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是中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是一座具备“区位、生态、产业和体制”优势的国家中心城市,作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在新时代开放中承担重大使命、面临重大机遇、肩负重大责任,要坚持“从全局谋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明确融入的内涵、重点范围、取向,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好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国家提出共建“一带一路”以来,不少省份已开展了融入“一带一路”的研究,都想以一域服务国家战略全局,有可借鉴之处。我们认为,首先要全面认识重庆“融入”的内涵,从支撑国家战略实施、满足东道国需求、发挥好重庆优势、实现共商共建共赢四个层面深刻理解重庆“融入”的内涵。一是“融入”要充分体现国家战略,并支撑国家战略实施。依托国家正在积极打造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把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点”“两高”目标和发挥“三个作用”等指示要求,与共建“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结合起来落地实施。二是“融入”要充分体现市场需求,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求。坚持市场化导向,“知己知彼”,深入调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真实需要以及合作障碍,满足东道国现实需求。三是“融入”要充分体现重庆优势,发挥好重庆作用,新时代实现新作为。厘清重庆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体制优势,围绕“两点”定位、“两点”“两高”目标和发挥“三个作用”等指示要求,明确重庆“融入”的重点国家、重点领域、重点目标等具体路径。四是“融入”要充分体现共商共建,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在国家战略对接的基础上,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务实合作,凝聚沿线国家人民共识,走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共赢之路。
对标对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部署,结合国家对重庆发展定位和自身实际需求,将融入“一带一路”作为重庆提升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能力的重大契机,重点围绕产业、设施、人才、民生等领域,深度融入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开放新格局。一是推动产业融入。要深入分析“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产业合作的潜在需求领域,建设开放型经济,积极“引进来”,大胆“走出去”,扩大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需求,为合作地创造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二是推动设施融入。要抓住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机遇,充分论证、超前布局重庆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大通道、大平台,加快以交通、通信信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支撑国家战略中实现新作为、新担当。三是推动人才融入。要聚焦开放型经济人才、国际物流人才、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人才等关键性重点人才,结合产业合作和项目建设需要,为合作对象培养自己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四是推动民生融入。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要在科、教、文、卫、体等民生领域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沟通交流,以民心相通相亲来保障政策沟通和项目落地顺畅运行。
综合考虑重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利益和各自选择偏好,以寻求产业融入、设施融入、人才融入、民生融入等方面利益共同点为主要取向,采取更有力度、更加精准、更具针对性的政策举措,推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一是以产业项目融入助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成本降低或市场扩大、实现投资贸易与服务相通为重点选择取向。要在培育开放产业上持续用力,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做好外贸、外资、外经工作,打造一批特色突出、规模较大、外向度较高的优质企业,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二是以建设项目融入助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升沟通效率为重点选择取向。要在建好开放通道上持续用力,深化中欧班列(重庆)、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探索建立开放通道的可持续发展机制,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行效益。三是以人才文化融入助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政策沟通为重点选择取向。要在加强人文交流上持续用力,集中力量抓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两江新区、高新区等开放平台建设,增强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国际人文交流功能。四是以民生服务融入助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民心相通为重点选择取向。要在强化民生服务上持续用力,积极推动教育、科技、文化、医疗、体育等领域对外交流合作,实现“一带一路”沿线民心相通相亲。
重庆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要深刻领会中央赋予重庆的使命和责任,围绕“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发挥“三个作用”,推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化,发挥重庆在西部地区、长江流域绿色发展中的支撑引领功能,为共建“一带一路”做出重庆贡献,实现新作为、新突破,发挥好带动作用,支撑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现。
加快建成内陆开放高地,通过中欧班列(重庆)国际铁路贸易大通道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向欧洲、南亚和东南亚等重点区域拓展开放空间,加快构建内陆国际物流枢纽,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一是持续优化西向、西北向国际贸易大通道。强化中欧班列(重庆)品牌建设,完善布局德国、俄罗斯等国外集散分拨点,进一步优化运营及运输产品结构,拓展完善国际旅游、国际邮件等功能,与长江黄金水道无缝衔接。实现“渝满俄”班列常态化开行,联通中蒙俄经济走廊。二是加快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契机,整合、优化西部地区的开放口岸和口岸功能,推动落实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签署的共建“陆海新通道”合作协议,加强区域合作。三是构建多式联运物流通道新格局。加强中欧班列(重庆)、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航运、航空等统筹衔接,将果园港打造成为内陆多式联运示范港,探索中欧班列(重庆)多式联运“一单制”,争取国家加快启动三峡新通道建设,加快发展重庆航空物流,构建形成陆海多式联运体系。
加快建设国际城市,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一是提高口岸服务效率。持续优化开放环境,提升口岸智能化、通关一体化、贸易便利化水平,通过推进口岸物流降本增效、行政事项精准放权、压缩整体通关时间、提升信息化水平等方式开拓贸易市场,促进外贸优化升级。二是发挥自贸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两江新区等开放平台在全市开发开放中的核心载体作用,推动完善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让重庆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贸易往来越来越便利。三是加强产业领域对接,共建产业园区。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需求,重点加强物流、贸易等领域合作,积极拓展到“一对一”产业领域,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共建产业园区、物流中心、保税仓库等平台。
持续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全面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一是建设国家西部创新中心。加强规划引领,以重庆科学城为引导,升级建设重庆高新区,吸引聚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创新资源,培育多元化国际创新主体,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大力吸引培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端创新人才、创新型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二是加快推进教育领域对外开放。重点围绕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数量和质量,积极引进国外高校资源。统筹规划重庆高校吸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渝留学的学科专业。三是加强人文领域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国家人文交流”基地落地重庆,加快推进旅游便利化、策划推出文化交流周等人文合作重大事项。
当前,共建“一带一路”正在向落地生根、持久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阶段迈进。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重庆加速融入“一带一路”,实现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重大战略机遇。
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努力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与“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相互贯通,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局中谋划重庆一域做出的战略指引,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赋予重庆的重大使命、交给重庆的战略任务。在习近平总书记战略指引下,重庆必须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倡议,能够增强在更高起点和更高层次推进对外开放的能力,更加主动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更加积极运筹全球高端要素资源,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加快推动重庆更深入地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必将更加凸显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与我国最大的流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全面对接融通,促进重庆地理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同时,借力“一带一路”建设,重庆综合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促进公、铁、水、空及管道、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对外运输大通道、内部综合交通网络和信息大网络,提高互联互通水平,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更好完成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重庆的重大使命和战略任务。
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范围、层次、结构、布局,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更高质量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是新时代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的工作重点。特别是近期国家发布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为包括重庆在内的整个西部地区提供了新的开放支撑。围绕国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战略要求,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就是要加强同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发展重点相互对接,大力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产业深度合作,加强平台合作、创新资源共享,拓展金融贸易合作空间,提高对外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建立多层次、宽领域的人文合作机制,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平台体系,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成为国际交往中心、国际运营中心,增强全市经济发展活力,使重庆成为国际开放前沿和高地。在此背景下,融入“一带一路”倡议,重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技术与经贸、文化等领域合作力度必将进一步强化,合作领域必将进一步细化,促进重庆在更大空间范围内更好地在资源共同开发、产业协同联动、自由贸易往来、金融物流合作、文化交流互访等领域,与沿线国家地区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促进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多元化合作体制机制。进而加快提升重庆对外开放水平和资源配置能力,构建起大通关、大通道、大平台、大开放体系,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增强国家向西开放支撑力,助力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贸易紧张局势对全球经贸投资的溢出效应不断蔓延,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持续增强。特别是以大数据、智能化、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将对全球产业链重构、产业分工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加速拓展产业新领域、催生产业新业态、提升产业发展水平。重庆是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已形成汽车和电子两个5000亿级产业集群,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全国1/3左右、手机产量占全国10%左右、汽车产量占全国10%左右、摩托车产量占全国35%左右,成为全球最大的笔电基地和国内最大的汽车基地。与此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产业创新发展能力不强、汽车等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滞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突出问题,亟须加速产业升级换代、技术革新,寻求新的市场机遇。由此,紧跟世界产业发展趋势,融入“一带一路”倡议,重庆在深度融入全球开放式创新体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携手并进、共建共赢,构建布局合理、上下游联动、链条完善、相互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方面,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同时,利用“一带一路”政策导向、市场需求和先进适用技术,推进跨国研发和创新合作便利化,突出制造业和互联网协同创新,有利于倒逼重庆现有产业转型升级、提质扩能,培育与国际市场相对接、与国家战略相契合、与市场需求相符合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群,催生新业态、创新新模式、发展新产业、拓展新市场。
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不断推进趋势,以“一带一路”建设带动沿海、内陆、沿边地区协同开放,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国际化水平,促进其在更广的平台、更宽的领域、更高的层次参与全球竞争和产业合作,分享全球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新业态,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进一步发挥西部地区连接“一带”和“一路”的纽带作用,强化重庆运营中心的枢纽和组织作用,是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重庆是中央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其区位优势独特、战略地位重要。顺应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要求,推动重庆融入“一带一路”,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提升城市国际化配套服务功能,推动重庆城市形象、城市文化等最快、最广、最生动地传播到五湖四海,不断提升重庆对国际化元素的集聚能力、吸引力,形成较强的经济辐射带动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重庆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的重要节点作用将进一步凸显,城市将向着更高层次的国际洲际城市迈进,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支撑、带动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