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厉以宁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出现了经济的“增长奇迹”。2019年中国GDP超过9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1%,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CPI比上年上涨2.9%,低于3%左右的预期涨幅;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3.6%左右,实现年初提出的低于5.5%的目标;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突破31万亿元,货物贸易规模保持世界第一。在居民收入、消费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方面,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733元,比上年实际增长8.9%,稍快于人均GDP增速;居民消费增长加快,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长8.6%,且农村居民增速大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2%,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201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0874亿元,比上年增长5.1%。脱贫攻坚成效明显。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2019年末农村贫困人口55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109万人,贫困发生率0.6%,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2019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67元,比上年增长1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总体而言,中国经济运行平稳,稳中有进。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时代。这个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这个时代,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成长;这个时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思想已经成为普遍认可的世界潮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2019年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但也面临“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复杂局势。从内部看,为了解决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中国在加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矛盾和挑战,如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结构不均衡、劳动力红利正逐步消失等问题。展望2020年,中国经济同样面临着下行的压力,但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面对种种外部不确定性,我们要激活内生力量,深化国内改革,同时扩大对外开放。要树立信心,在发展中迎接挑战,在变局中抓住机遇。

中国面临的最大变数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从外部看,“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导致全球贸易摩擦加剧,欧洲和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冲突给世界经济发展蒙上阴影,全球政策不确定性显著提高,经济风险显著提升,世界动荡调整变革不断加剧。严峻的国际环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将普遍回落。这一方面将制约中国经济的外需增长。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增速下降,各发达经济体将努力创造更多的国内就业机会,以保障国内居民生活水平。因此,它们将更加重视发展国内先进制造业、调整国内供应链布局。这将对全球现有产业链的稳定性产生冲击,进而对中国经济构成较大挑战。

其次,国际贸易体系处于单边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新旧主义交替期。2019年,中国在新形势下遇到一定的贸易、投资摩擦。现阶段,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深水区,我们应该寻找机会妥善处理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求同存异,我们相信通过国家之间的友好对话协商能够很好地解决国际经济交往中的贸易、投资摩擦。

最后,全球政治、经济中关键事件的发生。国际上重要国家的政治经济领域随时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有可能成为新的政治和经济风险点,这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来说,都将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各国货币政策的频繁调整也会给中国经济带来额外压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中国的资本外流。

面对上述多变的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环境的变化,我们必须要具备忧患意识。201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近年来,中国先进技术出口增多,如高铁、通信设施等;我们的区域经济影响力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下日渐增强;同时,中国的政治环境一直保持平稳,人民“勤劳、朴实、坚韧、向上”。这一系列现实表明,中国仍有着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同时,2020年又是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关键一年,从一系列重要会议和新出台的政策来看,我们能够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改革气息。在新的一年,我们没有理由悲观;在新的征程,我们充满信心。我们的信心来源于哪里?

首先,来源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市场经济运行的效果受不同国家的国情和文化等因素影响,但根本上还是取决于其制度的驾驭能力。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实践表明:中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成功驾驭和发展市场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已经实现了完美结合。在新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和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我们更应坚持发挥好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地发展。一方面,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另一方面,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这不仅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保障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动员能力和高效执行能力的重要基础。因此,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是政府更好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

其次,来源于中国具有建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坚实基础。中国目前拥有14亿人口,巨大的人口基数催生出巨大的消费潜力,国内市场还拥有很大的开拓空间。具体来讲,首先,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大、人均收入有待提高,政府可以通过推进个税、社保改革,增加居民收入,缩小分配差距,从而促进消费;同时,从消费支出占整个GDP比重来看,2017年中国的消费率是53.6%,这跟发达国家的70%以上的水平相比,尚存在明显的差距,这个差距也就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其次,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对产品质量的期望自然会上升。然而当前中国国内供给的产品质量难以满足中高端消费者的需求,甚至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导致大量消费外流。因此,如果中国的企业在产品开发中能够增强创新能力、开发核心技术,监管部门能够将产品的标准水平提升,同时在监管时严把产品质量关,那么,随着中国产品质量的提升,国内消费能够增加,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会提升。最后,随着中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物质领域,消费升级的态势,尤其是向服务业转型的态势非常明显,第三产业的消费潜力巨大。综上所述,中国的消费有潜力、有空间朝着好的、向上的势头发展。

最后,来源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步入新时代,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要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中国经济真正强起来的关键步骤。从短期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三去一降一补”;从长期看,要适应国内外发展趋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要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中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2020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后的第一年,站在这个历史时刻,我们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向着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迈进。我们必须要统筹好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补齐短板,奋力实现“中国梦”的发展愿景:

第一,要继续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助力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对于农村土地制度,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对此,我们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农村土地改革与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有机结合农村土地改革、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与乡村建设,为推动乡村产业兴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发挥向心合力作用。对集体建设过程中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分配进行明确规定,平衡集体和农户间的关系,保障农民应得利益。其次,要深化承包地的“三权分置”改革,进一步明确三权的权益内涵、边界及期限。最后,可以探索建立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完善相应补偿机制。土地股份合作社有利于促进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促进农民增收。

第二,建立健全金融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金融市场在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良好的作用,将“放管服”改革作为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实施层级管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金融职权,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金融体系;管住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和高中级管理人员;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继续改善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同时,应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更好地结合起来,推动中国金融业健康持续发展。

第三,要激发民营企业活力,消除民营企业发展的障碍。民营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中国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目前民营企业发展还存在着诸多障碍,如市场准入障碍、无法平等获得要素资源等。同时,其自身也存在管理制度落后等弊端。因此,为了促进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必须消除其发展障碍与自身问题。一方面,政府要有效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为民营企业创造平等的市场准入条件,同时进行要素资源市场化改革,保证民营企业能够平等获得资源;此外,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限制权力滥用,以打消部分民营企业走歪门邪道的念头,打造政府和企业之间“亲近”“清明”的关系。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自身可以从外部引入职业经理人,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

第四,提高科技创新和技术能力,鼓励创新型企业上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现阶段,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一方面,政府要承担好创新创业环境营造者的角色,通过简政放权释放企业创新活力,通过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加大财税政策支持、优化服务等措施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另一方面,要增强创新型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创业的深度融合,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

第五,调整对外开放战略,积极融入国际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推行经济对外开放政策。出口导向工业化发展模式的成功,使得中国在全球经济合作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利益共赢。近年来,中国在国际合作方面成绩斐然,确立了“一带一路”这一重点经济开放倡议,推动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对话,建立了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时,为适应国际经济新形势和新秩序,中国加快了双边、多边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但是,中国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制造业过剩、产业挤出性转移,以及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的一系列转折性变化,都使得中国不得不调整、改进对外开放战略。在新形势下的对外开放中,我们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其一,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模式。从传统的出口导向的工业化发展模式,转向产业升级与出口替代型的后工业化时代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实现从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业升级。具体措施包括推进2050年“三步走”战略实施,推进智能制造;鼓励硬技术研发,形成中国自主技术和品牌;鼓励民营企业在国外建立销售网络,收购国际知名品牌,形成自己主导的贸易渠道。其二,要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多边层面上,中国应该坚定不移支持多边贸易体系,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区域合作层面,要针对区域一体化趋势,真正制定好区域合作战略。正如十九大提出,以“一带一路”为重点,推动形成全面创新的新格局。下一步,中国要从战略高度谋划机制和规则建设,并扎实稳步推进。

第六,打造全球能源互联网,构筑人类能源命运共同体。2017年5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要抓住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变革趋势,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倡议立足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立足于全球可持续发展,立足于应对人类面对的共同挑战,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和引领作用。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立有着深刻的战略意义和战术价值。作为全球能源治理的重大变革和创新,全球能源互联网描绘了未来世界能源发展的崭新蓝图,必将深刻改变全球能源发展、经济增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开辟世界能源变革新局面,开启全球能源合作新时代,在人类能源发展史上具有深远意义。

我们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必将经受住各种严峻考验,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宏伟业绩,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h2cdJ7heQIP8eXksQSfCs3yjQTiqdBc6GbqniW/IhdUucqUpkI8FQ33/h21ho52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