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英建武十五年为王,二十八年就国。少时好游侠,交通宾客,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永平八年,诏令天下死罪皆入缣赎。英遣郎中令奉黄缣白纨三十匹诣国相曰:“托在藩辅,过恶累积,欢喜天恩,奉送缣帛,以赎愆罪。”国相以闻,诏报曰:“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资治通鉴》祠作慈。《后汉书》《后汉纪》均作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因以班示诸国中傅。英后遂大交通方士,作金龟玉鹤,刻文字以为符瑞。十三年(70),男子燕广,告英与渔阳王平颜忠等造作图书,有逆谋事。下案验,有司奏英招聚奸滑,造作图谶,擅相官秩,置诸侯王公将军二千石,大逆不道,请诛之。帝以亲亲不忍,乃废英徙丹阳泾县,仍加优遇。明年(71)英至丹阳自杀(《后汉书》本传)。
浮屠之教既为斋戒祭祀,因附庸于鬼神方术。西汉武帝好神仙方士。王莽特尊图谶。及东汉谶纬占候,帝王奉为圣言(光武对桓谭语)。异术方技,尤为时人所乐尚。(参看《后汉书·方技传》及王充《论衡》)楚王英之信方术,在光武诸王中并非特出。而明帝诏书中称“仁祠”,言“与神为誓”,可证佛教当时只为祠祀之一种。楚王英交通方士,造作图谶,则佛教祠祀亦仅为方术之一。盖在当时国中人士,对于释教无甚深之了解,而羼以神仙道术之言。教旨在精灵不灭(下详),斋谶则法祠祀(语见《高僧传》一《昙柯迦罗传》)。浮屠方士,本为一气。即至汉之末叶,安清(字世高)译经最多,为一代大师。但《高僧传》,谓其七曜五行、医方异术以至鸟兽之声,无不综达,故俊异之声早被。吴时康僧会,恰在世高之后,其《安般守意经序》有曰:
有菩萨者安清字世高,……博学多识,贯综神模,七正盈缩,风气吉凶,山崩地动,针脉诸术,睹色知病,鸟兽鸣啼,无音不照。
降及三国,北之巨子昙柯迦罗,则向善星术,南之领袖康僧会,则多知图谶。由此言之,则最初佛教势力之推广,不能不谓因其为一种祭祀方术,而恰投一时风尚也。
康僧会谓安世高善针脉术,睹色知病。牟子亦言佛家有病而进针药,则西域来人有传针药者。后汉时针脉术盛行。如郭玉著《针经》《诊脉法》传于世。又传华佗善针脉术。又见严昕而谓其有急病(《后汉书·方技传》《三国志·华佗传》),则系睹色知病也。《黄帝素问》依阴阳五行叙针脉诸术,颇疑其为汉时所作。(《古今伪书考》)牟子曰:“黄帝稽首受针于岐伯。”即出于《素问》,此又西域沙门与中夏道术可以相通之又一事也。(康僧会序所谓“七正”“风气”之名,参看《后汉书·方技传》。“山崩地动”,据《续汉·五行志》,时人亦多有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