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这本书是我对20多年物流工作的认识和总结。

1.第一次认识全球化

1999年,我进入北京东方冠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冠捷)工作。东方冠捷是一家全球化的公司,生产显示器,当时已经排全球第四位。因为我的英语好一些,故被分配在MK(即marketing)部门负责国际订单管理,主要管理来自美国及欧洲地区的订单,工作职位是物流(logistics)专员。

东方冠捷的销售网络分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全球国际市场的销售计划由美国销售总部负责,欧洲销售公司负责欧洲市场,亚洲销售公司负责亚洲市场,中国销售公司负责中国市场,中国大陆工厂则负责生产、发货。当时,东方冠捷在福建、北京有两家国内工厂,在巴西还有一家国外工厂,共三家工厂。

整个销售计划的沟通过程很有意思:我在北京时间10:00左右把工厂发货计划发给欧洲和美国销售公司;欧洲同事在北京时间16:00开始上班(柏林时间9:00,和北京时差6小时),大约在北京时间20:00把工作发给美国和北京;美国同事大约在北京时间21:00左右(纽约时间9:00)上班,审核确认后,把最终的计划发给我们。我们如果早上上班给美国打电话,没准还能和那些加班的美国人聊聊天。

那时候,最深刻的一个认识就是全球化不仅仅是空间的问题,还有一个时间的问题。1天24小时,大家转着圈上班。

2.第一次认识物流

在显示器制造行业,东方冠捷有很高的产业地位,尤其是在制造、物料、物流、MIS(MRPⅡ系统)方面,几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当时,公司每年生产几百万台显示器,物料堆成山,管理却是井井有条。

显示器制造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没有在电子行业做过的人,很难理解这个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

我负责国际订单的那两年,产品更新换代很快,几乎每个月都会降价。为了让客户备货有安全感,还需要给客户价格保护。所谓价格保护,就是如果这个月的价格下降了,那么上个月的订单就按照这个月的价格结算。当时开发的15英寸CRT纯平显示器只在展厅里展览了一段时间,还没上市就被淘汰了——直接升级为17英寸。

在东方冠捷工作的那段时间,我学会了国际贸易、国际物流,也知道了什么是国际化,知道了跨国公司的运营模式。

2000年11月,我进入联想控股旗下的联想进出口公司,其主业是为联想集团做进出口业务。我当时在联想集团采购商务部工作,主要负责台式机电脑的芯片、主板、硬盘、光驱的采购商务工作,每年的采购量可达几百亿元。

个人计算机也是电子产品,跌价更厉害,比显示器跌得更快。

英特尔公司为了保持自己的“芯片霸主”地位,也是拼了,几乎每两周都要下调一次价格;每两个月,产品就要升级换代。我从奔腾Ⅱ开始采购,芯片价格一路从90美元/片降到60美元/片;英特尔公司于是把这款芯片淘汰,导入奔腾Ⅲ;奔腾Ⅲ火了一段时间,随后也逐步降价,价格也是从90美元/片降到60美元/片;英特尔公司再将其淘汰,导入奔腾Ⅳ……

也就是说,一款芯片,如果一直握在手里两周,基本就赚不到钱了;如果一直握在手里1个月,那就一定会亏钱!

我对库存的认识,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凡是制造业和流通业,都是玩库存的,库存玩不好,一定亏钱。

2006年,我进入大田集团。大田集团是一家专业物流公司,当时刚和美国联邦快递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大田联邦。后来,王树生董事长把大田集团持有的合资公司股份出售给联邦,卖了4亿美元。那时候,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是1∶8.3,即使现在看来,这仍然是一笔大生意。

大田集团当时有5个业务板块:快递、物流、仓储、空运、水运。可以说,凡是物流所涉及的功能,除了铁路,大田的业务范围基本上覆盖全了。

当时的大田集团雇用了很多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包括DHL公司中国区的副总裁和丹沙物流的总裁等。人才的引入给公司带来了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和企业管理理念。那段时间,我慢慢学会了从第三方的角度解读客户的物流需求,并制订物流方案。

再后来,我在中航工业旗下的中航国际物流公司工作了3年。那段时间,我跑遍了飞机制造厂,包括哈飞、沈飞、成飞、洪都、贵航、天津空客、天津波音等。对于飞机制造,我也了解了不少知识。

也是在那段时间,我曾经辅导一家做风电叶片的企业做物流管理,竟然大获成功。

2012年,我进入力拓集团的一家供应商公司做副总经理,主持公司工作,负责一个40万平方米的铜金矿堆场项目。这个矿场在蒙古国的奥尤陶勒盖,堆场的位置则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镇,二者相距大约80千米。当时,公司每年进出口约100万吨铜金矿,这又是一个国际化的项目。

力拓集团在全球经营矿石领域位列前三,也是一家全球500强企业。蒙古国是一个内陆国家,没有出海口,所有需要陆路运输的产品都必须通过中国才能运出来。所以,公司的项目团队包括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公司的人员,其中有澳大利亚人、蒙古国人,还有中国的蒙古族人和汉族人。澳大利亚人讲英语,蒙古国人讲蒙古语,中国人则大多讲汉语。所以,要是开个会,需要在英语、蒙古语、汉语之间多次传达,转着圈地翻译。

3.第一次做物流咨询

2014年年初,我开始从事企业管理咨询,专注于供应链和物流改善业务。

我的第一个项目是帮助客户管理仓库,把一个混乱的仓库管理得井井有条,盘点准确率从48%提升到99%,使拣货速度大幅提高。原来需要十几个人才能完成的工作,最后4个人就可以完成,实现了物流业务信息化,账实一致率达到99.9%。

要想做好物流改善的咨询,不但需要有好的方案,还需要把方案落地,因为客户是按照项目落地的效果来评估项目的好坏。

该项目让我对咨询这个行业深有感触:好的咨询师需要很多技能,但最重要的是技术、实践和格局。所谓技术,就是要know how,也就是首先自己要会,才能教别人;所谓实践,就是技术落地,把管理技术落实到客户的业务中,能教会别人;所谓格局,就是能站在企业的角度、企业主的角度来看问题,至少要有企业家的心态。否则,怎么去当人家的咨询师?

我的第二个项目是帮助客户规划信息化蓝图,实现管理信息化和仓储信息化。这个项目完成后,帮助客户节省了65名仓库保管员的人力,且使拣货效率提高30%,每年降低成本350万元。

我的第三个项目是帮助客户优化供应链,使包材采购成本下降了17%,物流成本下降了25%,快递成本下降了33%,退货率下降了30%,库存数下降了35%;第四个项目也是帮助客户优化供应链,使采购成本下降了20%,产能大幅提升;第五个项目是帮助客户恢复已经瘫痪的业务,优化了信息化系统和供应链;第六个项目是成功地帮助一家大型国有企业规划了仓储系统……

做咨询就像“打怪”,每打一个“怪”,功力就会增长一点点。同样,每做一个项目,经验就会积累一些。也可以说,做咨询就像砌墙,每放一块砖,墙就增高一点;或者说,做咨询就像串糖葫芦,越串越多。

4.第一次写书

经过《制造业全面库存管理》《制造业库存控制技巧》作者、全面库存管理(TIM)独立咨询顾问程晓华老师的介绍,我认识了一家出版社的寇老师。寇老师听了我的介绍,建议我把案例和经验整理一下,出本书。一方面,出书可以让我有机会整体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也便于知识传播。本书能够出版,非常感谢他们的鼓励和帮助。

这是我第一次写书,主要内容来自实践,完全是从实践和适用的角度介绍物流的。在物流领域从业20多年,我经手的物流项目包括东方冠捷、联想、德尔福、华硕、力拓、中航重机、天阳、得益乳业、泸州老窖、大兴国际机场、万生堂、泰德制药、川锅一号、嘉宝华连锁药店、汇群中药、华青汽车配件、京威汽车设备、阳光纸业、德龙钢铁等数十家企业,其中精耕细作的项目有十几个,在不少项目上为客户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可以说,每做一个项目,或多或少,我都会在技术或者管理上有所突破,取得进步。这些突破和进步像一粒粒珍珠,埋在一些实践的模型和案例中。出版这本书,正是想把这些“珍珠”挑出来,送给广大的行业朋友。

全书主要分为十讲,每一讲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第一讲和第二讲:讲述物流战略和物流管理,论述了物流对社会、企业以及从业人员的重要性。一方面,我想借此纠正社会上对物流存在的偏见和认识误区;另一方面,也想帮企业家和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物流理念。

第三讲和第四讲:讲述物流的分析方法、分析模型、管理工具。物流有物流的规律,也有其独特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知道了这些,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第五讲:讲述仓库规划和仓储管理,包括仓库规划和仓库操作的目的、方法、逻辑、工具、案例等。

第六讲:讲述运输规划和运输管理,包括运输管理的方法、逻辑、工具、案例等。

第七讲:讲述物流信息化规划,包括物流信息化的理念、逻辑、案例等。

第八讲:讲述供应链管理和案例。这些案例大部分是我经历的案例和经手的案例,主要是经验,也有一些教训——其中有些项目给企业带来了很好的收益。

第九讲和第十讲:讲述我从业以来的观察、感受和感悟,也包括对一些行业先进模式的推介和讨论。

5.一点思考

我从事物流咨询以来,为数十家企业做物流辅导,帮助企业解决了若干问题,所使用的招数全是这些年积累下来的物流实践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实实在在地为客户创造价值。

其实,物流是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可以说物流本来就是实践,会做就是会做,不会做就是不会做。会做和不会做,绩效会有显著不同。物流如果做不好,对企业的影响很大,通过财务数据一下子就可以看出来。

现在忙中偷闲,把这些年总结出来的有价值的物流实践技术挖出来,经过清洗、打磨,通过物流管理这条主线串起来,做成一串“项链”,可供自己参考,亦可供朋友借鉴,倒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从事咨询行业这么多年来,我在分析和研究问题时主要使用三个方法,那就是数据、流程、绩效;研究三个对象,那就是资金、物流、物料;关注三项指标,那就是质量、成本、交付。三个方法、三个对象、三个指标,可以做成一个立体图,有点像一个魔方(见图1)。我的方法就是转动这个魔方,把企业的问题挖掘出来,找到改善的方案,让企业在现在和未来都赚钱。

图1 物流咨询魔方图

作为一名物流专家,我为许多企业解决了大量的物流问题。

每个企业都是独特的,企业遇到的问题也千变万化。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可能相同,但问题的边界往往有巨大差异。定义一个问题,不仅要定义问题是什么,还要清晰地定义问题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解决,这就是书中所讲的“边界理论”。为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而制订的方案,一定要适合这个企业的具体情况。所以,对咨询师而言,能否实质性地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不但要有一些方法和公式,还要学会随机应变、因事而异。

20多年来,我靠自己独创的一套思路和方法做了大大小小50多个项目,服务过40多个企业,总结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曾经为企业节省了数亿元的物流费用,而且经过流程优化,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颇有价值。因此,我希望通过本书,向更多的朋友介绍一些方法和经验。

物流行业企业家阅读这本书,有助于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企业竞争力。物流从业人员阅读这本书,通过对书内提到的实践和理论进行思考,结合自身实际,也有机会让自己增值,走上更高岗位,做更高层次的事情。

孔令华
2020年8月于北京 QChEBk5PfHul1hWaryWWvk4oTgmCJbfcUjbakf315XdXmS9hBe5kEMStEFj80EP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