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弄獐宰相

说起来,李林甫也算是唐朝宗室,只不过和当朝皇帝的血缘关系已经像冲泡了六次的茶一样淡了——他的曾祖父李叔良是唐高祖李渊的堂弟。

由于和皇室的血缘关系不近,故而他虽然也勉强地靠着门荫入仕,却只能从基层干起。

他工作能力很强,尤其擅长搞关系,常常能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博得别人的好感——无论对方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爱喝咖啡的还是爱吃大蒜的,很少有他搞不定的人。

也正是凭借着这样的本事,他得到了以善于理财而闻名的李隆基早年的宠臣宇文融的赏识。

在宇文融的大力提携下,他得以进入中枢,出任御史中丞。

后来,他又攀上了当时在后宫中最得宠的武惠妃,从此更是平步青云。

公元 735 年,李林甫终于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为宰相中的一员。

需要说明的是,唐朝的宰相一般不止一人,而是一个班子。

唐代沿袭隋制,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

三省即负责起草政令的中书省、负责审核政令的门下省、负责执行政令的尚书省。

唐初,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唐朝自唐太宗李世民后一般不设尚书令)均为宰相,唐中宗后,尚书左右仆射地位下降,一般不再被视为宰相,而其他官员只要加有“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则被列为宰相。

当时与李林甫同居于相位、排名在他之前的,还有中书令张九龄和侍中裴耀庭。

据说在李林甫入相之前,李隆基曾征求过张九龄的意见。张九龄明确表示反对:宰相关系到国家安危,陛下用李林甫为相,恐怕将来对社稷没好处。

为什么他要说这样的话呢?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生性清高的大才子张九龄对文化水平不高的李林甫似乎一直都没有什么好感。

李林甫的学问浅薄是出了名的,为此甚至还闹过一个有名的笑话。

那次,他的表弟姜度喜得贵子,作为表哥,李林甫肯定也要写信道贺。

就和如今很多企业要把领导题字挂在显著位置一样,姜度当然也要把宰相的贺信挂在显著位置显摆显摆。

他得意扬扬地当着众多宾客的面拆开信封,命人将信贴在墙上。

没想到,在场的人见了全都掩口而笑。

姜度的脸色非常难看!

原来,信上写的是:闻有弄獐之庆……

古人常用“弄璋之喜”来祝贺别人生了儿子,而李林甫却写成了“獐”!

“璋”者,美玉也,而“獐”则是一种野兽,“獐头鼠目”不是一个好词,“弄獐之庆”当然也不是一句好话!

从此,李林甫便有了“弄獐宰相”的美名。

不过,他对此倒并不是很在意。

弄獐不要紧,弄权才是真。

他真正在意的只有权位。

他想要的,是早日扳倒张九龄,成为权倾天下的首席宰相! ZT8HN1Bgi3KJX6kZHVTq2CWgLnRJJz5h4XbAsxDkfYTCzkV2oEp6kODB4b54a0X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