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黑格尔《逻辑学》是无形世界的科学理论

综合孙广仁 [10] 等的研究总结,“气”的涵义、特性或特征如下。

一、“气”的涵义

(一)气是道生万物的本始物质

老子以道为其哲学的最高范畴,提出了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宇宙生成体系,即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四十二章》 )。这就是说,作为宇宙终极本原的道,首先产生出混沌未分的一元之气,进而生成天地阴阳之气,再由天地阴阳二气交合而产生出冲气,由阴气、阳气、冲气的和合而派生出宇宙万物。老子在道的框架内引进了气的概念,把气看成是道生万物的物质材料,是由道向宇宙万物转化与过渡的中间环节,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气为化生万物的元素的思想。

庄子从本体论的角度首先提出了气的聚散学说,认为气是构成宇宙万物以及人类的共同的本始和/或细微物质,气凝聚而人物成,气消散而人物死, “故曰: 通天下一气耳” 《庄子·知北游》 )。

《管子》以精论气。《管子·心术下》说 “一气能变曰精” ;《管子·内业》说 “精也者,气之精者也” 。精,即精微的能够运动变化的气,又称精气。精气是形成天地万物及人类的极精微物质,虽然人用肉眼看不见它,是无形的,但能感觉到它的存在。

张载在《正蒙·太和》篇中说: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 客形尔。” 所谓 “气之本体” ,即指气之本然的状态。在此意义上,无形的太虚就是气。 “其聚其散” 的“其”,仍是指太虚,即气聚而产生有形之万物,有形之万物又散而归于无形之太虚。气的聚散变化、有去有来,就是气之暂时的“客形”。

张载又说: “大虚不能无气……,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 通一无二,顾聚散、出入、形不形,能推本所从来,则深于《易》者也。” 太虚或虚空中充满了气,从而可以说 “虚空即(就是)气” 。这样, “有无、隐显、 神化、性命” 等等就都统一于气。气中包含着阴阳, “阴性凝聚,阳性发散”, 气之 “一阴一阳” 的变化就使得 “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 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 “出”即指由气聚而产生有形之万物,“入”即指由有形之万物散而归于无形之太虚。因此,宇宙间的 “聚散、出入、形(与) 不形” 的变化都可推本于气之阴阳。张载认为,如此便是对《周易》的深刻理解[11]。

《吕氏春秋》认为,精气流行于天地之间,是形成天地万物的本原物质。如该书《圜道》说 “精气一上一下,圜周复集,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圜也……精行 四时,一上一下,各与遇,圜道也。物动则萌,萌而生,生而长,长而大,大而 成,成而衰,衰乃杀,杀乃藏,圜道也”。

《十问》认为精无形无状无体。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十问》指出: “天 地之至精,生于无征,长于无形,成于无体。得者寿长,失者天死。” 说明天地之精气,是无形的极细微的物质,人得之则能长寿。

《黄帝内经》主论人体之精,又论宇宙之精。该书中所论精或精气的涵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指男女生殖之精,有繁衍后代的作用。有时又指两性生殖之精相结合而形成的胚胎。如《经脉》之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 ②指饮食之精,即水谷之精,有时又称为“津液”。如《经脉别论》之 “食气入 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太阴阳明论》之 “脾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 《厥论》之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其四 支也”。 ③指自然界之大气,又称清气。如《上古天真论》之 “呼吸精气,独立 守神” 。④指脏腑之精。如《上古天真论》之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 之”; 《五藏别论》之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 《本神》之 “是故五 脏主藏精者也”; 《大惑论》之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目 者,五脏六腑之精也”。 ⑤是指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又是机体防御功能的物质基础。如《上古天真论》之 “积精全神”; 《金匮真言论》之“ 夫精者, 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⑥指正气,以与邪气相对。如《玉机真藏论》之 “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 《通评虚实论》之 “邪气胜则实,精气夺则 虚”。 ⑦指水谷之气的精华部分,即营气或神。如《痹论》之 “荣者,水谷之精 气也”; 《平人绝谷》之 “神者,水谷之精气也”。 ⑧指与五脏相通应的五方精气。如《金匮真言论》之 “东方……藏精于肝”,“南方……藏精于心” 等。⑨指五脏中的病理之气。如《九针论》之 “精气并肝则忧,并心则喜” 。⑩指宇宙本原之气,是存在于宇宙中的无形可见且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如《五运行大论》之 “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

《淮南子》称气为精,认为精是构成世界万物的精微原始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物质基础。如该书《天文训》说 “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 太昭(始)。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 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 为万物”, 是说天地、日月、星辰,皆由精气构成。精又分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氤氲交感而化生万物,如该书《天文训》说 “阴阳合和而万物生” 。唐李荃《太白阴经》: “阴阳不为物所生,万物因阴阳而生之。”

(二)气是宇宙万物之本原或本体

《老子》认为精由“道”生,是“道生万物”的中间环节。《老子·二十一章》说: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这里的“精”,就是“精气”,即气。《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由“冲气”化生。此冲气是无形的浑沌,分化为运动不息的阴阳之气,阴阳合和而化生万物,即所谓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 和”。 《庄子》认为天地万物及人类生灵皆为一气所生,如该书《知北游》说 “通 天下一气耳”; 《庄子·至乐》说 “气变而有形”。 《管子》认为宇宙万物皆由精气所生,如该书《内业》说 “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 《列子》认为宇宙中有形之万物皆为存在于其中的无形之气所化生,即所谓 “有 形者生于无形”。 《淮南子》认为天、地、水、火、日、月以及自然界万物皆由宇宙产生的精气所化生,如该书《天文训》说 “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 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 又说 “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 阴之寒气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 《淮南子》还认为精气分为天地阴阳二气,阳刚阴柔,二气交感聚合,万物乃萌生成形,如《天文训》说 “阴阳合和而万物 生。”

《周易·系辞上》说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 似,故不违”, 认为宇宙万物由精气构成,甚至“游魂”、“鬼神”亦由精气产生,于是宇宙万物统一于“精气”,精气为宇宙万物构成之本原。

《黄帝内经》所构建的中医气学理论,其渊源主要溯自古代道家精气学说,完全接受并贯彻了道家精气学说 “气为天地万物本原” 这一学术思想。《素问·天元纪大论》说: “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 揔统坤元。” 王冰注曰: “太虚真气,无所不至也,气齐生有,故禀气含灵者, 抱真气以生焉。” 《黄帝内经》中其他篇章诸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 “清 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素问·宝命全形论》的 “天 地合气,别为九野”、“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灵枢·本神》的 “天之在我 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素问·至真要大论》的 “天 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 《素问·五常政大论》的 “气始而生化,气散 而有形,气布而藩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 成。”“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素问·宝命全形论》 )。《素问·金匮真言论》亦指出: “夫精者,身之本也。” 等等,亦都体现了 “气 为天地万物本原” 这一基本观念。后世医家秉承《黄帝内经》这一观念并有进一步的阐释和发挥,如:明·张景岳《类经附翼·医易义》中谓: “乃知天地之道, 以阴阳二气而造化万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骸。” 清·喻嘉言《医门法律·大气论》谓: “天积气耳,地积形耳,人气以成形耳。惟气以成形,气 聚则形存,气散则形亡。” 《医宗金鉴·运气要诀》谓: “未有天地气生形者, 谓未有天地,惟太虚中之一气,化生天地之形也;已有天地形寓气者,谓已有天 地,而太虚之气即已寓于天地之形也。” 正是因为中医把气看成化生天地万物的本原,故此才广泛运用这一概念以说明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方药针灸的治疗作用。

《论衡》认为,气即是元气。元气自然存在,产生天地万物以及人的道德精神,如该书《四纬》说 “元气,天地之精微也”。 元气是构成人体及其道德精神的精微之气,如该书《论死》说 “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

《鹖冠子》认为“道”在“气”之上,而气是宇宙万物构成的共同本原,故将气称为“元气”。如该书《泰录》说: “精微者,天地之始也。故天地成于元 气,万物乘于天地。” 《环流》说: “有一而有气,有气而有意,有意而有图, 有图而有名,有名而有形,有形而有事,有事而有约,约决而时生,时生而物生, 故气相加而为时……万物相加而为胜败,莫不发于气,通于道。” 又说: “空之 谓一,无不备之谓道,立之谓气,通之谓类。” 因此,一即空,空即道,道是气的本原,气是道的表达。宇宙万物由道所生,由气所成。

《春秋繁露》以“元气”论气,认为“元气”是万物和人类的本原物质。如该书《王道》说 “元者,始也,言本正也。道者,王道也。王者,人之始也。王 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 《重政》说 “元者,为万物之本” ,产生于 “天地之前” ,又说 “元犹原也,其义随天地终始也”。 《古微书·春秋纬》说: “元者,气之始。” 《古微书·河图纬》说: “元气无形,汹汹隆隆,偃者 为地,伏者为天。” 由此开辟了以元气为万物之本原的思路。东汉王充认为元气是天地间自然存在的精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唯一构成本原。万物之生,皆禀元气。创立了以元气为万物化生唯一本原的 “元气一元论” 。何休认为元气为天地万物生成的本原,他在《公羊传解诂》中说: “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 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 北宋时期的张载发展了“气一元论”,建构了以气为宇宙本体的哲学逻辑结构。他认为无形的太虚是气的本然状态,气是宇宙万物及其运动变化的根源。他在《正蒙·乾称》中说: “太虚者,气之体……形聚 为物,形溃反原”, 在《正蒙·太和》中说: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太虚 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 他认为气即太虚,太虚即气,气与太虚是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或本体。故其在《正蒙·太和》说: “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 在《张子语录中》说: “虚者,天地之祖, 天地从虚中来”, 认为有形、无形皆为物,都是气的存在形式,宇宙万物皆以气为本体。

明代王廷相在张载气一元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元气论,提出了 “元气 之上无物、无道、无理” 的著名论断,认为元气是一种无形无象、无待无偏、无始无涯、无生无灭的物质实体,是宇宙万物的终极根源, “天地、水火、万物皆 以元气而化,盖由元气本体具有此种,故能化出天地、水火、万物” 《内台集·答 何柏斋造化论》 ),其宇宙生成的模式是元气→阴阳二气→水火木金土→人与万物。

现代著名中国道哲学研究者刘长林先生指出 [12] “《管子》曰:‘气,道乃 生。’(《内业》)道训通,同时还有规律的意思。就是说,气依一定规律通导, 于是生出万物。气的升降出入及其一定之规,对有形器物的运动变化起支配和规 定的作用,故为有形器物的本质和规律。器有形,故有成毁。气无形,则无成毁。 有成毁,则有患难,不稳定。无成毁,则无患难,超稳定。本质和规律必须具有 较大的稳定性和不变性,气无形无患,故最有资格成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总之,气作为道的核心具有本原和本体之功能作用。

(三)气是联系万事万物的中介

古代道家的精气学说认为:万物源于一气,天地之间之所以万物各异,万象纷殊,都是气运动变化的结果。而各种事物之间亦通过它们的共同本原——气,而产生一定的联系。特别是当精气学说与阴阳五行学说有机结合起来以后,气更通过其阴阳五行的属性和分类而成为联系事物的中介。也就是说,气弥漫充满于宇宙时空, “果乎如登于天,杳乎如人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己” 《管 子·内业》 )。各种事物以其自身的阴阳五行之气为中介,而与其他事物发生资生制约、消长转化的联系,即《鹖冠子·环流》所说的 “万物相加而为胜败,莫 不发于气”。 张景岳于《类经附翼·运气》中亦说: “万物之气皆天地,合之而 为一天地;天地之气即万物,散之而为万天地。” 中医学充分利用气为联系万事万物的中介这一涵义,认识、说明人体与外界环境、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以及病因病机、诊断治疗、本草方剂、针灸气功等各种与医学相关的事物之间广泛复杂的联系。例如《黄帝内经》即以阴阳二气为中介说明人与自然密切相关而有“生气通天”之说,又以五行之气说明人体内部五脏之间的资生制约联系,其他如运气学说以三阴三阳和五行之气说明人体、疾病与自然气候的联系,以 “六气(指 人体精、气、津、液、血、脉六种基础物质)源于一气” (《灵枢·决气》说: “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 )。说明人体各种生命基本物质之间的联系,以“百病皆生于气”说明病因与发病的关系,凡此等等,都是运用气为万事万物联系中介这一涵义以研究阐明中医学问题的范例。

气是极精极微、不能直接察见其形状、弥漫于整个宇宙时空,却又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它既是包括人体在内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又是维持各种客观事物之间有机联系的中介;客观世界正是通过气的中介联系而保持动态的平衡和稳定。这就是作为古代哲学和中医学基本范畴的气的涵义。

(四)气是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动力

气存在于人体之中,存在于宇宙万物之中。是推动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是推动和调控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动力。《素问·五常政大论》说: “气始 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 即无论动植物的生育繁衍,还是无生命物体的生化聚散,万物的生成、发展和变更,无不本原于气,无不是气的敷布和化散所造成。《素问·六微旨大论》说: “气有胜复,胜 复之作,有德有化,有用有变。” 肯定气本身有克制和反克制的能力,这种能力发挥出来,就显露出事物的性质,使事物发生变化。各种各样的气的克制和反克制的作用,归纳起来就是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是 “变化之 父母,生杀之本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也就是说,气本身的相互作用的功能,是推动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

总之,“气”的涵义如同董光璧先生如下所总结 [13 ]:

与古希腊原子论自然观相对立,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理论是元气论,它萌芽于先秦,形成于两汉,至宋、明、清得到了高度的发展。汉代的王充,北宋的张载和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是元气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3 座丰碑。依照张载和王夫之的论述,成熟形态的元气论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如下。第一,气是连续性的一般物质存在,充满了整个宇宙。没有任何物质的虚空是不存在的。第二,作为物质一般的气永恒存在,不会消灭,并且处在永恒的有规律的运动变化之中。第三,气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它内部的矛盾性,气是包含着阴阳两个对立面的统一体。第四,气凝聚而成有形有象的物体,气散则归于太虚。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第五,气不仅构成一切有形有象的物体,还充满在这些物体之中。未聚之气不仅与物体发生相互转化和相互作用,而且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气把天地万物联系成一个整体。总之,中国古代元气论是以连续的物质本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阴阳的对立统一和有机联系的整体观为其基本特征的。

二、气的特性或特征

(一)气是无形无象的存在并产生有形之物(有形之物生于无形之气)

气作为天地万物的本原,是一种极精微的物质,虽然无形可见,但却客观实在而可感知,《管子·内业》说: “是故此气也,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 可呼以声,而可迎以意。” 即张载《正蒙·太和篇》说的 “太虚无形,气之本 体。……气之为物,散入无形,适得吾体,聚为有象。” 中医所言之气,亦有这一涵义。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论天地生成的 “太虚寥廓,肇基化元”; 《素问·宝命全形论》论天地万物多样性的 “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 《灵枢·贼风》论邪气致病的 “其(指邪气)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而不闻,故似鬼神” 等等,均体现了其对气的无形可见,而又客观存在的物质性的认识。后世医家,如张景岳《类经附翼·运气》中说: “体象之道,自无而有者也。无者先天之气, 有者后天之形。” 何梦瑶《医碥·气》中认为: “气无形而血有质。” 莫文泉《研经言·原荣卫》中说: “二气(指荣卫)合行于心肺之间,则积而为宗气,本无 形质,必有所附丽以行。” 种种论述,均立足于气之无形可见却又客观实在的涵义。

《十问》认为精无形无状无体。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十问》指出: “天 地之至精,生于无征,长于无形,成于无体。得者寿长,失者天死。” 说明天地之精气,是无形的极细微的物质,人得之则能长寿。

明代王廷相在张载气一元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元气论,提出了 “元气 之上无物、无道、无理” 的著名论断,认为元气是一种无形无象、无待无偏、无始无涯、无生无灭的物质实体,是宇宙万物的终极根源。

《列子》认为有形之物生于宇宙之中的无形之气,而此无形之气本原于“太易”,如《列子·天瑞》说 “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 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 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沌。浑沌者,言万物相 浑沌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埒。易变 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 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 可见,《列子》将太易视为宇宙之本原,从而构建了 “太易—太初—太始—太素—万物” 的宇宙发生模式。

气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其小无内,其大无外;上下升降,往来出入,流动不息; “气合而有形” ,即聚合成为有形之物归之于气; “气散则分之” ,即有形之物的毁灭也归之于气。气是世界万事万物之本原。人类为万物之一,生活在天地之间,同样也是天地之气凝聚而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内经》在气化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气和形相互转化的思想。形气转化的学说在《庄子·知北游》中已有较为清晰的表述: “昭昭生于冥冥,有伦 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 即有鲜明形象和稳定结构的物体生于浑沌之气,有秩序有组织的东西生于无序无伦之气,道产生出精气(“精”)和气化的功能(“神”),精气是有形之物的本体,各种有形之物又产生出另外的有形之物。《内经》进而用阴阳理论说明形气转化的根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阳化气,阴成形。” 张介宾《类经》解释说: “阳动 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 即由于阴阳动静的相互作用,产生出气化成形和形散为气这样两种方向相反的运动过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并具体论述了人体形与气、物质与能量的转化,指出: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 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精化为气。” 《内经》不仅强调 “气 合而有形” 《素问·六节藏象论》 ),同时还深入分析了有形器物内部的气化运动,《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 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 在这里,《内经》提出了气化运动的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认为当气聚形成有形器物之后,气在器的内部仍继续进行着升降出入的运动,沟通和调节系统的各个部分,使系统维系自身的稳定与平衡,同时与外界环境又发生内外出入的联系,并最终使有形物体分解为气。升降出入是一切器物的共性,所不同的不过是“化有大小,期有远近”(同上篇),即在气化上只有规模大小和时间长短的差异。《内经》用气化观点说明了一切有形器物形成与毁灭的原因,说明了世界上的事物存在着普遍的联系,其形气相互转化的思想,包含着物质从无序(气)转化为有序(形),又从有序转化为无序的宝贵见解,并对其后中国传统哲学气论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宋代张载《正蒙·太和》说: “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 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 说明有形是气的聚集的状态,物散则复归于气,而且这种形气的转化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张载的思想从本质上看是对《内经》形气学说的发挥。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则沿着从《内经》发端的这一思想脉络,提出了气不生不灭的光辉思想和论证。他指出: “虚空者,气之量。气弥沦无涯而希微不形,则人见虚空而不见气。凡虚空 皆气也,聚则显,显则人谓之有;散则隐,隐则人谓之无。”“聚散变化,而其 本体不为之损益。”“散而归于太虚,复其絪缊之本体,非消灭也。聚而为众庶 之生,自絪缊之常性,非幻成也。” 王夫之气不生不灭的思想,可谓是《内经》形气转化理论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刘长林先生认为 [14] “气和形处于永恒的运 动之中,是有一定规律的。‘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 形而神。’(《庄子·知比游》阴阳四时的规律,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们在暗中 起支配作用。庄子对人的生死的论述,是其气化理论的具体应用,他说:‘人之 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 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 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人的形体和生命是由气聚合而形成,人的 死亡和尸体的腐烂,则由气的散解所致。既然气和形相互转化,那么生和死也是 彼此过渡的。世界上,无论何种物体都相互转化,因为天下万物统一于气。”

关于气的存在形式,孙广仁总结道,气是存在于宇宙中的无形可见的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间万物包括人类的共同构成本原。因此,宇宙之气是无形的。此无形之气能化生有形之物,即所谓“有形生于无形”,因而形成了宇宙中的各种有形事物。

所谓“无形”,是指精气处于弥散而运动的状态,它不占有固定的空间,不具备稳定的形态,松散、弥漫、活跃、多变,充塞于无垠的宇宙空间。此乃气的基本存在形式。由于用肉眼看不见,故称其无形。所谓“有形”,是指精气处于凝聚而稳定的状态,即无形之气以凝聚的方式形成各种各样占有相对固定空间,具备并保持相对稳定形质特点的物体。它们结构紧凑,相对稳定,不甚活跃,一般都可以肉眼看清其性状或推测其有具体形状。有形之物为气凝聚而成。故《素问·六节藏象论》说: “气合而有形。”

气的弥散性,主要是就气在空间存在的方式而言,具有至大无边、无所不在、连续无间的特性。气是一种没有空隙、在空间中具有连续性的物质形态,它弥漫分布于所有空间。如张载《正蒙·太和》说: “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 知太虚即气,则无无。” 王廷相《天论》也指出: “有虚即有气,虚不离气,气 离虚,无所始无所终之妙也。不可知其所至,故曰太极;不可以为象,故曰太 虚,非曰阴阳之外有极有虚也。” 即太虚与气是同义反复的概念,只不过太虚是无形之气,气的有形状态是宇宙万物,而太虚不具备有形的属性。由此亦决定了气的无限性,一方面宇空是无限的,而气弥漫充斥于所有空间,故气在量上也是无限的;另一方面即使在微小至极的地方,也有气的存在。故《管子·内业》篇说:气 “其细无内,其大无外”。 即气就其质言,至精无形;就其体言,则广不可量。

按照“气本体论”的观点,“有形”与“无形”皆为气之本体状态,故说气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以弥散而运动的状态存在;二是以凝聚而成形质的状态存在。前者称为“无”,后者称为“有”。如《正蒙·太和》说 “太虚无形,气之 本体”,“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通一无二。顾聚散、出入、 形不形能推本所从来,则深于《易》也”。 可见有无、隐显、聚散、形或不形是本体气的两种表现形态。《横渠易说·系辞上》说: “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 气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方其聚也,安得不谓之有?方其散也,安得遽谓之 无……自无而有,故显而为物;自有而无,故隐而为变……大意不越有无而已, 物虽是实,本自虚来。” 此即是说:当气散时,它是无形的太虚,表现为无、隐、虚;当气聚时,它是有形的万物,表现为有、显、实。但有形之物生于无形之太虚,故无形之太虚是本,正如《正蒙·太和》所说 “气本之虚则湛一无形” 。虽然气本体论者持上述观点,但习惯上仍然将弥散状态的气称为“气”,而将有形质的实体称“形”。当代哲学家张岱年先生就指出: “气是未成形质之有,而为 形质所由成者。”

(二)气具有透达性

庄子认为,气是充满于天地万物之间,并且天地万物都是一气。因此,提出了 “通天下一气耳” 的命题。气的透达性与弥散性相互联系,是指气至精无形,可以出入于有形质的物体内外,贯通于一切天地万物之中。沈括《梦溪笔谈》对此论述说: “如细研硫黄、朱砂、浮石之类,凡能飞走融结者,皆随真气洞达肌 骨,犹如天地之气,贯穿金石土木,曾无留碍。” 朱熹《朱子语类》亦说: “天 地之气,虽至坚如金石,无所不透。” 均反映了气的透达之性。在气的透达性基础上,古人并提出同气相应的思想,认为性能相同的气,不管彼此之间相隔多远,中间有无东西阻隔,其相互作用均可通达无遗。由此又认为气是万物的中介,事物间的相互感应是通过气的中介传递作用而实现的,并以此解释自然现象,如共振、潮汐与月亮的关系、磁石吸铁等自然现象。《淮南子·说山训》云: “月盛 衰于上,则螺蛖应于下,同气相动也。” 东汉王充认为,玳瑁拾芥、磁石引针,是由于它们之间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他物体不发生这种作用,是由于 “气性 异殊,不能感动也” 《论衡·乱龙》 )。王夫子在《张子正蒙注·动物》中则概括性地指出: “物各为一物,而神气之往来于虚者,原通一于氤氳之气,故施 者不吝施,受者乐得其受,所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琥珀拾芥,磁石引铁,不 知其所以然而感。”

(三)气具有能动性

气的能动性是指气处于永恒的自发的运动之中,其运动的内部机制在于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古人用气的能动性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如四季更迭,是阴阳推移的表现;雷鸣电闪,是二气激射的结果;云雹雨雪,是阴阳的聚敛发散;地动山摇,是阴阳的压迫进发等。物质之间不同形态的转化,亦常用气的能动性予以说明。气的运动形式大致可分为聚散运动、升降运动和流动,气处于离散聚合的不断运动之中,气聚成物,物散复气,气的聚散不止导致了万物的生生不息。气的永恒运动的过程,古人也称为“气化”,而且认为气化是“动”与“静”、“一”与“两”(或合与分)、“渐”与“变”的辩证统一,有机地把气的实体性与运动性结合起来。由气的能动性出发,古人还产生了一种物质守恒观念,认为在气的转化过程中,气不生不灭,总量守恒。如郭象《庄子注·至乐》说: “一气而 万形,有变化而无生死也。” 说明气在时间上也是永恒不灭的,时间的实质是阴阳二气推移消长运动规律的恒常表现和量度。如《管子·乘马》篇说: “春秋冬 夏,阴阳之推移也;时之长短,阴阳之利用也;日夜之易,阴阳之变化也。” 即时间就是阴阳二气运动的阶段、节奏和持续性。

《管子》以精论气,认为精有运动的特性。《管子·心术下》说 “一气能变 曰精”; 《管子·内业》说 “精也者,气之精者也”。 精,即精微的能够运动变化的气,又称精气。精气是形成天地万物及人类的极精微物质,虽然人用肉眼看不见它,是无形的,但能感觉到它的存在。《管子·内业》说 “凡物之精,此则 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 是故其气,杲乎如登于天,杳乎如人于渊,淖乎如在于己”,又说“凡人之生也, 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 意指精气产生宇宙万物——天上的群星、地上的五谷、人类的形体与智慧,都是精气化生的。

《吕氏春秋》认为,精气流行于天地之间,是形成天地万物的本原物质。如该书《圜道》说 “精气一上一下,圜周复集,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圜也……精行 四时,一上一下,各与遇,圜道也。物动则萌,萌而生,生而长,长而大,大而 成,成而衰,衰乃杀,杀乃藏,圜道也”;该书《尽数》说“精气之集也,必有 人也。集于羽鸟,与为飞扬;集于走兽,与为流行;集于珠玉,与为精朗;集于 树木,与为茂长;集于圣人,与为复明。精气之来也,因轻而扬之,因走而行之, 因美而良之,因长而养之,因智而明之。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形气亦然, 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该书《下贤》说 “精充天地而不竭,神覆宇 宙而无望。莫知其始,莫知其终,莫知其门,莫知其端,莫知其源,其大无外, 其小无内”; 该书《本生》说 “精通乎天地,神覆乎宇宙。其于物,无不受也, 无不裹也”。 可见,精气上下运动,凝聚而生万物,万物接受宇宙之精气,则能飞翔或流行;人接受宇宙之精气,则有聪明智慧。运动是精气的基本特性,精气不断上下流动,使宇宙充满生机。因而人体也要不断运动,使精气流动,生机盎然,以与天地融为一体。

气处于永恒地运动中,气运动的基本形式为升降聚散。气运动的根源在于内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 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素问·六微旨大论》又谓: “出入废,则神机化 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 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 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大小,期有远近。四者之有,而贵需守,反常则灾 害至矣。” 因此,可以说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是产生气运动的源泉,是推动一切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同时,还认为气和形相互转化, “阳动而散,故化气;阴 静而凝,故成形。”

(四)气分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交感产生万物)

老子以“冲气”论气,并构建了“道—气—物”的宇宙发生模式,如《老子·四十二章》说 “道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 气以为和”。 冲气是阴阳和谐之气,是不断运动的,是生成万物的本原物质。气分阴阳,阴阳二气交感相荡,和合而生万物。但此冲气产生于“道”。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或本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气仅是构成天地人物形体及其属性的物质元素,是化生万物的中间环节。

《易传》继承了老子宇宙生成的思想,认为天地阴阳二气交感产生万物,《系辞传》云: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 化生。”

庄子从本体论的角度首先提出了气的聚散学说,认为气是构成宇宙万物以及人类的共同的本始物质,气凝聚而人物成,气消散而人物死, “故曰:通天下一 气耳” 《庄子·知北游》 )。但气不是简单的“一”,而具有阴阳属性,分为阴阳二气,故《庄子·则阳》说: “阴阳者,气之大者也。” 宇宙万物即产生于阴阳二气的 “交通成和” 。从气本体论出发,庄子又以气的聚散来说明人的生死,指出: “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庄子·知北游》 )。人的生死过程如同自然界的四时运行一样,都是气的自化过程。在气的运行过程中,只有当人体内的阴阳二气 “交通成和” ,经常流通,使身体处于有序而和谐的状态,人才能保持健康;如果流通于人体的 “阴阳之气有沴” 《庄子·大宗 师》 ),或是 “阴阳错行” ,或外界 “邪气袭” ,使人体之气与外界失去平衡、和谐,造成体内之气紊乱,就会导致人发生各种疾病。

《荀子》认为气是自然存在的,可分为天地阴阳二气。宇宙万物的生灭变化是阴阳二气交感运动的结果,如《荀子·礼论》说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 变化起”。 《荀子·天论》说 “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 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宇宙万物都是由气的运动而自然产生的,人也必须顺从阴阳之气的自然变化来修养心身。

《淮南子》称气为精,认为精是构成世界万物的精微原始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物质基础。如该书《天文训》说 “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 太昭(始)。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 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 为万物”, 是说天地、日月、星辰,皆由精气构成。精又分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氤氲交感而化生万物,如该书《天文训》说 “道曰规,始于一,一而不生,故 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为万物生”。

古代医家认为气可以分成阴气和阳气两大类,客观世界的天、地、万物就是由阴阳二气构成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的记载。《素问·宝命全形论》有 “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大小,日有长 短,万物并至,不可胜量” 之说,认为无论月之大小,天之长短,万事万物都不外乎天地阴阳二气交合而成, “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 论》 )。《素问·天元纪大论》说: “在天化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 物矣。”

气处于永恒地运动中,气运动的基本形式为升降聚散。气运动的根源在于内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 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素问·六微旨大论》又谓: “出入废,则神机化 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 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 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大小,期有远近。四者之有,而贵需守,反常则灾 害至矣。” 因此,可以说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是产生气运动的源泉,是推动一切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同时,还认为气和形相互转化, “阳动而散,故化气;阴 静而凝,故成形。”

《论衡》认为气为元气,自然存在,产生天地万物和人的道德精神,是宇宙之本原。如该书《自然》说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 《论死》说 “气之生人,犹水之为冰也。水凝为冰,气凝为人”。 元气按其不同的特性,具体表现为精气、阴阳之气、五行之气等。精气构成人体及其道德精神。阴气重浊、柔和,阳气轻清、刚烈,阴阳合和则能产生万物和人类。如《论死》说 “阴阳之气,凝而为人,年终寿尽,死还为气”; 《订鬼》说 “人所以生者, 阴阳气也。阴气主为骨肉,阳气主为精神。人之生也,阴阳气具,故骨肉坚,精 气盛。精气为知,骨肉为强”。

《周易》、《老子》、《庄子》、《管子》、《黄帝内经》、《淮南子》、《春秋繁露》、《太玄经》、《易纬·乾凿度》、《云笈七签》等,皆以阴阳论气。《国语》、儒家的《荀子》,以及倡导 “气本原论” 的《论衡》、主张 “气 本体论” 的张载、提倡 “理本气末” 的朱熹等亦主张气分阴阳。阴阳之气既分,天地由之化生,故天地之气亦即阴阳之气。天地阴阳之气升降交感,即天气下降,地气上升,相错相荡,氤氲合和,则化生宇宙间之万物。如:

《古微书·春秋纬》说: “阴阳聚而为云,阴阳和而为雨,阴阳凝而为雪, 阴阳合而为雷,阴阳激而为电,阴阳交而为虹霓。”

《太玄经·玄图》说: “一阴一阳,然后生万物。”

《云笈七签·元气论》说: “元气有一,用则有二……是谓元气一性,阴阳 二体,一能生二,二能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若不得元气分阴阳之用,即万物无 由得生化成长……元气无阴阳即不形。”

《正蒙·乾称》说: “以万物本一,故一能合异,以其能合异,故谓之感…… 二端故有感,本一故能合。天地生万物,所受虽不同,皆无须臾之不感。”

《横渠易说·系辞下》说: “气有阴阳,推行有渐为化”。

核心内容: 孙广仁研究认为,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气是存在于宇宙中的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或质料。在道家思想体系中,气是由道产生的生成宇宙万物的中间环节,构成宇宙万物的质料;在东汉王充的 “气本原论” 中,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故称之为元气;在宋代张载的“气本体论”中,气是宇宙的本体,所谓“ 太虚者,气之体” (《正蒙·太和》)。各家都将气规定为 “无形而运动的极细微物质”。 当代哲学家张岱年先生也认为,气 “是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以气解释宇宙,即以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为一切之 根本”。“要而言之,中国古典哲学中所谓气,是指占空间、能运动的客观存在” [15]。

气是无形无象的存在;有形之物生于无形之气;形气一体,并处于不断的转化之中;正是无形之气的连续的运动,使宇宙万物相互联系而自成一体,具有了坚不可摧的系统性、整体性和过程性;气具有透达性,即气可以出入于有形质的物体内外,贯通于一切天地万物之中;气具有能动性,即气处于永恒的自发的运动之中,其运动的内部机制在于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即气分阴阳,阴阳二气交感产生万物;万物(物体)的存在与变化是现象,其实质是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阴阳二气对立双方的相互作用是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终极原因。 Gdhlfq8VwurQ48D/nCZyF6LU2KnpRRO/Zur5Wet8Iad5bSvp+PWflpLWCIF/N5Z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