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历史发展

(一)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人是克斯坦罗琦。捷克的夸美纽斯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思想。瑞士的裴斯泰洛奇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德国的赫尔巴特第一次明确提出把教学的研究建立在心理学等学科基础上。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于 1867 年出版《教育人类学》一书。桑代克 1903 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以学校情境详尽说明学习的概念,从而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体系,这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1913 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扩展为三卷本,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个别差异及其原因三大部分。他提出的学习三大定律(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及个别差异理论,成为 20 世纪 20年代前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桑代克把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学习心理方面,导致了中国的教育心理学界长期把学习心理作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这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一部教育心理学著作,使桑代克成为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奠基人。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20 世纪 20 年代到 20 世纪 50 年代)

20 世纪 20 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方面的研究成果。20世纪 30 年代以后,学科心理学发展很快,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到 20 世纪 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20 世纪 50 年代,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这些成果也影响和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在美国,学习理论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20 世纪 20 年代以后,行为主义在动物和人的学习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杜威则以实用主义的“从做中学”为信条,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改革,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的影响。

在苏联,维果斯基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苏联教育心理学家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学科心理学获得了大量的成果。

在中国,1924 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随后一些学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科学研究,但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观点大都模仿西方学者,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三)成熟与完善阶段(20 世纪 60 年代至今)

20 世纪 60 年代初,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等人结合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强调为学校教育服务,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围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条件和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多媒体计算机问世,计算机辅助教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则注重教育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的研究,推动了苏联的学制与课程改革。以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的学习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列昂节夫和加里培林等提出了学习活动理论。

20 世纪 70 年代末,我国教育心理学繁荣发展。教育心理学家们自编了多本教材,同时,许多专家、学者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其中有些研究的规模、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巴甫洛夫学说传入中国以后,在 20 世纪 50 年代不仅影响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也影响了教育心理学。巴甫洛夫的两种信号系统学说给教育心理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根据,使教育心理学与自然科学相联系。第二信号系统学说的提出使儿童言语与思维的问题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也不断增加,研究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大。教育心理学由初期偏重于学习心理的研究和学习律的讨论,并且大多集中于智育方面的问题,随着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日益重视,越来越重视道德行为、道德情感以及审美情感的培养。

近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近代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医学及精神病学的发展都对教育心理学产生影响,促使它不断更新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中国把发展教育置于重要地位,教育心理学研究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 +/7aiYjGqf97R/BgmVECQya3nrZD0TWcdfxAgYMERhS9pEfNzOfhC4MPcDJz82u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