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必须处理好抓环保和促发展的关系

一、重新审视环保与发展的关系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前提

环保与发展不是“非此即彼、你赢我输”的零和关系。不可否认,在人类发展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人类每前进一步,就会产生诸多“负面效应”,其中最严重的就是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似乎经济越是发展,环境生态状况就越是糟糕。由此,一些人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想要“金山银山”,就必须放弃“绿水青山”,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两者是“零和博弈”。经济要发展就不能过分重视环境保护,否则发展成本太大;要保护好环境,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发展经济。然而,这种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零和博弈论”是存在逻辑错误的。环保与发展的关系,本质上是自然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两者会不会走向绝对的矛盾和对立具有“可能性”而非“必然性”。当人类无节制地破坏自然平衡并危及生态系统健康,对整个社会和自然都造成巨大威胁的时候,环保与发展便走向了对立面;当人类的发展理念、开发利用资源的方式、生产生活方式、体制机制运行方式从工业文明转化为生态文明的时候,环保与发展就不再是损益性的竞争关系,而是可以统一、调和的。

环保与发展应是“内在统一、密不可分”的共赢关系。“两山论”的精辟论断表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是既矛盾又统一的概念,环保与发展是可以平衡的,可以通过绿色发展实现合理转化。首先,自然环境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金山银山”来源于“绿水青山”,没有“绿水青山”的基础支撑,“金山银山”是不可持续的。没有自然环境这一基础,社会经济就没有了发展的前提和动力,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在发展生产力。其次,保护生态环境离不开经济发展。“金山银山”反过来可以保护、修复“金山银山”,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生态环境保护、污染的治理都需要技术和资金的支持,而这些都要依靠经济的发展;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条件能够吸引投资和消费,从而带来经济的发展。最后,只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不断跃升,才能保障生态环境不被破坏。既要反对强调发展经济而破坏生态环境的短视行为,也要反对为保护生态环境而放弃发展的消极做法。要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当代人利益和后代人利益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在统一、相互促进。

二、坚持“保护优先”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根本原则

推动绿色发展,必须吸取“先破坏后治理”发展模式的教训。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修复”的过程,在前期发展中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等到重新审视环境问题后才开始弥补,弥补成本比当初创造的财富还要多,甚至有些破坏带来的后果是积重难返、不可逆转的。西方传统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十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的教训极为深刻。20世纪发生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对生态环境和公众生活造成巨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强调可持续发展,重视加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但不可否认,我国仍然是世界上环境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环境污染和破坏对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极其惊人的。发达国家一两百年累积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几十年来的快速发展中集中显现,呈现明显的结构型、压缩型和复合型特点,老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河南是拥有着1亿人口的大省,这种状况不改变,能源资源将难以支撑,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反过来必然给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制约生产力的发展,加剧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久而久之发展的空间和后劲将越来越小。

推动绿色发展,必须坚持以“保护优先”为根本原则。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环境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资源和条件,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环保工作的关键时期。“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就是要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发生矛盾时,必须将“绿水青山”放在优先位置,不能走以“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的老路。也就是说,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牢固树立“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坚守生态保护底线,绝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要探索一条环境保护新路,着力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切实把工作抓紧抓好,使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三、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

推动绿色发展,重在实现抓环保与促发展的有机统一。70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生态环境问题也必须通过发展来解决。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一方面,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保护生态环境的物质基础,是人心所向。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另一方面,保住绿水青山,不是放弃发展,而是必须实行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发展各方面,在空间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发展重点选择等方面,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让留住绿水青山成为经济发展的硬约束。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推进绿色发展,就要树立“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统一,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具体而言,要坚持“既不欠新账,又要多还旧账”,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载的限度内,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使有限的环境、资源得到永续利用。同时,要推进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一起抓、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建设布局、优化人居环境,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的转变,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多赢。

四、实现保护与发展的相互转化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举措

环境资本属于经济资本,生态环境也能转化成生产力。习近平强调:“生态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些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所具有的生产力属性、使用价值多重性和财富属性,也深刻阐明了推动“金山银山”的绿色生产和生产绿色“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性,即财富绿色生产和生产绿色财富的辩证统一关系。“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良好生态环境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地创造综合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改善生态环境就是要更加注重把绿水青山的自然价值和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其目标就是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推动绿色发展,重在实现保护与发展的相互转化。推动绿色发展,就必须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明确生态环境的属性,让“绿水青山”充分彰显经济价值,发挥社会效益。也就是说,要将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纳入生产力范畴,把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作为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充分释放“生态红利”,创新发展思路,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经济体系,以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厚植绿色发展优势,提升绿色发展能级。产业生态化,就是要在选择产业时,充分考虑生态方面的要求,依靠科技创新构建绿色技术体系,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破解绿色发展难题,通过技术进步实现发展方式的变革,同时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生态产业化,就是要依托生态优势,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将绿色资源变成市场接受的生态产品、生态服务,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U+s1gQQUb7x1HHJPMmzPJTVQRG2x05YgB4E5/K0fwgsT6o0nmZ+CZ3T+agtBkok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