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教育扶贫的“盐池模式”

(一)实施背景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阶段。随着扶贫工作的进一步深入,西部贫困地区教育的短板愈加显露。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宁夏视察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西部地区要彻底拔穷根,必须把教育作为管长远的事业抓好”。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把教育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于2017年出台了《宁夏教育精准扶贫“十三五”行动方案》,形成了横向上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口径”,纵向上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到贫困村、贫困户、贫困学生“全方位”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格局。

盐池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生态脆弱,自然灾害频发。长久以来,百姓过着“和沙漠抢饭吃”的艰苦生活。2014年盐池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有34060人,截至2018年年底,剩余贫困人口仅为712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51%。盐池县顺利通过国家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成为宁夏9个贫困县区中首个脱贫摘帽县区。在盐池县成功的扶贫攻坚经验中,重视教育扶贫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目前盐池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63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5所、完全小学19所、教学点15所、幼儿园21所(含民办6所)、民办特教学校1所,寄宿制学校23所。在校学生28160人,其中普通高中2778人、职业中学1641人、初中6053人、小学12071人、学前班131人、在园幼儿5400人,寄宿生4845人。现有在编教职工1733人,其中普通高中259人、初中468人、小学846人、职业中学53人、幼儿园107人。63所学校中,农村学校44所,其中乡镇中心小学9所、完全小学6所、教学点15个、初级中学2所、幼儿园12所。44所农村学校中,在校学生7382人,其中初中896人、小学4846人、在园幼儿1640人

盐池县委、县政府结合本县的教学资源现状,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大力推进各类教育均衡协调科学发展。瞄准教育最薄弱领域,因地制宜、因校制宜,上下协同、持续发力,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基本办学条件,致力于提高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整体水平,提高贫困人口基本文化素质和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从根本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二)“盐池模式”的具体做法

1.建立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程教育体系

(1)重视学前教育

重视学前教育是教育扶贫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通过给贫困家庭提供儿童早期发展服务,短期内能有效促进儿童身体和智力的发育,长期还能提高他们的受教育水平以及成年后的收入和健康,最终可帮助这些家庭脱贫。斯坦福大学全球问题研究所农村教育行动计划项目主管罗斯高教授的研究表明:0~3岁儿童早期人力资本的回报率最高。诺贝尔奖获得者赫克曼教授曾精确地计算出:0~3岁,投资1元钱,赚回18元钱;3~4岁,投资1元钱,赚回7元钱;小学后,投资1元钱,赚回3元钱;大学里,投资1元钱,只能赚回1元钱。这些学者都不约而同地强调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盐池县政府也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作用,并采取了以下举措。

①学前教育二年资助。按照在园幼儿40%的比例给予年满四周岁及以上残疾儿童、孤儿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幼儿每生每年1000元资助。

②“一免一补”资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儿童和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儿童按照每生每年1500元的标准免除保教费、900元的标准补助伙食费,生均每年2400元。

(2)普及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依照我国法律规定对所有学龄儿童统一实施的具有普及性、强制性、免费性的学校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起点。盐池县为达到“不让一所学校掉队、不让一名学生失学”的目标,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普及义务教育,并采取以下政策充分保障公民享有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

①“三免一补”政策。“三免”即对所有在校生免除学杂费、教科书费,免费提供一套教辅资料。小学生和初中生均每年分别为130元和300元。“一补”即小学、初中每人每天分别按照4元和5元的标准,给予所有寄宿生生活补助,小学生和初中生均每年分别为800元和1000元。

②营养改善计划。对所有在农村学校就读的中小学生、民办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按照每生每天5.6元标准享受营养改善计划,生均每年1120元。在县城学校就读的寄宿生每人每天提供一个熟鸡蛋,生均每年120元。

③补助交通费。对所有中小学寄宿学生根据家校实际距离,给予每千米0.25元交通补助,生均每年260元,帮助贫困家庭减少了额外的交通开支。

④控辍保学。贫困地区学生厌学辍学问题是义务教育普及过程中的巨大阻碍,要加强义务教育,推进教育扶贫,就必须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坚持依法控辍,保障贫困地区每个孩子依法享有受教育权利。为了减少贫困地区学龄儿童厌学辍学,盐池县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开展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摸底排查切实做好辍学生劝返复学工作的通知》,落实“三包三保”机制(见图1-3)和“双线控辍”机制(见图1-4)。教体局制定了《盐池县教体局关于建立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干部定点联系工作机制的通知》,建立辍学生基础数据库,并按照“一人一策”的原则,通过以管控辍、以质控辍、以情控辍、以技补辍,充分利用学籍系统建立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并对控辍保学台账实行动态管理,确保适龄儿童少年都能够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

图1-3 “三包三保”机制

图1-4 “双线控辍”机制

(3)发展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在于侧重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在贫困地区发展职业教育,传授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有利于帮助贫困人口掌握谋生本领,从根本上实现脱贫致富。在发展职业教育方面,盐池县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①免费教育。免除盐池职业中学全日制正式学籍所有学生学费、课本费、寄宿生寄宿费,生均每年3000元。

②国家助学金。为全日制在校就读的正式学籍一年级、二年级涉农专业学生和20%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生均每年2000元资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优先享受。

③职业教育扶贫与当地产业扶贫相结合。盐池县采取了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开展电子商务、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在为当地村民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鼓励他们灵活用于实践,以达到脱贫致富的目标。盐池县因地制宜、因人制宜,采取全日制、半工半读、中长期技能培训、跟岗实习等方式,保障“两后生”接受职业教育,2018年全年完成培训任务3360人,为贫困地区人口学习有效职业技能、提高人力资本提供了良好平台。2019年盐池县计划培训4290人,整合培训费用和补助资金1372.95万元,分别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80人、职业技能培训1900人、农民工技能培训100人等培训计划,力争使贫困家庭劳动力掌握2门以上的脱贫致富技能(见专栏1-1)。

专栏1-1 职业教育扶贫案例

盐池县协同宁夏民族职业学院,将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结合起来,在施记圈村开展养殖、电子商务实用技术培训。养殖培训班特意邀请高级技师对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及秸秆加工调制利用技术、滩羊高效舍饲养殖技术、滩羊选育技术、滩羊养殖过程中常见病防治和布鲁氏菌病防治等内容进行讲解,并且针对各位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现场为学员答疑解惑,分享他们滩羊养殖的成功经验。电子商务培训班针对高沙窝镇各村的村干部和部分青年农民,围绕微店的开设、装修,商品的发布,微信文案的发布技巧,微信图片的发布技巧,软文的写作技巧进行培训。宁夏民族职业学院在培训过程中突出实效性,具有针对性,以学员动手操作为主,培养学员一技之长。

(4)资助高等教育

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即将由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人才是发展的基础,为鼓励贫困家庭的孩子坚持学业,盐池县采取了以下高等教育资助政策。

①“一免一补”政策。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不含复读生)学杂费,补助寄宿生住宿费。

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国家补贴在校期间的利息,帮助解决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用。本专科生每学年贷款金额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每学年贷款金额不超过12000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持扶贫手册,无须担保即可办理。

③国家助学金。对所有在盐池高级中学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城乡低保家庭、孤儿和残疾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1500元、2000元和2500元三个档次的资助,生均每年2000元。

④社会资助。由县团委等部门牵头筹集资金对三本和专科家庭贫困学生给予一次性资助,资助金额为2000~4000元;燕宝基金给予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家庭经济困难高中学生每生每年2000元资助,对考取二本以上盐池籍大学生给予全部资助。其中,在盐池高级中学就读的,每生每年资助5000元,在其他学校就读的,每生每年资助4000元。

2.构建学生资助体系与关爱体系

为了扩大教育扶贫的涉及面,达到“不让一所学校掉队,不让一名学生失学”的目标,盐池县构建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四位一体”资助机制,囊括了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所有学习阶段的学生。完善资助体系的建立在制度上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见表1-1)。

表1-1 “四位一体”资助机制

除了物质方面的资助,盐池县还专门针对留守儿童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对一”师生关爱体系。留守儿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贫困隐患,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缺少童年时期应有的关爱,对于努力学习、摆脱贫困也没有很清楚的意识,也为其后来的健康成长留下了隐患。因此,盐池县建立学校教师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网络,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留守儿童进行跟踪接力帮扶,为每一名贫困家庭学生和农村留守儿童确定一名帮扶教师,指导和照顾其学习与生活,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亲情关爱,对其精神方面给予帮扶。

3.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贫困地区学校硬件设施的完善有利于推动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2018年盐池县“改薄项目”共投入45.47亿元,改造项目学校1496所,改扩建校舍61462平方米、运动场地126034平方米,配备教学仪器(教玩具)设备9174万元。其中整合资金2.46亿元,全面完成14所中小学改造及教学仪器设备配备,新建农村幼儿园13所,新增小学学位1620个、幼儿学位1080个;整合项目资金1.9亿元新建了职业教育中心,打造了26个专业实训室和汽修多功能实训车间、工程机械实训车间。在补助方面,政府按照每生每年县城公办幼儿园150元、民办200元、派驻管理团队300元、农村幼儿园及学前班500元标准安排生均公用经费,对公办幼儿园给予生均100元采暖费补助;按照每生每年6000元的标准,核拨民办特殊教育中心生均公用经费;盐池县还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每年惠及学生26万人,连续6年实现食品安全和资金运行“零事故”。

盐池县近年来对教育设施的大力投入,使贫困地区学校均设有智慧教室、音美教室、计算机室、图书室、科学实验室等功能室,教育教学仪器设备齐全,能够满足素质教育的基本需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盐池县于2018年制订出台了《盐池县“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先后整合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更新多媒体一体机59套,在36所中小学实施主讲教室和接收教室新建改造工程。该计划实施后,学校教室的多媒体设备将全部接入国家和自治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全县中小学在线互动课堂全覆盖。

4.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在教育扶贫中,最不可忽视的一环就是教师的素质,教师的数量和授课的质量对孩子们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盐池县辖4乡、4镇(王乐井乡、冯记沟乡、青山乡、麻黄山乡、花马池镇、大水坑镇、惠安堡镇、高沙窝镇),各行政村较为分散。乡镇中心小学地处偏远地区,年轻老师流失率高,现任教师老龄化十分严重。据调查,青山乡中心小学现有教职工18人,其中50周岁以上的教师14人,占教师总数的77.78%。麻黄山乡中心小学距离盐池县城100千米,是盐池县城最南端的偏远山区小学,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7人,教师平均年龄56.7岁。教师年龄普遍偏大致使学校缺乏活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陈旧,老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针对乡村教师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盐池县在积极响应自治区和吴忠市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同时,还在政策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乡村教师留不住的现实问题,创新性地通过招募大学生志愿者支教、结对帮扶、教师交流支教、走教、聘用退休优秀教师、互联网智慧教学等多渠道多元化补充乡村教师,提高村小教学点教学质量,解决乡村教师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城乡帮扶体系,“一对一”解决教育难题

吴忠市盐池县、红寺堡区、同心县交界处是宁夏山区九县的移民村所在地,被吴忠市委、市政府确定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这里集结着吴忠市全市60%以上的贫困人口,各级各类学校中贫困生比例达到40%以上。盐池县为此实施《吴忠市区学校与盐红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学校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与吴忠市区学校派驻的10名骨干或教学名师形成结对帮扶关系,对盐池县惠安堡镇、大水坑镇、麻黄山乡9所中小学进行帮扶,解决当地学科教师短缺问题,加强薄弱学科教学力量,将县城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在教育管理、教学示范、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等方面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促进了城市优质教育资源流动到乡村,帮助乡村提升教学质量。

(2)联合区内外公益组织,借力发展“音体美信”素质教育

近年来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盐池县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基本办学条件,乡村小学均设有美术室、计算机室、艺体教室、科学实验室等功能室,教育教学仪器设备齐全,能按国家要求开齐所有课程,但美术、体育、音乐、信息等专业技术教师十分短缺,普遍由其他学科老师兼任。蔡元培曾经说过“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并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因为美育是进入人的灵魂的,艺术教育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培养我们的感性素质,美化我们的生活。体育和艺术教育应是每位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为从小培养孩子音体美的艺术素养,宁夏医科大学自2012年每年向盐池县高沙窝小学输入3名具有相应文艺、文化、体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特长的本科毕业生前去精准支教,并成立了“向日葵心理健康成长室”、足球队、英语读书角、“亲情驿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截至2018年,宁夏医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服务时长累计超过9216小时,教授学生累计超过700人,爱心赠送书籍5000余册,累计捐助资金3万元人民币。18名志愿者前往盐池县高沙窝中心小学接力教育扶贫,为当地的教育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为高沙窝中心小学源源不断补充音体美专任教师,改善了学校专任教师有效供给不足的教育现状。这种做法受到盐池县教体局的高度重视,盐池县尝试性地在多个乡村小学开展“援助乡村音体美课堂行动”,积极对接宁夏师范学院,每学期安排20~30名音乐、体育、美术专业的大学实习生深入盐池县乡村小学,开展实习和教学活动,缓解乡村小学音体美教师不足的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从2017年9月开始,“援助乡村音体美课堂行动”在梦想社支援的城西滩小学、大水坑毛泽民红军小学、高沙窝中心小学和惠安堡中心小学4所小学试点,已经成功运行了2年,宁夏师范学院共派出4批206名大学生,实习点增加到6所。“援助乡村音体美课堂行动”受到了实习学校和家长的极大欢迎,不但丰富了乡村小学生的艺术课堂和业余生活,而且加强了家校互动,活跃了整个学校甚至当地社区的文化氛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3)成立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辐射作用

盐池县于2018年5月31日下发了《盐池县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工作室建设实施方案》,县教育体育局紧紧围绕工作目标,按照个人自愿、学校推荐、领导小组审核的程序,先后遴选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和成员,成立了28个县级名师工作室。各工作室拟定了三年工作规划和成员三年成长计划,建立了教研员包扶工作室制度,定期组织名师深入贫困地区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教学研讨、课堂跟踪指导、经验分享等送教送培活动,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盐池县结合实际情况,以“连片教研”活动为抓手,共成立了12个教研共同体,组织县直学校分别与乡村学校通过联片教研、送课到校等方式,就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全方位进行帮扶。为了充分鼓励名师参与乡村教育,盐池县还按照每人每年5万元补助标准,为农村学校聘用退休高级教师和教学名师16名,进一步扩大和优化农村教师队伍。

(4)创建“互联网+教育”示范县,实现优质师资共享

为了解决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短缺、教学质量低下问题,盐池县以创建“互联网+教育”示范县为抓手,在全县开展“互联网+教育”工作。针对乡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水平低的问题,盐池县加大培训力度,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累计培训“互联网+教育”工作一线教师815人次,并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汇报、信息技术能力达标测试和“一师一优课”教学比赛活动,倒逼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素养,为开展“互联网+教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在“互联网+教育”的运用上,盐池县着力推动优质资源共享。一方面,将全县中小学教室的多媒体设备全部接入国家和自治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全县师生在宁夏教育云公共服务平台拥有实名网络学习交流空间,实现了县内师生与区内其他县(市、区)师生在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有效交流。目前,全县教师和学生网络学习交流空间开通率分别达到100%和82.6%。另一方面,借助在线互动课堂试点,定期组织名师开展教学研讨、课堂跟踪指导、技术保障等,不断完善运行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总结试点经验,并及时向贫困地区中小学校推广,充分发挥了以点带面的作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弥补贫困地区教师短缺、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

(5)创新举措,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

盐池县在贫困地区中小学大力推进创新素养教育,着力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倡导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推进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文明素养,充分发挥学校影响和带动家风、乡风、民风持续向好的作用。

(三)“盐池模式”取得的成效

盐池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大力推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2004年在宁南山区率先实现“两基”目标;2008年全县“两基”工作高标准通过国家教育督导团检查验收;2009年创建教育强县工作高标准通过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评估验收,在宁南山区率先实现了教育强县目标;2010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顺利通过自治区人民政府考核验收;2011—2013年承担国家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试点经验在全国全区推广;2016年年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高标准通过了国家教育督导委员会的考核认定。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盐池县严格按照中央“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工作部署,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基本办学条件,提高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整体水平,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实现全面发展

在学前教育方面,盐池县积极筹集资金对民办幼儿园给予支持,鼓励幼儿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保教并重,为幼儿提供了高质量的教育,2018年盐池县幼儿园计划招生达到2040人;盐池县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财政补贴的方式为公办园招聘非在编教师249名,解决了学前教育师资短缺问题;在控辍保学方面,盐池县按照“一人一策”的原则,通过以管控辍、以质控辍、以情控辍、以技补辍,劝返复学284人,确保适龄儿童少年都能够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在职业教育方面,盐池县积极对接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就业市场需求和教育精准扶贫,调整开设了油气化工、电子商务、养老服务等新兴专业,先后对185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群众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切实增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能力;学生资助体系的建立,使得2015—2017年22401名贫困学生受到资助,6483名大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帮助众多贫困家庭减轻教育负担。

2.教师队伍获得补充,缓解师资不足难题

盐池县积极落实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制度,轮岗交流校长教师736人,争取“三支一扶”大学毕业生90人,招聘特岗教师119人,进一步优化了教师结构;盐池县城乡“一对一”结对帮扶、“援助乡村音体美课堂”等大学生支教项目、建立“名师工作室”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提升了乡村学校的师资力量,缓解了专任教师有效供给不足的难题,引起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政府与教育局的高度关注,为解决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教师短缺问题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3.素质教育有序开展,带动乡村文明发展

盐池县素养教育的开展,大大提升了农村教育质量,并带动家风、乡风、民风文明发展。自2015年以来,盐池县每年定期举办航空嘉年华系列活动,2019年的航空嘉年华与往届相比阵容更加豪华,内容更加多元:活动包括中国·盐池第十二届西部联盟“许绍发杯”少儿乒乓球比赛、2019全国模拟飞行锦标赛等赛事,涵盖文化、体育、科技等众多领域,吸引了来自陕西、甘肃、宁夏、河南等省份的参与者。此次活动涵盖了航空运动、竞技体育、民俗文化、科普教育,不仅使孩子们开阔了知识视野,学到了超越课本的丰富知识,还获得了独立思考、亲自实践的能力,学习和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平台。 XNgqPnplQWMK8N7Qs23ehDuAfry+3jy3sHgmdOsciYsBXYZcNi5rBNGpQ8KxAbL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