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重庆融入“一带一路”发展的战略思路和目标

(一)基本要求

重点关注十大关系。一是与国家战略的关系。将重庆融入战略放在全国“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和倡议中,明确重庆在国家战略和倡议中的定位、重点发展方向。二是与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融入战略以重庆外向型经济为抓手,要重点研究明确重庆外向型经济与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关系。三是巩固优势产业与培育新兴优势产业的关系。巩固重庆外向型经济优势产业,科学筛选培育新兴优势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并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跃升。四是优势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关系。处理好外向型经济优势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系,重点是与信息产业、物流业、金融业以及研发设计业等的关系。五是产业、产品与服务、规则的关系。重庆外向型经济发展不仅体现在优势产业、产品的形成方面,更要注重服务以及全球治理相关规则的形成。六是产业布局与城市空间布局的关系。统筹外向型经济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空间规划布局。七是与国外主要区域、通道的关系。明确重庆外向型经济面向的主要区域和国家、通道和运输方式。处理好西向(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南向(北部湾港口)、东南向(广州、深圳)、东向(上海、宁波)以及北向(满洲里、二连浩特)的关系。八是重庆与国内重点城市的关系。处理好重庆与国内重要节点城市,如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等外向型经济的竞合关系,明确重庆与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等区域的关系和作用。九是输出和引进的关系。明确重庆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和作用,处理好引进与输出产品、服务的关系。十是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的关系。处理好重庆“融入战略”长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关系,提出可行的实现路径。

做好三个衔接。一是与国家战略的衔接。重庆融入“一带一路”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融入战略的定位、重点发展方向必须与国家战略的要求有机衔接。二是与重庆自身发展战略衔接。重庆融入“一带一路”必须充分考虑自身的基础、优势和条件,明确重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接点。三是宏观和微观的衔接。既强调宏观战略的前瞻性,也强调微观落地的可行性,既要明确“一带一路”倡议下重庆发展的方向,也要明确对外开放能够给重庆带来什么机遇。

(二)发展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市发展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立足国家战略高度,依托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体制优势,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紧紧对接全国六大对外经济走廊建设,以开放促改革,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科技教育文化卫生软实力建设与合作为重点,做强长板、补齐短板,促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立足重庆、联动西部、融入全国乃至全球,努力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培育新动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面向“一带一路”的内陆开放新高地、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中心和国际化国家中心城市,在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中做出重庆贡献。

坚持陆海内外联动与全面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发挥“一带”和“一路”的纽带作用,支撑陆海双向开放,在内陆开放“高度、深度、广度”上下功夫,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努力成为西部参与全球分工、陆海联运、全方位开放的门户支撑。

坚持开放战略与区域战略联动。建设“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融合发展示范区。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重庆要把握国际大势,将融入“一带一路”发展的开放战略与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成渝城市群建设等区域战略有机联动起来,主动作为,协同创新,整体推进,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

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配置联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改善软硬环境,努力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一带一路”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发展。

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交流联动。瞄准欧亚、东南亚等重点区域,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进一步发挥交通通道、物流设施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促进国际经贸、投资、产业深度融合,强化科技、教育、卫生、文化深度合作,促进经济社会交流和文化认同,巩固开放合作的根基。

(三)战略定位

“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发挥重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以提高引领力、集聚力、辐射力为导向,努力将重庆建成“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立体交通网络的重要联结点,亚欧非一体化大市场的重要节点,积极汇集全球人流、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提升科技创新、高端产业、专业服务集聚水平,全面提升国际知名度、影响力、竞争力。

面向“一带一路”的内陆开放高地。争取设立自由贸易港,整合自贸区、口岸、保税区、保税港区等平台和政策资源,高水平建设重庆多式联运国际枢纽、口岸高地,探索国际陆上贸易新规则。加大外交机构、国际组织机构、国际商业机构引进力度和友好城市结交力度,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引领西部大开发新十年,努力构建开放型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内陆与沿海、东部与西部产业转移的前沿高地。

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中心。抓好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立足西部陆海新通道,面向东南亚,加快建设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数据于一体的重庆运营组织中心,着力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集中统一的操作中心、单证中心、结算中心、信息中心。在重庆设立内陆国际物流分拨中心,使重庆成为区域性货源集结点、大数据中心,提升其国际物流集散、存储、分拨、转运功能,发挥其对中西部地区物流及增值服务的集散作用。

国际化国家中心城市。抓好全国都市圈和城市群建设重大机遇,加快构建“一区两群”城镇化战略格局,按照“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要求,以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国际会展中心及全国功能性科创中心、金融中心、消费中心、会展之都为重点,补齐国家中心城市功能性短板,引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集聚全球高端服务要素,构建现代服务业生态圈,形成西部领先的“重庆服务”品牌和标准,努力成长为“一带一路”上的国际化大都市和世界城市。

(四)目标和愿景

到2020年,重庆对外开放水平大幅提升,自贸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新(重庆)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取得重大进展,重庆通往中亚和欧洲、中南半岛和南亚、通过长江下游联通太平洋的对外开放大通道格局基本形成,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的支撑能力大幅增强,成为我国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到2025年,重庆全面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在引领“一带一路”建设和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中的作用凸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开放型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效率和效益显著提升,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形成壮大。对外开放通道、对外开放平台、大通关体系等对外开放基础保障体系基本健全;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基本健全完善。

到2035年,重庆以新的战略定位全面融入国家发展大格局。建成国际化国家中心城市和世界城市,成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融合发展的示范区,成为我国面向中亚、欧洲、南亚、东南亚对外开放的核心枢纽,欧亚大陆两端的货物可通过多种方式在重庆实现转运,全球相当大比例资金结算在重庆完成。 8x6fBecjsOwj7nv7WV6U8wmMzZWPY1xVSJx6WzzSZJz397FyMswMstI19QAVz03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