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黑格尔《逻辑学》是无形世界的科学理论

从以上关于道论、气论、阴阳说和五行说的介绍中,实际上已经说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了,现在简要描述如下。其中的精气与阴阳五行的关系,主要摘录孙广仁《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一书中所列 [23]

一、道与阴阳的关系

关于“道”与“阴阳”的关系,李顺连先生 [2] 等专家总结如下:

《系辞上传》说: “一阴一阳之谓道”。“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 柔曰刚,立人之道曰仁曰义” 《易传·说卦》 )。《黄帝内经》说: “一阴一 阳谓之道”。 管仲说: “万物宗一,阴阳同度为道” 《管子·正篇》 。伊川说: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非阴阳也,所以一阴一阳者道也” 《遗书》卷三 )。 “离 了阴阳便无道,所以阴阳者是道也” 《遗书》卷十五 )。这就是说,道,就是阴阳,就是阴阳的对立统一。

《易传》将“阴阳”上升为“范围天地”、“曲成万物”的最高范畴。甚至整部《易经》都被解读为“阴阳”二字;而且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一阴一阳之为道”的命题,把“阴阳”看成“易道”。《易传》认为天地万物存在着既吸引又排斥,既对立又统一,既矛盾又和谐的关系;事物的对立面可以相互转换,一切事物的复杂性和变动性都受到这种“阴阳”规律的制约。

那么,阴阳概念是怎样形成的呢?依据《系辞传》,阴阳概念来自对自然现象和对人自身的观察,然后将这两种观察综合到一起而形成,如《系辞下传》说: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 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在以阴阳概念来理解和解释天下万物时,强调了几个方面:

第一,宇宙本身以及宇宙万事万物都分为阴和阴两个对立面,或者说都是阴阳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体,即所谓 “一阴一阳之谓道”。

第二,宇宙万物处于不断生成和变化中。一切变化和运动,都来源于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其变化离不开乾坤阴阳的作用,如 “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 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天地氤氲,万物化醇, 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第三,宇宙万物的健康和状态,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阴阳渗透和平衡对峙状态,而它们的病态或非正常态来源于阴阳间的分离和失衡。那么,最理想的状态就是 “阴阳合德,刚柔有体”,“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保 合太和,乃利贞”。

在本质上,庄子对于《易经》的概括是 “《易》以道阴阳” 《庄子·天下》 )。《易传》中的阴阳体系,可以概括为 “一阴一阳之谓道”。 一阴一阳的道就是宇宙的总规律。例如,阴阳相抱,体现整体性的和谐。这意思是,一阴一阳相中,便能相和。相和是阴阳矛盾处于最佳状态,是事物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这就叫“保合太和”。“保合太和”,即让阴阳两种势力保持最佳和谐状态,强调阴阳相互吸引,相资相济,氤氲交合,协合为一。阴阳对峙,互争胜负,体现了阴阳更替的思想。这意思是,通过一阴一阳的交互变化,生生而不穷,显示了一个无穷发展的序列,并互相争胜。谁居正位就显现,居偏位就潜伏,这就叫阴阳争胜,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就是阴阳参化的思想,概括了宇宙万物演化途径与万物基本特征。

这样,《易传》最先把阴阳提到“道”的高度,提出 “一阴一阳之谓道”。

第一,阴阳是宇宙的根本法则。就是说,充分体现了整体思维方式。“一阴一阳”是贯穿一切事物包括卦爻变化的根本规律。以天地而论,天和地是人类生存的空间,也就是现实的宇宙。天和地的作用产生万物与人类,且决定着万物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命运。其中,天和地体现了阴和阳的关系,是宇宙中最大的阴阳关系。天为父,地为母,万物为天地所生,因而万物也都秉承了天地的阴阳属性,按照阴阳的法则运动变化。

第二,阴阳是生化的根源,有阴即有与之相对的阳,有阳即有与之相对的阴,阴阳相互依存,互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条件。因此,阴阳是相对性概念,所以阴与阳都是相比较而存在,如热(阳)相对于寒(阴)而言,表(阳)相对于里(阴)而言,反之亦然。这种相对性就决定了阴阳共存。所拟阴阳具有两面性:一面是,相互促成、互根互用,如 “孤阳不生,独阴不长”。 只有阴阳双备,才能成事物,才能有生化。另一面是,相互推荡、相互排斥,如 “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 言阴阳相薄也” 《说卦传》 )。“相薄”,即排斥、压迫, “天地睽而其事同 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 《睽卦·彖 传》 )。“睽”,乖异、分离,引申为对立。《睽卦·彖传》认为,天地、男女以及一切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都存在差异,因而发生着对立关系。北宋张载说: “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正蒙·太和》 )。这就说明了阴阳的对立关系。但是,正是由于有对立,有矛盾,二者方能有统一,有和合。没有差异和对立,也就没有和合,而只能有简单的同一。简单的相同是没有前途的。阴阳在对立统一中相互作用,使阴阳双方的力量对比不断发生变化,出现此长彼消、此消彼长的情形。而且,消长到一定程度,即达到了某一关节点的时候,阴即转化为阳,阳即转化为阴。所以,四时节气的变化,只是阴阳消长转化的一个例子。原则上,阴阳消长转化的关系存在于一切阴阳矛盾之中,如昼夜的更替、人体内气血循环、形神相成等等。易学认为,阴阳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因而有消长转化。阴阳的这种关系是天地万物运变生化的动力和根据。《系辞上传》中说: “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刚柔相摹,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 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相推”、“相摹”、“相荡”,都是指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阴阳之间特有的相互作用推动事物的发展,同时也决定了事物运变的形式。故所谓“一阴一阳”,正是表示事物的变化总是阴转化为阳,阳转化为阴,循环不已。

第三,阴阳相交兴万物。在阴阳法则中,阴阳相交对于阴阳双方是带有全局性的关系,是不仅最终必然要发生,而且是生化能否正常进行的关键,如 “天地 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天地交,泰。”“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 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 天地是宇宙中阴阳的总汇。所渭“感”,与“交”同义。交,即沟通、融合、结配,指阴阳双方在物质、能量、信息诸方面相互交流、通融、影响,以至事务发生相应的变化并产生顺性而通和物物相通的效果。阴阳交感是天地正常化生、万物嘉盛繁祉的必备条件。可见,阴阳相交只在阴阳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发生,是阴阳协调至极的表现。这就是说,阴阳相交并不贯彻阴阳矛盾的始终,但是,没有阴阳相交就不会有阴阳消长,更不会有阴阳的和合与转化。而且,唯有阴阳相交,万物方能通达兴盛,故阴阳相交是全部阴阳关系的核心。总之,事物在永恒的循环运动中不断生化,阴阳相交意味着一轮循环即将结束,新一轮循环将要开始。而在新一轮的循环中,可能有新的要素或全新的事物产生,这是阴阳相交的结果。

刘刚所言极是。他认为: 世上的“万物”都在这一阴一阳的“内禀力”的作 用之下生生灭灭,这就是所谓的“天道”即长久之道。表面上是纷乱繁杂,但却 有内在的“法”在“轨持”着。就是这种内在的规律主导着自然界甚至宇宙的运 行。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面,而另一面,则是事物的显明,“万物当其时,得 其用”则为“贵”为“显”。这是阴阳作用的内禀力的必然结果,也就是“法自 然”的结果。由这种内禀力导致的结果不正是 in-FORM-ation 吗?阴和阳的相互 作用就是“道”的本质特征,因而,也就是最基本的 FORM ,没有这种最基本的 FORM 也就没有“万物”的生成与显现。而在这个 FORM 的“之中”(in-)的“过 程”(-ation),就是“万物”就“生成”的过程 [24]

在《彖传》中,对万物的产生是这样描述的: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就是说,万物是由乾坤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独天不生,独地不成,万物必待天地合而才能生成。所以《彖传》说: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 咸卦

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 姤卦

天地交而万物通也。( 泰卦

天地不变则万物不通也。( 否卦

坤、地为阴,乾、天为阳。《彖传》作者以阴阳解《易》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认为阴阳二气交感是万物生成、变化、发展的原因。

《庄子·田子方》中引用孔子和老子的一段关于万物起源的对话,明确提出阴阳就是万物的起源: “……老聃曰:‘吾游?心於物之初。’孔子曰:‘何谓 邪?’曰:‘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 物生焉,或为之纪而莫见其形。消息满虚,一晦一明,日改月化,日有所为,而 莫见其功。生有所乎萌,死有所乎归,始终相反乎无端而莫知乎其所穷。非是也, 且孰为之宗!’”。 阴阳相交而万物生,这可是万物产生的规律,它是无形的。《庄子》又曰: “天下莫不沉浮,终身不故;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惛然若 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可以观於天矣” 《庄子 •知北游》 )。这里,《庄子》已经很明确地提出万物的本根就是阴阳的相互作用。

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更是很明确地把阴阳确定为“道”。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 之府也。”

所以说,道,生天生地,是万物的本原,而实际上是阴阳的相互作用产生万物、支配万物。

“一阴一阳之谓道”, 是《易传》总结出来的一个哲学命题,这个命题后来几乎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元命题。这一命题的提出,就把《周易》的基本原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一切事物的性质及其变化的法则都概括出来。它将西周末年以来的阴阳说从对具体事物的论述,抽象为表述事物的对立性范畴,并把对立面的依存和转化,概括为“一阴一阳”,把“一阴一阳”看成事物的本性及其变化规律。

西汉学者严平君在《老子指归》中继承了 “一阴一阳之谓道” 的学说。他说: “夫天地之道,一阴一阳,分为四时,离为五行,流为万物,精为三光;阳光主 德,阴气主刑,覆载群类,含吐无方” 《老子指归·勇敢篇》 )。又说: “天 地之道,一阴一阳……阳终反阴,阴终反阳,阴阳相反,以至无穷” 《老子指归·以 正治国篇》 )。还说: “夫阴而不阳,万物不生;阳而不阴,万物不成。由此观 之,有威无德,民不可治;有德无威,宗庙必倾;无德无威,谓之引殃。遭时之 变,身死国亡” 《老子指归·用兵篇》 )。

对于《周易》中的道和器以及道和阴阳的关系,王夫之讲得最清楚: “道者, 物所众著而共由者也;物之所著,惟其可见之实也。物之所由,惟其可循之恒也, 既盈两间而无不可见,盈两间而无不可循,故盈两间者皆道也。可见者其象也, 可循者其形也。出乎象,入乎形;出乎形,入乎象。两间皆形象,则两间皆阴阳 也。两间者阴阳,两间皆道” 《周易外传》卷五 )。王夫之此段话的大意是:道是万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东西。万物是实实在在可以看得到、听得到、摸得着的东西。换句话说,万物是实际存在的东西,王夫之称这种实实在在的存在叫“实有”。所以,万物是“实有”与“道”的统一。某种事物之所以能产生出来,就是因为它有规律可循,这可循的规律叫“道”,故可以说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有“道”的存在,都受“道”的支配。人们看到的万事万物,是有形象的,人们可以对万事万物进行认识就是因为它们有形可以观察。“道”到处通,进进出出,在万事万物中一直起作用。这一直起作用的是“道”,也就是阴阳。所以说天地之间皆阴阳,或者说皆道。阴阳的对立统一既是本体结构,也是普遍规律,即道。杨成寅亦认为,“道”作为普遍规律,毫无特例地体现于客观世界万物之中。“道”的具体内涵,按照《周易》的观念,就是阴阳的对立统一 [25]

杨成寅在其太极哲学理论中,提出以“太极”为万物的本体,太极就是“道”。而太极包含阴阳, “阴阳、五行关系是太极范畴的必有内涵”,“‘太 极’元范畴的中心内涵就是阴阳分与合的统一”。 杨又提出 “把太极阴阳的中节 律动(万物化生)的最一般规律称之为‘道’”;“太极哲学认为宇宙万物的运 动、生化、发展植根于阴阳的对立统一、相克相生的程序中。”“阴阳(以及五 行)是表示宇宙万物的关系、性质、结构、变化的根源和基本规律的概念。” 杨成寅再提出 “以气道的统一整体为本体” 。以“太极”、“道”为本体或者以气道的统一整体为本体,其实质均是以 “阴阳的对立统一” 为本体(见后祥述)。如杨成寅所言: “道是表示变化的规律、本源;气是表示天地万物本体客观存在 和能源的概念,阴阳是表示气的两种对立又统一的性质、以及万物两个对立面的 概念,阴阳同时又表示万物化生规律(阴阳辩证法)的概念;太极是表示宇宙万 物统一性的元范畴。气、道、阴阳的相分相合、五行的相生相克,有与无的相反 相成相生,皆属太极应有的内涵。宇宙万物既统一于气,又统一于气的阴阳辩证 法(即统一道),太极是气道统一体,因而宇宙万物统一于太极。阴阳既已表示 气的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因而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也就是太极。以阴阳二气 的对立统一看太极,道也就在太极之中了” [26]

1975 年,奥地利物理学家弗里乔夫·卡普拉,在德国卓越的理论物理学家海森堡(Werner Karl Heisenberg)的支持下,出版了论著《物理学之道》。在书中,卡普拉对“道”的理解与对“阴阳”的理解紧密结合起来。他认识到,道家看到自然界的万物都表现为阴阳两极之间的相互作用,任何一组对立面都是能动地相互联系在一起。阴阳相互依存、相互渗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道的运动表现为阴和阳相互的循环作用。他说: “中国人用阴阳两极对立,以明确的结构 来说明‘道’以循环的方式运动的概念。变化循环的极限是由这两极确定的:‘阳 极反阴,阴极反阳。’中国人认为,‘道’的一切表现形式都由这两极力量能动 的相互作用产生。”“因此,阴和阳这对基本的对立面的相互作用看来就是‘道’ 的一切运动的准则。”“道家把自然界一切变化都看成是引阴、阳两极之间能动 的相互作用的表现,因此他们相信,任何对立的双方都构成有两个极的关系,两 极中的每一极都与另一极能动地联系着。在西方思想家看来,这种关于一切对立 物都隐含着统一性的观念极难接受” [27]

对于“道”的根本特性——永恒的循环性,卡普拉的理解有他的独到之处。他说; “中国哲学家们把实在、终极元素称之为‘道’,看作一个连续的流动和 变化过程。按他们的看法,我们观察其一切现象并参与其中的这个宇宙过程,实 质上是动态的。‘道’的基本特征是永不止息的运动的循环性,自然界中一切演 化,包括物理世界以及心理的和社会领域的演化,都表现着循环的图像。中国人 引进极性相反的阴和阳,给这一循环思想一个明确的结构,用两级规定变化的循 环:阳极生阴,阴极生阳。在国人看来,‘道’的一切显示,一般都由这两个原 极的相互作用生成。许多自然的和生命的现象都具有相反的两极形相。它们不属 于不同的类,而是属于单一整体的极端。这对于西方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但是, 理解这点却是重要的。没有什么事物只是阴或只是阳。一切自然现象都是两极之 间的一个连续振荡的显示,一切转化都逐渐并且在一个完整的过程中发生。自然 秩序是阴和阳之间的动态平衡过程。” 在这里,卡普拉把“道”的循环运动与阴阳相互转化联系起来,认为一切自然现象都是阴阳两极之间的不断振荡,一切自然秩序都是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 [28]

卡普拉也认识到,道的循环运动就是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虽然他没有说道就是阴阳的对立统一,实际上是一回事。

至于阴阳的属性,可以概括为:阴阳是统一物中的两种相反的物质或势力;阴阳矛盾运动的消长、转化、感应以及和谐等等运动形态,完全是由于阴阳是两种性质完全相反的物质或势力即其之间相互斗争决定的;由于阴阳具有普遍性,即万事万物都是由阴阳构成的,因此,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的任何矛盾运动变化的两个方面的属性都是相反的,一方面是柔顺的、静止的、黑暗的、寒冷的、关闭的、下降的,这是阴的方面;一方面是刚健的、运动的、光明的、炎热的、开放的、上升的,这是阳的方面。

阴阳的相反属性,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客观世界的存在、变化、发展,就是具有相反属性的阴阳矛盾运动的相互统一、相互斗争,相互感应。如杨成寅所言, 任何实有之事物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必有相对待的阴阳两极 [29] 。一位藏族哲学家说: “一切事物都是由互相依存的两极的对立同一与两介的同一对立的有机联 系所构成,相互作用所推动” [30]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阴阳的对立统一,是道的具体内涵;也可以说,道就是阴阳,就是具有相反属性的阴阳的对立统一。

在上一节,我们厘清了“道”首先是宇宙万物自身存在的、并支配其产生、存在、运动变化的总规律。在本节,我们证明了,这个总规律,就是“阴阳对立统一”,或称“阴阳对立统一总规律”。只有阴阳对立统一总规律,才具备支配宇宙万物产生、存在、运动变化的功能和作用;只有确实存在、但又不同于万物存在形式的、且具备支配宇宙万物产生、存在、运动变化功能和作用的阴阳对立统一总规律,才具有自在性、根本性、自力性、实存性、遍通性、有序性和循环性等特性或特征。一句话,阴阳对立统一总规律,是“道”的核心内容,也就是“道”。

二、精气与阴阳五行的关系

精气与阴阳五行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古代哲学认为,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而精气自身的运动变化,化生阴阳、五行之气,阴阳二气的升降交感,五行之气的搀杂合和,生成了宇宙万物和人类。

(一)精气与阴阳的关系

精气分阴阳,以成天地。《淮南子·天文训》说: “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 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积阳为天,积阴为 地。” 即认为气自身的运动变化,分化为阴阳二气,其中清阳部分散布而为天,重浊部分凝滞而为地。阴阳之气既分,天地由之化生,故天地之气亦即阴阳之气。天地阴阳之气升降交感,即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之气氤氲合和,则化生宇宙间之万物。如《周易·咸彖》说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 《周易·系辞下》说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老子·四十二章》说 “道生 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庄子认为,“气”在具体事物中的表现形态虽然多种多样,但就其基本性质而言,却只有两种:阴与阳。如《庄子》写道: “阴阳者,气之大者也。” 《则阳》 “阴阳 之气有沴,其心闲而无事。” 《大宗师》 “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秋水》 );《荀子·礼论》说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素问·天元纪大论》说 “在天化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论衡·自然》说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 故此,朱子云 “天地 只是一气,便自分阴阳,缘有阴阳二气相感,化生万物,故事物未尝无对” 《朱 子语类·卷五十三》 ), “阴阳变化无穷,而万物得因之以生生”,“阴阳虽是 两个字,然却只是一气之消息。一进一退,一消一长。进处便是阳,退处便是阴; 长处便是阳,消处便是阴。只是这一气之消长,做出古今天地间无限事来” 《朱 子语类·卷七十四》 )。

古代哲学以天地阴阳二气的升降交感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 “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 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地气上为云,天气 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对天地阴阳二气交感合和而化生宇宙万物的内在机理,古代哲学家是从气含阴阳,阴阳互寓互化来认识的。天地阴阳二气本是一气之划分。一气之运动,分为阴阳二气,在阳气薄靡为天之时,阴气已涵其中;在阴气凝滞成地之时,阳气已寓其内。故《素问·天元纪大论》说 “天有阴阳, 地亦有阴阳……故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周易·系辞下》说 “阳卦多阴,阴 卦多阳”; 《淮南子·天文训》说 “天地以设,分而为阴阳。阳生于阴,阴生于 阳。阴阳相错,四维乃通,或生或死,万物乃成”。 是说天地之气各有阴阳,天气居上,但内含地之阴气,即阳中有阴,有“亲下”之势,故天气在其所含地之阴气的作用下下降于地;地气虽在下,但内含天之阳气,有“亲上”之势,故地气在其所含天之阳气的鼓动下上升于天。如此则 “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 错,而变由生也” 《素问·天元纪大论》 )。故《周易·乾传》说 “本乎天者 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由此可见,阴阳之气的互寓互化是天地阴阳二气交感合和的内在机制。

张松辉先生研究认为: 古人认为,在宇宙的最初阶段,天地万物并不存在, 宇宙间是一片混混沌沌的元气,这种元气,《庄子·大宗师》把它叫做“气母”, 《释文》注释说:“气母,元气之母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元气中又轻又清的 部分向上漂移,最终形成了天;元气中又重又浊的部分向下沉淀,最终形成了地, 这就是《列子·天瑞》中说的“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对于这一万物 生成的过程,《文子》有一个简单的总结:“天地未形,窈窈冥冥,浑而为一, 寂然清澄。重浊为地,精微为天,力而为四时,分而为阴阳,精气为人,粗气为 虫,刚柔相成,万物乃生。精神本乎天,骨骸根于地,精神入其门,骨骸反其根,…… 夫精神者所受于天也,骨骸者所禀于地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 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地形成之后,部分天气(又叫阳气) 下降,部分地气(又叫阴气)上升,天地二气就在空间中相互激荡,相互融合, 于是就形成了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礼记》说:“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天地和同,草木萌动。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动, 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耳月,而百化兴焉” [31]

董仲舒(约前 198-前 106)是西汉时代著名的哲学家。中国古典哲学存在着两种颇具代表性的本原论:一是道论,二是气论。继《管子》作者之后,董仲舒是气本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春秋繁露·五行相生》篇云: “天地之气,合而为 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 董仲舒在其著述中,也是将阴阳二气当作本原内含的两种既对立又互为前提的属性。《天地阴阳》篇说: “天地之间, 有阴阳之气。” 他认为阴阳之气细微不可见,但充盈于太虚之中,无处不在;宇宙间所有的现在都可以归纳为阴气与阳气两大类,或者说,宇宙间的客观存在都是阴阳二气的存在证明与表现样式 [32]

曾振宇先生对气与阴阳关系的考证,不仅提出了气与阴阳的关系问题,还提出了气作为哲学本原如何可能,而是由于阴阳的存在使然的问题。这对我们认识气与阴阳的关系,特别是对我们认识本原到底是什么是有所帮助的。曾振宇先生考证了《易传》和《管子》“黄老四篇”对精气的论述后,总结到:《管子》“黄老四篇”作者进而建构了一幅宇宙图式:——人类生命源于精气;——精神意识源出于精气;——伦理道德观念源自于精气。综上所述,曾振宇先生认为通过《管子》“黄老四篇”作者对气概念所作的具有哲学整合意义的逻辑抽象与界定,精气概念实质上已经蜕变、升华为亚里士多德所说的 “万物都由它构成,开始由它 产生,最后又化为它” 的世界本原。紧接着曾振宇先生提出了气作为哲学本原如何可能?《管子》“黄老四篇”作者对此语焉不详。对这一哲学深层次问题予以形而上学解答的,是《易传》作者。《易传》以阴阳诠解《周易》,建构了一套完整、系统的阴阳理论。曾振宇先生认为,由阴阳对立、阴阳交感和阴阳转化建构而成的“阴阳之道”,从哲学意义上首次论证了精气化生万物的内在动力、内在本质和内在规律等问题。因为正是阴阳理论的产生,才得以从逻辑的意义上弥补了气论的内在缺陷,使“气化生万物何以可能”这一哲学问题终于得到了论证与解答 [33] 。“气”是本原?还是“阴阳”是本原?还是“气”和“阴阳”都是本原?暂且不论。气和阴阳的关系这里也已经说的很清楚了。“阴阳”就是指“气”的属性,所以“阴阳”就是“气”,它们二者是统一的,如伊川说: “阴阳,气 也” 《遗书》卷三 )。中国古典哲学的本原论,不论是道本原论,还是气本原论,其内在属性均是阴阳或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这其中的奥妙,我们以后还会详论。

对以上论证做个总结可以得出:

一、“气”是组成万物的基本成分,其特征是极其细微和永恒存在,不生不灭;

二、“气”有“阴气”和“阳气”之分;

三、万物的产生、存在、运动变化和消亡,均是“阴气”和“阳气”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精气与五行的关系

精气运动,别为阴阳,化为六气,列为五行。《管子》认为 “天地精气有五”, 即精气化分为五行之气,五行之气相互掺和而成宇宙万物。《国语·郑语》说: “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白虎通·五行》说: “五行者,……金木 水火土也。言行者,欲为天行气之义也。” 金、木、水、火、土五气是一气运动变化而生成的,也是阴阳之气的表现。水位北方,阴气在黄泉之下,妊养万物;木在东方,阳气始动,万物始生;火在南方,阳气用事,万物变化;金在西方,阴气始起,万物禁止;土在中央,主吐含万物。五行之气随阴阳二气的变化而变化,如《白虎通·五行》说 “五行之性,或上或下何?火者,阳也,尊,故上; 水者,阴也,卑,故下。木者少阳,金者少阴,有中和之性,故可曲直从革。土 者最大,苞含物,将生者出,将归者入,不嫌清浊,为万物”。 因而五行之气内涵阴阳之气,其在天实为随四时五方而变化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在地为木火土金水五行。天之六气,与地之五行相感合和,则化生宇宙间之万物,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说 “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 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 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宋代王安石认为“冲气”由宇宙之本体的元气产生,是阴阳冲和之气,此 “冲和之气鼓动于天地之间, 而生养万物。” 冲气化为五行之气,而五行之气中又内寓阴阳二气,故五行之气化生的宇宙万物之中也寓含阴阳两个对立的方面。如《洪范传》说 “盖五行之为 物……皆各有耦,推而散之,无所不通。……耦之中又有耦焉,而万物之变遂至 于无穷”。 冲气化生五行,五行化生万物,万物之中寓含阴阳,阴阳之中又各有对立的两个方面,因而推动着宇宙万物的无穷变化。

(三)阴阳与五行的关系

阴阳和五行是古代两个起源不同的学术流派。在我国历史上,阴阳说形成的时候,原始五行说已经产生。略考原始五行说,并未发现其中有任何阴阳说的意蕴。那么,五行是从何时被赋予了阴阳属性呢?殷先生认为是从战国中期始 [34] 。《管子·四时篇》说: “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 东方曰星,其时曰春,其气曰风;南方曰日,其时曰夏,其气曰阳;西方曰辰, 其时曰秋,其气曰阴;北方曰月,其时曰冬,其气曰寒”。 在《管子》中,时、方都是与五行相配的:南、夏与火相配;西、秋与金相配;……。既然南、夏之气为阳,那么火就当然属阳了;而西、秋之气既为阴,与之相配的金当然也就属阴了。木、土、水三者属性如何?《管子》尚未道及。不过,其将阴阳和五行相配的做法,得到了后人的继承和发展。战国末叶,邹衍“深观阴阳消息”,创立五德终始的历史观,就将五行说与阴阳说结合了起来。司马迁说: “邹衍以阴阳 主运显于诸侯” 《史记·封禅书》 )。司马迁将阴阳列于儒、墨、名、法、道五家之首,并评价说: “尝窃观阴阳五行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 然其序四时大顺,不可失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

《黄帝内经》中亦多以阴阳概括五行,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内容涉及阴阳和五行两个方面,却以《阴阳应象大论》而名篇。马莳注释曰: “自太 极分而为阴阳,阴阳分而为五行,故五行一阴阳,阴阳一太极,则是阴阳者,所 以代太极而总五行者也”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卷一》 )。此为最早揭示阴阳和五行的关系,最早以阴阳概括五行的文献。

《黄帝内经》认为,五行之中,木火为阳,金水为阴。董仲舒《春秋繁露·天辨在人》说得更具体: “少阳因木而起,助春之生也;太阳因火而起,助夏之养 也;少阴因金而起,助秋之成也;太阴因水而起,助冬之藏也”。 在这里,阳有少阳、太阳之分,阴有少阴、太阴之别。五行之中,木为少阳,火为太阳,金为少阴,水为太阴。这种配法为《白虎通义》继承了。《白虎通义·五行篇》说: “少阳见于寅,盛于卯,衰于辰,其日甲乙,……时为春,……位在东方,其色 青,……其神勾芒,……其精青龙;太阳见于巳,壮盛于午,衰于未,其日丙丁,…… 时为夏,……位在南方,其色赤,……其神祝融,其精朱鸟;少阴见于申,壮于 酉,衰于戌,其日庚辛,时为秋,其位西方,其色白,其神蓐收,其精白虎;太 阴见于亥,壮于子,衰于丑,其日壬癸,时为冬,其位在北方,其神玄冥,其精 玄武;土为中宫,其日戊己,其神后土。” 《白虎通义》以春(木)为少阳、夏(火)为太阳、秋(金)为少阴、冬(水)为太阴,乃汉章帝所钦定。它的出现,标志着五行与阴阳相配模式的最终确定。顾文炳先生考证认为 [35] 两宋时期是 阴阳五行气化学说成熟期,阴阳两气统一于“浑元”,阴阳二气的变合而生五行, “阴极而生寒,寒极而生水”;“阳极而生热,热生火”;“阳动以散而生风, 风生木”;“阴止以收而生燥,燥生金”;“阴阳交而生湿,湿生土。”“阴阳” 二气生化“五行”的过程,由此而成。由五行互相作用而产生事物的形状、性情、 气质、颜色、声音、味道等各不相同。五行在构成纷繁、复杂的万物时,亦构成 人的形体,给“人”以生命与意识。这是古代“阴阳”、“五行”妙合生物的说 法。

对《管子·四时篇》关于阴阳与五行的论述,李存山认为: “这是阴阳五行 家较早以阴阳、五行、四方、四时等等配成的一个宇宙图式。在这个图式中,采 取了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的顺序,并且提出了‘五行’是四时之‘气’ 所生的思想。五行说与气之阴阳说本有不同的思想起源,在春秋时期此两说结合 成‘天六地五’的形式,至战国末期阴阳五行家提出‘五行’是‘气’之所生, 五行说逐被纳入了气论的思想体系,中国哲学‘气(阴阳)—五行—万物’的宇 宙生成之序由此而形成” [36]

张介宾(约 1563-1640)是明代的著名医学家。阴阳五行学说也是他研究医学的哲学基础。他认为五行与阴阳这些概念是相异又相通的。他说: “五行者, 水火木金土也。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 行也者,所以行阴阳之气也” 《类经图翼·五行统论》 )。说“ 五行即阴阳之 质”, 就表明五行是阴阳在“性质”方面的更具体的表现;说 “阴阳即五行之 气”, 又表明五行之中也贯穿着阴阳二气。从现实事物关系来说,阴阳对立之物,其运动变化,是通过五行之间的关系(串立体网络关系)而进行的 [37]

关于阴阳与五行,曹培琳先生考证亦认为:阴 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的交流,在 周灭商之后,开始频繁,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的相互渗透已成为必然。在春秋战 国时期,阴阳五行的结合到了完成的阶段。在《易经》中是单独的阴阳,在《尚 书》中只有纯实的五行,而在战国时成书的《内经》中则是阴阳五行结合的学说 了。例如,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就是阴阳五行相结合的东西了。《素问·阴 阳应象大论》:“帝曰: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 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素问·天元纪大论》:“夫五运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 五行的制化论的形成就是阴阳对立观念在五行中的应用。五行相生是事物生成发 展的一面,五行相克是事物生成发展受制约的一面,即五行相生是阴阳互根互用 的一面,阳生阴长的一面,五行相克是阴阳对立制约的一面,二者存在于一个事 物中,即为对立统一,也就是五行学说中的五行制化。五行制化是说生中有克, 克中有生,生克共存,谓之制化。没有生则发育无由,没有克则亢而为害,有生 有克,相反相成,事物才能生化,生态才能平衡,世界才能协调统一 [38] 。《内经》把五行和阴阳并列,即五行与阴阳相结合,统为天地之道,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论断。

刘长林认为: “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在理论上有许多重要的相同之点,如它 们都以气的理论为基础,认为物质性的气是宇宙的始基,它们都着重从功能方面、 关系方面来整体研究和把握客体,强调动态平衡对于事物正常发展的重大意义, 认为系统整体具有自我调节以维持动态平衡的一定能力,等等。这些共同之点是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能够统一起来并同时应用于医学的根据” [39]

五行是在阴阳的基础上衍化而来的。宇宙本原是气,气分为阴气和阳气,阴气和阳气的交替作用形成世界万物及其五行规律。司马迁说邹衍 “乃深观阴阳消 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万余言”, 即是以此为依据的。《素问·脉要精微论》说: “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 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 阴阳二气的消长,形成四时,少阳春木,太阳夏火,少阴秋金,太阴冬水。至阴为土,或主四时,或主长夏,即农历六月。《素问·六节藏象论》有 “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之说。《素问·太阴阳明论》有 “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以十八日治之,不得独主于时也” 的见解。五行源于阴阳二气的消长衍化,并形成五行时相布列和五行河图布列两种形式。

五行是阴阳关系的延伸和展开。恩格斯说“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但是,世界万物的运动不一定只是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还有两个以上方面交替发生作用,两个以上方面交错地发生作用,实质是一个复杂结构的反馈系统,最终还是两个方面的作用,五行胜复理论就是一个证明。例如,火不足,水乘火而成为胜气,但是火通过其不足引起金太过,金太过引起木不及,木不及引起土太过,土太过对胜气水进行报复成为复气,作为受作用者,火通过某些中间环节仅作用于水,从而保持了五行周期循环运动的动态平衡。由此可见,五行的生克胜复是阴阳关系相互作用的延伸和扩展的具体表现,而阴阳是对五行生克胜复关系的更高概括。

奥地利物理学家弗里乔夫·卡普拉将“道”的循环运动同“五行”联系起来。他指出: “对于阴阳符号,中国人使用一个‘五行’系统。通常把‘五行’ 译为‘五元素’,但是这种译法也太受传统的束缚了。‘行’意味着‘行为’或 ‘做’,并且与木、火、土、金和水相联系的五个概念,表示在一个很明确的循 环秩序中的相继并且相互影响的量。波克特已经把‘五行’译为‘五个演化阶段’ (Five Evolutive Phase),这似乎很适合于描述这一中文术语的动态含义。中 国人从‘五行’导出一个延扩到整个宇宙的相似系统。……当‘五行’理论与阴 阳循环一起运用时,结果是一个精巧的系统,其中宇宙的每个方面都被描述为一 个动态图像整体的一部分。” [40]

总之,在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时,阴阳具有普遍性,而五行具有特殊性;阴阳可以概括五行,而五行通过反馈机制显现阴阳的相互作用。所以,古人把研究阴阳五行的学派称为阴阳家,《黄帝内经》把讨论阴阳五行的篇章名为《阴阳应象大论》。

综上所述,从哲学上讲,五行是阴阳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的五个相互生克的方面。也就是说,五行属于阴阳对立统一运动变化方面的,具有阴阳属行;阴阳对立统一运动变化有五个相互生克的方面,具有五行属性。

(四)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之间的关系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虽然各有特点,属于不同的哲学流派,但它们之间是有关联的,在医学领域中是综合运用的。它们均是以各自属性及其各自的相互联系的法则为理论指导,以临床可见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为客观指标,去分析、研究、探讨和阐释人体内在的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精气学说,是着重以物质构成及其运动观点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及其运动变化,认为世界是由精气构成的,精气自身的运动变化,推动和调控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用于阐释人体,则认为精为人体生命的本原、气为人体生命的维系,为中医学的同源性思维和整体观念的构建奠定了思想基础。

阴阳学说着重以“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说明相对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存在着对立制约、互根互藏、消长转化、自和平衡的关系。阴阳学说用以解释宇宙,则认为整个宇宙即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体;用以解释人体,则把人体看作是由各种对立的组织结构、功能活动所组成的统一体;用以解释人和自然的关系,则认为人和自然又是一个对立着的统一整体。

五行学说着重以“五”为基数来阐释事物之间生克制化的相互关系,突出了事物之间的系统联系。五行学说用以解释宇宙,则认为整个宇宙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生克制化所组成的整体;用以解释人体,就以五行配五脏、五官、五体、五志等来阐释其间相互生克制化所组成的整体;用以阐释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则认为自然界的五运、六气、五方、五季、五化等都内应脏腑,人体脏腑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同样存在着生克制化的相互关系,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由于人的生命活动、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其间还有许多未被人们所发现和认识的规律,而且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又受到历史社会条件的限制,还不能完全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所以在医学领域中,非常强调二者的综合运用,试图对人的生命活动给予较好的阐释。如《类经图翼》说 “五行即阴阳之质,阴 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阴阳之气也”, 这充分说明了在实际运用中,论阴阳则往往联系到五行,言五行则必及阴阳。如在探讨脏腑功能时,不仅脏腑可以分阴阳,各脏都有阴阳,而且各脏生理功能之间确也存在着相互生克制化的关系。反之,以五行的生克制化来探讨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时,又离不开五脏阴阳之间的相互联结和制约。因此,在分析研究和探讨脏腑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时,必须把阴阳和五行结合起来,才有利于正确认识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气、阴阳与五行之关系,正如南宋杨万里《诚斋易传·系辞》所言:“ 故一气者,二气之祖也;二气者,五行之母也。” 即“气”是阴阳二气之祖;阴阳二气,是五行之母。既说清楚了气与阴阳的关系,也说清楚了阴阳与五行的关系。 dFPUfO2tJL6Jx+08SfsrKiGTyq1Xt6kYmmjwUZWN5amaJm/m5g38Q4pHHSBKysR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