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荏、蓼第二十六

紫苏、姜芥、薰葇 〔1〕 ,与荏同时 〔2〕 ,宜畦种。

《尔雅》曰:“蔷,虞蓼。” 〔3〕 注云:“虞蓼,泽蓼也 〔4〕 。”“苏,桂荏。”“苏,荏类,故名桂荏也。” 〔5〕

《本草》曰 〔6〕 :“芥蒩(音租),一名水苏 〔7〕 。”

《吴氏》曰 〔8〕 :“假苏,一名鼠蓂,一名姜芥。”

《方言》曰:“苏之小者谓之穰葇。”注曰:“薰葇也。” 〔9〕

【注释】

〔1〕姜芥: 又名假苏,就是唇形科的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有强烈香气。 薰葇: 是唇形科的香薷(Elsholtzia ciliata),全草有芳香气味。

〔2〕荏: 是唇形科的白苏(Perilla frutescens),一年生芳香草本。荏主要是用来榨荏子油的。

〔3〕“蔷,虞蓼”与下文“苏,桂荏”,并《尔雅·释草》文。余均注文,与郭璞注文相同,惟均无“也”字。

〔4〕泽蓼: 当是蓼科的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要术》的蓼,当是蓼科的香蓼(Polygonum viscosum)。

〔5〕苏: 是唇形科的紫苏,是白苏的一个变种(var. crispa),《尔雅》注说是“荏类”,没有错。由于古有所谓“味辛似桂”,所以别名“桂荏”。《要术》烹饪各篇,用苏很多。

〔6〕《御览》卷九七七“苏”引作《本草经》,但《本草经》“水苏”项下无此记载,而是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插进去的:“水苏……一名芥蒩(原注:“音祖”)。”《要术》“音租”原作“音粗”,蒩有租、祖二音,无“粗”音,今改正。

〔7〕水苏: 唇形科的Stachys japonica,具辛香气。以上各种唇形科辛香植物,古时都供食用,古本草书也都列入菜部。

〔8〕《吴氏》,指吴普的《吴氏本草》。本条的假苏和上条的水苏是两种,本条不是上条的注文,可《御览》卷九七七“苏”引本条列为上条的注文,误。《蜀本草》注引《吴氏本草》说: 假苏“名荆芥,叶似落藜而细,蜀中生啖之。”《唐本草》注也说:“此药(指假苏)即菜中荆芥也,‘姜’、‘荆’声讹耳(按假苏一名‘姜芥’)。……今人食之。”说明吴普并没有混假苏为水苏。

〔9〕见《方言》卷三,“穰葇”作“ 葇”。注是郭璞注。

【译文】

紫苏、姜芥、薰葇,和荏同时,宜于作畦下种。

《尔雅》说:“蔷,是虞蓼。”注解说:“虞蓼,就是泽蓼。”〔《尔雅》又说:〕“苏,是桂荏。”〔注解说:〕“苏是荏类,所以叫桂荏。”

《本草》说:“芥蒩,又叫水苏。”

《吴氏〔本草〕》说:“假苏,又叫鼠蓂,又叫姜芥。”

《方言》说:“苏中有小的,叫作穰葇。”郭璞注解说:“就是薰葇。”

三月可种荏、蓼。 荏,子白者良,黄者不美。 荏,性甚易生。蓼,尤宜水畦种也。荏则随宜,园畔漫掷,便岁岁自生矣。

荏子秋未成 〔1〕 ,可收蓬于酱中藏之。 蓬,荏角也;实成则恶。

其多种者,如种谷法。 雀甚嗜之,必须近人家种矣。

收子压取油,可以煮饼。 荏油色绿可爱,其气香美,煮饼亚胡麻油,而胜麻子脂膏。麻子脂膏,并有腥气。然荏油不可为泽,焦人发 〔2〕 。研为羹臛,美于麻子远矣。又可以为烛。良地十石,多种博谷则倍收,与诸田不同。 为帛煎油弥佳。 荏油性淳,涂帛胜麻油。

蓼作菹者,长二寸则剪,绢袋盛,沉于酱瓮中。又长,更剪,常得嫩者。 若待秋,子成而落,茎既坚硬,叶又枯燥也。

取子者,候实成,速收之。 性易凋零,晚则落尽。

五月、六月中,蓼可为齑以食苋。

崔寔曰:“正月,可种蓼。”

《家政法》曰:“三月可种蓼。”

【注释】

〔1〕“未”,原作“末”,殿本《辑要》引同,误。这里指成熟前的嫩穗子,注文明说“实成则恶”,岂能待到“秋末”成熟时?《证类本草》卷二七“荏子”引唐萧炳《四声本草》也说:“欲熟,人采其角食之,甚香美。”元刻《辑要》引正作“未”,是唯一正确的字,据改。

〔2〕焦人发: 使头发枯焦。按: 荏油是干性油(大麻油也是),很容易和氧结合而凝固,所以涂在物体上会在物体表面生成一层坚固的膜,因此可以用来涂布帛作成油布。但用来搽头发却不行,因为它会氧化而使头发发黄枯焦,并且胶结。

【译文】

三月,可以种荏和蓼。 荏,种子白色的好,黄色的不好。 荏,很容易生长。蓼,尤其适宜在水畦里种。荏就很随便,在菜园旁边隙地上撒子,以后便年年落子自然生长了。

荏子秋天还没有成熟以前,可以把它的“蓬”摘下来,腌渍在酱里面。 “蓬”,就是〔嫩穗子〕荏角;但到结果成熟时就不好吃了。

要多种时,就像种谷子的方法种。 荏子麻雀非常喜欢吃,必须种在近住宅的地里〔,便于驱赶麻雀〕。

收荏子榨出荏油,可以炸面食吃。 荏油绿色可爱,气味也香美,炸面食虽然比芝麻油差些,但比大麻油好。大麻油都有腥气。然而,荏油不能用来作润发油,它会使头发枯焦的。把荏子研碎调入荤腥菜肴中,味道好远远超过大麻子。荏子还可以用来作火炬式的“烛”。一亩好地,可以收到十石荏子;多种荏子,换取谷子,〔荏子价高,〕因而可以博得加倍的收益。这样,就和别的地大不相同了。 荏油煎成涂油布的油,尤其好。 荏油纯净,涂油布胜过大麻油。

用蓼作菹菜的,苗有二寸长时,就剪下,用绢袋盛着,沉在酱瓮里。又长出来,再剪〔,照样处理〕。这样,就经常有嫩苗吃。 如果等到秋天,子实成熟掉落,这时茎已经坚硬,叶也枯萎了。

准备收种子的,到果实成熟时,赶快收割。 种子容易掉落,收晚了会掉光的。

五月、六月里,蓼可以作成〔细碎型的调味〕齑菜,配苋菜一道吃。

崔寔说:“正月,可以种蓼。”

《家政法》说:“三月可以种蓼。” +DJZtyuIUbhTF2OIMySZHKEwXVS35YUm2RpX2FQ16CZPDIiaNKL/H7kWsqK0FGN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