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人大喜邪,毗于阳;大怒邪,毗于阴。
【大意】人过度兴奋,定会伤害阳气;过度愤怒,定会伤害阴气。
庄子认为,人不能过度地处于兴奋或愤怒之中,否则会伤害身体,生活中无论面对何种事,都应该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
有一位正在读高一的女生,青春期来的时候,她慢慢地产生了摆脱父母的心理,开始有自己的书房和小书桌,每天偷偷地写日记,藏在抽屉中,不让妈妈看。她希望用自己的内心去体验世界,可是面对纷繁的现实世界,繁杂的人际关系以及沉重的学习压力,又感到一种内心的不安全感。于是,她开始变得孤僻,害怕人际交往,在内心中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封闭心理。有时,一个人跑到小河边望着宁静的河水流泪,顾影自怜。她渴望与同学进行交往,羡慕其他同学能够无忧无虑地参加集体活动,但她却又不愿意主动与别人交往,害怕别人不理解和不接纳她。
自我封闭会使自己不愿与人交流,不敢踏入新的交际圈子,长期积累下去会发展成为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
自我封闭这种心态,产生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提出了人的自尊需要。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尊重,但是这种自尊的需要仅仅是自己本人的一种希冀,能否在事实上得到,则取决于别人对自己言行举止的评价和肯定。如果将自尊的需要作为一种行动去指导自己的行为,这当然是没有错的。但如果这种自尊心过度,就会有问题了。一个人在社交中,如果让自尊心太强,就会对人们会怎么看待自己非常在意,甚至会因为过分自尊,而不愿与比自己优秀的人交往,担心相比之下,会掉自己的“价”,失去别人的尊重。如此思来想去,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外界往来,慢慢地就会脱离社会,行为也逐渐变得孤僻起来。
自卑是人们对自己虚设的一种自我否定意识,也就是“自己瞧不起自己”,缺乏自信。这种心理一般表现为害怕失败,或者没有底气。下面有几种类型的自卑情绪,如果你符合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就得小心了:
(1)为了追求超过限度的愿望而心焦气躁。
(2)由于企求赞赏的愿望太迫切,不时行之于言表。如未能如愿,则反过来责备别人。
(3)企盼做出超出能力的事,由于达成无望,因而经常消极地嘲笑自己。
(4)曾经在竞争上输给别人,却一直难以忘怀。
(5)被别人的成功所压倒,叹息“鸿运”没有降临到自己头上。
(6)没有测量自己的尺度,总是以别人的尺度测量自己。
(7)不敢面对缺乏能力的自己——刻意逃避自己。
事实证明,有自卑感的人,总是畏畏缩缩,社交时自然“不战自败”。
害羞者常害怕别人对自己否定,他们总是把别人看做是自己的法官,这样一来,跟其他人在一起就会感到不自在。特别是和名人或水平比自己高的人交往,这种“不自在”好比芒刺在背。久而久之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他人往来。
西方一位心理学家指出:“愚昧是产生惧怕的源泉,知识是医治惧怕的良药。”例如大家正在谈论某一个话题,如果一个人对此类问题毫无所知,在这种社交场合下,他若不介入谈论,就会明白地告诉他人自己于此道无知;若是介入谈论,也会由于无知而害怕“难堪”,所以这种进退维谷的局面,便会使他封闭自我,不参与社交,孤立于一隅。
只有克服这种自我封闭的消极心态,正确认识自己,勇敢地走入社会,与他人进行交流,才能真正与别人分享快乐。克服的方法有:
(1)要有社交成功的愿望。只要你想进入大家的圈子,想成为圈子中的一员,想让自己受到大家的欢迎,想有许多朋友,你就要努力去适应社交,掌握社交的技能,与社会融于一体。
(2)要敢于表现自己的长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需要你在交往中去发现,不断地显示自己的长处,你就会吸引别人的注意,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只要你有自信,你就会使自己的长处得到充分的发挥。
(3)在别人面前勇于承认自己的缺陷与不足,不但不会丢脸,反而会赢得别人的尊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承认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大家才会认为你是个诚实的人,值得信赖,就会愿意结交你,和你成为朋友。
(4)多与别人交谈。交流是打开心灵的钥匙,不管多么陌生的两个人,只要交流的次数多了,自然也就彼此敞开心扉了。
打开心灵的枷锁,让自己融于社会,坦诚待人,自然就会找到快乐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