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黑格尔《逻辑学》是无形世界的科学理论

一、“气”的无形存在辨

综合以上古代哲学和医学关于气概念的涵义、特性的论述,以及有关研究气的观点、见解,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气是无形无象的存在;有形之物生于无形之气;形气一体,并处于不断的相互转化之中;气具有透达性,即气可以出入于有形质的物体内外,贯通于一切天地万物之中;气具有能动性,即气处于永恒的自发的运动之中,其运动的内部机制在于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即气分阴阳,阴阳二气交感产生万物;并且天、地、万物就是由阴阳二气构成的。万物(物体)的存在与变化是现象,其实质是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阴阳二气对立双方的相互作用是宇宙万物存在、发生和发展变化的终极原因。

气,不是可见、可搏、可闻的有形物。中国古代哲学中所谓的“物”,均是指可见、可搏、可闻的万物。相对无形的气,万物是有形的。也就是说,中国古代先哲认为,宇宙中存在着“无形之气”和“有形之物”。而且有形之物生于无形之气。无形之气和有形之物一起存在,即形气一体。可见、可搏、可闻的万物,小到粒子、人体,大到恒星、类星体的存在是无疑的;无形之气就存在于它们之间、之中也是无疑的。进一步讲,就是气分阴阳,阴阳二气交感产生万物;并且天、地、万物就是由阴阳二气构成的。万物(物体)的存在与变化是现象,其实质是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即阴阳二气的存在是本体;也就是说,阴阳二气对立双方的相互作用是宇宙万物存在、发生和发展变化的终极原因。刘长林先生坚持 “气是与物质不同的实在”。 他严厉地批评了那些感觉实在论者 [41]

坚持西方科学哲学立场的人可能拒不承认“气”的实在性。在他们的观念中,一切真实的存在都必定能够被感觉或延伸感觉的工具所感知,否则就是子虚乌有的神秘主义,就是封建迷信。诚然,近现代科学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它们大多以感觉认识为基础,与感官世界密切联系,但如果因此而得出结论,以为惟有感觉得到的才是真实的,“心”只能接受和加工感觉得来的材料,而决不能直接与外界相通,那其实是一种自我封闭,是将感官世界绝对化,是宣布惟有主客对立的方式才能认识真实的世界。其实,即使在现代科学中,也有不少被确认的内容,如数学和逻辑中的许多概念,社会现象中的许多关系,根本无法在感官世界中发现,也不能还原为感觉经验,实践却证明,它们是真实的存在,与真实的世界相契合。

刘先生还举例证明“气”的存在:无形之气与有形之物相关联,所以从有形之物的某些变化也可佐证“气”的存在,而这些现象恰恰是物质科学所不能解却为人之“心”所能知的。以下摘录一例:

首先,经络现象已为世所公认。自 20 世纪 5 0 年代以来,法、日、德、意、罗、美等多国科学家,特别是中国学者,应用声、光、电、磁、热、核等生物物理、生物化学方法,对经络现象做了许多实验,证明经络感传是客观存在的生命现象。它与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有关,但经络不是神经,更不是血管,而是人身一套独立的高层调控系统。世界各国的大量临床案例证明,针灸和循经治疗是十分有效的。但是,现代科学方法,只能证明经络的存在,而不能说明经络现象的直接承担者或介质为何物。即使高陪电子显微镜,也未能观察到沿经络流动的是什么。

然而,有一部分人却能清晰地体验到自身经络的感传;一些高水平的中医师则能够“观察”到病人体内经气沿经络循行的状况,作为行针治疗的依据。《内经》有这样的记载:

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灵枢·九针十二原》)至其当发,间不容瞬;手动若务,针耀而匀。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伏如横弩,起如发机。(《素问·宝命全形》观其冥冥者,言形气荣卫之不形于外,而工独知之: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沉,参伍相合而调之,工常先见之,然而不形于外,故曰观于冥冥焉……是故工之所以异也,然而不形见于外,故俱不能见也,视之无形,尝之无味,故谓冥冥,若神髣髴。(《素问·八正神明》)针刺在于调气。神指气,“上守神”是说,高级医工能视气在病人体内的运行状况施针。“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灵枢·九针十二原》)气来下针为迎,气往下针为随。迎针是补,随针是泻。补泻视病情而定,故当下针时,要立即行针,不得延误,否则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此形容用针之象有如此者。乌乌,言气至如鸟之集也。稷稷,言气盛如稷之繁也。从见其飞,言气之或往或来,如鸟之飞也。然此皆无中之有,莫测其孰为之主,故曰不知其谁。”(张介宾《类经·针刺类九》)以上景象为气所致,然其无形,故不见于外,常人看不见,好的医工却能“以意和之”,即以心察觉,故曰“观其冥冥”,“若神髣髴”。

经络现象显示,活的人体内确实有“气”存在,它们对人的生命起支撑和调控的作用,但它们与现代自然科学所说的物质完全不同,应当是另外一种性质的存在。 [42]

如果说,以上对气的认识意见比较一致,也仅仅是认为气是存在的,虽然它是无形的。而对气的涵义到底是什么,至今没有见到一致的意见,而且仅有的认识或意见也是矛盾的。

气的涵义是什么?以上列出了几种意见:1、气是道生万物的本始物质(本原物质);或是形成天地万物及人类的极精微物质,虽然人用肉眼看不见它,是无形的,但能感觉到它的存在;精或精气,是宇宙万物生成的共同物质基础,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或直接质料。2、气是宇宙万物之本原或本体;精或精气在一般意义上为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3、气是宇宙万物之间的中介;或气是由道产生的生成宇宙万物的中间环节。4、气存在于人体之中,是推动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

孙广仁先生认为,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气是一个非常复杂而重要的范畴。经多年的研究,对气的基本概念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即认为气是存在于宇宙中的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或质料。在道家思想体系中,气是由道产生的生成宇宙万物的中间环节,构成宇宙万物的质料;在东汉王充的“气本原论”中,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故称之为元气;在宋代张载的“气本体论”中,气是宇宙的本体,所谓 “太虚者,气之体” 《正蒙·太 和》 )。各家都将气规定为 “无形而运动的极细微物质”。 当代哲学家张岱年先生也认为,气 “是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以气解释宇宙,即以最细微最流动的物 质为一切之根本”。“要而言之,中国古典哲学中所谓气,是指占空间、能运动 的客观存在”。

如果说,气是形成万物的“本始物质”、“本原物质”、“极精微物质”或“直接质料”等,那么这个“本始物质”、“本原物质”、“极精微物质”或“直接质料”等又是什么呢?实际上这些解说等于什么也没有说,又回到了“气的涵义是什么”这个原点。充其量重申了气不是可见、可搏、可闻的有形万物。

如果说,气是宇宙万物之本原或本体,那么它与道是宇宙万物之本原或本体是什么关系呢?难道宇宙万物有两个本原或本体不成!

孙广仁先生指出,中国古代哲学中,精或精气在一般意义上虽为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但在《老子》、《管子》、《淮南子》等书中皆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道”。《老子·二十一章》说: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 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老子·四十二章》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管子·心术上》说: “道在天地之间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管子·内业》说: “万 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 《淮南子·原道训》说: “道者,一立而万物 生矣。” 《淮南子·天文训》说: “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 又说: “道曰规,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 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可见,在道家思想体系中,宇宙万物的本原是“道”,精或精气只是“道生万物”的中间环节,构成天地人的直接物质材料。可见孙广仁先生不认为宇宙万物有两个本原。本原还是道。不过孙提出的气只是“道生万物”的中间环节,是构成天地人的直接物质材料,也不甚清楚。

另有分析说,稷下道家著作《管子》一书中,明确、直接地以“精气”名“道”,提出了精气学说,建立了气一元论。《内业》篇说: “凡物之精,比则为生,下 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 此“精”即“精气”。 “精也者,气之精也。” 把精气看作天地万物的本原。同篇又说: “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 显然,这里又把“道”看成万物生成之本根。说明在《内业》的作者看来,“精气”即“道”,二者有共同的属性和作用,气是 “其细无内,其大无外” 《内业》 ),道也是 “其大无外, 其小无内” 《心术上》 ),具有虚而无形,遍流无间的特点。物得气以生,道也是万物 “所得以生也” 《内业》 )。 “气者,身之充也” 《心术下》 ),道则是 “所以充形也” 《内业》 )。 “于是,‘道’作为哲学上的统一物成为 理论实在;‘气’作为物质性的根据成了一种哲学上的本体。道与气,一而二, 二而一,道即是气,气即是道,二为一体”。 如此,将老子的“道”改造为“精气”,最终使道气学说成熟起来。这里把道和气等同,认可道和气都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区别是 “‘道’作为哲学上的统一物成为理论实在;‘气’作为物质性 的根据成了一种哲学上的本体。” 这里虽然把道和气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做出了区别,但也还是没有说清楚道和气均作为宇宙万物本原的关系。

为了弄清楚道和气均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或只有其中之一才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我们来对道和气的无形存在,作进一步的分析认识。

在上节道的存在讨论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道是作为宇宙万物存在、运动的总规律而无形存在的。道无形,就存在于宇宙万物运动变化之中。亦为本原性存在。

气也是无形无象的存在。根据气无形无象的存在特性,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推断:二千多年前的老子就认定,人类面对的这个宇宙中,除了存在着可见、可搏、可闻的宇宙万物外,还存在着不可见、不可搏、不可闻的“气”。而且有形之物就生于这个无形之气,无形之气就存在于有形之物之中。

关于什么是“物质”的认识,在上个世纪初,人们也只是把可见、可搏、可闻的物体的存在,称为“物质”。随着能量、场的研究和发现,人们才把不可见的能量、场也包括在物质之中。有“物质”的狭义和广义概念之分。即,狭义物质概念只包括可见、可搏、可闻的物体;广义物质概念包括了以上两部分。也就是说,现在的“物质”概念,包括了可见、可搏、可闻的宇宙万物和不可见、不可搏、不可闻的能量、场等两部分。也可能基于此,有许多学者,提出了“气”的实质是能量或场等的意见 [43] 。关于气实质的研究,我们留在下篇讨论。现在我们可以说,二千多年前,老子提出的世界上存在着有形之物和无形之气以及对它们的关系的认定,是完全正确的。用现代“物质”概念论,人类面对的这个世界上,确实存在着“有形之物”和“无形之物”两部分。在下篇,我们将运用现代物理科学理论和知识证明,这两部分的关系即相生相灭的关系,完全如同《老子》、《庄子》等所论。

气是“无形之物”,如同许多学者称它为“本始物质”、“本原物质”、“极精微物质”、“直接质料”,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寓意一样,是说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那个最原始、极精微的“东西”。既然气仅仅是构成宇宙万物的“东西”或一部分,怎么能认定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呢!就象古希腊哲学把“水”等具体物质认定为宇宙万物的本原一样,是经不起推敲的。

然而,气,这个至今尚未彻底明了的“东西”,却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它的存在具有双重性:首先,它是一种无形之物的存在;其次,它作为“道”的内涵,构成了宇宙万物的本原、总规律,即本原性的存在,或规律性的存在。当然,气的这种双重性存在是统一的,互为因果的。气,作为无形之物的存在,与有形之物的存在的最大区别,并不仅仅在于它的无形,而是在于它具有无限的能动性和创生性。我们已经知道,气分阴阳,即阴气和阳气。正是阴气和阳气的相互作用产生了有形的万物。阴气和阳气的相互作用,就是“道”。即“一阴一阳之谓道”。

气的无形之物的存在,可以被认为是道生万物的本始物质(本原物质);或是形成天地万物及人类的极精微物质;或是宇宙万物生成的共同物质基础,是构成宇宙万物的直接质料。

气的本原性存在或规律性存在,可以被认为是宇宙万物之本原或本体或总规律。

气存在于有形万物之中,阴气和阳气的相互作用产生出宇宙万物,可以被认为气是宇宙万物之间的中介;可以被认为是由道向宇宙万物转化与过渡的中间环节。

气存在于有形万物之中,并具有能动性,阴气和阳气的相互作用不仅产生出宇宙万物,而且就是宇宙万物存在、运动变化的维持者,所以,可以说气存在于人体之中,是推动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也是推动和调控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动力。

刘长林先生对中国气论即气的实在性和对物的调控作用有独到的见解,现摘录如下:

依照中国气学,宇宙统一于气,但呈现出多层级的存在。它们基本上分为两大层级:有形之物和无形之气。

就直观可察的宇宙来看,无形世界与有形世界是融为一体的。古代中国人由于推崇气,因而对这个形气相容的世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图景。

首先引起我们兴趣的是,古代中国所理解的空间,不是与物事分离而容纳万物的绝对空间,而是气存在和运动的形式。空间的分布和样态,完全以气的运动为转移。气存在和运动的特性,就是空间的特性。老子说:“天地之间,其犹囊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老子》第 5 章)。张载也说:“太虚即气”,“太虚无形,气之本体”(《正蒙·太和》)。表明天地之间是永不穷竭的气。气化流行,生生不息,这就是气学所理解的空间。

中国气学认为:“虚空皆气”(王夫之《正蒙注·太和》)。“有形亦是气,无形亦是气”(王廷相《慎言·体道篇》)。“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这就决定了中国气学把世界看成是一个彻底开放的自然演进的统一整体。

古中国与古希腊虽然都强调宇宙的整体性,但有着本质的差别。西方古代的整体世界,是由形形色色的实体物质布置起来的。依照原子论,实体物质的构成基础是硬邦邦的。它们坚满密充,不可分割,不可侵入,相互界线分明,壁垒叠嶂。中国的整体世界则是气的世界,气细无内,大无外,因而四达并流,柔韧飘逸,容纳一切有形之物。而有形之物亦为气所成,所以无不清澄剔透,疏朗通达。那作为宇宙本体的气,由于无形无厚,故柔能克刚,无所不入。《管子·心术上》说;“无形则无所抵牾,无所抵牾,故遍流万物而不变。”王充说:“天者,普施气万物之中”(《论衡·自然》)。河上公说:“布气天地,无所不通也”(《老子》第 25 章注)。王弼说:“气无所不入”(《老子道德经注》第13 章)。这样,就构成了一幅形在气中,气在形中的图景。万事万物借助于气建立的联系,没有任何界线、任何阻挡,构成一个真正融会贯通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任何一个局部的细小变化,都会引起世界整体的相关反应,可谓“牵一发以动全身”。因为气无间隙,无所不通。《淮南子·本经训》说:“天地之合和,阴阳之陶化万物,皆乘一气者也,”“由此观之,天地宇宙,一人之身也,六合之内,一人之刑也。”正是因此,中国气学十分强调世界整体的普遍联系,不仅关注有形可见的联系,尤其注意发现无形不可见的气的联系,如事物之间的相关感应联系、同时性联系等。总之,古希腊所理解的整体是由坚硬实体组合而成的整体,整体的基础是作为组成部分的实体,因而主张从实体构成看整体。中国传统哲学则认为世界为一气所贯,一切事物都处在气化流行之中,所以整体的基础是气和气化,须以气化流行、宇宙一体的大视野来看待事物的整体性。

气体现了时间的流动性,也体现了时间的不可分割。气的宇宙整体观与天人合一、主客相融的思想完全契合。以气的观点看宇宙,八极六合融融一气,天地万物和然无对。人作为天地中的一员,自然应当放达胸襟,自觉地去与世界相融。而且,由于气道合一,得气即为得道,故与气合一,就是与真理相合。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明道先生说:“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二程遗书》卷二上)。应当说,是气体现了,也促成了中国哲人的这种精神追求。

气学和原子论都认为,世界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可是气的运动与原子的运动有很大的不同。依照古希腊原子论,运动必须在虚空中进行。这就意谓有离开实在的绝对空间,显然与“太虚即气一”是两种观念。因此,原子的运动不外乎机械的位移和原子的结合与分离,其运动皆呈直线。气则不同。气无形,细无内,大无外,故淡不到机械的位移,也谈不到真正意义上的结合与分离。气的运动在于自身或促成他物依时间的方向,在性质上发生自然的演迸与生化,故称气化流行。在气化流行的过程中,气的另一个作用是传递信息,所以说,气是有灵性的。气柔韧无间隙,充满太虚,故气的整体性运动表现为循环或曲线波动,而气的运动带动整个宇宙的运动。《易经》泰卦九三爻辞:“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这是中国人对宇宙运动的基本观念。又《庄子·庚桑楚》:“行不知所之,居不知所为,与物委蛇,而同其波。”《吕氏春秋·圜道篇》:“精气一上一下,圆周复匝,无所稽留。”张载:“若阴阳之气,则循环迭至”(《正蒙·参两篇》)。罗钦顺:“气本一也,而一动一静,一往一来,一阖一辟,一升一降,循环无已”(《困知记》)。气概念与古希腊的原子概念还有一个根本性的不同,就是古希腊的原子概念是哲学家思辨的产物,而气概念是先贤通过内观体验切身所得,具有直接的现实性。

气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显示功能动态。以气的观点看世界,人们会着眼于万物在气化流行中呈现出来的动态之象,而不是以构成材料为本位的静态之体。

张载说:“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正蒙·乾称》)。一切有形的存在都是象,象的本质是气,是气化造作的结果和气化过程的呈现。因此,象虽有形,但既然称象,着眼点正在其“可状”,即流动的形象和状貌。张载又说:“所谓气也者,非待其蒸郁、凝聚、接于目,而后知之。苟健顺司止,浩然湛然之得言,皆可名之象耳。”(《正蒙·神化》)。他认为,除“可状”之“有”为象以外,气的运作使人非靠目接而通过内观体验所获得的知觉(“浩然湛然之得言”),亦可称“象”。这种“象”则更为明显地不是指“体”,而是指气的流荡了。

气具有承载和传递信息的功能。而气充塞太虚,畅通万物,是一个彻底联通、彻底交融的整体。所以,宇宙中任何一点发生的情况,都会以信息的形式传递到宇宙的每一个角落。于是,经过信息的往返传递,以致宇宙中任何一点都承载着整个宇宙的信息。这就是宇宙全息。宇宙全息的思想在《周易》和历代哲学著作中多有表述。六十四卦实即一个宇宙全息的符号模型,每一卦都蕴涵其他六十三卦。《管子·白心》说:“道者,一人用之,不闻有余;天下行之,不闻不足。此谓道矣。”气作为道,一人用之,自然只能是用其一部分所承载的信息;天下行之,则意谓要用其大部或全部所承载的信息。可是,前者不闻有余,后者不闻不足,表明一人所用与天下所用相等,而气(道)也具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特性。 [44]

难能可贵的是,刘先生已将气形合一的世界称为“ 无形世界 ”与“ 有形世界 ”,并断言“ 无形世界与有形世界是融为一体的。

二、“道”的无形存在辨

我们在前面论述了道、气与阴阳五行之间的关系,又先讨论了“气”的存在,就是要在讨论“道”的存在前,明白“道”的内涵是“阴气与阳气的相互作用”,或“阴气与阳气的对立统一”。当然其中也包括“五行”(后详述)。进一步说,道,不仅仅、当然也首先是一种规律性的存在;其次它也是一种无形的“道生万物的本始物质(本原物质);或是形成天地万物及人类的极精微物质;或是宇宙万物生成的共同物质基础,是构成宇宙万物的直接质料。”的存在。

我国著名学者公木(原名张松如)和邵汉明通过详尽的论证,归纳出道具有本体的七大性质特征 [45]

(1)“道具有根源性,它构成天地万物之本原。”

(2)“道具有永恒性,它‘自古以固存’,却非超时空的存在。”

(3)“道无形无名无为,它不可见不可闻,不可以命名,且没有目的没有意志。”

(4)“道具有无差别性,它乃是‘未始有封’的浑然之体。”

(5)“道具有内存性,它既有别于具体的事物,又与具体的事物并不分离。”

(6)“道具有有无统一性,不能简单地将道归结为有或无。”

(7)“道还有其作用的无穷性,它既是天地万物存在和发展的依据,也是人事人为的行动准则。”

以上对“道”所具有的性质特征归纳,除极个别需要进一步商榷外,基本概况了“道”的本原性、永恒性、无形性等特征。可能就是因为这些特征,在历史上,对“道”的理解,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说,甚至有人说老子哲学是半截唯物、半截唯心 [46] 。进一步分析,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理解,我想是因为《老子》对“道”的论述:一方面说 “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视之不见”、 “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 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即“道”与可见、可搏、可闻的万物不一样。给人以神秘的感觉;一方面说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 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即“道”是确实存在、真实可信的。

以上依据《老子》对道好像截然相反的论述而对道做出唯物、唯心的理解,实则一是对道作为万物本原的存在的疑问和不解;二是“唯物”或“唯心”本身的狭隘之见!

“道”的主要含义有两个方面,即“道”是万物之宗、宇宙之本原和“道”是指支配物质世界或现实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那么,如何理解“本原”和“普遍规律”?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理解道作为本原性的存在!

《老子》曰: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老子•二十五章》 ), “道可道, 非常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一章》 ),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是渭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老子·十四章》 )。

《庄子》说: “大道不称”、“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 不形乎!” 《知北游》 )。

《淮南子》有 “视之无形,听之无声,谓之幽冥,幽冥者,所以喻道而非道 也” 《淮南子•说山训》 )。

何晏说: “道之而无语,名之而无名,视之而无形,听之而无声,则道之全 焉”。

《管子》说: “不见其形,不闻其声,而序其成,谓之道。”“凡道无根无 茎,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 《内业》 )。

对以上论述,有学者理解为:在天地万物产生以前,就存在着一个超越时空的形而上实体——“道”;道是精神性的;“道”具有超越性。这里的超越一词是借用西方哲学中的超越的或超验的(transcendent)观念,超越的即超出人类感觉经验之外的。所谓道的超越性主要是指道超越现实、无法感知的特性。这样的理解,只能把道认定为唯心主义的。

笔者认为:首先,“道”,相对“物”可以独立存在,是先天地而就存在的。《老子》所言: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就是这个意思,已经讲的很清楚了,无须回避!也就是说,在天地即万物存在之前,道就存在了。这里的天地万物,《老子》也已经说的很清楚,就是指可见、可搏、可闻的“物”。但道的这一存在,并没有超越时空。恰恰是,正是道的不生不灭的存在构成了时空;构成了后来由道所生成的可见、可搏、可闻的“物”的时空。

对“道”的这一存在,有人认定为唯心主义的,这不足为奇,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在我们这个宇宙万物世界中,除了可见、可搏、可闻的“物”外即“有形世界”外,还存在着不可见、不可搏、不可闻的“气”即“无形世界”。

其次,“道”就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如以上“道”的实存性所述: “道之 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 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老子·二十一章》 )。庄子在《知北游》中说: “东 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 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 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道不私”, “道者为之公” 《庄子·则阳》 ), “道者,万物之所由也” 《庄子·渔父》 )。《心术》篇说: “虚而无形谓之道”,“道在天地之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内业》篇亦说: “谋乎莫闻其音,冥冥乎不见其形……不见其形,不闻其声, 而序其成,谓之道。” 这些都说明道普遍存在于天地万物之间,天地之大,万物繁多,雷动风行,运化万变,道皆存在于其间,即道无所不在。

我们认为,《老子》、《庄子》等关于“ 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视 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是渭无状之状,无物之 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 可得而不可见”;“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 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 等,完全是相对可见、可搏、可闻的物质世界(有形世界)而言的。也就是说,相对可见、可搏、可闻的物质世界,“道”是无形、无状、无象、绝对的。但“道”又确确实实存在于天地之中的。如王英杰所言 [47]

“老子论道,是关联着物的。”“道是形而上的存在,相对于万物来说,它是无形无象的。然而在老子看来,正是这无形无象的‘道’产生了有形有象的天地万物,道是万物的本原。”“相对于万物来说,道是最初先在的。”“相对于万物来说,道具有无限的生成性”。

笔者认为,宇宙万物的产生、存在、运动变化,有其自身的总规律(或称普遍规律、绝对规律,下同)。这个总规律就存在于宇宙万物之中,与宇宙万物同在。这个总规律,不是可感觉的具体事物,而它又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具体事物是有名的,而对这个既存在又无形无象且具有绝对支配功能的总规律,怎么称乎呢?所以,《老子》曰: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 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老子认为这个“总规律”的存在是确定的、绝对的,但它又是无形、无象、无声的冥冥之中的存在,“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它恍恍惚惚,若有若无,是我们的感观所不能够直接知觉的东西,因此无法用语言对它进行准确的描述,也没有办法给它一个确定的名称,但为了使用的方便,只得勉强给它一个名字叫“道”。现象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名称的,但也唯其有名称,这些事物都是有限的存在,都是有生有灭,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而“道”没有生灭、没有增减,虽有运动,但是永恒不变的,所以不可描绘、不可命名,这就是《老子》开篇所阐述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含义。

“道”即宇宙万物的产生、存在、运动变化的总规律,是与宇宙万物同在的。如《淮南子》所言: “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 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天地之袭精为阴阳, 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 《淮南子·天文训》 )。宇宙万物是由最初的混沌、虚廓状态产生的,而“道”是伴随着这一混沌、虚廓状态开始的。而且,阴阳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心术》篇说: “虚而无形谓之道”,“道在 天地之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内业》篇亦说: “谋乎莫闻其音,……冥 冥乎不见其形,……不见其形,不闻其声,而序其成,谓之道。” 这些都说明道普遍存在于天地万物之间。所以,不能把“先天地生”理解为“道”是超越时空的存在。

《老子》、《庄子》等对“道”的描述,可以说都是相对“物”而言的,如 “道无终始,物有死生”。 道运行不息,而事物有生有灭。道,作为总规律,肯定不会像事物那样有生有灭。然而,道无死生,也并不是说道是超越时空的存在。以“ 道无终始,物有死生” 而得出 “‘物’是时间和空间内的存在,而‘道’则 处于时间和空间之外”的结论 [48] ,则是完全错误的。

另外,也不能把“道”的“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它恍恍惚惚,若有若无,理解为是超越我们经验世界的东西。“道”虽然是无形、无象、无声的冥冥之中的存在,“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它恍恍惚惚,若有若无,是我们的感观所不能够直接知觉的东西,但我们还是能够通过万物的产生、存在、运动变化而体验到它的存在的。南宋初胡宏(五峰)说: “道不能无物而自道,物不能无道而自物” 《知言》 )。朱熹弟子陈北溪(淳)也说: “道非是对事物有个空虚底,其实道不离乎物,若离物则无所谓道” 《北 溪字义》 )。张岱年先生概括说 [49] “中国哲学家都承认本根不离事物。西洋哲 学家常认为本体在现象背后,现象现而不实,本体实而不现,现象与本体是对立 的两个世界。这种‘本体是虚幻现象之背后实在’之观念,多数中国哲人,实不 主持之。中国哲人决不认为本根实而不现,事物现而不实,而以为事物亦实,本 根亦现;于现象即见本根,于本根即含现象。所以,怀海特所反对的,西洋哲学 中很普遍的‘自然之两分’,在中国哲学中是没有的。”“在中国哲学,本根与 事物的关系,不是背后的实在与表面的假象之关系,而是源流根枝之关系。…… 如周子说:‘二气五行,化生万物,五殊二实,二本则一,是万为一,一实万分。 万一各正,小大有定。’本根是一,分为万有。一即含万,万总为一。一本而万 殊,万殊而一本。一所以贯乎万,万无不本于一。万乃由一化生,统会之仍只是 一。”“要之,中国哲学最注重本根与事物之统一不离的关系。事物由本根生出, 而本根即在事物中”。杨成寅总结说 [50] :“一”= “本根”=太极。太极中包含 阴阳二气和水、火、木、金、土五行,是表示实际存在物的性质和实际存在物的 关系以及运动规律的概念,其内涵首先为“实有”。太极存在于万物中,是万物 统一性的概括。 张岱年研究本根与事物的关系后总结说 [51] “中国本根论之最大 特点,可以说即在于:一、不以唯一实在言本根,不以实幻说本根与事物之区别。 二、认本根是超乎形的,必非有形之物,而寻求本根不可向形色中求。三、本根 与事物有别而不相离,本根与事物之关系非背后实在与表面假象之关系,而乃是 源流根枝之关系”。

对这个就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总规律”,老子名曰“道”。也就是说,“道”不是独立于宇宙万物之上、之外的什么。如果它是独立于宇宙万物之上、之外的什么,就与西方的“上帝”一样了。“道”也绝不是具体的物质、物体或其它什么。如果它是具体的物质、物体或其它什么,那它就与把“水”、“火”等具体事物作为万物的本原一样了。

“道”,首先是宇宙万物自身存在的、并支配其产生、存在、运动变化的总规律。因为宇宙万物的产生、存在、运动变化,再没有其它任何本原、根源、根据、原则了,所以,“道”即支配宇宙万物产生、存在、运动变化的总规律,也就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根源、根据、原则了。所以说,“道”的本原性含义和“道”的总规律性含义,其实完全是一回事,二者完全是统一的。《系辞传》说: “形 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既是抽象的规律,也是具体的规律;形而下只是具体的实物或事物。

综合以上所述,我们认为,“道”可以独立存在;“道”产生天地即万物后,就存在于宇宙万物之中、并成为了支配宇宙万物产生、存在、运动变化的总规律。以上所述“道”所具有的自在性、根本性、自力性、实存性、遍通性、有序性和循环性等特性或特征,也说明了“道”的存在,虽然有别于宇宙万物的存在,但是它与宇宙万物是相互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存在的。

道的存在,绝不是超越时空的一个什么神秘的东西;也不是有人所言的“道是隐身于事物背后的最终原因”或“根本原因”。如王夫之所言 [52] “自然者本 无故而然”,也就是说,自然万物的背后并没有“一物司其主宰”。

万物的存在是有形有象、有生有灭的;正是万物存在的有形有象、有生有灭,体现着道的存在;因为万物是依道而存在的。如:

《老子》曰: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二章)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位。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十六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二十二 章)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四十二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五十八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六十四章)

《庄子》曰:

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 (《知 北游》)

以上所述的事物的对立转化、循环往复等现象(或规律),不就体现着道的存在吗!如沈顺福先生所言 [53] 万物的本体与现象是统一的。我们不能说有一个 独立的本体存在,也不能说有一个真实的现象存在。万事万物、世界、存在即体 即用。存在是本体与现象的统一。这样的本体与现象的统一才是存在的真谛。这 个真谛,我们把它叫做事实本体。现象是伴随着本体而产生的一种必然产物。只 要有本体,就必然有现象,……。本体必然通过现象,或者是真相,或者是假相, 来呈现自己。

朱晓鹏先生认为 [54]

老子对道本体的存在形式的描述,实际上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展开的:一是道本体自身的存在状态,二是通过道与万物(本体与非本体)的关系及其相互对照而显现出的道的存在形态。相应地,道、无、有的相互关系在老子那里也就可以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作为道本体自身存在状态的有无及其相互关系、相互运动,二是作为道与万物(本体与非本体)的关系的有无及其相互关系、相互运动。

就道本体自身的存在状态来说:在老子那里,道作为一切存在的本体,并不是一种具有具体的、确定的形态和性质的实体。相反,对于我们的感观和认识来说,它是超验性的;就它自身来说,是无限性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老子认为“道”即是“无”。然而,道作为最高本体毕竟不是绝对的虚空或空无,相反,就它作为本体自身来说,是确实存在的;而且惟其有虚无的属性和品格,才能永恒而常在,即所谓“常道”。所以所谓道是“虚无”,不仅不是说它是不存在的,反而恰恰是最真实的存在,而且它还含蕴万物、万象皆具,是一切存在者之所以存在的终极基础或说最后根源,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又是一种“有”,而且是最大的、最真实的“有”。因此,“道”本体就是最大的“无”,也是最大的“有”,是“无”和“有”的统一。老子认为,本体之道同时兼有“无”与“有”这两种基本属性,“无”是指道作为本体的无限性、超越的形上性、“有”是指道不离实有的实存性,道就是“无”与“有”这两种基本属性的统一体。陈鼓应说:“老子以‘无’、‘有’来指称道,用以描绘道由无形质落向有形质的活动过程。就道的无形质、无限性而言,是‘无’;就道的实存性、含蕴万物而言,是‘有’;‘无’为究极之意,‘有’为统摄万有之意。”总之,在老子看来,说道本体是“无”,是因为道作为本体不能是某种具体实在的“有”,但它又不能是绝对的“虚无”,不是nothing,因为本体又是确实存在的。所以老子一方面说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另一方面又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老子这些似乎矛盾的说法正是为了说明道既是无形的、超感觉、超具象的,又是客观存在的,是包含了“有”的“无”,是“有”、“无”的统一体。总而言之,在老子看来,本体之道的存在形式就表现为“有”、“无”的相互生成、相互转化的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

就通过道与万物(本体与非本体)的关系及其相互对照而显现出的道的存在形态来说:老子首先承认道与万物这两者是有区别的。在老子看来,道与万物的区别,概略地说,有以下一些要点:一、道是无限的、普遍的,万物都是有限的、具体的;道可以超越一切而无所滞碍,万物却是相对的,偏滞于一端的。二、如果把具有有限特性的具体事物称作“有”,那么道就是“有”的反面,老子把它叫做“无”。道之为“无”标示的是其超越有形实体的形上性,万物之为“有”标示的是其作为有形实体的形下性,因而,这种分别代表道和万物的“无”、“有”关系,就是一种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关系。三、道是自本自根,独立无待的,万物皆是被生的,各有所待的,因而道是万物之存在的内在本质和根本原因,是一切存在的终极基础。四、万物是繁杂的、多样的,道是统一万有、含蕴万物,而为一切之宗主。等等。总之,道与万物的这些区别,其实只是道之能作为本体所应有的内涵。然而,在老子关于道与万物的关系思想中,最值得重视的还是老子关于道与万物相统一的观点。老子形上学虽然认为道与万物有精粗本末之别,却并没有像西方传统形上学那样否定万物(现象)的实在性,从而把道与万物、本体与现象完全对立起来,反而认为它们在本论层次上就包含着内在统一性。也就是说,虽然道是本根,天地万物是枝末,但作为枝末的天地万物与作为本根的道毕竟是一体的。可见,道虽是天地万物存在的基础,却并不在天地万物之外独立存在,而是就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而天地万物皆以道为其本体,由天地万物的生长、变化显示道的本体存在。这样,本体之“无”并不是脱离万物之“有”的纯粹的“无”,而是包含着“有”的“无”。本体之道的存在形式就表现为这种“有”、“无”的统一体。

笔者赞同以上朱晓鹏先生对老子道的存在及道与物的关系的分析和认识。

老子论道,完全是相对万物而言的。也就是说,道的绝对性,完全是相对万物的绝对。道是相对中的绝对。

可见、可搏、可闻的万物(现象,或有形的存在),是真实的存在;不可见、不可搏、不可闻的道(本体),也是真实的存在。它们二者的关系是:可见、可搏、可闻的万物(现象,或有形的存在)的存在,是依不可见、不可搏、不可闻的道(本体)的存在而存在的。道的存在支配和决定着万物的存在;反过来,万物的存在体现着道的存在。说万物为“有”,是说万物是可见、可搏、可闻的存在。说道为“无”,是说道是不可见、不可搏、不可闻的存在。就道确确实实存在而又是万物之存在的内在本质和根本原因,是一切存在的终极基础来说,道就是绝对的存在;而依道而存在的万物(现象,或有形的存在)就是相对的存在。

道就存在于万物之中,而且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存在。请看张松辉先生总结古人关于万物产生的理论 [55]

古人认为,在宇宙的最初阶段,天地万物并不存在,宇宙间是一片混混沌沌的元气,这种元气,《庄子·大宗师》把它叫做“气母”,《释文》注释说:“气母,元气之母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元气中又轻又清的部分向上漂移,最终形成了天;元气中又重又浊的部分向下沉淀,最终形成了地,这就是《列子·天瑞》中说的“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对于这一万物生成的过程,《文子》有一个简单的总结:

天地未形,窈窈冥冥,浑而为一,寂然清澄。重浊为地,精微为天,力而为四时,分而为阴阳,精气为人,粗气为虫,刚柔相成,万物乃生。精神本乎天,骨骸根于地,精神入其门,骨骸反其根,……夫精神者所受于天也,骨骸者所禀于地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天地形成之后,部分天气(又叫阳气)下降,部分地气(又叫阴气)上升,天地二气就在空间中相互激荡,相互融合,于是就形成了包括人在内的万物。

《礼记》说:

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

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动,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耳月,而百化兴焉。

这种万物生成的过程,也就是《老子》四十二章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古人解释说,一为元气,二为阴阳二气,三为天地人,由天地人相互配合,又生出万物,万物都是由阴阳二气相互冲荡、相互融合而成的。

道是宇宙的本体,又是宇宙的规律。作为本体的道,如金岳霖教授所指出的, “最崇高概念的道,最基本的原动力的道,决不是空的,道一定是实的……道可 以合起来说,也可以分开来说” [56]

再如康中乾先生所言 [57] “何为‘道’?人们往往说它是个概念,其性质是 客观唯心主义的。此乃大谬!‘道’根本就不是个简单的概念,它是天地本身的 存在消息或气息,也可以说就是天地之存在的‘存在’本身,也是人之存在的‘存 在’本身,还是人与天地双宿双栖、生息与共的那种一体同在的‘存在’本身。”

总之, “物物者与物无际” 《庄子•知北游》 ),道不离物,道就存在于万物之中。那么,“道”,即“总规律”的内涵是什么呢?就是以上所述的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

三、道、气、阴阳、五行理论是无形世界的科学理论

从以上所论可知:

道是无形的存在: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是谓 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即“道”与可见、可搏、可闻的万物不一样。

气是无形的存在: “是故此气也,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声, 而可迎以意” 《管子·内业》 )。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气之为物,散 入无形,适得吾体,聚为有象” 《正蒙·太和篇》 )。

阴阳是无形的存在: “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 《灵枢·阴阳系日月》 )。

五行也是无形的存在。

气的自身变化,分为阴阳二气和五行之气,而阴阳二气的氤氲交感,五行之气的搀杂和合,推动和调控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与变化。这就是“道生万物”、“道控万物”。

由于道、气、阴阳和五行是一体的,同时也是无形的,所以我们把道、气、阴阳和五行称为“道、气、阴阳、五行无形系统”,可简称“无形世界”。而把可见、可搏、可闻的天地万物系统,称为“有形世界”。

也就是说,早在二千多年前,《老子》就把宇宙万物世界分为“无形世界”和“有形世界”。而“道”哲学理论,即“道、气、阴阳、五行”理论,就是无形世界的科学哲学理论。对中国易、道哲学研究颇有建树的哲学家刘长林先生 [58] ,在 2007 年就发现了这个“无形世界”,他说: “道体是人之超理性可以进入的 无形世界,充满了丰富无比的内容。其中之‘象’、‘物’、‘精’、‘信’, 其与有形世界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尤其是与生命和心灵的关系,亟待人类去 深入探究。这个无比巨大的领域,至今还不被实证科学承认,却实实在在地摆在 人类面前。” 刘长林先生还深刻地认识到: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一般直观可察 者指有形有象的事物,直观不可察者指无形无象的事物。由于以自然整体的视角 观察世界,先贤在有形有象的事物及其相互联系之外,还发现了大量无形迹可察 的联系和存在,如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感应关系以及“气”,等等。这些东西 虽然不能被一般人直接观察到,但是从有形可见事物的一些奇妙变化可以得到推 证,也可以被某些因主客相容而有特殊能力的人感受到。因此古人认为,在有形 事物存在的复杂环境中,还存在着某些隐蔽的东西与它们发生着联系,影响着它 们,支持或消解着它们,甚至决定着它们。否则,单靠显现出来的事物与关系, 不能对现有的现象作出完整的解释。” 无形的存在就是无形世界。无形的存在对有形世界,就是 “与它们发生着联系,影响着它们,支持或消解着它们,甚至决 定着它们。” 说的极是!

有学者所言:天地万物是具形存在,而道是形而上的存在。

形而上的存在,是超乎具体形象的。如果我们把有形有象的具体事物叫作“存在”的话,那道就是“不存在”,因为它是无形无象的;如果我们把有形有象的具体事物叫作“实际”的话,那道就是“恍惚”,因为它无方无所的;如果我们把有形有象的具体事物叫作“有”的话,那道就是“无”,因为它是无有无名的。总之,如果我们把有形有象的天地万物叫作“物”的话,那道就只能称作“无物”了。道之无物,是相对于天地万物来说的,它是本质上不同于天地万物的无物之物。无物之物,是形而上的存在;天地万物,是有形具象的存在。道与天地万物的本质不同,就在于它的形上性,道是形而上的存在。

海德格尔区分了“在”和“在者”。在海德格尔看来,形而上的存在是“在”,有形具象的存在是“在者”。他举例说:“ 在大街的那一边,矗立着理 工中学的教学楼,这就是一种在者。从外表上我们能够观察到这座大楼的所有方 面,在里面从地下室直至顶楼,角落还可以看清那里面所有的一切:走廊、楼梯、 教室及其设备,我们到处都会发现在者。它确实在,这座大楼在。如果有点什么 属于这一在者的话,那么这点什么就是这一在者的在。不过,我们依然不会在这 个在者中发现这一在。”

有处所、有外表、可观察的教学大楼是“在者”,使大楼这个“在者”在的、“在者”本质上属于的那点什么是“在”;而且我们在“在者”中不会发现这一“在”,“我们不可能直接地真正把捉在者的在,既不可能在在者身上,也不可能在在者之中,还根本不可能在其他什么地方。一旦想要在在者身上把捉这个在时,我们却又总是扑空。我们在此所询问的在,几乎就是无” [59] 。在是本质上不同在者的在。在使在者在,而在在者之中却不会发现在。

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我们可以说,天地万物是“在者”,道是“在”。道使得万物存在而成为在者,而道本身却不是在者。道是不同于在者的在,它不肖似于任何在者,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 其细也夫” 六十七章 )。天地万物作为在者,有形有象;道作为在,无形无名。道与万物的形上本质的不同,就在于:它不是在者而是在 [60]

关于《老子》的两个世界的思想,苟小泉先生提出了“可道”世界与“常道”世界之分。 所谓“可道”世界是现实的经验世界。所谓“常道”世界指的是经验 世界所不能企及、达到的世界,其基本上呈现为未分化、超时间、超认知的绝对 独立的特征。苟小泉先生进一步认为,由于“常道”世界的无限性、恒常性的存 在明显与“可道”世界的现象性、经验性有异,所以从本质上看,“常道”世界 与“可道”世界形成了“两个世界”。对于这两个世界的命名,源于老子的看法, 即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存在着一个经验(具有对象、现象和规律)的“可道”世 界,在此“可道”世界之外还存在着另一个恒常不变的“常道”世界。在中国传 统哲学中,“常道”也可称之为“恒道”或“天道”等,其内涵是一致的。“常 道”主要是对最终超越经验、现象的有限性本体世界的一种规定。由此可见,中 国传统哲学本体论中,事实上存在着“道”的两个世界,即本体论中的两个世界, 其凸显的是一个具有未分化、超时间、超认知的绝对同一性规定的“常道”世界 与表示特定存在的现实经验的“可道”世界之间的根本差别 [61]

无疑,这里的“可道”世界,就是有形世界,“常道”世界就是无形世界。但是,用“可道”、“常道”来命名和说明两个世界,似有不妥。“道”的世界只有一个,那就是“无形世界”。“有形世界”是“道”即“无形世界”派生的,它只能依附“道”即“无形世界”的存在而存在。

无形世界,属于形而上者;有形世界,属于形而下者。虽然用形而上下来分称无形世界和有形世界,但它们是一体的,共同构成了我们这个宇宙万物信息世界(系统)。也就是说,无形世界绝对不是超越有形世界的存在。

《易经·系辞》曰: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朱熹说: “形 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 无形世界是本根存在,是不生不灭的存在。它生成并调控着有形世界。有形世界是现象存在,是有生有灭的存在。它受制于无形世界。这就是 “本体是存在者存在的绝对保证。从存在 者的角度来说,它是绝对的、确定的。道首先是这样的东西:存在者的绝对的、 确定的、必不可少的东西” [62]

特别说明: 有形世界也具有层次性,也有自身的现象与本质之区分。但本书基于有形世界相对无形世界而言就是现象的存在,所以本书所言的“现象”,是特指有形世界的存在的。

无形世界与有形世界是统一的。无形世界是本体世界。有形世界是现象世界。有形世界只是本体世界的有形存在。

有形世界的存在与变化发展,完全是在无形世界的推动和调控下进行的。无形世界是有形世界存在和发展演变的总规律。

无形世界是有形世界存在的根据;有形世界之所以存在,完全是根据无形世界的存在而存在。

对“无”即无形世界与“有”即有形世界的关系,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王博讲的很清楚,他认为 [63]

“无”的发现是老子对中国哲学思想的一大贡献。因为,老子指出了任何一个“物”都是“有”和“无”的共同体,缺一不可。从这个意义上讲,“无”首先是老子在“物”中发现的;不仅如此,“无”是比“有”更根本的存在。不过,从老子对“有”“无”的论述来看,“无”显然不是“不存在”或者纯粹的“虚无”,它仍然是“存在”的一部分,不过是不可见的那部分。“无”乃是无形的或隐藏在“存在”之中,“有”不过是有形的或可见的“存在”。“无”和“有”的区分是“存在”内部区分,不是“存在”和“非存在”的区分。老子第一次突出了“无”的意义,因“无”而“有”,则“有”的世界完全建立在“无”的基础之上。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王博教授对“无”与“有”的解读,是站在有形世界层面上,对“事物”的分析认识而言的。因为《老子》在这方面就有精彩的论述。《老子》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对此,王博教授认为 [63]

很显然,这里的无和有,都是就具体的事物而言。对于车来说,三十辐共一毂是有,其中空处是无;对于器来说,埴是有,其中空处是无;对于室来说,各种材料所构成的墙壁户牖等是有,其中空处是无。一般人往往只从有形的方面来理解物,忽略了物的中空处也是其一部分。老子特别指出物并不仅仅是属于“有”(有形)的,它也同时包含着“无”(中空)的一面。因此,任何一个物都是有和无的共同体,缺一不可。从这个意义上讲,“无”首先是老子在“物”中发现的。不仅如此,老子还认为在这个共同体中,“无”是比“有”更根本的存在,正是因为“无”的存在,“有”之利才可以发挥容人容物的作用。譬如,室由于有其中空处,才可以发挥容人容物的作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意义就在于此。

韩国首尔大学荣誉教授宋荣培也认为 [64]

只有当车轮具备能够装进车轴的空洞即“无”的时候,拥有三十根辐条的车轮即用肉眼能看得见的“有”才能转动。只有当器皿的中间留有空间即“无”的时候,它才能“有”用处。只有在房屋里留有空间即“无”,它之“有”才有房子的用处。也就是说,“有”的作用和功能是以“无”为前提。因为如果没有“无”的用处和作用,就不会有“有”的存在价值或存在根据。如此说来,“无”是“有”的存在根据,因而“无”在存在论意义上先于“有”。

万物即“有”(有形世界),是由道即“无”(无形世界)创生、构成的。这就决定了:“有”即有形世界存在于“无”即无形世界基础之上,或者说,“有”即有形世界与“无”即无形世界共为一体而存在。这是大前提。人类自为的或看到的“事物”,也肯定是“无”与“有”的统一体。不仅仅“事物”,就是一个最基本的有形物体或粒子,如一个原子(其中空占到99.99%,而具有99%的原子质量的原子核,仅占到 1%),也是“无”与“有”的统一体。某“事物”的“无”,即空间,如房屋里留有的空间,不管它容人容物或不容人不容物,它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是有形物存在的基础。人类恰恰就是依靠这个基础,而充分利用了“事物”对人类的使用价值。也就是说,“中空”或“空间”,即“无”,并不是因为它对人类有用或有使用价值,而存在,而 “比‘有’更根本的存在”, 而在先!恰恰相反,是因为“无”即无形世界的先天性存在,创生了“有”即有形世界,也决定了人类的诞生和存在,并为人类生存创造和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空间。当然,也决定了人类乃至万物,总要走向灭亡而回归无形世界。

《老子》首先宣称,道无形,道就是无形世界,它永恒、独立存在。至于《老子》就具体的事物而言的“有”“无”,笔者认为,那是《老子》对道无形、道生万物、道控万物存在和运动变化的进一步阐释。结合《老子》的道论思想,在这个进一步的阐释中,至少说明并强调了以下三点:1、永恒而独立存在的道,创生了万物后就与万物共为一体。正是道即“无”与“有”即万物共为一体而调控着万物即有形世界的存在与运动变化。2、道,即“无”(无形世界)是“有”即万物(有形世界)的基础。那种至今仍然流行的,认为物质即有形物质(有形世界)是宇宙万物世界的基础的唯物论思想,就是没有认识到真实、客观存在的、具有本体功能与作用的“无”即无形世界而产生的狭隘思想。此思想如同三百多年前存在过的“地心说”一样狭隘错误。3、道,即“无”,是“有”即万物存在和动变的、特别是人类生存价值的基础和决定者。

总之,对《老子》“无”与“有”的认识,不能仅仅局限在具体“事物”上去认识或解读。如果就“事物”认识“无”与“有”,不仅认识不到《老子》“无”与“有”的真谛,而且很可能认识偏颇。如北宋的王安石就认为 [65] 《老子》讲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只突出无的作用,而忽视有的重要性,是非常偏 颇的。他对老子的观点进行了批驳。认为老子的说法是片面的:毂辐虽然以其“无” 而为车之用,但是毂辐本身则是“有”,只要工匠把毂辐造出来,自然就形成了 中间的空洞,也就有了“无”的作用。因此,“无”之用是不能脱离“有”而单 独存在的。如果只看到了“无”的作用,而不造毂辐,那么哪来车之用呢?

对《老子》“无”与“有”的认识,必须站在“道无形”的高度去理解和认识。北宋的陈景元和宋徽宗就有如此的认识。他俩认为 [65] “道是无形的,它的 作用必须通过有形的事物才能表现出来。而有形的事物,其存在和变化又是由道 决定的。可见,任何具体事物,都体现了道与器的结合。” 此认识符合笔者揭示的道气无形世界理论。

到现在我们方可明白,中国古代的道-气-阴阳-五行哲学,是真正的形而上学,即哲学。也就是真正的科学哲学。按照西方的本体论,中国古代的道-气-阴阳-五行哲学,是真正的本体论,可称“唯道本体论”。也就是说,道-气-阴阳-五行哲学理论,即“唯道本体论”是反应或描述无形世界的绝对知识体系。

实际上西方形而上学理论早就指出:形而上学所研究的本体是超越感性经验的对象。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把世界二重化,认为世界由现象领域和本体领域两个部分构成,现象是本体的结果或表现,本体是现象的原因、根源和基础;现象是可以经验到的领域,本体是超越经验的领域。

形而上学的核心任务是认识本体,建立关于世界本质的绝对知识体系。

认识本体(它的本性、原则等等)问题是形而上学的核心任务,完成这个任务是完成形而上学其它任务的前提,更重要的是,这个任务的完成与否还关涉到形而上学本身的可能性问题。

形而上学既然以超验的本体为认识对象,那就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本体是超验的,我们可否认识它?如果我们不能认识它,我们就不可能有关于它的任何确定命题,也缺乏研究本体与现象统一的基础,因而我们关于形而上学的论断就不可能有任何确定性,形而上学也就不可能是类似于自然科学的那种“科学”,更不用说是“科学之科学”了。所以形而上学本身的存在从一开始就包含了两个预设,即:

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B、我们关于世界的知识是绝对的。

这就是说,形而上学的可能性完全建立在这两个预设上面。这两个预设只能是现实的,否则,形而上学作为“科学”只是可能的科学,形而上学就失去了“科学之科学”的尊贵性了。这是形而上学家所不能答应的。

然而形而上学两个预设的现实性必须由形而上学的核心任务的完成来保证。

李震说: “如果拿古代与现代做比较,中世纪以前可以说是形而上学创立和 发展的时期,中世纪以后是没落和遭遇种种反抗的时期。”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就是形而上学在完成它的核心任务时所陷入的困境,即形而上学没能提供关于世界本质的绝对知识体系 [66]

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国的道哲学就已经明白无误地确定出:人类面对的这个宇宙万物世界,由无形世界与有形世界构成;而“道”即“道-气-阴阳-五行”理论就是反应和描述无形世界的。因为无形世界是本体世界,所以,宇宙万物的本体就是“道”;所以,“道”,即“道-气-阴阳-五行”理论,就是绝对知识体系。如有所言: “从本体论的维度看,经验世界固然具有存在的重要价值和意 义,但从最终的根源性、整体性、完善性上看,经验领域并非是唯一的研究对象; 相反,最终超越经验世界的存在才具有终极的价值和意义。在本体论形态上,道 家正是由于着力于对现实或现象之上的最终超越性存在形态的关注和研究,才形 成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更加成熟的系统” [67] 。这里的:“经验世界”就是有形世界;“最终超越经验世界的存在”就是无形世界。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从“经验世界”角度讲,可以认为无形世界是超验的存在;但从“存在”角度讲,无形世界绝对不是超越有形世界的存在,即无形世界绝对不是“现实或现象之上的最终超越性存在形态”;从形式上看,无形世界与有形世界是一体的,区别只是“有形”与“无形”而已。

有报道 [68] ,在西方传统哲学中确实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我们可感的、经验的、现象的世界,另一个是不可感的、理性的、本质的世界。与西方传统哲学形态的两离性特点对照,中国传统哲学的形态明显地是一体性的。中国哲学中没有在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之外再分离出另一个世界的观点,也没有一种存在于经验之外的独立的理论领域。中国哲学中倒是有一种普遍流行的观点,叫做“道不离器”,或曰“理在气中”,它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哲学一体性的形态特征。

西方传统哲学中的可感的、经验的、现象的世界,肯定就是有形世界。因为西方哲学至今也没有认识到真实的、本体的无形世界的存在,所以他们所谓另一个是不可感的、理性的、本质的世界,只是一种智慧的想象、猜测的世界。我们权当他就是无形世界了。而中国传统哲学,从一开始就宣称无形的气与有形的器之两个世界的存在,只不过这两个世界是一体的,即“道不离器”,或曰“理在气中”。只是后来人一直没有明确认定或认识到中国传统哲学关于两个世界的划分的事实和规定,所以才产生了“中国哲学中没有在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之外再分离出另一个世界的观点,也没有一种存在于经验之外的独立的理论领域。”的认识!道哲学理论,就是“一种存在于经验之外的独立的理论领域”——无形世界理论。当然,道哲学无形世界理论,也是中国先哲们通过对经验世界即有形世界的存在、动变的分析认识而提炼出来的。

有形世界不仅是无形世界创生的,而且其存在、动变完全是在无形世界的调控下进行的,所以有形世界不能独立存在,且存在是有生有灭的,因此其存在、动变的科学知识是相对的;而无形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反映其存在的“道-气-阴阳-五行”理论也是绝对的,即“道-气-阴阳-五行”理论就是绝对知识体系。

总之,《易经·系辞传》早就定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即:形而上就是“无形”,形而下就是“有形”。无形是道(阴气阳气五行相互作用)的世界,有形是万物的世界。如有所言: “其实,‘形’若已成形,就已 是‘形而下’之事物,是我们感官可以接触、可以把握的对象;‘形’若未‘成 形’,则仍是‘质料’(暂借亚里士多德的“形质说”,Hy lo-morphism),尚 未有‘形式’界定它。但是,尚未‘成形’,并非不存在,而是‘存在’的‘潜 能’,有‘存在’的可能性,有‘成形’的可能性。 [69] ”该言用语虽然不是太准确,但已经说明:1、有形就是 “我们感官可以接触、可以把握的对象”, 即事物;无形就是 “尚未‘成形’,并非不存在,而是‘存在’的‘潜能’”。 存在的潜能,就是无形世界。2、无形 “有‘存在’的可能性,有‘成形’的可能性”, 即是无形创生有形。

读者将会在下一篇看到这个绝对知识体系即无形世界的现代物理科学证明。 JY0LUcaGI8dhN7/0YlhTuND/eaxBkqHtW/9SbA2i/3TCb3t21SPO5QjG9D2COXt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