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2009 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了《中医哲学的时代使命》一书。从书中了解到,2004 年,经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由罗希文研究员主持的“中医典籍研究与英译工程”列入了国家社会科学发展规划。2005 年,这一课题成为当年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在该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过程中,有关研究人员认识到, 中医哲学问题不仅是典籍研究和翻译的基础问题,也是重新看待和评价中医学、 中国哲学、中国文化和中国科学的核心问题。 因此,要继续深入推进项目研究,就需要有更多的专家参与进来,而成立学会则是一种比较好的联合、沟通和促进创新的方式。在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下,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于 2006 年 7 月 27 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后正式登记注册。

当我认真阅读了《中医哲学的时代使命》一书后,感触良深。总的感触是,为目前的中医学危机深感忧虑的同时,也为党和国家以及诸多有识之士,把发展中医列为时代使命而重视感到欣慰。(以下所引诸位专家所述,如不注明出处均摘自《中医哲学的时代使命》一书中)

关于中医哲学研究的时代使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方克立先生指出: “大家知道,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学术界和社会上有所谓“中医存废之争”。…… 为什么会几十年争论不休呢?关键是在哲学理论上出了问题,在思维方式上出了 问题。” 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其成先生指出: “现在取消中医的这种风潮,实际就 是哲学上出了问题,不是科学上出了问题。我们要从哲学的角度来探讨中医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刘长林先生也反复强调中医危机的瓶颈不在医学本身,而在哲学。

以上三位专家的警言是正确的。那么,哲学上出了问题,是个什么问题呢?我认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刘长林先生在《中医哲学的时代使命》一书中所论切中了要害。刘先生认为:

其实,中国的“气”概念与西方的“物质”概念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别,这 是问题的关键。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首先要对“气”概念做必要的澄清。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气”有很多用法,但作为存在最终是两种,一是有形之气,一是无形之气。有形之气即今天我们所说的气态物质,如云气、水汽、大气等。无形之气则完全是另一种性质的实在,它们“其细无内,其大无外”,只能由人的“心”与之相通,故曰:“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意。”(《管子·内业》)作为宇宙本原之气,应当是指后者。中医学所说的生命之源,实际也是指无形之气。

西方唯物论主张的“物质”,都在有形的范围之内。大约19 世纪以前的唯物论哲学,总是把物质同某种特定的物质形体捆绑在一起。后来人们认识到,任何物质形体,即使原子结构也不是绝对的、最后的,物质形体是变化的、多样的。于是 20 世纪的唯物论不再把物质概念固化为某种物质结构,而做了更高的抽象,将物质定义为仅仅是客观实在,其基本品性是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能够被人的感觉所反映。这样的物质概念尽管不受物质结构形态的束缚,但唯物论强调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的对立,强调感觉、意识反映客观物质存在,所以物质作为客观实在存在于主观(感觉、意识)之外,它是二元对立的一元。这就决定了它永远是有限的,同时也就必是有形的存在,只不过现代唯物论不规定它一定是什么“形”(结构)而已。

再者,唯物论与西方自然科学有着天然的一致性,西方自然科学历来自发地倾向于唯物论,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而西方自然科学所研究的物质,都是有具体形态的或有具体边界的存在,至少是存在于感觉和心之外的。

这就表明,所有形式的唯物论,它们所说的物质不包括、也不可能包括“无形之气”。

特别是刘长林先生认定:元气论主张有形之物的本原也是“气”的思想是非常正确的。为此,刘长林先生认定:

而无形之气的存在是中医学和所有中国传统学术立论的实在论基础,是中医学和所有中国传统学术特色的根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否定了“气”,实质上也就是否定了中医学和中国传统学术。

具体地说,就是中医的哲学基础不是唯物论,也不是西方的是辩证法。……中医学不是建立在唯物论基础上的。唯物论是另外一条认识路线,唯物论不是唯一人类认识事物的方法,不是的。这个很麻烦。唯物论是一个学派对西方科学和西方认识论的总结,而不是对中国科学的总结,而我们非要用这个东西总结中医的话,必然是中国文化的西化。但是我觉得毕竟今天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还允许我们在学术上讨论。我们讨论的是,中医绝对是在唯物论之外的一条认识路线产生出来的医学体系。先把这个明确,然后再对阴阳、五行、气和一系列的中医基本概念的哲学基础加以阐释,跟西医学划清界限。中医跟西医的最根本差别的底线在哪儿?这点争取能够在学术界里面取得基本的统一。

这是一个底线,在这个底线之上我们可以有不同的意见,不违背这个底线我们可以自由讨论。

我赞同刘先生以上的思想。因为刘先生以上的思想已经触及到了中医哲学乃至中国哲学的实质了。

我从上个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研究中医学理论以及中国古典哲学理论。1997年,我们正式出版了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研究员陆广莘教授作序的专著《人体信息控制系统生理学——现代中医生理学和中药药理学(第一部)》。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人体信息控制系统理论”和“人体信息控制系统生理学”。从 1999 年 6 月开始历时半年,包头市科委组织国内外17 名专家对该书研究成果进行了函审鉴定。由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孟庆云研究员为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其成教授和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院胡志坚主任中医师为副主任的鉴定委员会,对该书的研究成果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2002 年,我们又正式出版了专著《秩序论——象数学及中医哲学理论实质》。秩序论,是对中国“道”哲学实质的探索。

以上两书所提出的理论,虽然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好评,但是,实际上至今没有被哲学界、医学界明确认可。为什么呢?后我意识到,之所以不被认可,原因也是在“哲学上出了问题”,即没有揭示出中医哲学乃至中国“道”哲学的本质。

后又经过十几年的研究思考,我认识到:1、不仅中医哲学、中国哲学,就是全世界范围内所谓的“哲学”,其本质是什么?迄今为止也没有解决;2、现代物理学和量子科学理论证明了,与有形物体共存的无形的“量子(质量子与能量子)”是真实的本原性的存在,他创建并决定和支配着有形物体的生生灭灭;3、中国“道”哲学,也就是中医哲学的“气(阴气与阳气)”,其本质是无形的、永恒的存在;4、中国“道”哲学,是无形世界的科学哲学理论,其内涵就是无形的质量子与能量子的相互作用。据此,我书写完成了《唯道本体论的探索与研究》一书。

《唯道本体论的探索与研究》一书论证明白了:哲学的(对象)本质是无形的质量(阴气)与能量(阳气)的相互作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道哲学,就是形而上即无形世界的科学哲学理论。实际上,哲学就是形而上即无形世界之学;科学,就是形而下即有形世界之学。中医学属于无形世界的科学理论,即:人体是由有形的物质与无形的气两部分组成(实际上还有精神意识,后论)。无形的气即质量(阴气)与能量(阳气)相互作用系统,构成了人体系统的本质,即人体信息控制系统;有形的物质即人体解剖结构系统,构成了人体系统的显象,即人体显象系统。人体的这两个系统是合二为一的统一整体。西医是描述人体解剖结构系统的医学理论,是有形世界的科学理论。中医学是描述人体信息控制系统的医学理论,是无形世界的科学理论。我认为,中医哲学的无形本质,即无形的质量(阴气)与能量(阳气)的相互作用,就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其成教授所说的 “中医的本原的问题、本质的问题、终极的问题”。这个“本 原的问题、本质的问题、终极的问题” ,也就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傅景华研究员所言的“医道”或“中华医道”,即 “中医是医道而不是医学。”“形而上谓之道, 形而下谓之器,所以说我们真正地认识了中华医道以后才能够振兴中华医道,我 们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的首要任务就是遏制西化,只有如此才能够包容西方医学, 振兴中华医道,服务和谐社会,引领现代科学革命,促进人类自然健康,迎接未 来文明!”。 亦如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潘桂娟研究员所言: 中医学就 是以古代道学思想为指导,运用阴阳五行等象数理论,来研究人体生命运动及其 调控规律的一门学问。中医学之所以能历千年而不衰,是因为它以“道”为本, 兼容百家,执形而上之“道”,用形而下之“术”,“术”可变而“道”终不 变,始终遵循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基本法则,坚持不 懈地研究人类生、长、壮、老、已这一生命规律的结果。总之,现代中医基础理 论研究,若不明中国文化,不懂中国道学,不解《黄帝内经》,则是自行断绝中 医学术继承与创新的活水源头。因为,包括中国道学、中医学在内的中国文化, 不是已经消失的遥远记忆,而是贯通中华民族精神与智慧的千古命脉之所在。中 医学只有知道从何处来,才能知道往何处去。

追根究底,造成近一百多年以来保中医与反中医的斗争相持不下的局面,以致使中医学日益萎缩,甚至面临灭顶之灾的危机,就是因为世界哲学与科学界尚没有认识到真实、客观存在的无形世界和无形世界的科学哲学理论;尚没有认识到中国道哲学理论,是真正的哲学理论,即无形世界的科学哲学理论。而中医学恰恰就属于无形世界的科学理论。所以,那些用有形世界的科学标准,即近现代西方实证科学标准来解释中医学理论,肯定是错误的,其结果就如同中国中医科学院傅景华先生所说的: 用西医的思路方法和标准来进行科研,用实验研究的方 法来对中医进行解释、验证、改造,使中医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最为可怕的是这条不归之路好像现在仍然在继续着。请看以下三位专家所述的事实,现在不也还在中国大地上存在着吗!

中国中医科学院傅景华研究员所言:

在中医教学上全面用西医的思路,西医的理论来解释。从小开始学习了数理化的学生完全被扼杀了感性、悟性,对学生重新用大量的西医课程、哲学的课程还有政治的课程、英语课程来占据学生的时间;而非常可怜的中医教材又是用西医的思路和理论来进行解释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样领进门的学生能成为合格中医吗?所以三十年教学工作辛苦,实际是在培养自己的掘墓人。

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潘桂娟研究员亦指出:

中医学术界对传统文化的荒疏、淡漠,对中医学理论的轻视、曲解,表现在医疗、教育、科研各个层面。早在 80 年代,德国慕尼黑大学的波克特(满斯博)教授就指出,“中医药在中国至今没有受到文化上的虔诚对待,没有为确定其科学传统地位而进行认识论的研究和合理的科学探讨,没有从对全人类的福利出发给予人道主义的关注,所受到的是教条式的轻视和文化摧残。这样做的不是外人,而是中国的医务人员。他们不承认在中国本土上的宝藏,为了追求时髦,用西方的术语胡乱消灭和模糊中医的信息”(《医道与文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至今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势头强劲。

五十年来大量所谓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课题和成果,既不是道法自然,也不是道法中医,而是“道法西方”、“效法西医”。其间,或执西医之道,用中医之术;或执西医之法,用中医之药;或以西医之术,验中医之理等等。

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教授感言:

最可怕的就是我们用了西医的理论去彻底的解构了中医的理论,这点是最严重的一个问题。我经常在讲这些问题的时候举一个例子,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例子。二十多年以前,刚改革开放不久,80 年代中期有一个学中医的瑞士留学生,他到我们北京中医学院求学。学了一年以后他跑来找我,他说我在中国学了一年,感觉没有必要到这来学,因为都是拿西医的理论来解释中医。他说我知道中医跟中国哲学是密不可分的,很多基本的观念、概念、方法都一样的,他问我能不能过来听中国哲学史的课?因为当时我在哲学系里管事,我说可以,但是我说你也不要抱太大的希望,为什么?因为我们现在中国哲学同样是用西方哲学理论体系、理论来解释的,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根本问题。结果我们最有希望成为世界第一的中医,现在变成跟在西医后面走,还赶不上。因为我也接触到一些中医学院的学生,我也去中医学院做过报告,与一些中医学院的博士生交流,他们说现在中医教学是培养中医的掘墓人,这使我听了以后感慨万分。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严重,我们也听到很多呼吁。

现在中国哲学的方法研究也可以说是在埋葬中国哲学。我们要反省,我们真的要反省。什么时候真正反省过?一直到现在我觉得非常奇怪。这几年,包括这本《中国哲学史》杂志上面第一篇还是讲中国哲学的合法性,这个问题一百年前就提出来了,而且在明末清初中西方交流的时候,那个时候应该说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当时徐光启、李贽早就明确地讲,比如说相当于中国的格致学或性理学,讲得很清楚,你还要找别的东西去代替吗?哲学本来是历史的概念,本来是有地域文化背景不同,不能用一个哲学的含义来概括,包括科学也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它也是在发展,不断的变动。我们现在所说的科学,占主流的是往往只是用一个实证科学的概念在理解我们现在的科学,而我们中国的传统科学早就突破实证科学这样一个概念了。所以我们中医在 20 世纪,很多人都认为早晚要灭亡的,它是不科学的,是巫术,可事实证明它没有灭亡。

这是多么可怕的但确实是现实存在的事实啊!现实还有一个更可怕的事实,那就是在我国学术界还存在着谈“道”色变的学术研究交流气氛!和认定唯物论是唯一正确的人类认识事物的方法的意识形态局面!当然我这里说的“唯物论”所坚持的“物”是特指有形物体的存在。如此,一谈到“道”、“阴阳”、“五行”,就有可能被视为宣传封建迷信而被终止研究探讨;认为 “唯物论不是唯一 人类认识事物的方法” 也是一大忌!难怪乎刘长林先生提出这一思想后,紧接着强调了 “但是我觉得毕竟今天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还允许我们 在学术上讨论。”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能出版发行载有刘长林先生这一思想的文章的《中医哲学的时代使命》一书,已经非常的难能可贵了!

“中医绝对是在唯物论之外的一条认识路线产生出来的医学体系。” 中医哲学的本质,恰恰就隐含在中国“道”哲学里;中国“道”哲学就是 “在唯物论之 外的一条认识路线” 。所以,如果坚持谈“道”色变或认定 “唯物论是唯一正确 的人类认识事物的方法” 的话,是认识不到中医哲学本质的。我著的《唯道本体论的探索与研究》一书,就是通过对中国“道”哲学理论与现代物理科学和量子科学理论的对比研究,而揭示出哲学本质的。所谓哲学的本质(同时很自然的说到科学的本质),用最通俗的话进一步解释就是:宇宙万物信息世界是由形而上的无形世界与形而下的有形世界构成。形而上的无形世界,就是客观、真实存在的无形的质量(阴气)与能量(阳气)相互作用系统;形而下的有形世界,就是客观、真实存在的有形物体(一切具有质量的粒子)系统。研究和描述无形世界的知识和理论,就是哲学,即哲学的本质是无形的质量(阴气)与能量(阳气)的相互作用(对立统一),也就是说哲学的对象是无形世界;研究和描述有形世界的知识和理论,就是科学,即科学的本质是对有形世界存在和动变规律的揭示和描述或反映,也就是说科学的对象是有形世界。

因为无形世界是本体世界,它不仅创生有形世界,而且调控着有形世界的生生灭灭;而有形世界是现象世界,它完全是在无形世界的调控下存在和动变的。所以,哲学是科学之母,科学是哲学的延伸和继续。又因为无形世界也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反映和描述无形世界的知识和理论也是科学的知识和科学的理论。

天人相应,天人合一。人体是宇宙万物信息世界的缩影。因此,人体也是由无形的气系统(人体质量(阴气)与能量(阳气)相互作用系统)与有形的解剖结构系统(有形物体系统)构成。描述和反映人体气系统的知识和理论,属于无形世界的科学知识和理论;而描述和反映人体解剖结构系统的知识和理论属于有形世界的科学知识和理论。中医学恰恰就是描述和反映人体气系统的理论,所以我们终于明白:中医学属于无形世界的科学理论。

从以上实实在在存在的科学事实我们可以看到,刘长林先生所论的“中医学不是建立在唯物论基础上的”是正确的。所谓 “唯物论是另外一条认识路线,” 因为这里的“物”即指有形物体,所以这条路线是现代科学的路线。 “中医绝对 是在唯物论之外的一条认识路线产生出来的医学体系。” 这条之外的路线,就是哲学的路线。也可以称为是无形世界的科学的路线。所以, “唯物论不是唯一人 类认识事物的方法”, 说的非常到位。

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上个世纪初为什么那么多名人怀疑、否定或不认可中医学,就是因为他们接受并坚持了西方 “唯物论是唯一正确的人类认识事物的方法” 的观念所致。

实际上,从以上所论我们还必须认识到:最为先进的现代西方科学对宇宙万物信息世界的认识,截止到目前,也主要还停留在对有形世界的认知层面上!而对宇宙万物信息世界的彻底认识,必须深入到无形世界里。量子理论也仅仅是打开了认识无形世界的大门!而中国道哲学和中医学,早在数千年前就深入到无形世界里了,只不过他太超前,所用语言和文字尚不被理解罢了。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个世纪有众多名人持怀疑、否定和反对中医的一片吵噪声中,有一位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虽然他并没有认识到中医的科学实质,但他有预见性的指出( 转摘自:毛嘉陵编著: 第三只眼看中医 60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年出版。): “中医不是现代科 学。”“21 世纪医学的发展方向是中医。”“中医理论包含了许多系统论的思 想,而这是西医的严重缺点……所以医学发展的方向是中医,而不是西医,西 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中医现代化是医学发展的正道,而且最终会引起 科学技术体系的改造——科学革命……中医理论中的阴阳说和五行说,中医理 论的脏腑论和经络学说,中医理论的六淫、七情,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这些都 强调了人体的整体观以及人和环境、人和工作的整体现。应该说,这是符合马 克思主义哲学、辨证唯物主义的。” 中医确实不是现代科学!21 世纪医学的发展方向确实是中医!是有形世界的医学(科学)走向无形世界的医学(科学)的发展道路。这就是 “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中医现代化是医学发展的正 道,而且最终会引起科学技术体系的改造——科学革命”! 科学革命,实际上将是:西方实证科学终于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即仅仅是对有形世界的认识和描述,而宇宙万物信息世界的本质、本原在无形世界,对无形世界的认识和描述才是科学的最终任务和目的。所以,科学研究将发生质的变化,将从研究有形世界的局部的运动变化规律,深入到无形世界,研究宇宙万物信息世界的最本质的运动变化的总规律。

总之,中医哲学研究的当务之急是认识无形世界,认可无形世界。只有认可了真实、客观并本原性存在的无形世界,也就认可了中医哲学的本质;认可了中医哲学的本质,也就肯定了中医学的科学性。只有如此肯定的中医学科学理论,才能使中医学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认清楚了中医哲学的本质,也就认识清楚了中国道哲学的本质了,进而也就认识清楚哲学与科学的本质了。 P4diCpHGw9DekppwbfhL0rymH2NUhlD8KiHfv8/xpD6hOL48zXGgCwNASau1E/L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