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引言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走过了四十多年波澜壮阔的征程。这四十多年与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相比,是短短一瞬,但它却深深影响和改变了中国和中国人。在这个过程中,民营企业的萌芽、发展与壮大,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演变的脚步,更是四十多年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四十多年砥砺前行,民营企业的发展伴随着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政策环境的持续优化。在其中,金融政策支持的不断加强与金融服务差异化程度的不断减轻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性的保障。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的金融抑制理论,发展中国家政府会通过设置存贷款利率上下限、主动调控通货膨胀率以降低实际利率水平、采取信贷配给的手段分配有限的资本资源、加大对金融部门的控制、提高法定准备金率、采取资本管制等方式,实现资本向政府优先发展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流动,造成金融扭曲程度不断加深,整个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功能也被严重扭曲(Mckinnon,1973),即所谓的“金融抑制”。图1为1978—2008年中国的金融抑制指数,可以看出,中国的金融抑制程度在三十年间下降了将近一半。

logo

图1  中国的金融抑制趋势变动(1978—2008)

资料来源:Huang and Wang(2011)。

然而,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和2009年中国快速的信贷扩张后,中国以大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将信贷资源优先支持国有企业和大型项目。中国银行的信贷分配表现出明显的“所有制歧视”,资金配给明显偏向于国有经济部门与大型企业。股票市场和企业债市场也发展缓慢,私营部门与中小企业很难通过金融市场筹措资金。陈彦斌等(2014)指出,近十年来,由于利率管制的存在,中国的实际利率自2003年以来频繁为负,现在中国的官方利率至少比市场利率平均低50%—100%。从全球范围来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认为,中国的金融抑制程度不仅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更远高于发展中国家、亚洲国家以及转型国家的平均水平。根据Abiad等(2010)的测算结果,中国的金融抑制指数在91个样本国中高居第五位,仅次于埃塞俄比亚、尼泊尔、乌兹别克斯坦与越南。

金融抑制政策究竟对发展中国家的民营企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本文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民营企业政策的变迁,探讨了民营企业的政策待遇与融资环境,并在大量中外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数理建模的方法,论证了所有制歧视的金融抑制政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此外,本文还利用跨国面板数据对模型提出的结论进行检验,为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持。本文共分为五部分:下面的第二部分为民营经济政策变迁梳理与相关理论的文献综述;第三部分为对金融抑制政策影响的数理建模;第四部分为对结论的实证检验;最后为全文的总结与政策建议。 aFqn0B4qnKExtuVKeDTMj1uyptYrmr6bD1uWrYSvQksWA6fn/PFN42Jnab1xxi3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