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新冠肺炎疫情是近现代人类社会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此次疫情传播范围之广、感染病患及死亡之众,以及持续时间之长前所未有,牵动着全球亿万人的心。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中央一声号令,各方医疗队、全国医护人员奔赴疫情前线开展救治,医疗设备、药品、医护用品、生活物资、粮油果蔬等,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地被送往一线。在武汉、湖北“封城”之际,中国人民展现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不怕困难、勇于胜利的精神。

这次战“疫”是总体战、阻击战,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链,保护易感人群,实施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收治的方针,武汉等地设立了定点医院,并快速建造了一批应急救治医院。从中央到地方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举措,使我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逐渐实现复工复产复学,一步步恢复正常生活。中国抗击疫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阶段性成果。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我国广大建筑从业人员,不论是勘察、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安装维修人员,还是建筑产品研发院所、生产厂家,也不分民企、国企,与广大医护人员以及其他行业人员一样,不甘落后、勇于争先,纷纷积极响应、投入行动,不分昼夜、分秒必争,不怕艰难困苦,在短短的时间里,建成一座座规模不等、标准规范的现代化应急救治设施,对缓解当地救治压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展现了我国建筑行业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为了总结新冠肺炎应急医疗设施这一特殊设施的建设经验,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医院建筑与文化分会组织新冠肺炎应急设施工程建设参与者共同编写了本工程建设指南。本书涵盖各个专业,从总体概念到各个细节,从工程启动到投入使用再到维护管理全过程,对应急医疗设施工程建设水平的继续提升和发展创新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应急医疗设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可以发挥独特作用,能有效减缓原有医疗设施的压力,并补充其不足,因此赋有特殊性。此类设施需要快速建造,均采用了模数化、标准化、体系化的建造方式,采用成品标准复合板、成品钢筋混凝土盒式结构、成品集装箱式结构、模块化机电设备等。在快速建造的同时,设施在生物安全、结构安全、非结构系统安全、消防安全、环境安全、生命支持系统安全等方面也要保证满足基本需求,洁污分区、洁污分流、气流合理组织等也都不容忽视。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和提高应急医疗设施的建设水平,不断优化预案很有必要。在近期已实施投入使用或未使用的案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诊疗流程合理化、满足功能空间尺度、无障碍设计、节能降耗、节省投资、适应气候条件等方面,仍然有许多可提升的空间;在病房过渡缓冲区的设计、负压气流的控制方式、门的控制等方面也存在不同见解,需要继续研究判别。毫无疑问,对战胜疫情,业界付出了巨大努力,似乎不应苛求,但面对未来,需要广大的工程技术人员不断发扬科学精神,补足短板、不断求索,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黄锡璆
2020年6月10日 KmHj/63XJaKzV6pSuIsXvHEdhiqvfOqm8uujnwmNXQRHimguinsKR3FPfl//VYt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