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背景与问题的提出:以德扶贫的必要性

(一)在“志智双扶”基础上诞生的以德扶贫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讲话时着重指出:“要注重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注重培育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扶贫工作时又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扶贫开发最根本的是“扶人”。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需要各级党委、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项目和物质,为贫困群众输血,解决迫切的生产生活之需,更要有针对性地扶志与扶智,激发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加群众参与感和获得感。只有外部输血与内部造血相结合,通过自身造血巩固输血成果,才能彻底斩断穷根、战胜贫困。

甘肃省临夏市在对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思想落后、子女不孝、家庭不睦等“失德致贫返贫”现象,以及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等“失志型贫困”现象屡见不鲜。相对于物质贫穷,贫困户的精神贫穷更难治愈;相对于物质扶贫,道德和志气成了精准扶贫工作中最难帮扶的“硬骨头”。扶贫归根到底是要实现贫困个体作为“人”的全面改造与提升,只有贫困群体的综合素质全面进步,将扶贫的外在投入与脱贫的自我努力相结合,才能真正构建起脱贫的长效机制。针对扶贫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临夏市在“志智双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德扶贫”的新思路,将扶德、扶志、扶智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同步推进,不仅积极落实了党中央关于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理念和要求,也在精准脱贫的伟大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扶贫理论。

(二)开展以德扶贫的必要性

随着临夏市的脱贫工作进入深水区和关键期,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在逐渐暴露。部分地区贫困户中存在较为突出的“等靠要”思想,不配合脱贫甚至抗拒脱贫的现象难以根除。而家庭矛盾突出、农村地区陋习严重也成为阻碍当地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原因。

精神贫困成了临夏市脱贫攻坚路上难过的坎、难爬的坡,少数自身具备脱贫条件却不主动脱贫的人令基层扶贫工作人员伤透脑筋,如果政府给他们扶贫救助,他们就正好借机减少劳动,扶贫变成了“养懒汉”。从内因上看,主要是贫困群众自身发展条件较差;从外因上看,家庭不睦、关系不和使得贫困家庭成员的心思大多不在发展上,加上农村陋习无法彻底根除,导致失德致贫返贫现象发生。如果不把道德建设抓实抓牢,精准脱贫政策的实施效果将大打折扣。

如果单纯地给予这些存在精神贫困问题的贫困户发放种羊、扶贫贷款等物质帮扶,不仅见不到效益,反而会加深家庭或其他矛盾,造成扶贫资源浪费。输血容易造血难,想要切实解决扶贫工作中的特殊困难,沿用旧有的方法与经验已不能直击贫困的根源,必须在创新扶志方面狠下功夫,探索扶德、扶志、扶智相结合的扶贫新途径,加快贫困群众的精神脱贫步伐。 xPdEfvXoNKGcLj1BvQY4RrSPLitOj00fJ4sjM2bKTig/J1WEPKtrMiSuDlRQk81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