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意识的特征

作为心理发展高级阶段的意识,其具有和动物心理不同的基本特征。

(一)意识的认识性

意识是具有一定内容的,其最重要的内容是关于周围世界的知识的总和。马克思把知识提高到意识存在方式的高度,意思是离开了知识,便无所谓意识了。“意识的存在方式和某个东西对意识来说的存在方式,这就是知识。” 因而意识最重要的特征是认识性,即借助于认识过程,人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借助于感觉和知觉,在人的意识中,形成当时所感受的世界的感性图景;借助于想象,在意识中构成一种现时还不存在的形象模式;借助于思维,则可利用概括的知识来保证问题的解决;借助于记忆,使人们感知过、想象过、思维过的东西都能保存和恢复起来,使人的心理和行为连续成一个整体。如果认识过程中意识的任何一项遭受破坏,就不可避免地引起意识的混乱。

(二)意识的觉察性

人不仅能觉察到周围世界的存在,而且能觉察自己的存在,包括觉察自己的认识过程,觉察自己正在进行的情感体验,觉察自己的意志行为。同时,人还能觉察物我关系和人我关系,这就叫意识的觉察性。

意识的觉察性不仅是动物心理进化到人类心理所具有的特征,也是个体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标志。儿童发展心理学证明,两岁多以前的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较低,他们不能使用人称代词“我、你、他”,而是用第三人称(红红、蓉蓉、弟弟、妹妹)来称呼自己,因而也就不能区别自我和他人,更不能区分主体和客体。直到三岁前后,当幼儿能够正确使用人称代词,把人和我、物和我区别开来的时候,意识的觉察性才开始表露出来,并能用“我”作主语,也就是以我为主体进行自我评价与自我约束,如“我乖”“我不哭”“我要改”。

因此,意识的觉察性是通过言语加工、言语表达实现的,也就是当我们的心理活动被言语加工时,这种心理活动就成为意识活动了。

(三)意识的自觉目的性

人和动物最重要的差别是人的行为具有自觉目的性,动物的行为则只是本能地合乎目的性。所谓自觉目的的主要表现是预见。人在行动之前,借助言语机制,能形成活动的意向动机,确立目标,预见后果,采取决策,估计完成的过程以及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因而人能够在改变主客观世界中打上意志和意识的烙印。例如,我们赞叹一项工程的浩大、壮观、宏伟时,常常也颂扬设计者和实施者的精神。

动物也能影响它们的周围世界,这种影响或改变是否是自觉目的性的表现呢?恩格斯曾经以希腊的一种野山羊为例说明动物行为的性质。野山羊啃光了一个区的全部树芽以后,会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照样行事。野山羊终年奔波忙碌,决不留下存粮。人则不然,宁可忍受眼前饥饿,也要留下种子作更长远之用。动物的行动是不符合目的性的,即行为在先,目的在后,事先没有预见性,只能根据自身当时的生理状况和外界环境而进行;人的行为具有自觉目的性,即目的在先,行为在后。人能在行动之前预见后果,尽管预见的程度不同和预见时期不同,但总是要预见的,不完全根据自己当前的生理状况和环境影响处理事物。

(四)意识的社会制约性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人类祖先在社会劳动中产生的,社会劳动使猿脑变成人脑,为意识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同时,社会劳动是分工合作的集体劳动,直接促成了意识的目的方向性。人类祖先只有结成社会集体,才能同大自然做斗争,而意识的目的预见性只有在分工合作的集体中得以充分发展。比如,人的社会劳动惊扰了野兽,他们的行为没有同直接的结果——打死野兽相联系,但仍要认真去做,才能取得最后结果。这种认真负责的行为要求人类祖先认识到:我的行为和他的行为有关,他的行为和结果有关,因而我的行为也和结果有关。这就是一种最简单的有意识的认识与预料。

从意识的实现情况看,意识是在言语加工、言语表达的基础上实现的。离开言语,便无从产生意识的认识性、觉察性和自觉目的性。正是社会集体劳动使人类祖先到非说话不可的地步,即社会劳动把言语的生理机制固定在大脑皮层的结构中,使意识的实现具有物质依据。

从意识内容的来源和发展看,意识的内容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活动总要依据一定的社会地位,这个地位就是人在生产关系中的位置。人的行为、思想、情感都要服从于社会地位。这就是不同阶层、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历史时代的人的价值观、幸福观、事业观、职业观、婚恋观不尽相同的根本原因。 utcAqH8byzuA6p1A07OStqKKltQZiXBd0d4twAg+Tbhbc6T6Ccn+FEAjoTJlbq8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