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69章 周制的军队编制

黄河防线以后可以组建,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怎么应付南下的五万清军。

五万啊,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在辽东的时候,大明面对五万清军都无法抵挡。那个时候在辽东的明军可不是现在这种弱鸡明军,固然没有太强悍的精锐一样不敢出城野战,但那些军队好歹也比现在好。

不过跟过去的明军比没有意思。经历过数出草原,击退蒙元,北征大漠,又经仁宗、宣宗励精图治,那时候立国八十年的大明何等昌盛?军威很等强盛?还不是土木堡一战把大明四代皇帝积攒下来的精锐兵马、战争中成长的勋贵一战送没了?那时候的瓦剌可没有现在满清强。

战争的态势是不能简单的通过军队的质量、人数来进决定胜负的。

以弱胜强历史上比比皆是。

但是也不能过分的盲目自信,一场战争需要规划方方面面的细节。

黄得功带着三万人以及开封周围府、县的义军赶到商丘的时候,崔战已经率军渡过了黄河,朱由检带着三千新军在后。黄得功堪堪追上脚步。

“还有三万的义军在后面?”朱由检听完黄得功的禀告后,惊讶的看着黄得功。

黄得功说道:“李自成的追赃助饷让河南对他的反对声音很大,况且因为水淹开封的事情,河南百姓之前就对他有怨言,李自成兵败过后,各地百姓纷纷组成了义军,攻城拔寨驱赶李自成在河南的官吏。陛下北伐的消息让他们非常的振奋,各地义军头领全都响应,要求随陛下一起征战。”

“那他们知不知道咱们现在要打的是鞑虏,可不是李自成那些土匪一样的军队。”朱由检说道。

黄得功道:“他们知道,但是他们依旧愿意随陛下作战。”

朱由检看着黄得功:“朕看到这么多的百姓愿意跟朕一起作战是非常的高兴的。但是你要说他们因为朕是大明天子,一封檄文,几封诏书,就能让河南百姓跟着朕一起作战,朕绝对不相信。”

“李自成先前的水淹开封,导致开封府成了黄泛区,还纵兵抢掠,在河南名声不好。大明在河南名声就好了?一样是遭到了百姓的怨恨,按照你的这个说法,咱们大明军队在河南都要箪食壶浆迎王师了,朕信吗?”

反正大明和李自成,现在就只有一起摆烂。

也别怪着历史上大多数的百姓在清军到来的时候,很多人选择了不抵抗。满清政府南下打下了地盘,基本上免除了过去大明和李自成的一些苛捐杂税,比如三饷,百姓们又没有民族大义,换了个皇帝就换了呗,只要大家日子能过就行,若是比之前日子好过一些,那这个皇帝就是好皇帝。

百姓并不愚昧,只是大多数百姓所求不高,只是能一年吃饱饭就行了。你要是连他们吃饱饭都不能保证了,那就等着李自成这样的人蜂拥而起推翻统治。

至于什么剃头发、换夷人的衣服,这种事情百姓或许会抵抗,但是这跟饿死人的抵抗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

黄得功受不了朱由检这么直接来直接去的,面对朱由检的质疑,黄得功只得道:“陛下,追赃助饷、贼匪劫掠、干旱、水患、蝗灾,自崇祯十五年以来的各种天灾人祸,河南人口就算锐减大半,可粮食产出依旧不够活着的人吃,现在河南已经没有粮食了,很多县都已经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这些义军没有活路了……”

朱由检闻言,脸色难看的沉默了一会,怒骂道:“李自成他娘的。追赃助饷还拿粮食?”

“过去百姓没有东西吃,富户还能开粥棚济灾,再不能活下去,年轻力壮的青壮也能投地主成为佃户、奴隶,现在河南的富户全都没有粮食吃了,用钱财都买不到粮食了,人人自危。臣刚进入开封的时候,百姓饿殍遍野,惨不忍睹。”黄得功说道。

朱由检揉了揉自己的脸,问道:“北方是不是全都这样的局面?山东好一点吗?”

“恐怕也是一样的。”黄得功说道。

江南有没有粮食?当然有。国库有没有粮食。当然没有。

支持大军所需要的粮食就已经让江南有点撑不住了。如果再拿出粮食来救济河南、山东的百姓,那江南的百姓就要撑不住了。

为什么会造成这个局面?还是士大夫进行大量的土地吞并,而这些士大夫不用缴纳赋税。这种特权阶级是从宋代就存在的,朱元璋立国也只是延续了下来,治国是需要士大夫阶层的,给他们特权并不是昏了头的举动。

全国的赋税历代都是慢慢在下降。这种局面朝廷想过改革吗?当然想过,但是张居正一死,什么都回归原初了。

大明朝没有藏富于民,也没有藏富于国。是真正的藏富于官。这种官并不是指某个官职,而是整个士大夫阶层。

“跟过来的三万义军的粮食朝廷能撑住,但是河南和山东百姓的救灾。真的无法支撑了。”朱由检无奈的叹息说道。

黄得功没有说话,他是个武将,他只需要打好仗就行了。河南的情况他已经传达给了朱由检,做到这点已经足够了。

“你去安顿好军队吧。那些义军乱七八糟的,你也稍微整顿一下。起码也要能在战争中起到一点作用。”朱由检说道。

“陛下,臣还有建言。”黄得功对朱由检说道。

朱由检道:“你但说无妨。”

“陛下,义军众多,河南、山西等地的义军加起来都有十万之众。这些义军驳杂不堪,臣认为应该立即进行整编,才可堪用。”黄得功说道。

这个问题朱由检也注意到了,各地义军不单单是军队兵员素质差,且旗号太多了,一路义军少则数百人,多则像于七这种数万人的,各自都打着各自的旗号,谁也不服谁,若是聚在一起,就跟个菜市场一样乱糟糟。再就是调度起来实在困难,这些前几天还拿着锄头或者在山上落草的人,摇身一变成了义军了,能指望他们懂的军队里的旗号?懂的听命令?

头疼的问题很多,这些问题单单靠下面的将领来解决他们也解决不了。随军的大臣们也无法解决,只能朱由检来解决了。

“这问题朕也思虑了。只是如今大战在即,如果整顿的话,是否来得及?”朱由检担忧的说道。

黄得功道:“正是因为大战在即,才迫切的需要整顿。整顿完成后,好歹也是有一些战斗力的。现在我们迫切的需要增加战斗力,能增加一分是一分。”

明军现在的主要战斗力还是黄得功部,但黄得功的三万人,也就只能与清军五千人打个五五开。而正蓝旗八千人之数,实力凶悍的不行。

清军能动员的总数有十五万左右,接受了吴三桂的投降,兵力现在大概有十三万。而多尔衮入关只带了八万左右的兵力入关。清军的组成分为清八旗、蒙古八旗、汉八旗。清蒙八旗的兵源自然不需要多说,汉军八旗的来源则是辽东的汉人以及辽东战争时期投降的明军,这些汉人军队毫无疑问都是精锐。

清军此时拥有满洲八旗共有309个牛录又18个半分牛录,共计五万余人,没有到六万。蒙古八旗为117个牛录又5个半分牛录,共计两万余人,汉军八旗为157个牛录又5个半分牛录,共计约不到三万人。另外还有三顺王的部队,分别为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很早就投降了满清,被封王。三人麾下的部队并没有列入八旗当中,三人共有一万五千人兵力。

这就是目前清军的全部兵力了。看起来似乎还没有接下来在山东的明军多。

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明军现在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人数再多碰到清军也是一碰就碎的纸老虎。而清军包括蒙古、汉人兵力在内,全都是精锐兵力。

历史上清军入关之后,兵力急剧的增加,大量投降的汉军为清军所有。

朱由检现在要尽量避免这个情况的出现。比如山西,历史上几乎全境兵马都被满清所有,让满清凭空增加了数万兵马。

目前满清的兵力除开入关的,剩余的还要在辽东维持一定的军队数量。因为军队数量少,这也是为了多尔衮先要稳住在北京的原因所在。

历史上的满清拿下整个北方,兵力都已经急剧膨胀了,打南明都没怎么动用清八旗,就基本上平推了天下。

汉奸在覆灭明朝的军事行动上,是下了死力气了,为了满清主力的统一大业,呕心沥血。只是结果不是很好,三顺王被灭满门,吴三桂也是一样。投降的文官们则入了贰臣传。

朱由检对于义军的整编有个大概的雏形。

对黄得功说道:“朕欲打算这样做。摒弃过往的那些番号,如忠字营,勇字营此类的番号。采用编号制番号,并采用周制里的:师、旅编制。不过又因为周朝时期军队数量稀少,采用师旅编制会导致基层编制过多,故而在上面添加军,如果战时,数个军集合一起,又以兵团、军团来进行编制。”

“军、师、旅、团、营、连、排、班。且按照这个编制来整编军队。”

“番号问题,就比如义军,可以编为义军第一军、义军第二军、义军第三军…军以下设师等下级编制。”

“这个改编就从朕的新军和京营开始。新军只有三千人,以师为单位,暂编为新军第一师,简称新一师。”

“这样的编制番号,其目的就是为了方便调度、统计,过往那种乱糟糟的番号编制就不用了。并且按照这个编制下来,我们还要确定每个军团的固定编制,比如一个排多少人,一个连多少人……”

“这样也方便将军对麾下的军队进行管理。”

“你觉得如何?” xTVBN6eK3/ddPVNcMPEmtrDb+tnVyPNf+/OCpMVURWkgVCy1+f0Bu1ARkJaFGR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