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人的行为

对于“行为”的概念,不同的心理学派有不同的解释。以麦独弧(W. Mcdougall,1909)为代表的策动心理学派认为,行为是由本能推动的一种活动。没有本能,人就像失去发条的钟表,像熄了火的蒸汽机,一切行为都会停止。把一切行为归之为本能,这是一种生物学的行为观点。以华生( J. B. Watoson, 1913)为首的早期学派认为,行为是有机体对内外刺激所做的反应,而反应不过是腺体分泌和肌肉跳动。在他看来,把行为和刺激加以对照,调整刺激就能调整行为,心理等观念应该从心理学书籍中被排除出去。这是一种生物学的机械行为观点。以上两种观点都是否认心理对行为的调节和控制。早期认知学派——格式塔学派的勒温(K. Lewin, 1936)认为,人的行为是人和环境全部事态的函数,意思是行为是由人和环境的关系决定的。但他偏向这种关系的单向影响,并用数字和力学的观点来解释人的行为,其观点仍然有一定的机械性。现代社会学习理论派的奠基人班杜拉(A. Bandura, 1960)认为,人的行为是人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强调人、行为、环境三者的相互作用。很显然,班杜拉的行为观更辩证、更深入。

现代心理学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认为行为是人在主客观因素影响下,根据需要,采取手段去实现目标的外部活动。行为与心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心理是观念性的由外向内的转化活动,即客观世界内化为观念世界的活动。行为是物质性的由内向外的转化活动,即由观念世界外化为物质力量的活动。但心理和行为密切相关,心理是行为的支配和调控者;反之,行为状况通过反馈影响心理活动。外在刺激要控制和影响行为,必须通过心理作为中介。由于人的心理条件的差异,同样的刺激在不同人身上,或在同一人的不同情况下会引起不同的行为,因此人们的行为是极复杂的活动,不像行为主义学派理解的那样机械。 ozh0G8JFEifAqXoLMdBJqHootMEoH5RlItyNyZ3sL5LQc8iS4gmnPkaurbhAB+p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