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2 养老保险在中等收入国家阶段的功能定位

中等收入国家阶段的经济水平跨度较大,人均国民收入为 1000~12000美元。本书根据世界银行 2010 年的划分标准,又在此基础之上细分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阶段(1006~3975 美元)和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阶段(3976~12275 美元)

1.2.2.1 养老保险在中等偏下收入国家阶段的功能定位

在低收入国家阶段,为了摆脱贫困,快速发展经济是硬道理,毕竟社会保障等社会政策的资金来源需要以坚实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因此,低收入阶段国家会普遍采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导向来优先发展经济。根据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理论,低收入阶段国家向高收入阶段国家过渡的长期过程中,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先恶化,后改善”是一种必然现象 。也就是说,早期经济的快速增长经常会伴随着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这一理论获得了许多著名经济学家的支持, Anand and Kanbur (1993)运用六个不平等指标对 60 个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当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达到 4 000 美元左右时,该国进入了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的拐点阶段,此时基尼系数高达 0.565 。 Ho-Chuan Huang and Shu-Chin Lin (2007)利用 75 个国家的面板数据通过贝叶斯因子的分析方法进行非参估计后发现,一国人均收入为 4 628 美元时其经济发展水平到达了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拐点 。根据Anand and Kanbur (1993)和Ho-Chuan Huang and Shu-Chin Lin (2007)的研究,可得到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倒U形”曲线关系图,如图 1.1 所示。

图 1.1 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倒U形”曲线关系图

可见,经济增长水平在由低收入阶段向中等偏下收入阶段迈进的过程中,虽然经济水平取得了不小发展,但总体水平依然不高,且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开始凸显,从而导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在逐步显性化。因此,进入中等偏下收入阶段,较低的生产率以及绝对贫困尤其是农村等发展滞后地区的贫困问题依然很突出,返贫现象时有发生,而且相对贫困问题也日益严重。此外,虽然这一阶段还未能完全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问题的生理需求,但更高一层次的安全需求已成了大家的诉求。所以,过去只注重补救国民生计的社会保障制度已与这一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不相适应,需要对其功能进行新的思考和定位。这一阶段的社会保障已不再是政府对贫困者等弱势群体的恩赐和救济,而是国家和社会应尽的法定义务,政府有责任进一步提升其保障水平,强化其公平性,同时保证其运行效率,维护经济增长。换言之,在中等偏下收入国家阶段,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的核心功能不仅在于解除贫困群体的即期生存危机,还应在消减绝对贫困的基础上开始着眼于调节收入分配,缓解相对贫困。并且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安全保障的坚实后盾,应为人们提供稳定的安全预期,免除人们的后顾之忧,解决劳动者未来的和不确定的风险,为其提供良好的劳动环境,促使人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劳动生产,提高劳动效率,鼓励他们通过自力更生在摆脱贫困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

1.2.2.2 养老保险在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阶段的功能定位

从图 1.1中可以看出,人均国民收入大概在 4000~4628 美元即进入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阶段,而这一收入水平也正处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阶段。可见,进入中等偏上收入阶段的国家,尽管经济水平得到空前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绝对贫困越来越少甚至基本消除,但相对贫困却越来越突出,即收入分配差距明显扩大,且在这一阶段将达到最大。根据国际经验,如果不能将收入分配差距调整到合理的范围内,将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 。正如菲利普·基弗(2008)所指出的:“基尼系数不能长时间处于高水平阶段,否则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如政治政策的稳定、财产权的保护)将受到破坏,不能为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必要的动力,将长时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因此,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无非是另一种形式的发展,收入分配问题实质上是发展问题。而且,进入中等偏上收入阶段,由于人们的衣食温饱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公平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对公平的诉求日益强烈,因而对分配不公的感受更加强烈,容易产生心理失衡和被剥夺感。此时人们普遍关心的已不只是基本生存和安全,更关心的是公平的收入分配和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由于“市场失灵”的客观存在,经济增长不能自发地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因此,该阶段应调整和完善社会经济政策,重点发挥收入分配调节功能。具体到社会政策,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调节器”的作用应该受到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重视。此外,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一阶段,经济空前发展积累的大量财富显然为社会保障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如养老保险在普及化的基础上,使退休者的老年生活状况得以改善,基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和提高,而不再是仅仅维持其生存。因此,在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阶段,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定位应该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由生存保障型向生活质量型、由形式普惠型向实质公平型演变,即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人民生活状况得到保障和改善,随着国民财富的增长而普惠全民、实现共享,最终促进并维系收入的合理分配,从而使其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且可靠的制度安排。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对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这一阶段社会保障发展滞后,未能有效发挥应有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收入分配差距很可能将进一步加大,甚至恶化到令人难以忍受的地步,从而制约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进而致使该经济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因此,这一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转型也到了必须依赖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时候,国家必须从战略高度谋划包括养老保险制度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 xHwUPOcXo5vhZoqWYcSZsOZUDsU1ZuC/KeKxQSCddArhU3qGBOlcN6JYajil3rm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