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南湖水

时光的列车驶入5月,运河小学的舞蹈老师许青菱比以前更加忙碌了。运河附近的阿婆们经常看到运河小学的舞蹈房三更半夜还亮着灯。后来大家知道,那是青菱老师在加班加点忙庆祝建党百年节目的事。

6月份第一个星期二的下午,青菱拎着照相机急匆匆往校园西南角的舞蹈教学楼走去。为了排练好庆祝建党百年节目,两个月前青菱特地买了一部数码相机。有人问:排练节目和照相机有什么关系呢?青菱说,现在的数码相机功能多着呢,不仅能拍摄照片,还能录制视频。照相机买来一个月不到,青菱便自己摸索着学会了摄像。孩子们排练节目的时候,青菱把排练全程录下来,然后在大屏幕上播放。青菱和孩子们一起对着大屏幕分析表演中存在的不足。青菱这个独创的教学方法得到校长的高度赞扬。校长表扬青菱工作用心、负责、勇于创新,是新时代的模范教师。

快到舞蹈教学楼门口时,青菱突然停下了脚步。一阵微风拂过,青菱眼前的几根发丝在风中摇曳。此时,她脑海里又浮现出很多年前的那一幅幅画面。三十五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坑坑洼洼的泥地操场。那时候,十岁的青菱和女生们在这里跳皮筋儿,跳房子,玩老鹰捉小鸡。令她记忆最深刻的是这片土地上举办的那场规模空前的重要音乐剧,音乐剧的名字叫《红船谣》。

三十五年前,为了演好《红船谣》,马校长还带着大家去县越剧团借道具和演出服。而现在呢,运河小学早已不是当年的运河小学。运河小学扩大了规模,在西北角更大的地方修建了宽敞的塑胶操场,增添了崭新的现代化体育设施。一栋栋现代化教学楼拔地而起。最令青菱开心的是,在靠近运河的地方,学校专门修建了一栋舞蹈教学楼,可以容纳一千多人的一体化、科技化演出大厅就设于这栋楼的一楼。学校举办大型文艺活动再也不用借县越剧团的道具在室外搭台了。而青菱也由当年一个能歌善舞的小姑娘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舞蹈老师。运河小学的这些巨大发展变化,是她三十多年前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呀。

时间过得真的很快呀,一晃三十五年过去了,《红船谣》的演出画面仿佛就在眼前。

青菱在心里感慨着,脸上不由得浮着微笑。

青菱到了三楼的舞蹈房。舞蹈房靠近走廊的一面是透明的玻璃墙。玻璃墙的独特设计使舞蹈房显得更加宽敞明亮。透过玻璃墙,舞蹈房里一览无余。舞蹈房的墙上挂着一块显示屏,显示屏上定格着两行醒目的红色字体:2021年6月1日,距离7月1日还有三十天。

参加排练的一百名小演员都早已换好了舞蹈服等待着青菱的到来。这些小演员是青菱从全校范围内精心挑选出来的。这次建党百年大型舞蹈节目共分《梦想》《启航》《腾飞》《百年》四个章节,每个章节需要二十五个演员,四个章节就是一百名演员。一百名演员,象征着建党一百周年。

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舞蹈房里蹦着跳着,开心得不行。青菱的影子映照在玻璃上,有孩子透过玻璃看到青菱的身影走来,赶紧挥着手告诉大家:“许老师来了!”

“许老师来了”的消息在一秒之内传进了所有孩子的耳朵里。于是,还没等青菱进舞蹈房的门,大家就立刻安静了下来。

“吵吵闹闹的,你们都干吗呢?”青菱很生气。

“报告老师,有人偷看你放在桌子上的相册。”李默指着舞蹈房一角的办公桌说。

青菱扭头望向舞蹈房一角的办公桌。办公桌上赫然摆放着一本打开着的相册。很明显,偷看相册的调皮学生看到自己进来一阵手忙脚乱,没有来得及合上相册。天哪,自己的相册怎么会在桌子上呢,不是一直锁在抽屉里吗?哦,想起来了,一定是昨天自己翻抽屉找东西,忘记把相册放回去了。唉,真是太粗心大意了。虽然相册没什么,但让他们看到自己以前的照片多么难为情啊。

青菱问李默是谁偷看了相册。

“陈小然、苏望和严冰他们三个……”大家纷纷指着他们三个人说。

青菱说:“陈小然、苏望和严冰,你们三个站出来!”

于是,陈小然、苏望和严冰三个人唯唯诺诺地站了出来。

青菱走到办公桌旁,捧起相册,严厉地说:“我以前给你们说过,不经过别人的允许,不能随意翻看别人的东西,随意翻看别人的东西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记住了吗?!”

三位犯错的同学低着头说:“记住了,我以后再也不会乱翻乱看别人的东西了。”

青菱又说:“运河小学作为红船旁的唯一一所小学,能承办这台庆祝建党节目,我们应该感到非常光荣。离7月1日建党百年文艺演出还有整整三十天,我希望每个同学都鼓足干劲,好好排练,以最好的状态演好庆祝建党百年节目。”

大家又都频频点头。

青菱看看手里的相册,又看看孩子们,说:“唉,我知道你们好奇心强。不过呢,我这相册里面也没什么秘密,都是我从小到现在的一些照片,其中有很多是我前些日子刚拍的。既然你们想看,就让你们看个够吧。对了,今天是六一节,就当是送给大家的节日礼物。”

大家都站在原地不敢动。

“大家都过来呀,怕什么呢,我是真心让你们看的呀。”看到大家都不敢动,青菱扑哧一声笑了。

看到青菱笑了,孩子们犹如洪水一般拥到青菱的办公桌前。窗外的阳光透进来,照在孩子们的脸上,他们脸上的笑容更加清晰明亮。

“我们从最前面一张一张看,不要急。”青菱说。

青菱翻开相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五寸的黑白照片。照片上是一个坐在湖边旧渔船上的漂亮小女孩。小女孩齐耳短发,穿一件半新不旧的单棉衣,嘴角露出淡淡的微笑。她背后是爬满青藤的小渔屋和一条只系在树上的乌篷船,乌篷船旁边几只鸭子在嬉水玩闹。这是当今的孩子难以看到的乡村美景。

“许老师,这是谁呀?”有女生好奇地问。

“这是我十岁的时候杭州的李阿姨给我拍的一张照片。这张照片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所以我一直把它放在相册的最前面。你别小瞧这张黑白照片,它可是在省城文化宫摄影展上展览过的呢,当时很多很多观众都盯着它看呢。”青菱自豪地说。

青菱用手不停地轻轻抚摸着照片,她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很多年前的那个午后。

过了好一会儿,青菱回过神来,继续翻动相册。在孩子们的赞叹声中,她翻过了小学时光,翻过了中学时光,翻过了大学时光,翻过了青春时光……

青菱一张留着长辫子,穿白色连衣裙的照片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青菱说:“这是我大学毕业时在学校宿舍楼前拍的一张照片。”

“许老师那时候的辫子好长好漂亮。”女生们拍着手说。

相册翻到一半的时候,青菱放缓了速度。青菱说:“这些都是最近拍的照片,大家一定要好好欣赏。”她翻到一张崭新的照片时眼睛里充满了兴奋。这张彩色的照片上有一条长龙似的列车横卧在葱茏的大地上。

“谁能猜得出这是什么呢?”青菱问。

大家都纷纷举手。青菱指着刚才犯错的陈小然,说:“陈小然同学,你来回答。”

“这是高铁。今年‘五一’,我和爸爸妈妈去北京旅游还坐了呢。”陈小然说。

青菱赞许地点点头,说:“陈小然同学说得对,这是高铁,虽然它看上去和普通火车比较像,都是长长的,但它的速度比普通火车快多了呀。”

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往后翻。后面是一张视野十分开阔的照片。照片上是一片湛蓝的天空,天空中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

“这是哪儿呢?”有同学问道。

“这是咱们城市这几年刚开发建设的‘高铁新城’。发展太快啦,变化太大啦。别说我小时候,就是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呢,你们看,现在这片土地上到处是摩天大楼,到处是美丽的风景。这是咱们城市快速发展进步的标志呀。”

“许老师,这些照片都是您拍的吗?”苏望问。

“这是我拍的。”青菱说,“我读大学的时候,杭州的摄影师李阿姨教我的摄影啊。我在咱们运河小学读书的时候,她给我拍过很多很多照片呢。”

大家都称赞许老师的拍摄技术好。

青菱谦虚地说:“哪有什么技术,主要是现在的照相机功能太强大,既能拍照片又能录像,哪像我小时候呢,只能拍摄黑白照片。”

青菱翻到一张从高处俯拍的城市快速路照片:“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刚刚建好的城市快速路。快速路修好后,开着车围绕主城一圈,仅需要十五分钟,以后我们出门更方便啦。”

青菱继续往后翻,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张古色古香的建筑照片。

还没等青菱报出照片的拍摄地点。马小海抢先说道:“许老师,我知道这是哪里。”

“你说这是哪里?”

“这是乌镇。”

“马小海同学说得的很对,这是乌镇,但这是乌镇哪儿呢?知道吗?”

马小海摇着头说不知道。

“这张照片上的建筑是位于乌镇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会址,2014年,乌镇被确定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每年全国各地的人都来这里开会。”青菱说。

“哪位同学知道,咱们市的乌镇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呢?”青菱问。

大家都摇着头说不知道。

“我告诉大家吧,这和乌镇有着七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一千三百多年的建筑史和古老的运河史是分不开的。”青菱说。

青菱翻到一张十分独特的照片。这张照片上漂荡着绿色水草,看上去像是海底世界。

“咦,许老师,这张拍的是什么呀?”

“这张你们不知道吧。这是咱们南湖的水底世界。”青菱说。

南湖水底世界?大家都很好奇。哇,南湖的水底世界原来是这样的呀,南湖的水好清澈呀。

青菱指着照片说:“南湖水当然清澈见底呀,我是喝着南湖水长大的,我对南湖最了解。你们知道吗?每天都有环卫工人叔叔乘着小船在湖面上捞树叶和水葫芦。其实,在我们城市,不仅仅是南湖,大到运河,小到小溪流,每一片水域都清澈见底呢。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咱们南湖边的花草树木越来越茂密了,越来越绿了。各个角落的‘城市绿道’都通到这里,早晨我在南湖边跑步会看到很多人从四面八方跑过来……”

孩子们迫不及待地伸出手去翻下一张。这是一张青菱在南湖革命纪念馆拍摄的照片。纪念馆前几十位戴红领巾的小学生正在合影留念。青菱说:“这是咱们运河小学附近的红色革命圣地,我们都认识,它是——”

“南湖革命纪念馆!”大家不约而同地喊道。

“对,南湖革命纪念馆。这个神圣的地方我们去过不止一次啦。通过讲解员阿姨的讲解,我们早已对党的百年历程有了非常深入的了解。”

青菱继续往后翻。

“这是什么?你们猜一下。”青菱指着一张照片问。

大家猜不出,都等着青菱给出答案。

“这是咱们城市正在建设的飞机场。”青菱说,“等飞机场建成后,你们以后去北京看天安门,去西安看兵马俑,就更方便啦。”

“你们看这一张,这是我在乡下拍的。这一栋栋联排别墅,真不敢想象这是咱们这儿的农村。”

“这张是在七一广场上拍的,现在日子好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了,每天晚上都有很多人跳广场舞。”

“哦,还有这张,这是城市有轨电车……”

“这是杭州湾跨海大桥……壮观吧……”

“古色古香的建筑设计风格,这是重新修建的火车站……”

…………

“好啦,这本相册里的照片我们都看完啦,你们说说咱们嘉兴的变化大不大呀。”

“大!”同学们齐声回答。

“对,我们的城市变化很大。现在又是高铁,又是快速路,又是有轨电车,又是高铁新城,又是新农村,这十年咱们城市发展太快了呀。今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咱们南湖的那只红船。我今天让大家看这些照片就是让大家了解咱们城市这些年发生的巨变,通过这一张张珍贵的照片激发大家的斗志和热情。还有,社会在高速发展,我们要不停地学习才不会落伍,才不会被时代抛弃。”

就在大家以为所有照片都欣赏完了的时候。青菱打开办公桌下面的另一个抽屉,从里面拿出了一个相框。相框里装裱着一张十寸的黑白照片。照片的背景是舞台,舞台上站着几排穿着演出服的小演员和几名老师。

青菱抚摸着相框说:“这张照片我一直不舍得拿出来,这是建党六十五周年《红船谣》演出后的纪念合照。你们找一找,哪个是我呀?”

孩子们把脸靠近照片上仔细分辨起来。副班长郭大生指着第一排中间的一个小女孩说:“这个就是许老师,对不对?”

青菱微笑着点了点头。

“许老师,您能把您小时候的故事讲给我们听听吗?”有的同学问道。

“我看这样吧,大家先热身,十分钟后开始排练。排练结束,我把我小时候的故事一五一十地都讲给你们听。”青菱笑着说。

听青菱这么一说,大家兴奋得不得了,立马摩拳擦掌地行动起来了。

这时候,舞蹈伴奏乐缓缓流淌出来。音乐是青菱极其熟悉的《红船谣》。听着舒畅的背景音乐,青菱慢慢放下相框,望着窗外的大运河入了神。从运河上缓缓驶过的几艘大船,让她回想起了三十五年前的童年时光,也想起了曾经跑船的父亲;想起了在湖面上撑游船的老船匠;想起了坐在小渔船上的哥哥烟雨;想起了当年风华正茂的马校长;想起了同学梅枝;想起了杭州的摄影师李蓝阿姨;想起了多才多艺的舞蹈老师姜苗苗…… cdCmVku3B/rN4EGwitsQkVXMLRLi4PDll1tTFn/7z2HQjy9k60FmthJVXiVjsuI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