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3月,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

一班自欧洲飞来的飞机上,一个中国人下来了,他跟着人流往转机大厅走。

自“九一一事件”以后,美国机场的出入关和安检非常严格,即使已在机场内,也有无数道关要过。安检员会一遍遍检查你的随身物品。

“打开箱子。”安检员块头很大,戴着帽子,穿着卡其制服,腰间配着枪。

那个中国人顺从地打开。前面有一个乘客因为可疑,被另一个五大三粗的执法人员拉到“小黑屋”单独伺候了。执法者地位很高,这个时候,还是要尊重他们的法规。

“你过来。”安检员把他带到了一边。

他一惊:“有什么问题吗?”

“请打开一下您的电脑和手机。”安检员面无表情,不容置疑。

“好吧。”他听从着。出门在外,要入乡随俗。

以前,有同事去沙特常驻,那是宗教管理很严格的地方,电脑里有两部“小黄片”,被海关查出来严厉处罚。而到了美国,如今社交网络上的言谈是必须小心的,如果没有工作签证,则不能在电子信息上出现“工作”“代购”等可疑信息,更不能涉及一丝与“恐怖袭击”有关的言论,哪怕是评价。

好在,他一直都很“干净”。

“请提供你社交网络的账号。”

他打开了Facebook、Twitter、Skype以及QQ和博客等。

“打开这些PPT和Word文件。”

“有这必要吗?这是公司内部文件。”他皱了下眉头,这些和例行检查无关,而且他想打开也打开不了——为了信息安全,在外网下,他必须连接上华兴公司的VPN进行RMS验证后,才有打开权限。

安检员被惹恼了,对他严厉警告。

他疑惑着,从开箱到检查电子设备、社交账号,还要打开公司文件,怎么不停找事?由于中国护照在美国转机是要签证的,他刚才在海关入境时,明明已经被查过了一次,没有问题。现在这情况有点过度了。

一个摄像头正对着这个安检口,现场图像被传到了机场海关办公室的监视器上。有两个人正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一幕。他们来自国土安全部下辖的单位,一个来自CBP(Custom Border Protection,海关边境保卫局),一个来自ICE(Immigration Custom Enforcement,移民海关执法局)。

CBP对着屏幕,指了一指:“是他吗?”

“稍等。”刚才中国人通过海关时,触发了数据库,ICE现在正与FBI进行二次确认。几秒后,ICE收到了指令,说:“确认了,是他。”

“我再说一遍,请你打开这些文件。”一线安检员说着,一手摸着腰间的小型武器,像要采取攻击。

“我真的没办法打开,除非你让我联网。可我这里的VPN不稳定。”

“跪下,双手举到脑后!”安检员大声吼起来,认定他的行为属于抗法。

“为什么?”他蒙了,海关不都已经过了吗?

安检员一把拿走了他的护照和行李,把他带进了“小黑屋”,等待特别调查。

“小黑屋”并不小,有点像个办事大厅。房间里有各色有色人种,以中东人、拉美人居多,大家所有随身物品,尤其是电子设备,手机都被没收了。

别人手里都拿了一个号码,被叫到号的人会在窗口进行二次审查,可他手里却没有号码。他只能坐在塑料凳上,干等着什么都不能做。过了一个小时,依然没有人来告诉他该干什么。墙上写着“No exit without permission(未经允许不得退出)”,他没法出去,也不能联系外人。

他想问问负责人,可一旁站着全副武装的执勤警察,没有人敢挑战。他想要上厕所,但必须有人跟着,弄得他又不想去了。

“小黑屋”人很多,而官员效率很低,又等了异常煎熬的两小时,他感觉莫名其妙,但又没有办法,只能看着一些乘客与CBP工作人员讨论或争执。有的人行李被翻箱倒柜,衣服散落一地,却没有得到任何道歉。有人争执,CBP的执法者厉声回道:“你已经进入黑名单,以后你每一次入境都将进‘小黑屋’。”

又过了约两个小时,他甚至觉得自己像电影《幸福终点站》里的那个可怜人。他终于决定去找官员问问情况,然而官员用严厉的口气说:“你没号就等着,我不知道有什么流程。”

大概又过了三十分钟,他困得睁不开眼时,才被带进另一个小房间。

“不好意思,让你多等了一会儿,”一个穿西装的ICE探员进来了,“接下来,你配合我们去调查一下。”

“你们凭什么扣住我?”他问。

“你是华兴的高级总裁,通信算法和体系结构技术专家,”探员看看资料,“是美国‘两用技术管控’范畴内的人员。”

他这才反应过来,他的专业及服务的公司涉及通信、材料、激光、芯片、自动化等领域。

“但是,我只是过境而已,海关无权如此执法。”

“我是根据美国对高新技术实施安全管制的法案,进行执法。”ICE探员拿出了一摞国会通过的海关法条《ERCA出口改革官制法案》和《瓦森纳协定》的修订版,这两项文件加强了对信息技术转让的管控。

正当两人继续争执时,门外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他竖起耳朵听,有人似乎在谈什么交接手续。

此时,门开了,一个穿着风衣的FBI探员风尘仆仆地走了进来:“林强先生,您是华兴墨西哥地区部的总裁,我们获悉Boyko创始人的产品,涉及知识产权侵权,并可能泄露美国军方科技信息。而这一项活动正在华兴的墨西哥分公司开展着,请您配合我们的调查。我们有权扣留你48小时,当然您也可以请律师。”

墨西哥地区部总裁林强,曾是华兴2G时代的研发功臣,确实属于美国担心的技术走漏的相关技术管控人员,Boyko的实验局也确实在他治下的华兴墨西哥地区部。

“希望你配合!”FBI探员的头发卷卷的,夹着几丝白发,态度强硬地吓唬起林强,“如果您不配合,我们可以把你一直扣押在监狱里调查。”

手机、电脑,一切电子设备都被收缴了。无论公司或个人的密码都被要求抄录在一张表格里。他无法抵抗。

纽约的冬天很冷,林强来不及披上大衣,就被人架着带出了机场。他坐在汽车后排,车从皇后区一直开往曼哈顿岛,他望着繁华而林立的高楼大厦,顿生无力感。 BEhfRsO9CWUzgq9emYZpgfhD3z+7vriR0zp6aYYZhMqWjri3R+mh6+i0IG6bC+K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