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我在家里独自思考。
今天,我觉得自己稍稍 抓住 了算法的诀窍。能通过明确可运行的操作在有限的步数内根据输入求得输出,这就是算法。
非常有毅力的泰朵拉仔细地帮我逐行调试了顺序查找算法。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运行算法虽然笨拙,但对于理解算法是非常有帮助的。今天还学到了通过利用数学公式表示运行步数来分析算法。
米尔嘉教会了我“明确了前提条件的定量评估”和“通过导入变量归纳多种情况”。即便是结果一目了然的算法,仔细研究还是会有新的发现啊。
话说回来,数学公式的力量真是强大。数学公式支撑着定量评估,只要能落实到数学公式上,无论是评估、比较还是判断都能迎刃而解。
还有,红发少女理纱——双仓博士的女儿,擅长无声快速打字。她今天用“哨兵”回答了米尔嘉的问题。理纱之前就知道哨兵这回事,想必一定是自学了很多东西吧。
啊啊,学校教给我们的还是太少了,必须自己学习才行,必须自己主动去吸收知识。
泰朵拉、米尔嘉,还有理纱。
她们都各有各的长处。
和她们相比,我——自惭形秽。
不!不行!我不能这样胡思乱想!
快想起和米尔嘉的约定!
我……摘下眼镜,左手轻轻扶住脸颊。
我现在上高三,准备读大学。
我想学一些真真正正的知识。
我想踏踏实实地做一番事情。
我笨拙的努力将被名为
“高考”的测试用例定量评估,合格为1,不合格为0。这个指示器是多么沉重的1比特啊。
我一边想着,一边重新戴上眼镜,展开笔记本。
那么,今晚也——
踏出笨拙的一步吧。
有幸为自己的毕生事业起名的人屈指可数。
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
我认为有必要创造“算法分析”这一名字,
因为现存的任何用语都无法贴切表达我想做的事情。
——高德纳 [1]
[1] 出自 Selected Papers on Analysis of Algorithms 第ix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