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仪式教育在高校开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高校都比较关注和重视仪式教育。仪式,以其多样的表现形态和强大的功能属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高校在仪式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实践成果丰硕但零散,就整体的实施现状及有效开展的路径还缺乏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论述。那么,教师和学生对仪式教育的参与度和认同感如何,就仪式教育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等,这些困惑都需要我们进一步了解和分析。

一、“高校仪式教育开展现状”调研分析

笔者选取了自己所在的高校作为研究样本(以下简称“C校”)。C校是一普通本科院校,在仪式教育的开展过程中,C校各有侧重和特色,比较具有代表性。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较全面地掌握了C校仪式教育实施现状,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客观翔实的基础数据。

(一)调查目的

本调查力求根据研究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与构想,对高校仪式活动现状进行系统性调研和梳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1)学校开展仪式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具体形式;

(2)在现有的仪式教育活动中,哪些受到学生欢迎,收到良好的反馈和效果;

(3)对仪式教育开展的目的、过程、方法等存在质疑的地方;

(4)教师和学生对更好开展仪式教育的建议。

(二)调查过程

1.调查对象

高校仪式教育实施现状研究是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课题,笔者在充分考虑研究样本代表性的基础之上,特选取了自己所在的学校作为调研对象。这一考量除了对本校情况熟悉、便于收集资料以外,还在于该校有丰富的仪式教育资源,每个年级都有自己的特色仪式活动,学校层面的大型仪式活动具有连续性。在具体调查对象的选择上,笔者综合考虑了样本的全面性,在四个年级分别投放了60份调查问卷,跟踪回访毕业生30名,教师代表60名。在统计收回的有效调查问卷中,在校学生共计215份,其中大一57份,大二50份,大三56份,大四52份;毕业生收回27份;教师共收回54份,其中辅导员29份,专业课教师21份,中层干部3份,校领导1份。

2.调查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问卷调查的设计分为两部分,一是学生卷,主要从定量的角度客观、全面地了解大学生对仪式教育的需求、评价和建议;二是教师卷,力求从教师的角度分析设置仪式教育的目的、开展的效果等。通过不同的角度和站位,综合反映仪式教育的开展现状。此外,笔者还对个别学生、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以掌握更翔实的资料来佐证和补充问卷调查的结论,力求提升研究的广度、深度和效度。

(三)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1.仪式教育开展的总体效果比较好

开展仪式教育的目的不是强行灌输和直接说教,其核心要义是将道德规范、价值观念、行为标准等通过活动感染、熏陶、影响、塑造学生,让教育的目的以春风化雨的形式滋养学生的内心。在C校,经常开展的仪式教育活动有:新生开学典礼、升旗仪式、毕业典礼、感动校园人物颁奖、大学生讲坛等。每一个仪式活动都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各自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效。根据对学生的问卷分析,68%的学生选择收获了启示和感悟,21%的学生认为效果不大,还有11%的学生觉得没有任何效果。由此可知,仪式教育总体发挥出了应有的功效,但仍然无法满足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需求,如何修正和改进,这也是本研究的出发点和意义所在。

2.学生对仪式教育的认可度有明显差异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仪式教育的喜欢程度随着年级的升高呈下降态势。学校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和教育目标,设置了相应的仪式活动,以实现教育的递进和延续。但调查结果显示,高年级学生相较于低年级学生不管是在参与度还是兴趣度上都大打折扣。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表示愿意参加仪式活动的比例分别是87.6%、61.3%、50.5%和31.4%。除此之外,学生干部、党员相较于其他同学更愿意参加仪式教育活动。这些数据和客观事实是复杂因素的综合结果,但确有必要通过进一步地了解、分析,从仪式的角度对教育形式、内容、方法等方面加以改进,让学生从漠然、抵触、抗拒变为积极主动的适应、吸纳和接受。

3.学生的参与度是决定仪式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结合调查问卷和对部分学生的深度访谈,笔者发现学生参与度越高的仪式教育活动,给他们的印象越深刻,受欢迎程度也越高。在“你最喜欢的仪式教育活动”这一题目中,92.6%的毕业生选择了毕业典礼,远远高于其他选项。这个结果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的一条格言给出了最好的解释:I hear and I forget,I see and I remember,I do and I understand.(我听了就忘记了,我看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毕业典礼是每一位毕业生都要参加的仪式教育活动,部分学生的家长也会到场参加。仪式主要涉及4个环节:颁发毕业证书并授予学位;毕业生代表、校友代表、教师代表发言;毕业生为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献花;校长致辞。学校通过这场仪式,把学生在校四年发生的点点滴滴串联成一首青春赞歌,鼓舞着他们更好地前行。由此带来的启示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全盘考虑每一位学生发展的需求,扩大受众,创设参与机会,增强教育效果的普适性。

4.教师和学生对仪式教育的认知、感受不尽相同

仪式教育在C校有着丰富的实践,教师们对此并不陌生,也都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调查显示,关于仪式教育的一些基本理念,大部分教师持正面评价。比如,在仪式教育的育人功效方面,在回收的54份有效问卷中,有42人认为很有用,占样本总量的77.8%,有10人觉得部分有用,占比为18.5%。可见绝大部分教师认同仪式教育开展的必要性。此外,大部分教师也都认可“仪式本身具有教育意义”“应坚持开展仪式教育”等。这些良好的反馈为学校继续深入有效地开展仪式教育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然而,在调研中笔者发现:教师和学生对仪式教育活动所持的态度有出入。例如,老师们认为学生喜欢的仪式教育活动应该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一定主题”的,而学生却将“自己受到重视”“有参与和展示机会”放在首要位置。这些观念的差异直接影响了活动开展的效果。因此,教师作为仪式教育的主导者,必须转变思维导向,以学生为本,认真倾听学生的诉求,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成为仪式教育活动中的真正主角。

二、高校开展仪式教育存在的问题

传承至今,仪式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仪式教育的价值未得到充分显现,呈现出各种问题。结合此前的调研结论,笔者认为,目前高校开展仪式教育存在以下问题和弊端:

(一)仪式教育主体对仪式教育认知不足

仪式教育主体既包括实施主体也包括受教育者。一个完整的仪式教育过程,包含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以及效果评估阶段。仪式主体对仪式教育认知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某些有价值的仪式在高校中没有开展,仪式教育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例如升旗仪式只在有重大活动时进行,开学典礼只涉及新生,主题班会形同虚设等。基于工具理性思维影响下的教育理念,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增长,对学生的精神诉求充耳不闻,再加之仪式活动往往耗财耗时耗力,教育者往往敷衍对待。二是实施主体缺席仪式教育的效果评估阶段。当仪式活动结束后,人们从热闹喧嚣回归平静生活,高涨的情绪很快平复,仪式教育所起的作用也日趋减弱。诚然,仪式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育的终止。学生有什么样的收获和反馈,如何巩固、加强仪式教育的效果,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教育者只有对仪式活动的效果进行跟踪评估,才能总结反思,提炼经验教训,从而不断优化实施方法,促进下一次仪式活动的更好开展。三是受教育者对仪式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缺乏了解和认同,参与度低。参与度包含参与数量和参与质量两个方面。仪式的群体性既是数量上的集合,也是价值观念的趋同与共享,这些都离不开大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体验。有的学生受功利思想的影响,认为仪式活动跟评优评奖、拿毕业证、学位证都不挂钩,参不参加都无所谓,索性能不去就不去。有的学生虽然到了现场,但身在曹营心在汉,无法全身心融入仪式教育的情境中。这些问题都导致了仪式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阻碍了学生参与度与仪式教育效果的良性循环。

(二)仪式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关系处理不当

仪式的一大特点是具有形式性,形式的存在是为了突显内容,两者共生于仪式的过程中,缺一不可。事实上,高校往往未能平衡兼顾,或出现重形式轻内容的情况,或陷入重内容轻形式的困境。前者的危害表现为仪式的形式主义,缺乏人文关怀和文化内涵;后者的局限在于仪式的简化,阻碍仪式内容完整的表达。就仪式的形式主义来讲,有的仪式活动只注重排场、规模,忽视了仪式教育本身应该呈现的内容。仪式教育承担着高校文化建设的重任,理应赋予其深刻的文化内涵。然而,实践中要求凑人数的现象比较普遍,参与者甚至不需要了解仪式教育活动的背景和意义,只要凑足人头即可。这种做法除了给新闻报道多一点吹嘘的画面支撑之外,毫无意义。不仅如此,此举严重挫伤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违背了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心理需要。过于形式主义的仪式教育,不免会被贴上“表演”的标签,学生对仪式的体验意义降至冰点,甚至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冷漠和抵触情绪。那么突出仪式内容,简化仪式程序呢?基于各种原因,一些仪式活动开展不延续或是一些重要事件缺乏仪式支撑。例如,升旗仪式是难得的爱国主义教育契机,但在很多高校并没有成为规定动作,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相关教育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再如,党员入党宣誓,这是标志身份的一个重大转变,是严肃而光荣的政治活动,很多高校却省去了这一环节,或集中在一次活动中突击进行,白白浪费了一次宝贵的党员教育机会。在内容特定的前提下,仪式过程设置越详尽、越规范,仪式参与者的接受意愿就越强烈、态度也会越端正。我们的仪式教育效果也越明显。此外,仪式符号的完整性也是仪式内容充分表达的必要条件。在重大活动中,校歌、校旗、校徽是承载特殊意义的重要符号,它们不仅是对学校历史文化和办学特色的浓缩,还是仪式内容表达不可或缺的载体。

(三)仪式教育缺乏时代性和创新性

仪式教育有一套自成的体系和规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仪式教育就得一成不变。只有充分挖掘仪式教育的时代价值和特色亮点,才能保持其强大的生命力。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理,也没有两所完全相同的大学。作为呈现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的窗口,大学仪式不仅需要具备仪式的一般特点,更要有自己的特色和亮点。实践中,各高校的仪式教育活动大同小异,普遍存在时代性不足、创新性不强的弊端。时代性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墨守成规、照本宣科。例如,很多仪式活动都设有讲话环节,但这个环节恰恰是参与者比较反感的。究其原因包括:发言内容空洞无物,大话套话不接地气;发言人照本宣科,不带情感没有情绪,难以引导学生融入仪式场景和主题中,无法让学生产生共鸣。二是简单移植其他高校的特色仪式活动,没有结合自身的文化生态进行考虑,从而导致“水土不服”,难以发挥应有的教育效果。三是内容的时效性和手段的现代化仍有待提高。有些仪式活动不紧扣新形势下的新命题,一味采取既定模式和教育内容,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有些仪式活动明明可以借助新媒体手段扩充形式、丰富内容、扩大影响力,主办者却置若罔闻,以致教育效果不尽人意。创新性不强表现在高校很多仪式活动同质化严重,学生不仅很难从中汲取充分的“养料”,还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精神诉求和文化审美在不断提升,高校若不结合自身特色开展有价值的仪式教育,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和敷衍情绪,从而制约校园文化的传承、挖掘与发展。

(四)仪式教育的相关机制有待完善

一方面,仪式教育的评估机制有待完善。仪式教育的过程顺利与否很容易被判断和评价,但效果如何就很难被量化和评估。仪式教育评估的本质是对教育效果做出价值判断,即判断仪式教育是否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是否契合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对培养学生来说,文化知识的掌握、专业技能的习得是可以通过作业、考试、实操等方式进行量化评估的,但思想道德、文化修养的提升,却很难通过指标具体量化。此外,教育效果在时间上具有滞后性。一般情况下,仪式教育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参与者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当他们将传递的价值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才算真正掌握。不仅如此,影响效果发挥的因素还具有多样性。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光靠一种手段就能达成,还受受教育者自身素质、接受意愿、道德秉性的影响,因此仪式教育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例如,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加强,既可以受仪式教育的影响,也可以受新闻媒体的影响,还可以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仪式教育评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考虑多重因素,还要分清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以及是否相互影响等。

另一方面,仪式教育的激励保障机制有待健全。某些高校的仪式教育实施受阻,并非校领导、教师重视不够、动员不力,而是欠缺仪式教育实施的良好环境,如师资力量匮乏。高校专门负责实施仪式教育的机构主要是学生处和团委,这两个部门的老师本身数量不多还身兼其他事务,且仪式教育开展的效果跟个人业绩并不挂钩。专业课教师教学科研任务重,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设计仪式教育的方案,参与活动的组织实施。激励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势必影响实施者的积极性,因此敷衍应付,使活动流于形式的现象屡见不鲜。仪式教育是一套完整的体系,相关机制未形成完善的系统和结构,是制约仪式教育效果的根本原因。 xSIkfsQBUe5wa7hf7IhM0CXl0MzxIYySCxW4LZjQ9J04plkNHkIm/v72PRfhRAD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