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一)埃里克森关于人格发展的基本理论思想

埃里克森(E. H. Erikson)是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医生,是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现代最有名望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之一。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自我在个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的和整合的作用。每个人在生长过程中都普遍体验生物的、生理的、社会的事件的发展顺序,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在《儿童期与社会》这本书里,他提出了人的八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见表 3-2),建立了自己的发展理论。

表 3-2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八个阶段

埃里克森认为危机是划分每个发展阶段的特征,而此处的危机表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每个阶段的危机都需要处于该发展阶段的个体去解决,并因此获得相应的发展结果。个体解决危机的办法可分为积极的解决办法和消极的解决办法。积极的解决办法有助于个体自我的加强,因而有助于形成较好的发展结果;消极的解决办法则会削弱个体的自我,阻碍个体的良好发展,产生不良结果。同时,某个阶段的危机的解决方式和产生的结果,对个体解决后一阶段的危机会产生重要影响。在某个阶段中积极的危机解决办法增加了作为下个阶段特征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的可能性,而在某个阶段中消极的危机解决办法降低了作为下一阶段特征的危机得到有效解决的可能性。

最后,在列出八个阶段前我们需说明一点。埃里克森认为在个体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解决危机的办法并非要么是完全积极的,要么是完全消极的。相反,他认为危机的解决办法兼有积极和消极两种因素。只有在有利于积极解决的因素比消极因素所占的比率高时才能说危机被积极地解决了。埃里克森说,一旦某一阶段的特征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那这个人的人格中就形成一种美德(见图 3-3)。

图 3-3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的危机解决结果、形成的人格品质

(二)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1.婴儿前期(0~2 岁)

本阶段的危机表现为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希望方面的美德;如果危机没有得到解决,就会形成胆小惧怕的品格特征。

这个阶段的个体最为孤弱,因而对成人依赖性最大,如果护理人,一般指母亲,能以慈爱和稳定、规律的方式来满足婴儿的需要,婴儿就会形成基本信任感。如果他们的母亲拒绝他们的需要或以不稳定、无规律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儿童就会形成不信任感。因为如果母亲的护理是充满慈爱并稳定规律的,婴儿就会充分信任母亲,不会存在失去关爱的担心,因此,即使当母亲不在身边时,他们也不会有明显的焦躁不安情绪。

婴儿的首项社会成就是愿意母亲离开而不产生过分的焦虑和愤怒情绪,因为这标志着他不仅具有了一种外部的预见性,而且还发展出一种内在的信念。这种由慈爱和值得信任的母亲所带来的稳定、持续、一致的体验提供了一种基本的自我同一性意识。当婴儿形成的信任感超过不信任感时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的危机方才得到解决。应当牢记,重要的是两种解决办法所占的比率。对任何人和任何东西都信任的个体必然会陷入困境。某种程度的不信任是积极的和有助于生存的。但是,信任感占优势的儿童具有敢于冒险的勇气,不会被绝望和挫折所压垮。

埃里克森认为,一旦某一阶段的特征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那这个人的人格中就形成一种美德。美德是某些能够为一个人的自我增添力量的东西。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儿童具有的基本信任超过基本不信任,就形成希望的美德。埃里克森把希望解释为“对热烈愿望的实现怀有持久的信念”(1964)。我们可以说,得到信任的儿童敢于希望,这是一个注重未来的过程,而缺乏足够信任的儿童一般不怀有希望,因为他们必须为需要是否能得到满足而担忧。

2.婴儿后期(3~4 岁)

本阶段的危机表现为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婴儿形成的自主性超过羞怯与疑虑,就形成意志方面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被解决,就会形成自我怀疑的品格特征。

在这个阶段中,婴儿迅速形成许许多多的技能,如走、爬、推、拉和交谈等。换句话说,婴儿现在能“随心所欲”地决定做还是不做某些事情,因而婴儿从这时起就会面临自己意愿与父母意愿相互冲突的情况。此时,父母一方面需要按照社会规则履行控制婴儿行为的任务,另一方面又需要不伤害婴儿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性。因此,父母必须具有理智的忍耐精神,但仍然必须坚定地保证婴儿被社会许可的那部分行为的发展。如果父母过分溺爱,或者不公正地使用体罚,婴儿就会感到疑虑而体验到羞怯。“持久的良好愿望与自豪感发自没有丧失自尊的自我控制感,持久的爱疑虑和爱羞怯的倾向则来自丧失自我控制感和过度的外部控制。”(埃里克森,1963)

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婴儿形成的自主性超过羞怯与疑虑,就形成意志方面的美德。埃里克森把意志解释为:“进行自由决策和自我约束的不屈不挠的决心,尽管在幼年期不可避免地要体验到羞怯和疑虑。”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危机积极解决的结果所形成的各种美德都是自我的功能。例如,希望和意志的美德对人生的价值具有某些影响,但它们很少影响人的生存。没有多少希望和意志美德的个人仍能生存,也就是说,这个人能够满足生物的需要,但他可能不及那些充满希望和具有意志的人们那样灵活,那样乐观,或总的说来,没有那么幸福。

3.幼儿期(5~7 岁)

本阶段危机表现为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如果这个阶段的危机得到解决,就会形成目标方面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被解决,就会形成自卑的品格特征。

在这一时期,幼儿能更多地进行各种具体的运动神经活动,更精确地运用语言和更生动地运用想象力。这些技能使幼儿产生各种思想、行为。在前两个阶段,个体已懂得他们是人,现在他们则开始探究他们能成为哪一类人。在这个阶段,幼儿检验了各种各样的限制,以便找到哪些是属于许可的范围,而哪些是不被许可的。如果父母鼓励幼儿的独创性行为和发挥想象,那幼儿会以一种健康的独创性意识离开这个阶段。然而,如果父母讥笑幼儿的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那幼儿就会以缺乏自信心的情况离开这一阶段。由于缺乏自主性,当他们在考虑种种行为时总是易于产生内疚感,因此,他们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隘的圈子里。

如果幼儿在这个阶段获得的自主性胜过内疚,就会形成目标方面的美德。埃里克森把目标解释为:“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的目的的勇气,尽管这种目的曾被幼年的幻想、被内疚、被对惩罚的丢魂落魄的恐惧所阻挡。”随着儿童在前面三个阶段中所遇到的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就获得了希望、意志和目的三个积极方面的美德。

4.童年期(8~12 岁)

本阶段的危机表现为勤奋与自卑的冲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解决,就会形成能力方面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被解决,就会形成无能的品格特征。

在这一阶段中,儿童会进入学校学习各种必要的谋生技能以及能使他们成为社会生产者所具备的基本知识。学校是培养儿童生存能力的场所,因为在大多数文化中,生存要求具备与他人合作的工作能力,因此社交技巧是学校传授的重要课程之一。儿童在这一阶段所学的最重要的课程是“体验以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埃里克森,1963)。在这门课程中,儿童可以获得一种为他在社会中满怀信心地同别人一起寻求各种劳动职业做准备的勤奋感。如果儿童没有形成这种勤奋感,他们就会形成一种引起他们对成为社会有用成员的能力丧失信心的自卑感。同这一阶段相联系的还有另一个危险,即儿童会过分重视他们在工作能力方面的地位。对这样的人说来,工作就是生活,因而他们看不到人类生存的其他重要方面。“如果他把工作作为他唯一的义务,把某种工作作为唯一有价值的标准,那么他也许会成为一位因循守旧的人,成为他自己的技术和可能利用他的技术的那些人的毫无思想的奴仆”(埃里克森,1963)。按照埃里克森的理论,在这个阶段里,必须鼓励儿童掌握为未来就业所必需的技能,但不能以牺牲人类某些其他重要的品质为代价。

如果儿童获得的勤奋感胜过自卑感,他们就会以获得能力方面的美德离开这个阶段。“能力是不为儿童期自卑感所损害的在完成任务中运用自如的聪明才智。”(埃里克森 1964)与以上论述过的其他美德一样,能力产生于爱的关注与鼓励。自卑感是儿童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人物对儿童的嘲笑或漠不关心造成的。

5.青少年期(13~18 岁)

本阶段危机表现为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解决,就会形成诚实方面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被解决,就会形成无归属感方面的品格特征,为人冷漠。

埃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为童年期向成年期发展的过渡阶段。在前四个阶段中,个体懂得了他是什么,能干什么,也就是说,懂得所能担任的各种角色。在这个阶段中,青少年必须仔细思考全部积累起来的有关他们自己及社会的知识,最后致力于某一生活策略。一旦他们这样做,他们就获得了一种同一性,长大成人了。获得个人的同一性就标志这个发展阶段取得了满意的结局。然而,这个阶段应当被看作一个寻找同一性的时期,而不是具有同一性的时期。埃里克森把这个时期称为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期,他用这一术语表示青少年和成年期的间隔。如果青少年不能以获得同一性离开这个阶段,那他们就会以角色混乱或以获得消极的同一性离开这个阶段。角色混乱是以不能选择生活角色为特征的,这样就无限制地延长了心理的合法延续期,极可能变成一个缺乏责任感、轻承诺的人。消极同一性则是青少年总是被告诫不要学习不良行为时而形成的,因为这种告诫其实是预设青少年极易发展出不良行为,需要时时被告诫,而这可能反而强调了那些不良行为的存在,吸引青少年关注,甚至青少年会形成那些不良行为。例如,一位孩子的母亲对酗酒成性的兄弟充满了恨铁不成钢的感情,因此她会有选择地仅对他儿子有可能沾染酗酒恶习的那些特征做出重复甚至过激的反应,这种“消极的”同一性对她的孩子来说,超越了他内心要成为好孩子的积极同一性,导致他也许会努力成为一名醉汉(埃里克森,1959)。

如果青少年在这个阶段中获得了积极的同一性而不是角色混乱或消极的同一性时他们就会形成诚实方面的美德。埃里克森把诚实定义为:“使忠诚得到持久和保证的能力,尽管不可避免地存在价值体系的各种矛盾。”(1964)前面四个阶段为儿童提供了形成同一性的“材料”。在本阶段,个人必须同化这些“材料”。同一性的形成标志童年期的结束与成年期的开始。从这时起,生活是对自我同一性的彻底表现。既然个人“知道自己是什么人”,生活的任务就是引导自己圆满地渡过人生的其余阶段。

6.成年早期(19~25 岁)

本阶段的危机表现为亲密与孤独的冲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解决,就会形成爱方面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被解决,就会形成混乱的两性关系。

埃里克森指出,唯有具备牢固同一性的人才敢于涉足与另一个人的亲密关系之中。具有牢固同一性的青年人会热烈地寻求与别人的亲密关系,他们热切和乐意把自己的同一性与其他人的同一性融合在一起。他已具备了与他人亲密相处的能力,也就是说,具备了成为伙伴关系成员所须承担义务的能力以及具备了为遵守这些义务而发展道德力量的能力,即使这些都需要付出巨大的牺牲和让步(埃里克森,1963)。没有形成有效工作与亲密能力的人会离群索居,回避与别人的亲密交往,因而就被孤立。埃里克森列举出为了有益于个人与社会而应当发展怎样一种亲密关系:①感情共鸣;②一个值得爱的伴侣;③异性;④能够并乐意与他/她分享相互的信任;⑤能够并乐意与他/她共同严格遵守工作周期、生殖周期、娱乐周期;⑥还应使后代在所有发展阶段安全满意地发展。

如果个人在这个阶段形成的亲密能力胜过孤立能力,他们就会形成爱方面的美德。埃里克森把爱定义为“双方对永久抑制遗传导致的分工作用的对抗性的相互献身”(1964)。

7.成年中期(26~50 岁)

本阶段的危机表现为繁衍感与停滞感的冲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关心方面的美德;如果危机得不到解决,就会形成自私自利的品格特征。

如果一个人能很幸运地形成积极的同一性,过上富有成效的幸福生活,那么他就会力图把产生这些东西的环境条件传递给下一代。这可以通过与孩童(不一定是自己的孩子)提高直接的交往频率,或者通过生产、创造能提高下一代生活水平的那些东西来实现。繁衍这个概念包含了生产能力和创造能力这类更为通俗的同义词的含义,但是这些同义词都是不能取代它的(埃里克森,1963)。没有产生繁衍感的人是以“停滞和人际贫乏”为特征的(埃里克森,1963)。

一旦一个人的繁衍感比停滞感强烈,那么这个人会以关心的美德离开这个阶段。埃里克森把关心定义为“是一种对由爱,必然或偶然所造成结果的扩大了的关心,它消除了那种由不可推卸的义务所产生的矛盾心理”(1964)。

8.成年晚期(51 岁及以后)

本阶段的危机表现为自我完善与失望的冲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解决,就形成智慧方面的美德;如果危机得不到解决,就会形成失望和毫无意义感的情绪。

按照埃里克森的理论,只有回顾一生时感到所度过的是丰足的、有创建的和幸福的人生的人才会不惧怕死亡。这种人具有一种圆满感和满足感情绪。而那种回顾挫败人生的人则体验到失望。看起来似乎令人奇怪,但是体验到失望并不像体验到满足的人那样敢于面对死亡,因为前者在一生中没有实现任何重大的目标。

这八个阶段不但依次相互关联,而且第八个阶段还直接与第一个阶段相联系。换言之,这八个阶段以一种循环的形式相互联系。例如,成人对待死亡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儿童的信任感。埃里克森相信:“用这种说法——如果儿童的长者完美得足以不惧怕死亡,那么这些健康的儿童也不会惧怕生活——来进一步解释成人的完整与儿童之间的信任感似乎是可能的。”(1963)如果个人获得的自我完善胜过失望,那个体就以智慧的美德为一生的特征,埃里克森把智慧定义为“以对人生本身超然的关心,来面对死亡本身”(1964)。

(三)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与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

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有着自己的特色,他提出的发展理论不是一个单维度的纵向发展观,即一个阶段不发展,另一个阶段就不能到来,而是多维度的,每个阶段实际上不存在发展不发展的问题,而是发展的方向问题,即发展的方向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同时这种积极和消极也并非绝对的、割裂的两极,而是构成了一个维度,发展的好坏可以在这个维度上得以判断和表现。根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的罗列和阐述,也可见埃里克森不同于其他心理学家仅关注儿童婴幼儿阶段的心理发展,而是关注人的一生,认为心理发展贯穿个体整个人生。学习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的理论,有助于对人的一生心理发展有完整的认识,同时也更深入了解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以及各个发展阶段之间的关联。理论告诉我们个体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分析个体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从而给我们反思的依据,有助于我们更好认识、了解、把握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同时,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为不同年龄段个体的教育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提示我们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可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因此,其对我们向高职学生实施符合心理发展规律的教育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根据埃里克森划分的八个阶段,我们知道高职学生一般处在青少年期和成年早期这两个阶段,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和亲密感的获得是学生在这两个阶段发展的主题,因此对于高职学生的教育,我们可以依照埃里克森阐述的这两个阶段发展中的积极方式来进行,帮助、呵护学生建立自我同一性,从而获得诚实和爱这两种美德。 Mw/zpidXJuarlEUnp3/4RWCMr33V2UwnjKzVizQc47kPaz+S3gDm0L2250aAV2n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