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极为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全神贯注”等成语就是对人在活动中的注意状态的描述。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所谓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在某一瞬间有选择地朝向一定对象。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信息,人不可能同时对所有的信息都做出反应,而只能有选择地指向一定对象。所谓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维持在一定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一旦选择了某一对象为目标,人的心理活动就会离开一切无关事物,并抑制多余活动,从各个方面集聚到该对象上。指向性和集中性是同一注意状态下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
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具有选择、保持、调节与监督三大功能。选择功能为注意的首要功能,表现在注意能使人们在某一瞬间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一致的特定刺激,同时避开无关刺激,以正确指向和反映客观事物。保持功能表现在注意能使人的心理活动较长时间保持在选择的对象上,维持一种较紧张的状态,保证活动顺利进行。注意最重要的功能是调节与监督功能,注意使人的心理活动沿着一定方向和目标,根据当前需要做出适当分配并及时转移,以适应环境变化。
根据注意的目的性和意识性程度,我们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1.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例如,课堂上,我们正津津有味地听着老师讲课,突然教室门外传来一声巨响,大家都会不约而同、不由自主地去加以注意。无意注意的产生主要取决于刺激物本身的性质和强度。在这个意义上,无意注意是一种不受意识控制的消极被动的注意,是注意的初级形式。无意注意既可以导致探索行为的出现,使人认识事物,又容易使人分心。
2.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又称随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注意。例如,在学习与记忆枯燥的英语单词时,我们不断地提醒自己,要弄清楚每个单词的不同拼法和读音,做到一边读一边写,反复背诵,特别是当遇到困难或出现干扰因素时,强迫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的内容上。在学习与记忆英语单词过程中的注意就是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人类所特有的、主动服从于一定目的的注意,要受人的意识的调节和支配,是注意的一种高级发展形式。
3.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又称不随意后注意)是一种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例如,阅读课文、写字、骑车、解题等活动中的注意就是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同时具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某些特征。因此,有意后注意是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
1.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范围又称注意的广度,是指一个人在一瞬间内能清晰地觉察或认识客体数量的特征。汉密尔顿(Hamilton)于 1830 年最先用简易的方法研究注意的广度并做了示范实验,他在地上撒了一把石子,发现很不容易同时看到 6 个以上的。用速视器进行实验研究表明,在十分之一秒时间内,成人一般能认清 8~9 个黑色圆点,注意到 4 ~6 个彼此孤立的外文字母或 3~4 个几何图形,能看清 3 ~ 4 个没有联系的汉字,可看到5~6 个内容有联系且已组成词或句子的汉字。
注意的范围存在明显的个别差异。例如,阅读同样一篇文章,有人能做到“一目十行”,而有人则只能“十目一行”。显然,前者注意范围大,后者注意范围小。注意范围的扩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注意的范围与被观察对象的特点有关,也与个体的知识经验和活动任务有关。
2.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又称注意的持久性,指注意保持(维持)在某一活动或某一对象上的时间特性。节假日中,人们连续数小时上网;上课时,学生自始至终将注意维持在听课、看黑板、阅读课文、做笔记等活动上;客车司机为将乘客安全地送到目的地,要连续进行数小时的驾驶,这些都是注意的稳定性的表现。
通常,人的注意很难较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人之所以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注意的稳定,是因为人在集中注意感知某一事物时,注意会表现出一种波动状态。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注意的起伏是注意强度在短暂时间内间歇加强和减弱的周期性变化。请将一只手表放置在刚刚能听到它的滴嗒声处,这时即使十分专注地认真听,也会感到表的声音时强时弱,或者时而能听到,时而听不到。请注视图 4-2 中的双关图,可以明显地观察到。
图 4-2 双关图
注意的起伏现象:时而觉得小正方形位于前面,大正方形位于后面;时而又觉得小正方形位于后面,大正方形位于前面。在短时间内,两个方形的位置跳跃式地变更着。注意的起伏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正常的心理现象。研究表明,短暂时间的注意起伏可以使注意保持一定的稳定,而长时间的注意起伏会导致注意不随意地离开客体,出现与注意稳定性相反的特性即注意分散。
注意的稳定性存在个别差异。有的人能在相当长时间内集中注意,即使在吵闹的环境中也能把注意保持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而有的人的注意无法集中,周围稍有动静就难以使自己的注意稳定下来。注意的稳定性与活动的内容、方式、个体主观状态等因素有关。
3.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人把注意同时指向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的特性。课堂上,我们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听课情况,这就是注意分配的表现。
注意的分配对人的实践活动是必要的。在一般情况下,注意的分配是有困难的,一心不可二用,正如南北朝时刘昼指出“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无一时俱成”。但许多实践活动特别是复杂的工作任务又要求人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即在同一时间内将注意指向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做到一心二用。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首先,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中至少有一种是熟练的。“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无一时俱成”,这是由于缺乏技巧,因此“心不能两用”“手不能并运”。但通过练习,“左手画方,右手画圆”的动作达到熟练后,完全可以做到“一心两用,两手并运”,也就是分配注意。听课记笔记,只有写字的活动达到熟练程度时,“听”和“记”的活动才能同时顺利进行。其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性质和关系。音乐专业的同学之所以能同时做到眼看歌谱、手弹钢琴,嘴唱歌词,是因为“看”“弹”“唱”这几种活动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有利于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人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种对象或活动转换到另一种对象或活动上去的特性。听到上课铃声后,正在嬉闹的我们赶紧回到自己的座位,认真听老师讲课,这就是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不同于注意的分散。注意转移是有目的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向新的对象或活动,是主动积极的。注意分散是在无关刺激或单调刺激的作用下,使注意离开了需要被注意的对象,是消极被动的。善于迅速而灵活地转移注意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们应培养主动、必要的注意转移,警惕被动、不必要的注意分散。
注意转移的难易和快慢与原来注意的强度、新注意对象的特点以及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