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71章 宗室

“陛下,您就别消遣臣了。臣为陛下分忧是臣分内的事情。关我那不孝儿子什么事情。若是陛下真的要赏赐,就赏赐给臣身上吧。”马士英在地上跪着,凄惨的说道。

朱由检被这话说的大笑,忙说道:“既然你与你那大儿子不合,那就算了,不举荐你大儿子了。但是朕给你讲明白了,这件事你来办成了,朕可以对天发誓,绝对不会追究你,甚至日后有人要追究,朕都不会拿你去顶锅。这是朕的承诺。办成之后,亦有其他赏赐。”

笑过之后的朱由检,陡然之间严肃了起来。

马士英站了起来,作揖道:“臣愿意为陛下赴汤蹈火。”

朱由检的承诺,让马士英沮丧的心情一下子激动起来了,一股陛下果然还是看重我的豪情直冲脑门了都。

“朕是这样想的。国朝立国两百多年了,顽疾众多。但是有一个顽疾,朕现在不除心里就不痛快了。他们占据着大量的土地,家里的财富堆积如山,比朕这个皇帝过的舒服千万倍不止,他们的钱财、粮食更是比国库还要充盈。而他们居然不用缴纳赋税,居然不用实行一点点为国家出力的义务。他们就是国家的蛀虫,不断的吸食国家的血肉。如今国家危急存亡,他们不思进取,不思为国效忠,却还想着趴伏在大明的背上吸血。朕不能忍了。”

马士英、冯元飚、姜曰广冷汗都下来了,这位陛下要针对士大夫阶层了?如果是这样,一定要冒死劝谏了,现在不是与士大夫阶层为敌的时候啊。陛下万万不可啊。

“这些人就是所谓的皇亲国戚。”

三人都松了一口气,但是险些这一口气没喘上来。

不是对付士大夫,但是对付你们老朱家人,这简直更加让人震撼。

“…陛,陛下…您这是怎么了。”姜曰广饶是这辈子经历了风风雨雨,宦海沉浮,见多识广,今日被朱由检真的是给震撼到了。这陛下思路真的是清奇,绝了。

冯元飚暗暗叹了一口气。累了,毁灭吧。

“陛下。天下动荡这些年,北方的皇室基本上都已经因为战乱去世了很多,剩下来的宗室已经不多了,还请陛下三思啊。”冯元飚劝道。

不指望马士英说话了,马士英已经双腿发软,两股战战,是个没骨气的家伙。

朱由检是知晓现在还有多少宗室的,整个南方还是数万人的朱家宗室,这些宗室被养猪一样养着,保底的爵位都是奉国中尉,这个奉国中尉领的俸禄就相当于是一个从六品的官员的俸禄。亲王、郡王的俸禄更高,他们还有着庞大的皇田。反正只要是和宗室沾边的,就不用从事生产,只要领着俸禄就可以了。

亲王岁禄定为五万石,后定减亲王岁禄为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二百石。另有大量赐田,有的亲王竟至数千上万顷。

这种养猪政策,就是源自于藩王造反成功的朱棣。

北方没有丢的时候,大明朝十多万的宗室,一年养宗室的钱都不够税赋的。

你养猪也就罢了,有喜爱的儿子,还动不动就赐田,比如朱元璋立了宗室俸禄的规矩,转眼就给自己打破。寿春公主为太祖所爱,赐吴江县田一百二十余顷,皆上腴,岁入八千石,逾他主数倍。一顷等于一百亩,这随便赏了就是一万多亩地。

明朝历代皇帝也察觉到了这个宗室问题太过于吸血了,屡次有缩减,弘治十四年在原有的宗室俸禄上进行了折半,第二次改革是嘉靖时期从发米改为发银,其中河南每石三钱五分,山西每石五钱,湖广亲王每石七千六分三厘、郡王每石六钱、郡王以下五钱,这些折银标准是普遍要低于当地的米价的。

第三次改革还是在嘉靖年间,规定宗室受禄年龄由十岁提高到十五岁,亲王岁减500—2000石,并且宗室待遇全部锐减,“三分本色,七分折钞”,于是以郡王为例待遇就只能领到300石了,实际上减少了百分之七十。

但是由于宗室群体还是太过于庞大了,再加上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朝廷赋税一年比一年少。万历年间就有人祭出了大招了。万历十一年,礼科都给事中万象春上书:“臣奉勅前往河南、山西、陜西会同各抚按官行令各王府长史等官,启王集宗正郡王等条议,随该秦晋代沈王府所呈,大约愿将见在额派之禄通融均用,日后子孙不拘多寡,均此取给。”

结果万历皇帝“然之”,于是河南、山西、陕西三省的宗禄总额就不再随着宗室人数增长而增长。

但是这并不妨碍王爷们对土地的兼并,有的坐拥万顷土地都不用缴纳一文钱赋税。

到了天启年,这种定禄才在全国推广。只是大明财政已经崩了,什么都晚了。

现在到了朱由检了,将近三百年的养猪,纵然是北方宗室几乎被杀了个干净,但这么多年的积累,南方的宗室依旧有着数万人,其中还有不少从北方来到南方的宗室,这些人随身带着证明自己身份的宗牒,朝廷认不认?要不要养?

比如朱由崧,现在就住在淮安的大宅子里,好吃好喝被供养着,每天钓钓鱼,活的比朱由检可是滋润多了。

这些南方宗室的小日子,那可真就是神仙日子。朱由检觉得就应该穿越到这些人头上去的。

像朱由崧这样逃难来南方的王爷还有一大堆。

他们占用了大量的朝廷财政。

彻底终结他们的俸禄,让他们自谋生路,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但是作为对皇权的拥戴者,士大夫并不会愿意见到朱由检如此对待宗室。

现在站在朱由检面前的三位阁臣是强烈反对,朱由检不再支付宗室的俸禄的。

朱由检破口大骂道:“都是一群猪猡罢了,现在国家有难,他们从祖宗开始就享受着朝廷的供养,一辈子衣食无忧,现在停他们的俸禄,让他们拿出一些钱粮来支援国家,这是天经地义之举。这种天大的好事,你们三个反对个什么劲?”

“宗室又不是士大夫阶层,他们被养了数百年猪,还能造反不成?休要跟朕说什么皇家颜面,朕连北京都丢了,朕早就没有颜面了。他们姓朱,还想要朕给他们脸面?休想。”

确实,总比对士大夫动手好。三人真怕朱由检尝到了南京抄家的甜头,继续打算抄家,那继续抄下去,可能就会出现有人揭竿而起,高举大旗造反了。

对宗室来说就没有这个影响了。各个宗室被养了两百多年,完全就是养在了猪圈里的猪,随意宰杀。

再也不会出现朱棣这样的藩王了。

“国朝养着他们两百多年,现在就是该他们报效国家的时候了。马士英你负责上书,停发所有宗室俸禄,让他们自谋出路,他们可以经商、可以科举、可以从政,鼓励年轻有抱负愿意为国家出力的年轻宗室子弟加入军队当中,为国效力。这个要着重写,带点煽动蛊惑的都没问题。写好一点,朕要将你写的昭告天下。”

马士英都跪下来:“陛下,臣文采不行啊。恐怕不能胜此大任啊。”

只要马士英上了这一份奏章,接下来天下的宗室绝对恨不得生吃了马士英的血肉。马士英以后走夜路,指定要被人打闷棍。

最重要的一点,马士英脑子快,转瞬就想到了。陛下的子嗣全都折在了北方,现在陛下没有子嗣了,按照老朱家的基因,有子嗣的可能性也不大了,况且老朱家的皇帝基本上全都是短命鬼,眼看着朱由检估计也活不了多久了,接下来登基的是谁?还不是藩王啊。

马士英一封奏章就要得罪天下藩王,其中很有可能是某个未来要登基的皇帝。日后别说马士英了,就算是马家也要倒霉了。

“你不要废话。就按照朕说的来做。朕也不会亏待你的,你不是想要个爵位吗?朕许了你了。”朱由检对马士英说道。

马士英咬了咬牙:“为了大明,为了陛下,臣豁出去了,臣不怕得罪天下宗室,就算是前方千万人,臣亦往也。”

“好。另外再传旨给锦衣卫指挥使马锡,分派锦衣卫于各地,带着朕的旨意,去各地藩王、宗室家中收取战争所需的钱粮。”朱由检又补充了一句。

马士英冷汗都流出来了,陛下真是逮着老马家使劲薅了。

冯元飚和姜曰广两个人对马士英深表同情。

“陛下不能什么事情都让我们马家人去做啊,怎么能逮着一只羊往死里薅啊。”

“就往死里薅。我马家要完了。”

出了朱由检的临时的行宫,马士英长吁短叹,一张脸都苦的跟个苦瓜一样了。

冯元飚对马士英道:“马大人,这种事情做得多了就会慢慢习惯了。”

姜曰广冷笑道:“能者多劳,陛下如此看重你,还许你爵位。他日封爵,下官可要上门讨酒喝喝,可就等着大人封爵了。”

马士英瞪了一眼姜曰广:“你就酸吧。这个爵位,陛下肯定给定了。”

三人离开之后,朱由检立即开始下旨,对宗室抄家,事关多方,朱由检得协调好,并且要杜绝抄家过程中的贪污行为。他娘的,山东河南每时每刻都在饿死人,谁还敢在后方贪污老子顶着六亲不认的帽子抄自家人得来的钱财,那就等着抄灭三族吧。 mo5DDNVTv5ArGbcJjE+3NLz8CSE89b2RAr0x3xqDjbNPoQxWzMhpJehI5/8uHQa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