后,他才悍然入侵挪威。

探寻双方幕后事件的经过是件很有吸引力的事,虽然充满悲惨和恐怖,但能看出这些具有强烈进攻思维的政治家,是如何容易相互影响,并造成破坏性力量爆炸的。第一项明确措施出现在1939年9月19日,据丘吉尔回忆录称,他向内阁提出在挪威领海布设雷区的方案,以此“阻止挪威人把瑞典的铁矿石从纳尔维克转运到德国”。他辩称,这项措施“对削弱敌人的战争工业极为重要”。丘吉尔事后告知第一海务大臣:“内阁,包括外务大臣(哈利法克斯勋爵),似乎强烈支持这项行动。”

这实在令人惊讶,因为这表明内阁没有慎重考虑 手段 或此举可能招致的后果,就倾向于支持 目标 。英国人1918年也曾讨论过类似方案,正如官方海军史指出的那样:

……总司令贝蒂勋爵指出,大舰队全体官兵认为,以压倒性力量驶入一个弱小,但斗志昂扬的民族的水域,这种行径令人极为厌恶。如果挪威人实施抵抗,他们可能会流血牺牲,总司令说,此举“构成的犯罪与德国人在其他地方犯下的罪行同样严重”。

显然,水兵比政客更讲良心,或者说,1939年战争爆发时,英国政府的想法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更加鲁莽。

不过,英国外交部人员施加了一种克制性影响,让内阁听到了反对侵犯挪威中立的意见。丘吉尔沮丧地写道:“外交部提出(尊重挪威)中立的理由,很有分量,我的意见没能通过。我使用种种方法,在各种场合坚持我的观点……” [2] 讨论这个问题的人越来越多,就连报纸也刊登了支持这种观点的文章。这引发了德国人的焦虑,他们开始采取对策。

从战后缴获的档案看,德国方面第一件具有重要性的事情发生在十月初,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对挪威人有可能向英国开放港口深感担忧,他向希特勒汇报了英国占领(挪威港口)可能造成的战略劣势。雷德尔还指出,“在苏联施加的压力的帮助下,控制挪威海岸的若干基地,例如特隆赫姆”,有利于德国实施潜艇战。

但希特勒搁置了这项建议。此时他全神贯注于西线进攻方案,意图迫使法国求和,因而不愿卷入任何无关紧要的作战行动,也不想分散资源。

苏联十一月底入侵芬兰,给英国和德国带来一种更加强烈的新刺激。丘吉尔意识到一种新的可能性,也就是打着援助芬兰的幌子攻击德国侧翼:“我欢迎这种新的、有利的气氛,因为这样就可以切断对德国至关重要的铁矿石供应,实现我们主要的战略优势。”

丘吉尔12月16日的一份报告,列举了他建议采取这项措施的所有理由,还把该措施称作“一场重大进攻行动”。他承认此举可能会招致德国人入侵斯堪的纳维亚,因为就像他说的那样:“如果你对敌人开火,那么他肯定会还击。”但他接着断言:“要是德国入侵挪威和瑞典,对我们来说,所获超过所失。”他完全没有考虑那些国家一旦沦为战场,斯堪的纳维亚人民会遭受怎样的苦难。

不过,大部分内阁成员仍对侵犯挪威的中立顾虑重重。尽管丘吉尔强烈请求,可他们没有批准立即实施他的方案。不过,他们授权三军参谋长“为派遣一支军队登陆纳尔维克制订方案”,那是通往瑞典耶利瓦勒铁矿区的铁路终端,也通入芬兰。这样一场远征的表面目的是支援芬兰,而真正的主要意图是控制瑞典的铁矿。

当月,一位重要访客从挪威赶到柏林。他就是挪威前国防大臣维德孔·吉斯林,现在是强烈支持德国的挪威纳粹小党派的领袖。他一到达柏林就拜访了海军上将雷德尔,还告诉雷德尔,英国很快会占领挪威。吉斯林计划组织一场政变推翻挪威现任政府,因而请求德国提供资金和暗地里的帮助。他说,挪威一批重要军官准备支持他的政变,其中包括纳尔维克驻军司令桑德洛上校。待他掌握政权,就邀请德军进驻挪威提供保护,阻止英国人开入挪威。

雷德尔说服希特勒亲自接见吉斯林,他们12月16日和18日两次会晤。会谈记录表明,希特勒说他“希望挪威和斯堪的纳维亚其他国家彻底保持中立”,因为他不想“扩大战场”,可“如果敌人企图扩大战争,他也会采取措施,以免遭受威胁”。同时,希特勒承诺为吉斯林提供经费,还保证他会研究为吉斯林提供军事支持的问题。

尽管如此,德国海军总司令部1月13日的战争日志表明,时隔一个月后,他们虽然对“英国企图在挪威政府默许下占领挪威”焦虑不安,但还是认为“最有利的解决方案是保持挪威的中立”。

那么,山的那一边发生了什么事?1月15日,法军总司令甘末林将军致信达拉第总理,谈到在斯堪的纳维亚开辟一片新战区的重要性。他还拟制了一份方案,打算派一支联军部队登陆芬兰北部的佩萨莫,同时采取预防措施,“夺取挪威西海岸的港口和机场”。这份方案进一步设想了“行动扩大到瑞典,占领耶利瓦勒铁矿区”的可能性。

丘吉尔发表广播讲话,声称中立国有义务加入反对希特勒的斗争,这当然引发了德国人的焦虑。 [3] 总之,太多公开的暗示表明盟国很快会采取行动。

1月27日,希特勒给他那些军事顾问下达了明确指令,要求他们为必要时入侵挪威拟制一份详尽的方案。为这个目的组建的特别部门2月5日召开首次会议。

当天,盟国最高军事会议在巴黎召开,张伯伦和丘吉尔一同出席。此次会议批准了以两个英国师和一个规模较小的法国师组成联军“驰援芬兰”的方案,为降低与苏联开战的可能性,这些军人“伪装成志愿者”。但会议就这支军队的派遣路线问题发生争执。英国首相强调了登陆佩萨莫的困难,以及登陆纳尔维克的优势,特别是“能够控制耶利瓦勒铁矿区”。这才是主要目标,只有部分力量会继续前进,为芬兰提供援助。英方观点占了上风,会议决定,这支军队三月初起航。

2月16日发生了一起重大事件。德国“阿尔特马克”号运输船运送英国战俘从南大西洋返航,遭到英国驱逐舰追击后躲入挪威一片峡湾。丘吉尔直接给“哥萨克”号驱逐舰舰长维安下达命令,要求他进入挪威水域,登上“阿尔特马克”号,解救英国战俘。两艘挪威炮艇在场,但没敢插手干预,挪威政府随后抗议英国侵犯其水域,英国方面则予以驳斥。

希特勒认为这种抗议不过是愚弄他的一种姿态,坚信挪威政府就是英国的帮凶。两艘挪威炮艇无所作为,吉斯林报告称“哥萨克”号的行动是一起“预有安排的”事件,这一切强化了希特勒的信念。据德国海军将领说,“阿尔特马克”号事件对摇摆不定的希特勒决心入侵挪威起到决定性作用。就这样,一颗火花点燃了火药的导火索。

希特勒觉得自己不能等待吉斯林的计划慢慢发展,特别是因为派驻挪威的德国观察员报告,吉斯林的党派没能取得太大进展,而发自英国的报告表明,英国人计划对挪威地区采取某种行动,部队和船只正在集结。

希特勒2月20日召见冯·法尔肯霍斯特将军,任命他指挥一支远征军,准备入侵挪威。希特勒说:“我获悉英国人打算在那里登陆,我希望抢在他们前面到达。英国人占领挪威是一场战略迂回,这样一来,他们就会进入波罗的海,而我们在那里既没有军队,也没有海岸防御工事……他们所处的位置让他们能够一路攻往柏林,打断我们两条战线的脊梁骨。”

希特勒3月1日下达指令,要求全面准备实施入侵。此次行动还要占领丹麦,将其作为一块必要的战略踏脚石,同时掩护德军交通线。

可即便到此时,这道指令仍不是个明确的进攻决定。雷德尔与希特勒会谈的记录表明,希特勒依然犹豫不决,一方面坚信“挪威保持中立对德国最为有利”,另一方面又担心英国人即将在那里登陆。3月9日商讨海军的方案时,希特勒阐述了执行一场“违反所有海战原则”的行动的风险,但他又说这场行动“很紧迫”。

接下来一周,德国方面的焦虑之情有增无减。3月13日,相关报告称英国潜艇集中在挪威南部海岸;3月14日,德方截获一份无线电报,这封电报命令盟国运输船只做好出动的准备;3月15日,一些法国军官抵达卑尔根。德国人觉得自己肯定无法抢先一步了,因为他们的远征军还没有准备完毕。

那么,盟国一方的实际情况如何呢?2月21日,达拉第力主以“阿尔特马克”号事件为借口,“立即通过一场突然袭击”占领挪威几座港口。达拉第辩称:“这场行动越快发起,就越容易让世界舆论认为它是合理的,我们的宣传就越是能利用挪威在‘阿尔特马克’号事件中充当德国同盟的近期记忆。”这番说辞与希特勒的风格如出一辙。伦敦对法国政府的建议深表顾虑,因为远征军还没有准备就绪,而张伯伦仍希望挪威和瑞典政府同意联军进驻。

然而,英国战时内阁3月8日召开的会议上,丘吉尔又提出一份方案,建议把抵达纳尔维克的部队集结在外海,只让一个支队立即登陆——其原则是“引而不发”。内阁3月12日召开另一场会议,决定恢复登陆特隆赫姆、斯塔万格、卑尔根、纳尔维克的方案。

登陆纳尔维克的部队应当迅速向内陆推进,越过瑞典边境攻往耶利瓦勒铁矿区。这份方案定于3月20日付诸实施,一切必须在此之前准备就绪。

可这份方案随后被芬兰的军事崩溃和该国3月13日向苏联求和打乱了,这些事情发生后,盟国失去了开入挪威的主要借口。面对这盆兜头冷水,盟国的第一个反应是把分配给挪威远征军的两个师调往法国,但还是留下相当于一个师的兵力待命。随之而来的另一件事是达拉第下台,保罗·雷诺接替他出任法国总理——随着民众要求采取更加强硬的政策、更快采取行动的呼声越来越高,他接掌了政权。3月28日,雷诺前往伦敦参加盟国最高军事会议,他决心敦促英国立即执行丘吉尔一直为之呼吁的挪威方案。

但现在已经不需要这种压力了,因为就像丘吉尔说的那样,张伯伦此时也非常希望“采取某种积极的行动”。和1939年春季一样,张伯伦一旦下定决心,就迅速行动起来。会议开始后,他不仅强烈主张在挪威采取行动,还敦促实施丘吉尔支持的另一个方案——从空中持续不断地朝莱茵河和德国其他河流投放水雷。雷诺对这份方案心存疑虑,说他必须获得法国战争委员会的同意,但他急切地接受了挪威行动方案。

会议决定4月5日执行在挪威水域布雷的行动,部队随后登陆纳尔维克、特隆赫姆、卑尔根、斯塔万格,为布雷行动提供支援。第一批部队计划4月8日起航,开赴纳尔维克。可随后发生了一场新的延误。法国战争委员会不同意朝莱茵河投放水雷,以免德国对法国施加报复。他们倒不担心其他行动会让挪威招致报复,甘末林甚至强调,目的之一就是“诱使敌人登陆挪威,让他们落入陷阱”。但张伯伦坚持认为,这两场行动都应该执行,于是请丘吉尔4月4日赶赴巴黎,设法说服法国采纳他的莱茵河方案(这番努力没能成功)。

这就意味着代号“威尔弗雷德”的挪威行动方案必须稍事推迟。奇怪的是,丘吉尔居然对此表示赞同,因为前一天的战时内阁会议上,陆军部和外交部的报告表明,大批德国舰船搭载着部队,集结在最靠近挪威的几座港口。荒唐的是,有人认为这些敌军正等待对入侵挪威的英国军队实施一场反击。更加荒唐的是,这种解释居然被接受了。

挪威行动推迟了三天,计划于4月8日发起。事实证明,这场推延葬送了成功的一切希望,致使德国人抢在联军之前进入挪威。

4月1日,希特勒终于下定决心,命令4月9日清晨5点15分入侵挪威和丹麦。他的决定是根据一份令人不安的报告做出的,这份报告称,挪威的高射炮兵和海岸炮台获准自由开火,不必等待上级命令。这表明挪威军队已做好战斗准备,如果希特勒再等待下去,出敌不意和成功的希望都会丧失。

4月9日夜间,搭乘军舰的几个德军先遣支队,顺利到达从奥斯陆一直延伸到纳尔维克的挪威主要港口,不费吹灰之力地攻占了目标。德军指挥官向挪威地方当局宣布,他们来这里是为了保护挪威,抗击联军即将发动的入侵,盟国发言人迅速发表声明予以否认,后来又不断批驳德方的说法。

就像英国战时内阁成员汉基勋爵当时指出的那样:

……从着手拟制方案到德国发动入侵,英国和德国在策划和准备方面基本保持同步。英国的策划工作实际上开始得还稍早些……两份方案几乎是同时执行的,如果说“侵略行径”这个词确实适用于双方的话,那么,英国甚至还早了二十四小时。

但德国的最后冲刺更快,更有力,以少许优势赢得了比赛,胜负差距微乎其微。

纽伦堡审判中最大的疑点之一,是把策划、实施侵略挪威的行径列入对德国的主要指控。实在难以理解,英国和法国政府怎么有脸同意提出这种指控,或者说,那些官方检察官怎么能就此事提起诉讼。这件事堪称历史上贼喊捉贼的最明显的例子之一。

现在谈谈挪威战役的过程,一个惊人的事实是,德国人发动突然袭击时,用于夺取挪威首都和主要港口的兵力并不多。他们投入2艘战列巡洋舰、1艘袖珍战列舰、7艘巡洋舰、14艘驱逐舰、28艘潜艇、一些辅助船只,以及大约1万名士兵——这是用于入侵行动的三个师的先遣力量。初期登陆时,德国人在任何一处投入的兵力都不超过2000人。他们还部署了一个伞兵营,用于夺取奥斯陆和斯塔万格的机场。这是伞兵部队首次用于战争,事实证明他们很有价值。但在德国人取得的成功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是空军。德国空军为这场战役投入800架作战飞机和250架运输机,战役第一阶段就把挪威人吓得魂飞魄散,后来又挫败了联军的反制措施。

运送入侵支队的德国海军力量并不强大,英国海军为什么没有拦截、消灭他们呢?庞大的水域、挪威海岸的性质、朦胧的天气都是重要的妨碍。但还有其他因素,以及更多可避免的障碍。甘末林指出,他4月2日敦促英国总参谋长艾恩赛德,赶紧派出远征军,艾恩赛德回答道:“海军部掌握一切,他们喜欢把所有事情组织得井井有条,坚信能阻止德国人在挪威西海岸的一切登陆行动。”

4月7日下午1点25分,英国飞机发现“强大的德国海军力量穿过斯卡格拉克海峡出口迅速向北行驶”,朝挪威海岸前进。丘吉尔说:“我们发现海军部人员不相信这股敌军正驶往纳尔维克”,尽管哥本哈根发来的报告称“希特勒打算夺取那座港口”。英国本土舰队傍晚7点30分从斯卡帕湾起航,但海军部和那些海上将领似乎一心要逮住德国人的战列巡洋舰。他们满脑子都是与敌人的战列巡洋舰交战,忽略了对方企图登陆的可能性,因而丧失了拦截对方运送部队的小型军舰的机会。

既然一支联军远征军已登船,而且做好了出发准备,为什么抢在德国人彻底控制挪威几座港口前实施登陆、击退德军支队的行动这么迟缓呢?上一段解释了主要原因。英国海军部听说发现了德军战列巡洋舰,立即命令停泊在罗赛斯港的巡洋舰中队:“把舰上搭载的步兵送上岸,先不管他们携带的装备,迅速同海上舰队会合。”类似命令也发给了克莱德港那些载满部队的舰只。

面对实力并不强大的入侵力量,挪威人为什么没有实施更好的抵抗呢?主要因为他们的军队甚至没有接到动员令。尽管挪威派驻柏林的公使发来警告,挪威总参谋长也一再敦促,可动员令直到4月8日至9日夜间才下达,也就是德国人发动入侵几小时前。一切都太晚了,入侵者迅速采取的行动破坏了挪威军队的这场动员。

另外,诚如丘吉尔所言,挪威政府此时“最关注的是英国人的活动”,不幸而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英国的布雷行动恰好发生在德国人登陆前关键的二十四小时内,吸引、分散了挪威人的注意力。

由于缺乏战斗经验、军事机制落伍,挪威人从第一波打击中恢复过来的机会微乎其微。他们根本无法应对一场现代闪电战,即便这场闪电战的规模甚小。入侵者沿一条条深谷迅速推进,一举占领整个挪威,充分证明挪威军队的抵抗虚弱至极。如果他们实施更顽强的抗击,山谷一侧(这些山谷阻止了德军的迂回机动)的融雪本来会给德国人的胜利前景造成更严重的妨碍。

德军入侵时实施的一连串突袭中,最惊人的是他们对纳尔维克的突击,因为遥远北部的这座港口距离德国海军基地约有1200英里。两艘挪威海防舰英勇地迎战德国驱逐舰,但很快就被击沉。海岸防御力量没有实施抵抗,主要是由于无能,而不是背叛。次日,一支英国驱逐舰队驶向峡湾,与德国人展开交战,双方互有损伤。4月13日,一支强大的英国舰队在“厌战”号战列舰支援下赶到,一举歼灭这股德国海军力量。但此时,德军部队已经在纳尔维克及其周围站稳脚跟。

南面,德军舰只穿过控制峡湾的挪威海岸炮台的火力夹射,轻而易举地夺得特隆赫姆港,他们这场冒险让考虑过这个问题的盟国专家无比沮丧。通过占领特隆赫姆,德国人控制了挪威中部的战略要地,但问题依然存在:他们的小股部队能否从南面获得增援?

在卑尔根,挪威军舰和海岸炮台给德国人造成些损失,但德军登陆后就没遇到太大的麻烦。

不过,德军入侵主力在奥斯陆接近地遭遇重挫。载有许多司令部人员的“布吕歇尔”号重巡洋舰被奥斯卡博格要塞发射的鱼雷击沉,德国人随后放弃了强行通过的企图,直到下午德军实施猛烈空袭后,这座要塞才投降。因此,占领挪威首都的任务交给降落在福尼布机场的德国伞兵部队。当日下午,这支弱小的象征性部队摆出胜利阅兵的姿态开入奥斯陆,他们这番虚张声势大获成功。但这场延误至少让挪威国王和政府得以逃往北面,他们打算在那里组织抵抗。

德国人的计划是同时占领哥本哈根和奥斯陆。从海上很容易进入丹麦首都,清晨5点前不久,三艘小型运输船驶入港口,德军战机在空中提供掩护。德国人的登陆没有遭遇抵抗,一个营动身出发,以一场突袭夺得丹麦人的兵营。与此同时,丹麦位于日德兰半岛的陆地国界线遭到入侵,短暂交火后守军就停止了抵抗。占领丹麦,不仅让德国人控制了一条从他们的港口直抵挪威南部、获得掩护的海上走廊,还让他们得到几座前进机场,可以利用这些机场支援位于挪威的部队。尽管丹麦人也许可以抵抗得更久些,可他们的国家太弱小了,根本无法抗击敌人以现代武器发起的一场强大攻击。

英国人倘若采取更加迅速、更为果断的行动,本来可以夺回德国人当日上午占领的两处挪威要地。因为德军登陆时,福布斯海军上将指挥的英国主力舰队就在卑尔根海外,他打算派一股力量攻击卑尔根港的德军舰船。海军部批准了他的请求,还建议他对特隆赫姆实施一场类似的打击。可没过多久,海军部又决定推迟进攻特隆赫姆,直到探明德国战列巡洋舰的位置。在此期间,4艘巡洋舰和7艘驱逐舰组成的一股打击力量驶向卑尔根,但英国侦察机发来报告,说那里有2艘德国巡洋舰,而不是先前报告的1艘,英国海军部又谨慎起来,取消了这场进攻。

一旦德国人在挪威站稳脚跟,赶走他们的最佳办法无非是切断他们的补给和增援。要想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封锁丹麦与挪威之间的斯卡格拉克海峡。可情况很快就清楚了,英国海军部担心德国人发动空袭,因而不愿派遣除潜艇外的其他舰只进入斯卡格拉克海峡。这种谨慎态度表明海军部意识到了空中力量对海上力量的影响,战前他们从来没有承认过这一点。但这也反映出丘吉尔力图把战争扩大到斯堪的纳维亚的主张并不高明,因为除非有效截断德军增援路线,否则就无法阻止他们加强挪威南部的兵力,他们必然会获得越来越大的优势。

如果牢牢守住从奥斯陆通往北面的两条长长的山间隘路,同时迅速消灭盘踞在特隆赫姆的小股德军部队,那么,似乎仍有控制挪威中部的机会。英国人现在为此付出了努力。德军发动入侵一周后,英国军队分别在特隆赫姆北面的纳姆索斯和南面的翁达尔斯内斯登陆,以此作为直接攻往特隆赫姆的初步措施。

但随这个决定而来的是一连串奇怪的不幸。霍特布拉克将军是个干练、具有现代思想的军人,被任命为陆军部队指挥官。听取任务简报后,他于午夜前后离开海军部返回俱乐部,几小时后,有人发现他人事不省地倒在“约克公爵”俱乐部的台阶上,显然是心脏病突发。次日委派的继任者乘飞机赶赴斯卡帕湾,飞机在那里的机场上空盘旋时突然栽向地面。

在此期间,英国三军参谋长和海军部突然改变了他们的观点。4月17日,他们批准了相关方案,次日又转而反对这份方案。他们脑子里想的全是行动的风险。虽然丘吉尔主张集中兵力于纳尔维克,但他也对这些人出尔反尔的态度深感失望。

三军参谋长现在提出的建议是,加强纳姆索斯和翁达尔斯内斯的登陆行动,使之发展成一场针对特隆赫姆的钳形攻势。从纸面上看,这场行动的前景很不错,因为特隆赫姆地区的德军部队不到2000人,而联军登陆的兵力多达1.3万。但这种情况下,联军需要跋涉的路程较长,积雪妨碍了他们的运动,事实证明,联军部队克服困难的能力不及德国人。他们从纳姆索斯向南发起的推进,后方受到威胁干扰,而造成这种威胁的不过是几支德军小股部队在特隆赫姆峡湾顶端附近的登陆,附近水域的一艘德国驱逐舰为他们提供支援。而盟军从翁达尔斯内斯发起的推进,根本没能向北到达特隆赫姆,很快演变成一场抗击德军部队的防御作战,这股德军从奥斯陆攻往居德布兰河谷,途中驱散了挪威军队。由于盟军部队受到空袭的严重扰乱,而且缺乏空中支援,战地指挥官建议撤离。5月1日和2日,两支登陆部队悉数登船,这就让德国人彻底控制了挪威南部和中部。

现在,盟国集中力量夺取纳尔维克,此举主要是为了保全颜面,他们已不再对开赴瑞典铁矿区抱有希望。第一批英军部队4月14日登陆纳尔维克。尽管负责该地区联合部队的海军上将科克-奥雷里勋爵竭力敦促,可麦克西将军的过度谨慎阻止了英军迅速攻往纳尔维克镇。甚至登陆部队增加到2万人后,他们的进展依然缓慢。另一方面,2000名奥地利山地部队,获得几艘被击沉的德国驱逐舰上水兵的加强,在迪特尔将军的熟练指挥下,充分利用了这片复杂地区的防御优势。直到5月27日,他们才被逐出纳尔维克镇。此时,德军在西线的进攻已深深楔入法国,法国处于崩溃边缘。因此,纳尔维克的联军部队于6月7日撤离。挪威国王和政府也随他们一同离开挪威。

德军入侵挪威示意图(ZVEN制)

对整个斯堪的纳维亚问题,盟国政府表现出一种过度的进取精神,同时缺乏时间观念,结果给挪威人民造成了苦难。相比之下,希特勒迟迟不愿入侵挪威。但他最终下定阻止西方国家的决心后,就不再浪费时间——他的军队迅速而又大胆地展开行动,这种迅猛足以在决定性阶段抵消他们兵力不足的劣势。

注释

[1] .Churchill: War Speeches , vol. I, pp. 169-170.

[2] Churchill: The Second World War , vol.I, p. 483.

[3] 1月20日,丘吉尔先生在广播讲话中宣称盟国海军赢得了胜利,还把中立国船只遭受德国潜艇袭击而蒙受的损失,与盟国护航运输队的安全性加以对比。简短地总结后,他问道:“可是,如果我刚才提到和没有提到的中立国,按照国际联盟盟约自发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站在英国和法国一方反对侵略和恶行,那会出现什么情况?”(Churchill: War Speeches , vol. I, p. 137)他这番讲话引起轩然大波,比利时、荷兰、丹麦、挪威、瑞士报纸迅速对此加以驳斥,伦敦方面似乎又回到绥靖主义盛行的时代,宣称广播讲话只代表丘吉尔的个人观点。 MlqqHJm+JG4ATCNn2TJIYKQD5mpnHsnzvQ3k2Q3BnmANXwKSsbOF+Ix62ponOwl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