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两山论”的基本内涵

一、“两山论”深刻分析了人的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之间的辩证关系

人是社会人,更是自然人,人作为社会人的前提和基础是自然人,而人作为社会人则是对自然人的本质升华。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写道:“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人的自然存在是指人就其起源和存在而言是自然的一部分,需要依赖于自然。但人与自然物的区别在于人还是社会的存在,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人与之打交道大多是社会产品,即使自然也必须经过劳动的改造成为社会产品才能进入人的生活。因此,人作为社会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自然。“两山论”中的“绿水青山”体现了人的自然存在,“金山银山”体现了人的社会存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关系。“绿水青山”是人的出生地和生活场所,它表明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不能脱离自然。“金山银山”是人通过劳动改造“绿水青山”得到的结果,它体现了人的社会存在,或者说,人要生存就必须改造自然。这里我们要对“金山银山”做广义的理解,即它不仅指经济财富,而且指人类通过改造自然而获得的一切成果。但绝不可因此把劳动绝对化,把人的社会存在抽象化。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尽管劳动很重要,但是“自然界本身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例如森林、矿山等。劳动只有在具备相应的对象和资料的前提下才能创造使用价值,从而成为财富的源泉”。因此,“两山论”凸显了人的这样一种存在状态:人是一种既离不开自然又必须超越自然的存在物。人既依赖自然,又不得不与自然相斗争,这两种关系相互融合和制约。即是说,人是在依赖自然中与之斗争,同时又在与自然斗争中依赖它。人类为了存在不懈地与自然斗争,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业文明进程中,这种斗争发生了异化。斗争本是为了生存,但在资本逐利的驱动下,斗争成了人逐利甚至虚荣的方式,造成人类在自然面前的狂妄自大,忘记了人在与自然斗争的同时还要依赖它。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两山论”蕴含着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深刻理解,是对资本主义制度下扭曲了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意在让人类遵循人与自然的本真关系,从异化了的发展观中走出来。

二、“两山论”科学阐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

基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必然是自然与发展的统一,自然是发展的本源,不可以竭泽而渔因为发展而毁掉自然,发展是自然潜力的释放,也不可能为了自然而放弃发展。由此可见,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是辩证的,是人类社会的矛盾统一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矛盾和统一是有所侧重的,也是可以由矛盾向统一转化的,从根本上讲,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是辩证统一的。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同时,我们在快速发展中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短板,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当下遇到新问题的根源在于发展方式。“两山论”正是在旧的发展方式不可再持续的关键时期提出的。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处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过去的发展主要是以牺牲“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在这种模式中,“两座山”的关系是完全对立的。如果说“绿水青山”体现的是人的自然存在,“金山银山”体现的是人的社会存在,那么,旧的发展方式是以不断挤压自然存在拓展社会存在。人既与自然相斗争,又依赖于自然,旧的发展方式过度强调了人对自然的斗争性,而忽略了依赖性。显然,“两山论”对这种发展模式持否定态度。“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其言外之意在于,如果“两座山”是熊掌与鱼,不能兼得,那么还是要选择“绿水青山”。然而,按照“两山论”的逻辑,“两座山”的不可兼得不是绝对的。两者的对立是因为旧的发展模式片面强调人对自然的斗争性,因此,要让“两座山”相互统一必然要求一种新的发展方式。如果说旧的发展方式过度强调了人对自然的斗争性,挤压了人的自然存在,那么新的发展观必须克服这一弊端。“两山论”蕴含的发展观拒绝“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具体言之,即发展不能无条件、无限度地挤压自然生存空间,要为发展设立禁区。设立禁区,让发展有度,这是新发展观的一个方面。“两山论”对发展还有一个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把“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统一起来。“绿水青山”既是发展的禁区,同时又是发展的资源。牺牲“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很容易,保护“绿水青山”,放弃“金山银山”也不难做到,但具有挑战性的是,既保护好“绿水青山”又要获得甚至加倍获得“金山银山”。“两山论”对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不仅在于把保护的维度注入发展中,而且也让保护本身成为发展。2013年,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判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将发展与保护辩证统一起来,大大拓展和深化了发展的内涵。“两山论”对发展的新要求是在适当的历史时期提出的。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经济得到显著提升的同时,人的生活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发展要转型,归根结底是因为需求发生了变化。就此而言,“两山论”实际上包含了对人的需求的辩证认识。

三、“两山论”明确指出了人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之间的辩证关系

经济发展源于社会需求,也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目的;社会需求引致经济社会发展,并引导经济发展的方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较长时期的短缺经济时代,社会对物质财富的需求居压倒性地位,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所以大力创造物质财富成为发展的中心任务。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随着物质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改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开始向往更加美好的生活,精神需求日益凸显。“两山论”在更高的层面上集中反映了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辩证关系。狭义上的“金山银山”主要指社会物质财富、GDP的增长。但在广义上,它还可以指能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非物质产品。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语境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仅指更加高效、更加智慧地把自然资源转化成物质财富,而且还指让“绿水青山”成为一种精神财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在此意义上,“绿水青山”本身就是财富,它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满足了人的精神需求。所以,生态文明建设和精神文化的传承紧密相连。习近平在2013年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一段讲话深刻反映了这一点:“城镇化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记住乡愁,就是要记住本来,延续根脉,传承几千年来深藏于我们文化基因中的家风祖训、传统美德和家国情怀。”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远非单纯的经济发展问题。“绿水青山”不仅需要保护好的自然环境,还是承载人类历史文化的符号。与此相对应,“金山银山”不仅代表丰盛的物质财富,还代表富有内涵的精神财富。 VCXq1wkB+dtanP+PR8itHqJ2CDq5dF+I6Y6o6a0sZ0Jd4MQjI89RxoaXmJaCVLy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