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青涩的少年时代

南龙在家中排行老三,喜欢争强好胜的他自小深得父母亲宠爱。小时候南龙是个小胖子,虽然二哥比南龙大三岁,但南龙长得敦实、力气大,摔跤的时候南龙总是赢多输少,爸爸、妈妈和舅舅也在一旁为他鼓劲加油。大概到了初中后,南龙变得比同龄伙伴们瘦小,和二哥摔跤时也占不到便宜了。逐渐地,他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既然摔跤不是我的强项,那我一定要拿出比别人更硬的本领来”。

1970年,按照就近划片入学原则,小学毕业后南龙进入延吉市六中读初中和高中,当时的初中和高中合并在一起,是五年制。彼时的延吉六中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好的中学,前身是全国重点高中——延边一中,为国家培养了很多优秀的朝鲜族人才。

在学校里,由于南龙不喜欢蛮干,爱琢磨动脑子,能够为大家出谋划策,而且为人仗义、花钱大气,慢慢地同伴们都聚拢在他周围。

安静下来的时候,南龙爱看苏联文豪高尔基的著作,他喜欢高尔基笔下的《海燕》,也幻想着做一只乘风破浪的海燕,在祖国的蓝天上自由地翱翔。和那个年代的许多年轻人一样,他喜欢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度以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为榜样。那段时期他还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也梦想着自己有一天成为著作里的英雄人物,行侠仗义、打抱不平。

看上去,他从那时开始已经具备一个领导者的素质。

就在这段时间,南龙意识到做事业必须要有强壮的身体和坚强的意志,于是他开始选自身不足的地方刻意磨炼自己。举哑铃、跳绳、长跑、练拳击,这些项目每天都挨个练,并练足三小时,无论酷暑还是严寒从不间断。延吉的冬天天寒地冻,家家用煤烧炕,外面的温度达到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由于温差大,清晨起床后,要拿斧头敲碎窗户玻璃、门上结的厚厚的冰层。这样的天气大人孩子没什么事一般都猫在家里不轻易出门,南龙却顶风冒雪每天清晨和好朋友跑一千多米去公园的山上锻炼,上山的阶梯很陡,有时候他会顺着阶梯直接单腿蹦上去,摔倒了就爬起来。练拳击没有专业手套,他们就用棉布裹着普通手套练。一起训练的伙伴长得比南龙高大壮实,对练的时候都是南龙吃亏,有时候被打得鼻青脸肿,但他咬牙坚持着,以至于对方都不忍心出拳了。东北家家都有个小仓库,用于储存过冬的土豆、白菜等食物,南龙在仓库里吊一个沙袋练拳击,经常把手打破,日子久了沙袋上布满了血迹。

中学时代的南龙

为了练胆量,南龙晚上一个人去公共墓地,一猫就是两个小时。为了磨炼意志,入秋后他就开始在河边用冷水擦洗身体,但到了冬天,河面厚厚的冰层无法敲碎,于是他便在家里用冷水擦身。

初中期间他和所有学生一样被分派到农村、工厂里实习,接受再教育。第一个实习单位是有着5000多人的农业机械厂,在铸造车间学习农机配件铸造和组装。在这里他掌握了最基本的机械零配件铸造工艺,铸件时用木材做模具,浇铸了铁水后的铸件外表比较粗糙,再进行磨砂、翻砂。他了解了矿石冶炼和废料回炉加工工艺,学习到了车床、铣床的操作技能和生产工艺流程,也看到了工业机械化对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向往着长大后也能操作这些机械设备,成为一名出色的机械工程师,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下乡实习的那段时间,南龙到山沟里的校办农场经常一住就是一两个月。农场里没有电,用油灯照明,他和同学们睡的都是大通铺,吃的是玉米糁子,一个月才能吃上一次细粮大米饭。一次“开荤”吃细粮,有位同学一顿就吃了20碗米饭,撑得差点背过气去。

5月中旬的延吉,春寒还未完全退去,南龙蹚着刺骨的冷水在田里插秧,一干就是半天,上岸休息的时候腿脚都冻得失去了知觉。夏天地里长草了,南龙和伙伴们猫着腰用朝鲜族特有的短把锄头除草,时间长了不仅累得腰酸背痛,还要忍受烈日的暴晒。有的农地是在山坡上开荒开出来的,离水源和据点很远,经常一天才能喝上一次送上来的饮用水。

每天清晨五点,天刚蒙蒙亮,南龙就要赶着十几头牛去河对岸放牧。河水虽然不深但河面比较宽,也没有桥,只好骑在牛背上带牛群过河,衣服打湿了就在身上焐着。劳累一天晚上回到牛棚里还得就着昏暗的油灯写日记,有时候油灯点时间长了,玻璃罩子碎了,就换一个继续写。

放牛的日子里,陪伴身边的只有牛儿、大山和鸟鸣,从入夏一直放到秋天,时间长了难免枯燥乏味。最有成就感的是赶着牛群去市里卖给供销社,南龙和伙伴们骑在牛背上,带领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浩浩荡荡直奔市区,看着自己养大的牛儿被换成钱,虽然心有不舍,但一想到农场的伙伴们和哥哥姐姐的日子能改善了,就会觉得很欣慰。

1975年,南龙从延吉六中毕业。那时候,学生毕业还是要继续下乡锻炼,由于他身体不好,父亲为他申请了“缓下”。那时候电工和司机的工作非常吃香,南龙考取了电工证,到街道办的延吉市汽车修配厂当了一名二级电工,负责修理机电设施,夏天冒着酷暑穿梭在车间,冬天戴着狗皮帽上电线杆排除线路故障,每月工资39元。他对这第一份工作非常珍惜,刻苦钻研业务,很快便成了厂里的业务一把手。

当年的上山下乡虽然耽误了文化知识的学习,但是南龙学会了思考,磨砺了意志。那段时间日本电影《追捕》正在国内上映,一时间高仓健饰演的杜丘火遍大江南北。南龙也被高仓健的硬汉形象所吸引,但更令他惊诧的是电影里日本东京的繁华程度远远超出他当时的认知。

“那个年代日本的人均GDP就已经接近1万美元了,而中国的人均GDP只有100多美元,差距相当大。所以看到电影里出现东京的城市镜头时,我惊呆了,感觉‘真不可思议啊’!”就在那时,南龙立下了一个小小的愿望:有机会一定要去日本看看。按照日后的发展来看,这个愿望用不了多久就会实现。而此时,18岁的南龙开始学习妥协、学习涵养,学习很专注地倾听别人说话,学习克制自己的欲望,学习绵里藏针的处世之道,也学习用极大的热情去做那些令自己讨厌的事。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那时他就深深意识到,学习不只是要从书本上获取知识,还要从别人身上去学习、从社会实践中学习、从大自然中学习,要懂得万物皆有所长,三人行必有我师。

那个年代读物有限,南龙的舅舅是延边日报社的摄影记者,他经常带一些《民族画报》《参考消息》之类的杂志报纸回去,现在想来,正是这些读物为南龙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门窗。

“当时有一期画报介绍广交会,我记得画报封面是一张高楼林立,还配有椰子树和棕榈树的广州城市宣传画,好一派热带风情。相比延吉当时最高的三层建筑,画面上的摩天大楼深深地吸引了我……”

通过《民族画报》和《参考消息》,南龙见识了中国南方的繁华和中国以外的世界。也便从那时开始,少年南龙确立了和别人不一样的理想和特别清晰的目标,那就是将来要走出群山环绕的延吉,要像保尔·柯察金一样到外面广阔的世界创出一番大事业,当科学家、当将军,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多年后回忆起那段成长的岁月时,南龙总结说:“单纯的学习是不够的,还要有悟性。什么是悟性?悟性就是对事物的感知力、思考力和洞察力,是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很多人每天都在努力学习,却从来不去思考,缺乏悟性,所学到的知识不能用在工作实践中,那就是白学了。”

在此后经营东华原医疗的30年时间里,南龙将这些思考的点滴运用到东华原医疗经营管理理念里,就像稻盛和夫将其生活态度、哲学、思想、伦理观等融入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一样,《东华原医疗经营管理理念》也倾注了南龙大量心血,融会贯通了他对生活、对人性、对企业、对管理深入的思考和内化,是指导东华原医疗全体员工做人、做事的一部“心法”。

本书之后的章节里会将这些理念融入其中,这对阐述东华原医疗30年发展历程以及南龙如何带领东华原医疗走向成功,极为重要。 WwfT5gzkOGy6EuBwpIuPMN/FbViyroFcxtvcq9Lo+/Gjdx7F6ZdRoKRqPgUqP8z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