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种薤第二十

《尔雅》曰 〔1〕 :“薤 〔2〕 ,鸿荟。”注曰:“薤菜也。”

【注释】

〔1〕见《尔雅·释草》。郭璞注作:“即薤菜也。”《御览》卷九七七“薤”引《尔雅》注也有“即”字。有“即”字不会使有的人误读为“薤,菜也”。

〔2〕薤(Allium chinense): 百合科,俗称“藠( jiào )头”。鳞茎狭卵形,供食用。一般少见,我国现在以西南各省区栽培最多。

【译文】

《尔雅》说:“薤,是鸿荟。”注解说:“就是薤菜。”

薤宜白软良地,三转乃佳。

二月、三月种。 八月、九月种亦得。秋种者,春末生 〔1〕 。率七八支为一本。 谚曰:“葱三薤四。”移葱者,三支为一本;种薤者,四支为一科。然支多者,科圆大,故以七八为率。

薤子 〔2〕 ,三月叶青便出之, 未青而出者,肉未满,令薤瘦 。燥曝,挼去莩余,切却强根 〔3〕 。留强根而湿者,即瘦细不得肥也 。先重耧耩地,垅燥,掊而种之。 垅燥则薤肥,耧重则白长。 率一尺一本。

叶生即锄,锄不厌数。 薤性多秽 〔4〕 ,荒则羸恶。 五月锋,八月初耩。 不耩则白短。

叶不用剪。 剪则损白。供常食者,别种。 九月、十月出,卖。 经久不任也。

拟种子,至春地释,出,即曝之。

崔寔曰:“正月,可种薤、韭、芥。七月,别种薤矣。”

【注释】

〔1〕春末生: 春末鳞茎成熟。“生”指长成,即鳞茎成熟。有的书译成“发芽”,八九月种直到春末才发芽,岂有此理?就是冬种的“埋头”葵菜、瓜茄,也是开春解冻就长出,哪能等到春末?《要术》的薤有春种和秋种。这是秋种,作二年生栽培,越冬收薤,下文三月里收作种薤的,就是这秋种的。春种的当年九、十月收薤白,但留种的仍到明春掘出。

〔2〕薤子: 指繁殖用的鳞茎,今蔬菜栽培学上称“种球”,非指种子。上篇种泽蒜有“采取子”,“子”也应指鳞茎,即泽蒜头,非指种子。

〔3〕强根: 干缩硬化的枯根,即干死的茎踵和须根,留着会影响种薤的吸水,并妨碍新根的发生,所以种前须要切除。

〔4〕薤叶管状线形细长,基生三五枚而已,无分枝,而这里株距又宽,不能荫蔽地面,所以叶丛外容易长杂草,不锄去,薤株会被裹没,薤就长不好了。不但薤,葱、韭等叶子细长,近于直立,都这样。

【译文】

薤宜于种在白色砂质壤土的好地,初耕后再耕三遍为好。

二月、三月种。 八月、九月种也可以。秋天种的,到明年春末鳞茎成熟。 标准是七八个鳞茎栽植一窝。 农谚说:“葱三薤四。”一般是移葱要三根作一窝,种薤要四个作一窝。不过,薤种个数多的,发窝圆大,所以要七八个一窝作标准。

〔繁殖用的〕鳞茎,三月里叶子回青时便掘出来, 没有回青便掘出来,肉还没有长满,种下去使薤白瘦小。 晒干,搓去外层的枯皮,切掉干死的强根。 留着强根,又没有晒干,长的薤就瘦小不会肥大。 先用空耧在同一沟里耩两遍,〔把种植沟耩得深些阔些,〕等沟干了,刨个穴种下去。 沟干了薤长得肥大,耩两遍薤白就长得长。 标准是相隔一尺种一窝。

叶子长出就锄,锄的次数不嫌多。 薤地容易长杂草,杂草多了薤就瘦恶。 五月锋一遍,八月初耩一遍。 不耩,薤白就短。

叶子不要剪。 剪叶,薤白生长受到损害。想要平时剪叶吃的,该另外种一些。 九月、十月掘出来,可以卖。 留着多日不掘,就不好了。

准备作种薤的,到春天地解冻的时候,掘出来,随即晒干。

崔寔说:“正月,可以种薤、韭菜、芥菜。七月,可以分薤移栽。” qdP6eMfWz1WZr9786GaLYU4dPTXpeuJttl6NiLz1DSnbsow+r3k7G+4Pcifvlp6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