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写了文章总是要给人看的,有意思的是,你不知道谁会是你的读者:料不到会有什么样的读者,也料不到读后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不管是否意识到,拟想读者总是存在的。我写“提前怀旧”系列文章,起初的对象很具体,就是老同学,延伸一点,是年纪差不多,有相似经历的人。后来就有点贪,希望不同年纪的人都有兴趣看看,对过去的时代有一番“感同身受”,虽然并未采取什么实际的措施,特别巴望能有年轻的读者。这用现在流行的词,叫“分享”,往严肃里说,是一种经验的传递。

我的文章读者很有限,其中倒也有些“80后”“90后”的。好几年前有个过去的学生发来一条微信,说是从豆瓣读书,还是其他什么地方看来的,一个“90后”读者看了《提前怀旧》之后的感想,大意是很羡慕我成长的那个年代——也就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比起他的此时此刻,他觉得我那个年代的生活才有声有色。这样的反应在我是没想到的,因我想传达的,恰恰是彼时的匮乏、灰暗和荒诞的喜剧性。

我的理解,这位读者大概以为他生活在很“丧”的“小时代”,而我那辈人则身处一个轰轰烈烈的“大时代”。没有比这更大的误会了:若是有意无意的苦中作乐也算是些许亮色,那一点亮色也来自于人性本身,而不是那个时代,除非你能一直生活在一厢情愿的幻觉之中。或许是一个务实的年代了无意趣,又或者应试教育需要种种精神上的“放风”,甚至我辈没几时安于课堂的准失学状态也变得诱人。吊诡的是,当年我辈也曾有生不逢辰之感,远的,像抗日、抗美援朝这些没赶上不说了,“文革”初期红卫兵纵横四海的日子也没捞着,唯一的期盼,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中美一建交,打起来的可能,却是越来越渺茫。比起来我辈的穿越冲动强大得多了,几乎是身在“小时代”也要创造出一个“大时代”。

何为“小时代”,何为“大时代”,没见人下过定义,不过“小时代”似是由“大时代”派生出来,因报纸广播始终强调的是“大时代”。“大时代”是卷起巨浪的时期,多在一个时代的两端,或在“新世纪”降临之际,或者在“世纪末”,前者的“万象更新”令人鼓舞,后者则也许换一种说法,就叫“乱世”。“乱世”未必就让人沮丧,比如对当年我辈那样渴望成为弄潮儿的,没准还是想象中建功立业的机会,“乱世英雄起四方”嘛;对于身在“铁桶江山”、困于万马齐喑局面,只觉生活平淡无聊的人,“乱世”是一次松绑,是死水里终于起了波澜。

假如“大时代”就是“摊上大事了”,那么毫无征兆地,我们已经摊上了,摊上的还远不止是新冠病毒大流行,以至于如网上流行语所言,不知从何时起,我们一直在忙着“见证历史”。新冠一来,一切都变了,而事实上,空气中早已弥漫着不祥的气息,只是我们身在其中浑然不觉,或是已有所感却一厢情愿地以为,事情不会坏到那一步。

这个集子题为“时过境迁”,是很切题的大白话,因为所写往昔的情形,特别是与生活方式相关者,确乎已是过去时的了。今夏苦热,连我这个年纪的人都纷纷大发感慨,称没空调简直没法度日,年轻人则更难以想象前空调的时代,就像我们当年难以想象没有电灯的暗无天日。事实上衣食住行,今昔对比起来,莫不让人类产生类似的反应。谓之“时过境迁”,谁曰不宜?当作书名,虽然是不得已的“下策”(因憋不出更出彩更响亮的名目),却相当之“写实”。

但此刻写这篇序,冒出来的倒是很多不切题的想头。收在这本书里的《坐火车》在报上发表时,我发了个朋友圈,一个“80后”朋友看了之后跟一句:“每次看到余老师的文章,我就对现在的生活充满希望。”是熟人之间的调侃,但我揣度,部分也是实话。像本书中的许多篇一样,说往日情形,无形中即有对比之意,经他这一说,却忽生一种荒诞感:我的怀旧,也可以是一种“忆苦思甜”?上中小学时,“忆苦思甜”是我们的必修课,你可以说,那就是社会动员的一种方式。除了吃“忆苦饭”之外,最主要的形式就是听贫下中农的讲述,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学农时一老大爷说当年闹饥荒时的苦况,都以为在说“旧社会”,后来才弄明白,他讲的是“三年自然灾害”时的情形。说“荒诞”,盖因现而今怪异的氛围里,再看自己述旧事时的笃定,多少有一点时空错置感。我所谓“时过境迁”,对应的到底是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还是八十年代?若说皆已“俱往矣”的话,是哪个年代导向了那位朋友所说的“现在的生活”?胡乱嫁接起来,就和贫农老大爷忆苦思甜时的张冠李戴异曲同工了。再者,“现在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生活?“现在的生活”现在还在吗?当然,高铁、空调都还在,然而有一种氛围,与我们已是渐行渐远了。

回望过去有一份笃定或轻松,往往存在一个前提,即你冥冥中觉得回到厌憎过去是不可能的。很多人像我一样,尽管嘴里说着某种可能性,那也只是警惕之语,并不当真以为可能变为现实,或者,可以变得那么快。有句广告语,“一切皆有可能”,当年相当励志,不言而喻指向一切好的可能性,完全不考虑在相反的方向上,同样“一切皆有可能”:新冠说来就来了,回到停滞、封闭的状态,也可以说变现就变现。

所以“时过境迁”的说法也要看在什么上下文里出现,当在空气里闻到熟悉的气味的时候,你会怀疑,是不是时已过而境未迁。如果一切的一切当真都是时过境迁,就没有“历史重演”一说了。

但纠结于一词,实也大可不必,既然想不出更好的书名,就将就着用吧。

余 斌
二〇二〇年九月二十日于南京黄瓜园 xGcU+vbWWwaVbWIvNLP3tOnY9z7Mrez12kV4KO2aevwU4+opHz7QddP30ViFWHL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