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开展仪式教育的典型案例及对策建议

在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仪式教育作用日趋凸显的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重视仪式和典礼。作为精神燃料的仪式教育,是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信息的重要载体,是拓宽高校校园文化实现路径的有效手段。然而,仪式教育在实践中出现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效果的发挥。笔者通过收集资料和调研,挖掘出某些高校在开展仪式教育中的典型案例和宝贵经验,希望以其作为启示,进一步提出仪式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运用中的对策建议。

一、高校开展仪式教育的典型案例

案例一:X校风雨无阻坚持升旗仪式

升旗仪式严格来讲属于国家仪式的范畴,这个仪式的象征意义最为强烈和直接。作为爱国主义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升旗仪式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之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重要作用。很多高校的升旗仪式只在国庆日、校庆日以及其他重大活动的开场部分进行。为了强化教育效果,有的高校会定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升旗仪式活动。与此同时,还采取多种举措,在国旗护卫队的选拔、培训,升旗手的衣着、配枪等方面模拟标准化,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效。以X校为例,该校每周一早上7:40—8:00定期举行以“誓言在耳边,国旗在眼前,祖国在心中,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升旗仪式活动,该活动由校学工部统筹安排,国旗护卫队协助。为扩大学生的参与面,丰富活动形式,各学院分党委(党总支)轮流负责组织策划每周的升旗仪式。活动具体方式为:各轮流负责的学院结合时代背景,提前策划安排、加强宣传,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主题,采取简单且富有新意的方式进行,诸如国旗下的讲话、宣誓、合唱爱国歌曲、爱国诗朗诵等传统活动方式,也可以采用网络直播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新颖形式。参加人员可以是本学院的学生代表,也可以邀请校内其他师生参加,参加活动的学生人数控制在200人左右。每次升旗仪式结束后,该校充分利用校内外媒体加强对活动的宣传报道,巩固活动效果。多年来,该校风雨无阻坚持升旗仪式,既将其打造成了自己的品牌和特色,也使爱国主义教育成效颇为显著。

案例二:W校走心的毕业典礼

毕业典礼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临界点和转折点,它标志着学生的成长和身份的转换。从形式上来看,毕业典礼意味着学习阶段的结束,但实质是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文化知识的延续。作为校园仪式中最重要的一环,毕业典礼具有以下三个重要功能:一是育人功能。学生置身于精心设计、场面庄重、凝聚精神的场域中,很容易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二是符号象征功能。毕业典礼回顾学生大学四年的点滴,象征大学阶段的结束,促使学生对自我认知产生一次升华。三是凝聚沟通功能。仪式是一种聚众行为,很多高校的毕业典礼不仅邀请毕业生、教师,还重视校友与毕业生家长的参与,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结合,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W校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毕业典礼,为了凸显学校特色,在举办典礼时力求增加一些创新元素。该校毕业典礼的流程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是暖场。暖场时播放学生自制的毕业视频,全体合唱校歌,介绍出席领导和参会人员。二是正式典礼。全体起立奏唱国歌,校领导宣读学位决定并为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授予学位,校领导宣读表彰优秀毕业生的决定并颁发荣誉证书,毕业生代表、校友代表发言,校领导为校友代表颁发校友证,教师代表发言,毕业生为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献花,校长致辞。三是结束。全体合唱《送别》。由此可见,每一个部分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精心设计的结果,包括悬挂的横幅内容、大会会标、邀请的校友代表、颁发的荣誉证书……整场仪式中正冠、拨穗是核心。校长将学位证书一一颁发给每位学生,并把他们学位帽上的帽穗从右边拨到左边,这个简单的动作定将成为学生心中弥足珍贵的画面。事实上,很多高校认为此举浪费时间,选择只对部分毕业生代表授位。这是教育理念上的误区,校长念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与以“等等”字样代替学生的名字,两者之间是有本质的区别的。每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青春有活力的学生,没有任何一个名字希望或者注定被忽略、被遗忘。此外,该校校长致辞也是毕业典礼的一大亮点。历年来,该校校长的致辞都会成为学生珍藏的经典语录,校长深情的祝福和告白、真诚的告诫和期盼伴着幽默的话语被学生们铭记,成为他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仪式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运用中的对策建议

从以上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得出,富有成效的仪式教育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价值观为核心,以校园文化为特色,突出真实性和针对性,体现尊重与平等、感恩与责任,这样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实现。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重视仪式教育

1.更新仪式教育的管理理念

仪式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过去对仪式的狭隘理解,破除对学校仪式的“表演观”,树立学校仪式的“戏剧观”,最后追求学校仪式的“角色互换观”。具体来讲:第一步,破除形而下的学校仪式“表演观”。所谓“表演观”,落脚点在“表”上,即外在的、形式的意思。我们申讨仪式教育流于形式,追根溯源就在于此。诚然,学校的一些仪式活动具有表演属性,它通过特殊的场景、道具、声效将教育内容具象地表现出来,从而加强教育效果,但这并不代表仪式就只关切在表面的形式上,恰恰相反,仪式起到的是工具的作用,教育通过它这个载体,更好地传递给受众。武断地将仪式定性为给学校领导“搭台唱戏”的工具,给学校脸面“涂脂抹粉”的工具,甚至将其视为教育活动附属品的观念都是极其错误的。第二步,确立形而上的学校仪式“戏剧观”。如果说形而下的“表演观”重点在“表”,那么“戏剧观”则聚焦于“演”。“演”的功能在于它可以解构被屏蔽或压抑的信息与意义。这种释放使得学校仪式如同“舞台戏剧”。在特殊的方位搭建起的舞台——升旗台、讲台、主席台等,将学生、教师、行政人员严格地划分出表演者和观众的地界,也明确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当表演的帷幕拉开,表演者按照流程发表讲话,观众适时报以掌声,学校仪式就完成了一出戏剧的所有流程。戏剧的魅力不只是欣赏价值,其宣扬文明、传递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寓教于乐的功能与仪式也高度契合。树立形而上的“戏剧观”就是要明确学校仪式不仅在于表面上的行为,更重要的是揭示和阐发一定的文化和信念。第三步,追求学校仪式的“角色互换观”。“戏剧观”已经兼具“表”和“演”的功能,但仍然不足以全面阐释学校仪式。戏剧观是信息的单向流动,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而仪式是互动性的,是信息的双向流动。仪式关注形式,更注重理解和对话,这是仪式互动过程中的产物。在仪式的情境中,表演者与观众的身份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学生与教师互为主体,学生不仅有观看的义务,也有参与表演的权利。通过“角色互换”,教师与学生得以展开深刻的角色对话,更立体地知觉自我与他人看待自我的态度,进而理解学校设置仪式教育的初衷,认同他人在仪式教育中的角色意义。

2.提高对仪式教育的重视程度

只有对仪式教育发自内心地认同,教育工作者才会深入探究仪式教育的难点和盲点,创新性地思考仪式教育的新手段、新方法。教育工作者应牢牢把握仪式教育发展的方向,通过对仪式过程中的关键点进行放大处理,进而找到做好仪式教育的突破口。首先,仪式教育的组织、策划、实施者要充分把握仪式教育的内涵和重要意义。仪式教育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仪式,其蕴含了丰富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更像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成效显著的仪式活动不仅涉及文化认同、身份强化,还涉及思想引领、价值观塑造。仪式教育作为感观的、直接的、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教育方式,必须要用先进的理念进行武装,用前瞻性的眼光扫清发展的路障。观念要先行,行动才有根基。教育工作者只有从观念上高度重视仪式教育,才可能开展出有人情味、接地气、有反响的仪式活动。其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活动的顶层设计者,应与时俱进,全面了解仪式的功能属性。要从仪式的属性出发,它承载着学校历史、传递着高校精神、彰显着校园文化、营造着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从仪式的价值出发,它规范和引导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投射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历史文化,推动和促进了学校的有序发展。因此,教育工作者要端正态度,认清仪式教育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在仪式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亲身参与、亲自感受教育元素在仪式中的化学反应。最后,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摒弃“唯工具论”,将关注的视角更多地放在对学生的素质发展、心理健康、道德情操的塑造和培养上。

(二)尊重仪式主体的需求

1.面向所有学生,加大宣传力度,激发参与兴趣

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一件事,仪式教育也不例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教育观,落脚点在确保学生全程参与。学生是仪式活动的主体,也是受教育的对象,教育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率和融入活动的程度。仪式从筹备、宣传、流程设计到实施,只有让学生全程参与,才能更好地加深学生对仪式意义的认知。针对仪式教育实施过程中学生参与率不高的问题,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引起重视,有针对性地给出相关对策。首先,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仪式活动要面向所有学生,不论是低年级、高年级,优秀生、后进生,党员、非党员,都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学校在开展仪式教育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扩大教育的辐射范围。其次,要做好仪式教育的宣传工作。宣传动员的充分与否直接影响受教育对象参与仪式教育的积极性的高低。学校应广泛采取各种方法,借助多种媒介,对仪式教育活动进行大力宣传。比如,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辅导员在开班会的过程中口头宣传某个仪式活动;学校宣传部通过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推送相关信息、学生会设计、张贴展板画报等方式多渠道宣传。除了运用好常规的宣传模式之外,还可以适时创新宣传的方式方法。例如上海某大学在毕业季设计了亮灯送祝福的活动,并在上海中心进行了演练,吸引了多家媒体争相报道,社会反响热烈。毕业典礼当晚,正式亮灯吸引了众多学生前往拍照留念,学生还自发在外滩集体向母校表白,这不仅起到了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还增强了学生对母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最后,强化学生的主体性。组织策划者在筹备仪式教育活动过程中,可以邀请学生代表建言献策,或者发起网络讨论,尽可能多方听取学生意见,真正坚持“以学生为本”。当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保障,学生感到被重视、被在乎,仪式教育的共情效应和情感升华才能得以更好地实现。

2.针对学生的差异化诉求设置不同的仪式教育

仪式教育的设计以教育目标为导向,以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校园文化为依托,依靠学生自身的体悟达到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学校传统的仪式教育内容和载体进行梳理的过程中,除了要全面整合在学生中覆盖面大、影响力广、效果突出的仪式资源,还要兼顾不同学生的差异化诉求,避免一味追求仪式教育的大而全。不同阶段的学生群体有不同的特点和需要,即便是同一阶段的学生因为个性、认知的差异,理解水平、接受能力的区别也有不同的诉求。“90后”“00后”是个性鲜明的群体,仪式教育在尊重传统仪式严肃、规范的前提下,要突出时代性和创新性,尽可能地满足新生代的审美,让仪式教育在掌声和认可中鲜活起来。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需求自主选择参与仪式活动的主题。这样做一是可以提升学生对角色体验的兴趣度。充分的角色体验,有助于大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自我与他人,从而主动承担起自己相应的责任;二是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选择仪式的过程就是一个跟自己对话的过程,通过自我剖析,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参与仪式教育的实践,可以充分展现大学生的聪明才智,挖掘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解决大学生的困惑,从而增强学生的获得感。这个过程,切忌只考虑活跃的、优秀的、经验丰富的学生而忽略了更多需要鼓励和扶持的群体,避免只追求场面热闹、实际效果只是蜻蜓点水的情况。尤其杜绝为了凑人数,把不匹配的学生群体捆绑进仪式教育的现象,此举不仅会浪费宝贵的教育资源,还严重侵害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挫伤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此,加强仪式教育的个性化定制,对提升仪式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大有裨益。

3.培养师资,提高组织实施仪式教育的能力

学生是仪式教育的主体,教育工作者同样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主体。在仪式教育组织实施前,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在学校的总体教育设计目标中认真了解仪式教育的内容与实施方法,避免因自身都不了解活动的背景意义而使仪式教育流于形式。仪式教育的正常运行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师资力量。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各界对学校的师资力量、办学水平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受地域经济发展差异、办学层次和规模等因素制约,各地各高校的发展都有明显的差距。高校除了要加强对先进教学设备、环境基础设施等硬件的投入,还要注重加大对校园文化等软实力的投资,尤其在师资人员方面应给予大量政策和资金倾斜。“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生对教师有天然的崇拜和模仿倾向,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指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成功的仪式教育同样离不开高素质教育工作者的组织实施。在实践中,仪式教育存在师资不足且专业能力欠佳的问题,为此,高校要重视对仪式教育工作者的培养和挖掘。首先,着力加强对仪式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升。政治正确才能确保方向正确,仪式教育因其肩负的重要使命势必要求教育工作者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方能发挥仪式教育的正能量。其次,关注师资队伍的身心发展,给予他们充分的物资保障。尊重合理诉求,关注身心发展,持续改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是提升教育工作者工作积极性和热情的必要条件。为进一步激发工作能动性,学校还可以将教育工作者开展仪式教育的情况与评优、评奖挂钩,鼓励教育工作者重视仪式教育,同时奖励优秀仪式教育的组织实施者,肯定他们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表彰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奉献精神。该激励机制还有利于相关人才的引进,为仪式教育增添更多可能性。最后,定期开展业务培训。用科学的理论和不断更新的实践案例建构教育工作者的知识体系,科学引导教育者正确认识和开展仪式教育,对提升仪式教育整体组织实施水平,确保仪式教育的育人功效有重要意义。

(三)扩充仪式教育的方法和内容

1.精心设计仪式教育的方法

仪式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过程,仪式教育使用的方法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互动过程中凭借的手段。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精心设计仪式教育的方法有助于提升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实践中,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表演法。表演法是根据仪式的设置目的和情境需要,针对某个环节或角色,通过朗诵、小品、歌舞等表演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神经,让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中对仪式产生认同。在某些大型的仪式教育活动中,表演法以其强大的感召力成为最常用的教育方法。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表演法缺乏理性总结,容易造成“场面有,深度不够”的后果。因此,在运用表演法后,要及时升华总结教育主旨。二是榜样法。榜样法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是仪式教育中重要且常见的教育手法。所谓榜样法,是指通过活生生的典型人物和事件来积极影响、感染、带动和鼓舞学生。榜样法将抽象的说理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易于被学生接受和效仿,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正面激励作用。但考虑到榜样选择的局限性以及与仪式教育的关联度,此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仪式教育。三是岗位法。顾名思义,就是在仪式教育活动中创设不同的岗位,让参与仪式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喜好选择不同的岗位,明确自己在仪式中的责任,还可以在不同的岗位体验不同的职责,从而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比如,在感动校园人物颁奖仪式中,我们可以设置获奖人、主持人、素材收集、活动策划、现场摄影、新闻稿撰写、场景布置、观众等岗位,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扩大仪式的影响力。当然,该方法也有局限,比如对观众情绪的调动和对其重要地位的彰显需引起重视。四是陶冶法。陶冶法重在为仪式参与者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利用氛围的影响,对教育对象施加积极影响。这里的“环境”包含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比如正式、庄重、充满仪式感的会场布置,会让学生不自觉地审视自己的言行,这是物质环境带来的影响;而一个教师的言行举止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精神环境带来的。这两种环境同等重要,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忽略精神方面的因素,这是值得反思的地方。仪式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如何在丰富的资源中选取最适宜的方式,需要教育工作者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教育时间和地点,有创造性、有针对性地选取教育方法。

2.结合实施目标,充分挖掘仪式教育的内容

仪式教育既面向整体,又关注个体,既强调连续性,也突出阶段性。这些特征恰好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同时也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挖掘仪式教育的内容,在资源创新和整合上下功夫,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科学的教育目标和具体内容。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各有侧重的、具有连续性的系列仪式活动,构筑起学生成长的进步阶梯。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仪式的创新就体现在不断整合现有教育内容,实现对群体的预期效果上。教育的终极关怀是“以人为本”,坚持贴近学生实际,是把握教育内容的重要原则,也是吸引学生关注的不二法宝。精心设计的仪式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情境,强烈感受特定精神文化和内心深处对自我要求的召唤,从而下意识地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进行比对、思考、探索与重建。这是仪式内容的魅力,也是实践体验的魅力。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对困难学生的帮扶教育就存在内容缺位的现象。资困助学是国家惠民政策在学校的落地,意义深远,作用巨大。随着受助学生的增加以及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所有受助学生的补助可以直接通过学校账户转入学生的银行卡,资助工作瞬时完成。但值得思考的是,虽然信息化时代方便和简化了烦琐的资助程序,提升了资助的效率,却错失了对受助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榜样教育的良机。不得不承认,现在有些贫困生将受助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不仅没有心怀感恩更加努力学习,反而将索取变成一种习惯,沾染上了不劳而获的恶习。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这一现象,宣扬自立自强的先进典型、感恩回馈社会的模范事迹等,让受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感恩,如何在逆境中更加努力和坚强。

3.将形式与内容更好地融入特色仪式教育中

具有鲜明特色的仪式教育必然是形式与内容的高度融合。只注重形式不填充内容的仪式缺乏价值和意义,只有内容没有形式包装的仪式也注定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为此,创办有特色的仪式教育必须兼顾形式和内容,既要有创新仪式的形式,还要有扩充仪式的内容。创新仪式教育的形式,就是要突破传统的仪式框架,将陈旧、老套的仪式流程、仪式场景、仪式语言等打破重构,建立新的具有美学意义的仪式形式。学校应根据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对仪式教育的形式在体验、模拟、启示和象征等方面进行创新。在重点把握仪式形式的基本原则和体现仪式内容的基本前提下,还应该积极利用现代技术和多媒体手段,创新仪式载体。比如,通过网络直播软件,在线传输仪式教育开展过程,让其他因故无法到现场的同学也能参与其中。再如开设仪式教育微信公众号,不定期推送一些榜样事迹、先进典型,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仪式教育的效果浸润到每个学生心中。有接受意愿是学生获取教育信息的前提,创新仪式教育形式无疑成功破解了这个前提的可能性。此外还要扩充仪式教育的内容,使其不局限于教育过程,在仪式前和仪式后也要丰富仪式的象征文化。以入党宣誓仪式为例,新党员不仅要在仪式上宣读入党誓词,还应该花时间和功夫研究誓词背后的故事和内涵,并将誓词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此外,其他仪式也呼吁学生要用心感知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同时鼓舞和提倡师生共同筹划一些充满正能量、反映师生美好愿景的仪式活动。在互动中,师生深化了对仪式意义的了解,同时丰富了仪式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在对仪式形式和内容创新的过程中,要充分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综合考虑他们的年龄特征、地域差异等,尊重客观现实,既体现创新性、知识性、科学性,又突出趣味性、大众性,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四)建立健全仪式教育相关保障机制

1.加强仪式制度建设,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制度是规范行为的保障,加强仪式制度建设是确保仪式教育顺利开展的根本性前提。建立和完善仪式教育的规章制度,落实好相关配套措施,对大力推进仪式教育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如果说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将仪式教育发展推进了快车道,那么学校制度建设就是仪式发展的加速器。在实践中,很多高校仪式制度的缺位,造成了仪式教育的缺失。建立系统而规范的校园仪式制度可以矫正当前仪式教育不规范、不延续等问题。将仪式教育的类别、举办时间、举办周期、仪式主题、仪式宣传等以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明确规范,严格执行,同时以各种奖惩措施为抓手,是做好仪式教育的长效保障机制。将校园仪式建立和运行在制度上,才能确保仪式教育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充分发挥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只有这样,仪式教育才能像永动机一样,为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管理源源不断地输送巨大能量。

2.建立组织和经费保障机制,确保仪式活动顺利开展

为了充分利用校园仪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程度发挥仪式教育的功效,学校有必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由专人来负责组织实施。分工细化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能大大提升工作的效度。具体到仪式教育工作,通过在学生处、团委、辅导员中培养和挖掘一批优秀人才,专门从事仪式教育的组织、策划和实施,一方面可以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提升仪式教育的地位,促使仪式教育更加专业化。从事仪式教育的组织一定要充分认识、准确把握仪式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立足学校,结合家庭和社会,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此外,加强部门之间、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一项重大校园仪式的顺利完成需要多个部门的分工合作与配合,比如开学典礼的举行,就涉及学生处、团委、组织部、宣传部、保卫处、各院系等的参与,这就要求各部门通力合作、紧密对接,合力促成仪式教育的顺利开展。除了组织保障之外,校园仪式活动还需要经费保障。合理的经费支持是仪式活动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要确保仪式经费充足到位,并确保经费得到有效利用。

3.健全反馈机制,提高仪式教育实施的质量和效果

对仪式教育实施阶段把控、全过程监督有利于提升仪式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仪式教育功能的发挥除了需要组织者的科学筹划、仪式主体的热情参与外,还需要相关人员对仪式效果的及时反馈。完善的反馈机制,有助于及时纠正仪式教育过程中的偏差,避免短视行为,第一时间获取仪式教育的效果评价。仪式教育不同于专业课教育,性质上更倾向于体验教育。所以对其教育效果的评判没有量化的分数和指标,也不能局限于结果性的评价。教育工作者要将仪式参与者给出的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综合起来分析,同时更多地注重过程阶段的反馈。仪式组织者可以在仪式现场通过观察参与者的情绪、表情、动作,在仪式后关注参与者发布的社交动态等来判断、总结和反思仪式活动开展的情况与效果。此外,还可以设置专门的调查问卷让参与者对仪式主题、仪式形式、活动效果等做出判断、给出意见。有了这些反馈性评价,仪式组织者可以以此为基础,更好地筹划下一次仪式教育。

4.建立必要的惩罚机制,使校园仪式规范化

仪式教育虽然不是在学生培养方案里能产生学分的项目,却有着比学分更重要的意义。仪式的举办要有严肃性、神圣性,绝不能被贴上“形式主义”“可有可无”“走过场”的标签。针对在仪式活动中漠视、敷衍、捣乱的参与者,教育工作者要进行严肃批评,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惩罚,以确保仪式的正常进行,体现仪式的重要性。对积极参与仪式活动的学生,组织者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比如通报表扬、综合素质测评加分等。教育工作者要给学生传递这样一种观念:校园仪式是有价值和意义的,也许它无法折算成看得见的学分,无法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它对人的积极影响可能是一辈子的。因此,仪式中的有关规定必须要严格遵守、认真执行,对挑战仪式权威者绝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使校园仪式规范化。

结语:

“仪式”是一个充满历史感的词语,它既有古老的阅历,也有历久弥新的意义。仪式的魅力在于积淀的深厚文化和凝聚的卓越智慧,它既可以传承,也可以嫁接,既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作为一种方式或手段存在。在现代教育的语境里,仪式以其丰富的象征意义和隐喻表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一种外在的表现形态,仪式体现、承载、传递着特定的教育目标和价值导向,很容易为学生所感知,同时对学生整个教育过程和以后的学习生活历程也影响深远。学生通过各类仪式实现身份的转变和认同,获得情感的共鸣和升华。仪式以其独特的功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将仪式与教育有机结合,是提升仪式内涵的有效途径,也是创新教育方法的有益实践。要有效开展仪式教育活动,教育工作者首先自身要明确仪式的意义和价值,始终将“以人为本”作为仪式工作总的指导方针,不走过场、不搞形式,将仪式教育从一纸策划书落地为学生喜闻乐见又能从中受益的活动。作为仪式教育的主体,学生是最重要的参与者,他们是最具活力、对新鲜事物最敏感的群体,他们对仪式的兴趣、投入程度是影响仪式效果的关键。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关心和关注学生的精神诉求,借助情境的营造和群体性参与,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输出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语言、行为规范等。

仪式教育不是一个新课题,却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思考和破解的重大命题。 S21tVVwtxxlush7VlfxCM+x55fUUPLj6aY4Kx8gQlmmw0pQnsOtzhkgxJHmL/L+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