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

随着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时期,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得到了国家的强力支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8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一系列有关精准脱贫的政策与意见,有力指导了民族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

(一)国家指导意见

2019年6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指导意见》,为民族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意见要求全面摸清全部农户“两不愁三保障”情况,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开展核查。为了让各地更好把握保障标准,意见指出贫困人口退出的标准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这个标准不动摇,既不拔高,也不降低。

在教育扶贫方面,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师队伍建设,扎实推进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有效保证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保障有学上、上得起学。

在健康扶贫方面,建立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加强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配备合格医务人员,消除乡村两级机构人员“空白点”,做到贫困人口看病有地方、有医生、有制度保障。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制度保障范围,做到常见病、慢性病能够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获得及时诊治,得了大病、重病基本生活有保障。

在危房改造方面,加强对深度贫困地区的倾斜支持和技术帮扶,采取多种措施保障贫困人口基本住房安全。对于现居住在C级和D级危房的贫困户等重点对象,通过进行危房改造或其他有效措施,保障其不住危房。

在饮水安全方面,加快深度贫困地区、改水任务较重地区和边境地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保障贫困人口喝上放心水,饮水安全达到当地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标准。

意见还指出,各地区可以在国家基本标准和总体要求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细化实化标准并严格执行,确保工作有章可循。各地区各部门已经实施的“两不愁三保障”政策举措,明显超出基本标准的,要实事求是地予以纠正;同时要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防止“翻烧饼”。

意见还提出,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要求,下放“两不愁三保障”项目审批权限,减少和简化审批环节,优化工作流程,加快项目实施进度。要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财政支持的贫困村微小型建设项目,允许按照一事一议方式直接委托村级组织自建自管。要建立“两不愁三保障”项目后续管理制度,确保可持续发挥效益。

(二)相关政策措施

1.扶贫扶志

加强扶贫扶志,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显著特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国务院扶贫办、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等13个部门于2018年10月印发《关于开展扶贫扶志行动的意见》,对开展扶贫扶志提出了具体要求:激发贫困群众立足自身实现脱贫的信心决心,形成有劳才有得、多劳多得的正向激励,树立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价值取向和政策导向。意见指出,要采取有效措施,开展扶志教育,加强技能培训,强化典型示范;改进帮扶方式,引导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和就业,加大以工代赈实施力度,减少简单发钱发物式帮扶,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推进移风易俗,提升乡风文明水平,加大贫困地区文化供给,发挥村民治理机制和组织作用,加强不良行为惩戒;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选好配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发挥好村级党组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2.解决住房安全

2019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进一步做好农村危房改造的通知》。通知强调,要把解决深度贫困地区住房安全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加大倾斜支持力度。通知指出,要充分考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农户贫困程度深、建房成本高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好地方财政补助资金,科学制定分类补助标准,给予重点倾斜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技术能力不足、建房能力弱的难题要组织技术力量予以帮扶;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引导金融支持、社会力量资助和村民互助,构建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

3.基础设施建设脱贫

国家各部委密集出台政策,实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脱贫工程。2019年7月,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发布了《关于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工作重点是要实施“脱贫攻坚补短板工程”“乡村振兴促发展工程”“凝聚民心助增收工程”“统筹城乡提服务工程”“长效机制强管养工程”“典型带动、示范引领工程”“现代治理夯基础工程”“放心路、放心桥、放心车保安全工程”等工程,推动农村道路高质量发展。

2018年8月,水利部颁布了《水利扶贫行动三年(2018—2020年)实施方案》,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着力推进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贫困地区水利管理能力。方案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水利扶贫工作,提出要实施进一步提升贫困地区水利管理能力,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持续加强贫困地区灌溉排水设施建设,大力推进贫困地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加强贫困地区防洪减灾能力建设,继续加大贫困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深入实施农村水电扶贫、水库移民脱贫、水利劳务扶贫、水利科技扶贫,切实加大对口支援地区和革命老区支持,加强水利干部人才培养和智力帮扶等15项重点任务,基本建成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2018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网络扶贫实施方案(2018—2020年)》,提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以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加快网络扶贫应用为方向,不断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的网络支撑。方案强调,要推进贫困村通宽带进程,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加强贫困地区各类学校高速宽带网络建设;实施“互联网+健康扶贫”,完善贫困地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网络基础条件;优先向“三区三州”倾斜,引导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深入“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开展网络通信帮扶,进一步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更好发挥宽带网络优势,助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4.公共服务提升脱贫

国家各部委相继出台扶持政策,实施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提升工程。

教育方面,2019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新时期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新时期直属高校定点扶贫的主要任务是:落实帮扶责任,聚焦脱贫攻坚,要开展脱贫攻坚调研,履行定点扶贫责任,选派干部挂职扶贫,加强扶贫工作指导,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挥高校优势,创新帮扶形式,推进教育、产业、智力、健康、消费、精神、语言扶贫等;广泛宣传动员,汇聚多方合力,激发内生动力,发动全校力量,鼓励社会参与,宣传推广典型。

医疗方面,2018年9月,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发布《医疗保障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重点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因病致贫、返贫等特殊贫困人口,充分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各项制度作用,切实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受益水平。方案提出,要完善可持续筹资政策,实现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实施综合保障措施,提高贫困人口待遇水平;使用适宜技术,促进就医公平可及;优化基层公共服务,全面推进费用直接结算;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为实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提供坚强保障。

2018年10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5部门印发了《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卫生健康服务薄弱环节,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方案指出,要实施贫困人口大病和慢性病精准救治三年攻坚行动,全面推进大病专项救治工作;推进“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实现应保尽保,加强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力度;实施“三区三州”健康扶贫攻坚行动,加强健康扶贫攻坚行动支撑保障和责任落实。力求到2020年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签约服务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对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覆盖。

2019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了《“三区三州”中医药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方案强调,要聚焦“三区三州”中医药健康扶贫薄弱环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夯实基础、补齐短板,使“三区三州”城乡居民能够享受到安全、有效、经济、便捷的中医药服务。方案指出,要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填平补齐原则,支持“三区三州”县级中医类医院开展标准化建设;要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县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提升民族医医院制剂能力,推进医改中医药工作;要深入推进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要积极做好中医药产业扶贫。

2019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印发了《解决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工作方案》。方案指出,要通过加大支持力度,强化对口帮扶,推进远程医疗来加强县医院能力建设;通过加强县乡村人员培养培训,统筹使用县域卫生人力资源,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来加强“县乡一体、乡村一体”机制建设;消除“空白点”,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重点传染病、地方病综合防控三年攻坚行动,加强贫困地区疾病综合防控。

就业方面,2018年9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了《关于开展深度贫困地区技能扶贫行动的通知》。通知强调,以国家和省定贫困县(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劳动力为重点帮扶对象,要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建立台账,精准掌握贫困劳动力信息;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要求,开展有效、实用的就业技能培训;组织学习能力较强、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人员参加创业培训;广泛开展岗前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为就读技工院校的“三区三州”贫困家庭学生,开辟招生绿色通道,在入学、选择专业、实习、推荐就业等方面实行优先政策;开展进乡镇、进社区、进家庭等“点对点”“一对一”精准培训;实现“三区三州”每所技工院校至少建设一个特色优势主体专业、建立一个资料室,每名教师至少参加一次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2019年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颁布了《关于深入推进技能脱贫千校行动的实施意见》。意见强调,到2020年底,帮助每个有就读技工院校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应、往届“两后生”都能免费接受技工教育;每个有参加职业培训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者都能够接受至少1次免费职业培训,全国技工院校累计新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7万人以上。通过深入推进技能脱贫千校行动,帮助接受技工教育或职业培训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学员)实现就业创业,增加劳动收入,达到“教育培训一人,就业创业一人,脱贫致富一户”的目标。

2019年5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发布了《关于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通知强调,要落实配套产业扩大就业,促进安置区发展吸纳就业,预留场地扶持创业就业,组织劳务输出就业,落实政策兜底安置就业,多渠道拓宽就业门路;要推动培训应培尽培,增强培训精准性,提高培训补贴标准,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要纳入政策服务体系,强化服务保障,优化服务供给,万人大型集中安置区实施就业帮扶专项活动,加强属地就业服务管理。

5.社会保障兜底脱贫

2018年10月,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发布了《深度贫困地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建设改造行动计划》,强调要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建设改造,提升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能力,更好发挥社会救助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计划指出,要以“三区三州”为重点,加大对“三区三州”的资金倾斜力度,全面改善深度贫困地区供养服务设施条件,提高集中供养服务能力;加快构建“1+N”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联合体(1个县级供养服务中心,N个区域性供养服务机构);进一步加大“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财政资金和福彩公益金投入,取消深度贫困地区县级财政配套要求;对“三区三州”建设项目,按床均建设投资的80%给予补助,对改扩建项目补助额度按上述补助标准的50%给予补助。力求到2020年,“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条件得到较好改善。

2019年4月,民政部、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了《关于在脱贫攻坚中做好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工作的通知》,强调要扎实做好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相关工作。通知指出,要精准确定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建立贫困重度残疾人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和信息台账,动态掌握本地区贫困重度残疾人的基本信息和基础数据,尊重保障对象意愿,提供相应服务内容;要依托和整合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开展集中照护服务,整合资源,充分利用敬老院、幸福院、养老院、乡镇卫生院、托养机构等,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为有长期照护需求和意愿的贫困重度残疾人提供集中照护服务。

6.其他扶贫措施

2019年8月,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供销合作总社印发《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实施方案》。方案指出,要加强贫困地区农副产品货源组织,引导本地区市场主体按照市场需求发展本地区特色优势产业,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实现贫困地区农副产品产地、质量等可追溯;要搭建贫困地区农副产品销售平台,落实政府采购支持脱贫攻坚的政策要求,制定完善交易规则,编制用户操作手册,为采购人、供应商提供便捷高效的交易服务;组织引导预算单位购买贫困地区农副产品,鼓励各级预算单位工会组织通过网络销售平台采购工会福利、慰问品等,鼓励承担定点帮扶任务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预留一定采购比例,通过网络销售平台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2018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设计扶贫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发挥工业设计在提升产品品质、助力产业扶贫方面的作用,切实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计划提出,要实施千村千品设计促进计划,开展设计知识普及培训活动,每年培训不少于1000人次,切实提高贫困地区工业设计理念和意识;实施百校千人设计互助计划,每个互助团队支持不少于10名企业设计人员,三年持续帮扶不少于1000名设计师。争取到2020年底,面向贫困地区提供不少于1000件产品设计方案,开展不少于3000人次设计培训,组织不少于50次设计师走进贫困地区访问活动,实施不少于50个乡村风貌或公共设施改观设计方案。

2019年8月,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发布了《关于深化交通运输与邮政快递融合推进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支持县级公路客货运站拓展建设邮政快递作业设施,积极拓展乡镇客运站邮政快递中转及收投服务功能,推动网络节点共建共享;鼓励推广农村客运车辆代运邮件快件,大力发展“互联网+”农村物流新业态;要建立融合发展工作对接机制,制定融合发展服务规范。依托邮政网点开展道路运输便民政务服务,打造产运销一体化农村物流服务体系。

2018年1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助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强调以生态环境保护助力脱贫攻坚,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把脱贫攻坚责任落到实处,推动生态环保扶贫取得更大成效。意见指出,要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农村环境整治、生态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等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程项目;支持贫困地区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引导贫困地区落实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要求,推动规模化养殖,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针对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等重点领域,加快补齐农村环境短板,推动实现贫困地区农村环境明显改善。

2019年8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务院扶贫办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广播电视和网络试听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做强脱贫攻坚正面宣传,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对脱贫攻坚中的问题和热点进行科学监督、建设性监督,及时做好信息发布,加强舆论引导,弘扬扶贫正能量;要做优脱贫攻坚内容供给,围绕服务扶贫扶志,播出更多贴近农村生产生活的优秀节目,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节目供给。

2019年4月,财政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发布了《关于开展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在农村流通、电商扶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领域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经验可复制推广的示范县;鼓励各地优先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支持方式,通过中央财政资金引导带动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工作。

2019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切实做好2019年—2020年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要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意见要求,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扶贫信贷投放,促进金融支持与产业扶贫有效融合;利用“万企帮万村”等载体,对接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金融服务需求,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动力;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综合金融服务;提升金融体系普惠性,深入实施农村金融教育“金惠工程”,优化贫困地区金融生态环境;防范金融扶贫领域风险,支持高质量可持续脱贫;促进金融精准扶贫提质增效,巩固脱贫成果,做好金融扶贫和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政策衔接。

2018年10月,共青团中央印发《共青团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意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和智力优势,构建有共青团特色的扶贫工作体系。意见指出,要深入开展青年扶贫志愿服务,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组织动员团员青年针对“三区三州”青少年普通话学习开展志愿服务;要积极开展青年文化扶贫行动,实施“希望工程”“书海工程”等系列公益项目,广泛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小学生赴贫困地区研学旅行、青年文艺工作者“文化进农村”等活动;要切实加强贫困地区基层团建,推动党建带团建制度落实,大力支持贫困地区“青年之家”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bXr2y+rlPfrtkXxwdIoyDPiHpdYvVjkcFxoPY/Izi95EYabwl2RbtzWt1GNywIE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