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外文书店与进口唱片

后来怎么又舍磁带而取唱片,不大能说得清,大体上应该是受一朋友的影响吧。他是个地道的乐迷,搞美术的,却似对古典音乐更钟情。他的工资及其他收入常是以盒带计的,他会下意识地将其换算为磁带的盒数,比如得了三十块钱外快,他就面带喜悦说够买两盒带子了。忽一日,他开始以唱片的张数为换算单位了。他的理由是:第一,唱片比磁带音质更好,更耐听;第二,以古典音乐而论,唱片的选择比磁带更多。

这时电唱机似也正在回归人们的视野,不是过去最常见的单机,而是在组合音响里。台式、落地式的组合音响渐渐开始风行,大商场里进口的组合音响,像日本的“山水”“建伍”之类,常出现在最令人瞩目的位置,其价格非寻常彩电可比,令人肃然起敬。我曾经的梦想就是拥有一套“山水”。这类音响系统通常包括一对音箱、一个功率放大器、一个放磁带的卡座,还有一个电唱机。

有些人用外汇指标买了,放在新房里,它既是放音设备,也是摆设,在时人眼中,足可充当新房里的一景。对许多人而言,顶部的电唱机近于摆设。一则大多数人对音质并无很高的要求,二则习惯了磁带,用唱片不免就嫌麻烦。唱片播放时间要短得多,过去的粗纹唱片可以短到一面的时间只有几分钟,后来差不多都是密纹唱片了,时长也还是短,通常一面不会超过二十分钟。标准的磁带时长为六十分钟,九十分钟的也并不鲜见,单面四十五分钟,无须翻面,播完一首交响曲也绰绰有余。听唱片,一会儿工夫就得翻面,还得轻拿轻放,用对付磁带的动作去摆弄唱片,就几近粗鲁——和磁带比起来,唱片是更贵族化的。

所以也唯有我那位乐迷朋友那样的,才会当真经常性地听唱片。他是先行者,在那时已对成套的组合音响(后称“套机”)不屑一顾,开始“发烧”,买器材自行组合。我在他那里看得眼红,听得耳热,不夸张地说,在听靓音方面有接受洗礼的味道。回来之后我就开始买唱片,那美妙的声音在多大程度上应归于唱片,我不知道,但我买不起音响,不要说“发烧”,离“感冒”所需的财力也还差得远。唯有唱片,还可尝鼎一脔。

于是有段时间,我频频地跑外文书店。其时“嘹亮”唱片社已没了踪影,也不知为何,唱片都是在书店里卖,进口唱片则必在外文书店卖(或者唱片的进出口权归新华书店系统也未可知),在南京则或者是中山东路上的市外文书店,或者是湖南路上的省外文书店。

外文书店是卖外文书籍、外语教材和外语工具书的地方,但卖唱片处经常比卖书那边动静还大。这跟唱片的封套有关。此时不论国产还是进口,唱片的封套已不是素面朝天式,都用硬纸板做外壳(里面另有薄纸封套)。古典音乐唱片的包装偏于庄重,大多是演奏/演唱者的演出照,这与书籍比起来就显得缤纷多彩了。又加店家将封套满墙地张挂起来,尤能夺人眼球。DG、EMI、BMG这些大唱片公司都有自己的主色,DG的古典音乐唱片常把唱片名与公司标志放到一起,构成一个面积很大的黄色图案。从这家公司进口的唱片似乎特别多,故后来一想到西方古典音乐唱片,脑子里就会浮现那抹明亮的黄色。

这时塑料薄膜唱片似乎已销声匿迹(大规模廉价生产的薄膜唱片也许只是中国一个时期的特殊情形吧),至少进口唱片清一色都是胶木的,价格上也大体都是十五元钱一张。外国唱片进来之后,听乐的范围一下就扩大了许多。事实上那些大唱片公司录制的演奏,基本上有唱片就有相应的磁带,也不知为何,古典音乐的进口磁带品种就要少得多得多,与唱片可有的选择性相比,几近于无,好像进口公司打定了主意要让古典音乐“贵族化”,只以唱片的形式出现。

我在两家外文书店转悠,每一次都越发地感到阮囊羞涩。收入低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也不可能像以唱片为本位的那位朋友那样全情投入。我还得分出钱来买书,若说那段时间对唱片的热衷是一场艳遇的话,那对于书,我从上中学时起就已是不弃不离了,而当时的情况与现在相反,买一张唱片的钱够买好几本书。在外文书店满壁唱片面前的徘徊,于我是个悲欣交集的过程。往往早打定主意要买下某两张的,到时有新发现,复又犹豫起来,总要磨蹭到最后,才痛苦地下手。只有买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那次,我异常坚定,那也是蓄谋已久的缘故——当然是有预谋的,不然如何下得了手?那一套一共是九张,合一百多元人民币,对它出手在我绝对是豪举。 yquRZi8NwGRnmeP1hKCi9AP992tDodm2KM0B/0dxfkdJJL1A0dZS+d3cyUHjBzN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