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右主治心痛,下气,除咳逆 〔2〕 ,去藏中冷。能温脾气消食 〔3〕 。
又方,生树皮,上牙疼痛痒等,[酒煎含之]立止 〔4〕 。
又,[患风瘙痒痛者] 〔5〕 ,取茱萸一升,清酒五升,二味和煮,取半升去滓,以汁微暖洗。
如中风贼风 〔6〕 ,口偏不能语者,取茱萸一升,[美豉三升] 〔7〕 ,美清酒四升 〔8〕 ,和煮四五沸,冷服之半升,日三服 〔9〕 ,得小汗为差。
案经:杀鬼毒尤良 〔10〕 。
又方,夫人冲冷风欲行房,阴缩不怒者,可取二七粒,[嚼]之良久 〔11〕 ,咽下津液。并用唾涂玉茎头即怒。
又,闭目者名 子 〔12〕 ,不宜食。
又方,食鱼骨在腹中,痛,煮汁一盏,服之即止,[其骨软出] 〔13〕 。
又,鱼骨刺在肉中不出,及蛇骨者,[捣吴茱萸]以封其上 〔14〕 ,骨即烂出。
又,奔豚气冲心 〔15〕 ,兼脚气上者 〔16〕 ,可和生姜汁饮之,甚良。
微温,主痢,止泻,厚肠胃。肥健人不宜多食。
【注释】
〔1〕吴茱萸:此据卷子本,与《嘉祐本草》引文多合。另《证类本草》“食茱萸”条引“食疗云”,内容与此相近,但方序、药味、剂量等有所差异,姑附于此:“食茱萸,温。主心腹冷气痛,中恶,除咳逆,去藏腑冷,能温中,甚良。又,齿痛,酒煎含之。又,杀鬼毒。中贼风,口偏不语者,取子一升,美豉三升,以好酒五升,和煮四五沸,冷服半升,日三四服,得汗便差。又,皮肉痒痛,酒二升,水五升,茱萸子半升,煎取三升,去滓微暖洗之立止。又,鱼骨在腹中刺痛,煎汁一盏服之,其骨软出。又,脚气冲心,和生姜煎汁饮之。又,鱼骨刺入肉不出者,捣封之。其骨自烂而出。又,闭目者名 子,不堪食。”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 Evodia rutaecarpa (Juss.)Benth.的未成熟果实。为常用中药,性温、味辛苦,有小毒。能温中和胃,止痛散寒湿,理气,助阳。口服不宜过量,宜由小量开始,否则易引起眩晕胸闷。文中提到的 子,李时珍认为即食茱萸,果实亦可供食用。今或考食茱萸( 子)即芸香科臭檀吴萸 Evodia daniellii (Benn.) Hemsl.。
〔2〕咳:《嘉祐本草》作“呕”。
〔3〕脾气:指脾的功能,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统摄血液等。脾气宜升宜温,吴茱萸性温芳香,有益于脾气健旺。
〔4〕酒煎含之:原缺用法,据《证类本草》引“食茱萸”文补译。
〔5〕患风瘙痒痛者:本条卷子本原缺主治,《嘉祐本草》引作:“又患风瘙痒痛者,取茱萸一升,清酒五升,和煮,取一升半去滓,以汁暖洗。”据此补入“患风瘙痒痛者”。
〔6〕风:《嘉祐本草》无。《证类本草》引“食茱萸”亦无。
〔7〕美豉三升:据《证类本草》引“食茱萸”文补译,兼参《千金方·食治》同类条文。
〔8〕四:《嘉祐本草》引作“一”。
〔9〕三:卷子本作二。参《千金方·食治》,当作三。
〔10〕案经:杀鬼毒尤良:《嘉祐本草》作“谨按:杀鬼疰气”。参“竹”条注〔4〕“鬼疰恶气”。
〔11〕嚼:卷子本原脱,据文义拟补。
〔12〕闭目:《嘉祐本草》引作“开目”。按卷子本、《证类本草》“食茱萸”引文及《千金方·食治》均作“闭目”,故以“闭目”为正。
〔13〕其骨软出:原无,据《证类本草》引“食茱萸”文补译。
〔14〕捣吴茱萸:卷子本原脱药物加工及使用法。《医心方》有“捣吴茱萸封上”,《证类本草》引“食茱萸”条作“捣封之”,《嘉祐本草》作“嚼封之”,故补入“捣吴茱萸”四字。
〔15〕奔豚气:中医病名。症见有气从少腹上冲胸脘、咽喉,发作时欲死,后又有停歇,或有腹痛等兼症。多由肾脏阴寒之气上逆或肝经气火冲逆引起。
〔16〕奔豚……上者:《嘉祐本草》作“脚气冲心”。脚气冲心即脚气病危症,症见呼吸急促、心悸烦躁、胸满呕吐、神志恍惚。
【译文】
吴茱萸性温。主治心口痛,使逆气下降,消除咳嗽呕逆,驱除脏腑中的冷气。能温运脾气,消化食物。
又,生[吴茱萸]树皮:治牙齿疼痛作痒,[取皮酒煎煮,口含汁液,]牙疼立止。
又,皮肤起风疹,瘙痒疼痛,可用吴茱萸一升,米酒五升,二物共煮。取汁半升,滤去渣滓,微微加热,擦洗患处。
如果中邪风、口歪不能说话,可取茱萸子一升,[好豆豉三升,]好米酒四升,共煮,经四五滚后,放冷,一次饮半升,一日三次。[服后遍身]有轻微汗出,就可治愈。
谨按:驱杀鬼毒尤其好。
又,有人冲着冷风打算行房事,引起阴茎萎缩、不能勃起时,可取吴茱萸十余粒,[口中嚼上]一段时间,然后咽下唾液,并用唾液涂在阴茎头上,[阴茎]会立即勃起。
又,果实外壳不裂开的叫做“ 子”,不宜食用。
又,吃鱼时鱼骨吞进腹中,引起腹痛,煮吴茱萸汁一盏,服用后痛即止。[鱼骨会软化并被排出体外。]
又,鱼骨刺或蛇骨陷在肉中无法拔出,[捣烂吴茱萸,]封在创口上,骨刺就会坏烂而被排出肉外。
又,奔豚气上冲心,以及脚气冲心,可取吴茱萸和生姜汁一起饮用,甚好。
吴茱萸性微温。主治痢疾,止腹泻,使肠胃功能健旺。肥胖健康的人不宜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