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痴恋 |
![]() |
过了新年大乐9岁了,每天凌晨2点多钟,大乐父亲就起床推磨,将一天吃的煎饼糊涂浆磨好烙饼。蒋平心疼儿子,舍不得叫年仅9岁的大乐起床,就一个人单独推,一推就是一盆子糊涂浆,直到天亮他才叫儿子说:“乐子啊!去,喊你娘起来烙煎饼。”
大乐屋里屋外到处找不见娘,这才发现娘又犯病跑了。
大乐含着眼泪在村里找了一大圈子,也没见到妈妈影子。可怜的爸爸又独个儿闷着头烙煎饼,大乐怎么也吃不下去,自己又帮不上手,大睁两眼看着爸爸将两盆面糊烙完,拿起一张烙饼走着吃着去生产队干活去了。
大乐望着爸爸的背影,再也控制不住了,哭着将两个弟弟叫醒,帮他们穿好衣服,一人递给他们一张煎饼吃,并告诉二弟说:“照顾好三弟,我放学回来再给他们炒菜吃。”说罢,提起书包边哭边往学校里走去。
中午放学回家,大乐饿着肚子拿铲子提个蓝子到湖里挖野菜,自然灾害的艰苦年代,野菜都被人们挖光了。他只好去人家收过的白菜地里,铲些残留在地上的白菜根子回家炒给弟弟们吃。连猪都不吃的白菜根子,缺油少盐的在锅里炒几下子,两个弟弟像吃肉样的狼吞虎咽。大乐怎么也控制不住,边流泪,边将那些菜根子菜全让给两个弟弟吃了。
左邻右舍,婶子大娘们都喜欢大乐娘,因他娘心眼好针线活也好,乐意帮人家干活。早晨刚一出门就被赵大婶拽进家里帮她做花鞋,她女儿月底要出门啦,正愁嫁妆没置齐,刚好大乐娘路过她家门口,进屋里坐那一干就是一整天。
大乐下午放学回家先做晚饭,饭做好后爸爸还没回来。他惦记娘,让两个弟弟先吃他出去找娘。刚走到赵大婶家门口,就听赵大婶在夸他娘,说:“瞧你的针线手艺,给俺英子做的嫁妆针脚,就跟那缝纫机砸的是的细腻。”
“唉!”大乐娘叹口气说,“毕竟是孩子们的大喜事,一生就这一次。你只要不嫌弃就行,俺该回家了。”
赵大婶的女儿英子从厨房出来,手提一个塑料袋子说:“阿姨等等,把这个带回去。”大乐娘推搡不要,说,“不就是干点活吗?还让你们破费。”
“一点小意思。”赵大婶没再多说,从女儿手里接过来强行塞大乐娘手里,大乐娘不好意思地提着向门外走去。
“可怜天下父母心哪,连自己都顾及不了的疯娘,还在到处奔波着为她人做嫁衣。”大乐看着母亲的身影从院子里走出来,急闪身躲在一棵大树后边,两眼一热始终没让叫了九年的“妈”字出口。他怕他这一声妈喊出来,刺伤娘心加重病情,任凭苦泪肚里吞,他也要暗中保护娘安全回家。
尾随母亲丈多远的大乐,看着母亲走进自家的院门,这才悄悄从后边跟进来。爸爸也回来了,看到妈妈进来,爸爸像多年未见的陌生人样的,倍加热情地将妻子扶坐在椅子上。又是帮她捏肩,又是帮她捶背。
大概是爸爸的过分动作,安抚了妈妈的那颗憔悴的心。妈妈讪然一笑,展开手中的塑料袋,长出一口气,说:“都吃吧。”妈妈的病情说犯犯得快,说好也好得快,一阵的欢声笑语,全家人高兴,吃了一顿祥和的团圆饭。
一家人和气,小弟弟也高兴了,嚼着玉米面煎饼说:“什么时候能吃上小麦面的煎饼,那多有味啊!”
巧在此时,生产队长的孩子来他家玩,看到大乐画的画,说:“乐子啊!能不能给我画一匹大马?”
“能。”大乐满口答应,随又两手一摊,说,“就是没有纸喽。”
队长孩子也爽快,说:“我家有啊!走,你跟我去家拿。”
大乐就跟他一块去他家,队长孩子把画马的纸递给他,又给他卷了个煎饼让他吃。大乐接过一看是小麦面煎饼卷鸡蛋,闻一下咽口吐沫,说:“好香啊!”但他没舍得吃,他把卷鸡蛋的小麦面煎饼带回家给两个弟弟各分一半吃了。
大乐外公是个木匠,属于双料型才艺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叫“艺多不压身”。长年的木工活练就了外公一手精彩的画家技艺。因他手艺好,一年365天基本上都是脚手不闲的四方奔忙。东家请,西家约,大年三十下午回家过年,过新年未出破五就又被请走了。多是给人家做家具:有喜床、衣柜、嫁妆箱、桌椅板凳等各种木器家具。
特别是新婚喜床,雕花式的闺阁床上,要求特别的精细工艺美术品,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又画花,又画鸟,又画龙凤呈祥、鸳俦凤侣,还画彩蝶双恋戏牡丹,让新喜佳人花烛夜热恋鸳鸯枕,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