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面的风轻拂脸颊,吹起朱由检一缕缕长发,空气清新,朱由检忍不住多呼吸了几口。
朱由检视冯元飚如心腹,冯元飚对朱由检从最开始的忠诚度为个位数,现在已经快要被朱由检刷到了三位数了。
冯元飚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好臣子,能力也是足够的,起码在朱由检看来,不会比史可法、马士英这些人差。在基层积累的治理经验,足够让冯元飚应付繁杂的政事了。
“你知道朕对东林党人没有什么好感,他们卖官鬻爵,垄断商业,行男盗女娼之事。若论宗室是吸血虫,吸了大明朝两边多年的血,让这大明本就捉襟见肘的财政更是负担重重,那东林党集团就是一群虫豸了,与这样的一群虫豸治理国家,国家是好不了的。他们最大的恶,就是吞并良田,收拢大量佃户,而凭借特权不收税。这样一番下来,自耕农就越来越少,朝廷能收取的赋税也越来越少,所谓加赋税,还是在这些越来越少的自耕农身上加,于是他们更加不堪重负,从而出现了李自成、张自忠。罪魁祸首还是以这些文官集团进行的土地吞并。”
“老冯,朕说这些,你就应该明白朕要怎么做什么了。朕也不想动屠刀,如果朕下一道圣旨,说丈量天下田亩,以按照田亩收税,所有人都必须纳税,不分官职大小,这样的圣旨下去,肯定是要被顶回来,不顶回来,也没有人去收税,因为收税的人就是既得利益集团,所以这样是不行的。朕要怎么做?只有举起刀子了,这样充裕的财政才能救大明啊。”
冯元飚看了看左右,确定没有其他人,冯元飚对朱由检低声道:“我知陛下的心思,陛下所想的也并不是一味的攘外,想要快速的收复旧土,而是打算在稳住了防线之后,对内施行一些改革。只是陛下,你动宗室,压力会很小,未来决定动寺庙资产,压力也会小,但是陛下,如果你现在动文官集团,恕臣直言,陛下的皇位都可能不闻。但是要想恢复大明,让大明兴盛起来,陛下肯定是要走动现在的文官集团这条路的,臣却认为不急,陛下当积蓄实力,等到实力积蓄到一定程度,击败了李自成,击败了鞑虏,陛下最后的对手才是这些文官集团。”
“你说的对,是老成之言。老冯,你也是文官之一,怎么就想着跟朕在这里商量怎么对付文官?”朱由检好奇问道。
冯元飚回答道:“臣虽然是文官,但想要大明强盛,不想看到这天下被异族所统治,臣也是清楚的知道怎么才能让大明强盛起来。若是陛下是当初的那个陛下,臣断然不会说这些。”
“朕懂,你并不是敬重朕这个皇帝,而是对大明还有希望,不想看到大明就这样没了。朕不怪你,朕之前所作所为也确实不值得你敬重,但是且看以后,朕肯定是会让你敬重的。”朱由检朗声说道。
“你愿意跟朕说这些,朕非常的高兴,因为你说了心里话。”
冯元飚这个人,还是挺有点意思的,此时跟朱由检说这些,没有了小心谨慎,反而敢说真话,不过朱由检觉得待会离开这里之后,冯元飚就会主动把今日说的这些给忘记了。
“臣只是尽做臣子的本分。陛下心中对未来已经有韬略,臣能做就是尽所能的协助陛下完成陛下的宏伟蓝图。”
朱由检不免又笑了起来:“哪有什么宏伟蓝图,只是垂死挣扎罢了,如果能搏出来一个未来,自然是不错的,若是不能,不过也是一死。”
“陛下,此战,如果胜了,就能搏出一个未来了。”冯元飚道。
“赢了便是最好,接下来就是砸钱,布置黄河—山东防线,把大门给守住,朕在腾出手来清理下家里面。”朱由检这一番话说的豪情万丈,犹如千古一帝般。
冯元飚没有接话茬,如果是马士英在这里,马屁话早就已经送上来了。冯元飚不是拍马屁的人,平日里话也不是很多,但眼光却像是能看透很多事情一般。
朱由检说冯元飚老成,确实是没有说错的。
马蹄声响起,一队骑兵过来,为首之人是崔战,崔战挎着刀,大步走来,在朱由检一丈外站定:“陛下,都已经准备好了,全军将士该进入埋伏点的都进入了,就等着大鱼上钩了。”
朱由检点了点头:“幸苦了。黄得功出发了没有?”
“臣不辛苦。靖南候已经出发了半个时辰了。”崔战回答道。
“那想必也快要到地方了。崔战,埋伏是怎么布置的,你与朕说说?”朱由检认真的询问道。
“臣率两万京营士兵在正面吸引敌人,另外三千新军与于七以及众多起义军精锐在一起,负责东面与西面两面临水,黄得功部负责合围断后,这便是一个包围圈。”崔战简短的说道。
朱由检思虑了一下:“将朕的旗帜,放在你军中,吸引敌军的注意力,让他们继续深入。”
这个包围圈,大概有十万人,这个十万人规模的包围圈,可能最终进入进来的只有几千人,但为了能挫败清兵的锋芒,证明野战清兵并不是无敌的,朱由检认为哪怕是再动用十万人都是值得的。
“这皇旗挂起来,能让清兵以为朕在军阵当中,这样以来,便更加能让清兵深入其中了,包围起来也更加方便。”朱由检说道。
利用南旺湖、蜀山湖,以及大运河等地形,用十万人围歼中埋伏的清兵,这种大手笔,算是崇祯以来的第一次了。
让朱由检自己都觉得可笑的是,一方面想着的是尽量来多一点清兵,好多杀一些,一方面却又想着不要来太多的清兵,如果来太多的清兵了,指不定明军挡不住这一伙清军。
战场朱由检去看过,很宽阔,在加上众多的滩涂地能让清兵战马止步,这个地形已经是非常的好了,兖州府地界内,没有其他地方能比此地更加适合坑一把清兵的骑兵了。
“臣遵旨。”能多一份让敌军进入埋伏圈的希望,别说是皇旗立在军里面,就算是朱由检要去跟崔战一起,崔战都会答应下来。只是让朱由检去军阵直面清兵,朱由检愿意,冯元飚也一群中书舍人也不会愿意的,能让朱由检跟着军队来战场附近,已经是朱由检强行来的了。
“去吧,去准备战斗,站在朕这里也没有什么好处得,在战场上多杀敌人,若是能胜了,自然是有不少好处的。”朱由检说道。
崔战领命:“臣告退。”
“好好打,京营两万人是改编来的第一战吧?不要丢人了。还记得与朕之前的约定吗?京营和新军来一场比试,今日这战场上也可以来一场比试的。”朱由检对崔战说道。
崔战道:“京营有两万人,是否会胜之不武。”
“哈哈哈哈,你这家伙就觉得自己要赢了,不好比试也没关系,打赢了仗在比试也不迟。”朱由检说道。
“京营和新军都是陛下的亲兵,输赢又何必在乎。”冯元飚笑着说道。
朱由检道:“话是没错,不过还是要有一点激励的,不比试起来,怎么让这些士兵们知道天高地厚,人外有人。两支军队手心手背都是肉,但终究还是要相互砥砺前行,这样才能成长。”
崔战认同的道:“臣深以为然,战斗力不进则退,士兵是磨练出来的。军队大比武,是非常有必要的。”
“赶紧去吧,跟朕在这里耍嘴皮还不如去巡视下你的部下。”朱由检赶人了。
待崔战走后,朱由检对冯元飚道:“到底是跟朕一起南下,共患难的人,不比其他人在朕面前不是畏畏缩缩就是马屁不断。崔战和你都是真心愿意辅佐朕的人啊。”
某个时刻,明白了愿意在自己面前说真话,不说假话的人才是掏心窝子的真朋友,已经殊为不易了。
朱由检这个皇帝当得归根结底还是挺失败,跟文武大臣的关系并不好,真正愿意为大明出生入死的人已经死的差不多了,这样一批人死没了,朱由检就真没有什么人可以用了,所幸南下之路不管怎么说,还是让冯元飚和崔战,愿意跟着朱由检一起并肩作战。
有时候朱由检就想,自己能早点穿越几年,留着孙传庭、卢象升这些猛人,恐怕局面就不会是如此落魄,自己要跑到南方来了。
哪怕是孙传庭和卢象升之只有一个存活着跟朱由检南下,朱由检都能轻松百倍不止,更加不用御驾亲征了。
自己面对的这个局面,已经是地狱难度了。外有强敌,内有祸患,朱由检一个平平无奇的普通人,就算是有系统辅助也难上艰难,这狗系统又不能帮自己解决一切问题。
“什么时候才能天下太平,什么时候我才能广纳天下美女,夜夜笙歌,过着昏君的生活?”
这种想法一冒出来,朱由检发现自己的最终目标,似乎是当个昏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