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同学家和医院里见到或摆弄过的唱片,都是黑色的胶木唱片,到我自己开始买唱片时,成为主流的已是一种塑料薄膜唱片。这种透明的薄膜唱片,较胶木唱片轻而薄,红黄蓝绿,似乎各种颜色都有,只是黑色白色从未见到过。唱片店经常在橱窗或是店内的墙上将其排成各种图案,呈现一种廉价的喜悦。这种唱片的确廉价,比胶木唱片便宜得多,最初似乎只要几角钱就可买一张。我最初买的唱片,几乎都是这样的。
其时南京卖唱片的商店寥寥无几,最出名的当属新街口的“嘹亮”唱片社。它像过去那种老式的店堂,进深很大,里面有点暗,两边柜台一直到头,贴墙是货架,一格一格放着唱片。样品就陈列在玻璃柜台里,摊着放地儿也富裕,因没有多少品种。店里空空荡荡,好像也不放音乐,和对面的新华书店一样,老给人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
我去那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马似乎就应配鞍:买了唱机,总得听个响吧?买回的唱片一水儿是那年头的“红歌红曲”,像《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北京的金山上》、《钢琴伴唱〈红灯记〉》、古筝曲《战台风》,还有钢琴协奏曲《黄河》,等等。薄膜唱片有大有小(胶木唱片小的就比较少见),似乎都是33转密纹的,包装也几乎是一样的,都是白纸封套,中间剜去一块,留出一个圆孔,露出唱片的中心部分,印着曲名、演唱演奏者之类。封套上最醒目的却是“中国唱片”四字,另有天安门、华表的图案,那是中国唱片社的标志,好像生产发行唱片的也只有这一家。
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确也只有国产唱片。据说“文革”前新街口的新华书店隔壁有个门市部,内有外文书籍卖,却以卖外国唱片为主,当然只限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所产。到了“文革”,进口唱片就无从说起了。因此有好多年,我的唱片是清一色的国货,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
七十年代末,电台里又可以听到西方音乐了。最初是每天晚上十点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有一档《西方古典音乐》节目,时长半小时。最初播的都是管弦乐小品,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莫扎特、舒伯特、托赛里等人的小夜曲,圣-桑的《死神之舞》,等等,后来有独奏和独唱,比如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圣-桑的《哈巴涅拉》《引子与回旋随想曲》,还有斯苔芳诺的拿波里民歌、丽丽·庞丝的歌剧咏叹调等。
有段时间,一到那个点儿我就在收音机前守候,不在家中时也惦着这事,好几次发了疯似的骑着自行车往家里赶,因为要听西乐,过了这村就没这店。对西乐入迷如此,却没有一张进口唱片,似乎难以想象,或许当时市面上仍然没有,或许已有但贵到承受不起,单是“进口”二字就足以让大多数人打退堂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