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淡竹上,甘竹次。主咳逆,消渴,痰饮 〔2〕 ,喉痹 〔3〕 ,鬼疰恶气 〔4〕 。杀小虫,除烦热。

苦竹叶:主口疮,目热,喑哑。

苦竹筎:主下热壅。

苦竹根:细剉一斤,水五升,煮取汁一升,分三服。大下心肺五藏热毒气。

笋:寒。主逆气,除烦热,又动气,能发冷癥 〔5〕 ,不可多食。越有芦及箭笋,新者稍可食,陈者不可食。其淡竹及中母笋虽美,然发背闷脚气。苦笋不发痰。

竹笋不可共鲫鱼食之,使笋不消成癥病,不能行步。

慈竹:夏月逢雨,滴汁著地,生蓐似鹿角,色白 〔6〕 。取洗之,和姜酱食之,主一切赤白痢。极验。

慈竹沥:疗热风,和食饮服之良。

淡竹沥:大寒。主中风大热,烦闷劳复。

淡竹筎:主噎膈 〔7〕 ,鼻衄。

竹实:通神明,轻身益气。

、淡、苦、甘外,余皆不堪,不宜人。

【注释】

〔1〕竹:竹有多种,供药用的主要有禾本科植物淡竹 Phyllostachys nigra (Lodd.)Munro var. henonis (Mitf.) Stapf ex Rendle,苦竹 pleioblastus amarus (Keng) Keng f.,慈竹 Sinocalamus affinis (Rendle) McClure等。竹叶、竹茹(茎秆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竹沥(茎秆经烤灼后流出的液汁)、竹实(颖果)、竹笋(幼苗)、竹根(根茎)都可作药用。笋为南方多食的一种菜蔬,以毛竹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 ex H.de Lehaie的笋较常见。过多食用难消化,食后有嘈杂感,故需与肉类一起烹调,香美爽口。功效见正文。

〔2〕痰饮:中医病名。一般指体内水液转输不利,停积在体腔、四肢等处的一类病症。也特指饮邪留于肠胃,症见形体逐渐消瘦,饮食减少,肠鸣便稀;或见心悸气短、呕吐涎沫等症。

〔3〕喉痹:中医病名。又称“喉闭”。为咽喉肿痛的统称,多见咽喉红肿、吞咽不顺,声音低哑,恶寒发热等症。

〔4〕鬼疰恶气:一般指具有传染性和病程迁延不愈的慢性病,如劳瘵(结核病之类)。早期古人对此类病认识不足,心存恐惧,故以鬼疰命名,认为是一种“恶气”(很厉害的致病邪气)引起的。

〔5〕冷癥:癥即腹中结硬块、痛有定处的一种病。若其症状属于冷性,则称之为冷癥,如可兼见患部有发冷感,服用热性药或食物后症状减轻,反之进食寒凉物则加重病情,四肢不温,形寒怕冷,小便清长,口不渴等。

〔6〕生蓐似鹿角,色白:《大观本草》引作“生物似鹿角菜,名竹蓐”,鹿角与鹿角菜形状相差太大。但无疑均指某种菌类植物。

〔7〕噎膈:中医病证名。症见胃中饥饿,但食物噎塞、阻隔于咽和胸膈之间;或食物不曾入胃即有痰涎挟食还出。今食道癌等病症可见此证。

【译文】

淡竹最好,甘竹稍次。主治咳嗽气逆,消渴,痰饮,喉痹,鬼疰恶气。杀小虫,消除烦热。

苦竹叶能疗口疮,可清目热,治声音嘶哑、或不能发音。

苦竹茹可消除热气壅积。

苦竹根取一斤细切,加水五升,煮过后取汁液一升,分三次服,可以排出心肺、五脏间的热毒之气。

笋性寒。治疗气上逆,消除烦热。容易动气,能引发冷癥,不可多食。越地(浙江一带)有芦笋和箭笋,新鲜时还可以进食,放置久了则不可吃。淡竹笋和中母笋虽然味道很好,但可以引发背部闷痛、脚气等疾病。苦笋不会引发痰饮。

竹笋不可以和鲫鱼一起进食。[如果二者同时食用],会使竹笋难于消化而成为腹中的结块,令人不能行走。

慈竹夏月遇雨,慈竹上的汁液滴在地上,萌生新苗,形状像鹿角一样;色白,[称为“竹蓐”]。取竹蓐洗净,和姜、酱一起食用,主治各种赤白痢,极有效验。

慈竹沥可驱除热风,和食物、米饮一起服用效果好。

淡竹沥性大寒。主治中风,大热,心烦胸闷,过分劳累即复发等病症。

淡竹茹治噎膈,鼻出血。

竹实可以通神明,使身体轻快,元气充足。

竹、淡竹、苦竹、甘竹以外,其余竹类都不能食,对人体没有益处。 sfx8jePWLYamK4xif2AhlCVo9XfhRbDjV//FFTw+z8DKO/eHgaOqZamtboP+tDr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